APP下载

电子产品制作课程教学设计与实施
——“能力本位、实践先导、学生主体”的教学设计

2013-11-20耀

关键词:电子产品能力课程

张 耀 华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 应用技术系,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5)

在《电子产品制作课程教学设计问题研究》[1]论文中,分析了影响教学设计的因素,说明了制定者是决定因素、教学资源是支持因素、学生是关键因素,对一些新观念新理念的认识进行了明晰,并基于学生特点结合人的认识规律和教学规律,对“电子材料识别与电子制作”课程教学整体设计进行了探讨。

在此基础上,我们来研究课程教学单元设计与教学实施等问题。课堂教学的有效组织是实现教学设计的关键。

1 “能力本位、实践先导、学生主体”的设计基础

1.1 高职课程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与经验认识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以已有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获取、建构新知识的过程。这种学习更加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情景性、协作性[2]。在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下,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而是教学环境的设计者、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指导者、课程的开发者、意义建构的合作者和促进者、知识的管理者,是学生的学术顾问[3]。

戴士弘先生在“高职课程的能力本位项目化改造”讲座中,提出课程教学设计的三个基本标准,即突出课程的能力目标;以项目和任务为载体进行能力训练;课程评价要以学生为主体,从而指出了课程单元设计的要点。课程整体教学改革必须遵循六项基本原则:一是课程内容必须是职业活动导向、工作过程导向;二是突出能力目标;三是以项目和任务为主要载体;四是用任务训练职业岗位能力;五是课程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六是课程整体的知识、理论、实践必须要一体化。提出两个渗透:把外语、道德、素质教育渗透到所有课程中;把职业核心能力渗透到教学中。对专业教师提出建议:“要教课,不要教书;要设计,不要照本宣科;要应用,不要单纯知识;要能力,不要单纯理论;要一精多能,不要泛泛应付;教无定法。”[4]

我们认为:高职学生具有抽象思维能力不强、基础知识薄弱、实践经历缺乏、学习主动性差的特点,他们对没有认知和实践基础,脱离实际应用的知识兴趣不大;同时,他们自尊心较强、实践操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创造性具有较大潜力。从教学经验来看,以知识为目标的灌输式教育模式不适合高职学生,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特征,以实际应用为目的,构建建立在实践基础之上、以能力和素质培养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职业岗位需要的能力、素质,同时获得相关知识,并充分发挥学生具有的潜力,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其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发挥设计、组织、指导、管理、促进、协助和控制作用,并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

1.2 “能力本位、实践先导、学生主体”的基本理念

(1)职业导向、能力本位。就是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能力为培养目标,包括基本的职业技能、素质和知识,还应包括竞争意识、创新能力、自主学习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特点是与职业工作相结合,把培养的重点放在能力上。

(2)实践先导、做学一体。采用项目导向、以典型产品制作为载体进行任务驱动,按人的认识规律 “认识—实践—理论—再实践—再提高”的过程设计教学过程。从认知实践开始在任务驱动下进行操作技能训练,在技能训练过程中学习相关知识,边做边学、边学边做,使能力、素质和知识同步建构。其突出的特点是认识的起点始于实践(对实物或实践活动的认知),而不是对知识理论的认知(传统模式)。

(3)学生主体,持续发展。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和教学评价的主体,从实际应用出发通过任务驱动,促进学生思维的活跃,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和潜力,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通过对学习活动的评价促进任务的完成和学习能力的持续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挥设计、组织、指导、管理、促进、协助和控制作用,并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

2 教学实践环境条件建设与设计

建构主义教学观主张,要把学习放在真实的环境中进行,如德国的职业教育模式。在我国由于教育机制体制的不同,高职院校一般通过校企联盟或校企合作形式建立校外实训基地,但由于地域和机制等方面的原因,除了顶岗实习阶段,较难把课程学习都放在校外企业中进行,因此还需要着眼于校内实训基地建设,通过引厂入校、建立校办工厂或车间、建立一体化教学实训室,来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当然这需要不少的投入,如果财力不足则重点放在一体化室的建设上。

一体化室建设。一般着眼于能满足核心能力培养所需的实践教学条件上,实施情景教学,环境布置要具有企业气氛。如:设立安全生产常识标示板、张贴竞争口号标语等;场地管理执行企业的6S标准;引入企业竞争机制,对完成的任务进行工作业绩考核等。还可以设计布置一些学生感兴趣的电子产品,如:晨鸣电子鸟、声控报警器、电子狗、机器人等,学生见到这些东西会对电子产品产生极大兴趣,当知道这些产品都是往届学生制作的时候,能够增强自信并产生学习制作的欲望。一体化室不是企业生产的真实环境,但通过设计在教学方面可以优于实际生产环境。

一体化室开放。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所以应尽可能开放一体化室,为学生的继续发展提供环境。一体化室开放为学生巩固核心能力、培养创新能力提供空间环境。

3 电子材料识别与电子制作课程教学设计举例

3.1 课程教学整体设计简述

课程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具备电子产品制作生产、检验与调试、管理与服务等能力,掌握电子产品生产工艺环节与过程,胜任电子企业相应岗位。其核心能力是产品的制作、调试与检验能力。根据实践教学条件,确定通过完成典型产品手工制作培养工作能力,通过多媒体了解企业生产工艺与设备,通过顶岗实习实现与企业岗位的对接。

教学内容及顺序安排:电子产品制作过程与管理要求—制作前的准备工艺—电子产品制作的焊接工艺—无源器件的认知与检测—有源器件的认知与检测—印制电路板的制作与设计—电子产品制作组装工艺—调试与检验工艺—兴趣产品制作选项辅导,共九个项目。

项目载体选择:我们选择调频调幅收音机作为主要项目载体,每生一份,配备一定数量的数字显示万用表套件先行组装,通过简单电子产品让学生先感受组装和调试过程。并配备一定数量的兴趣产品用于收音机之后的制作,既落实了因材施教,又为兴趣产品制作选项辅导打下基础。

教学形式、手段与方法:采用学生主体、项目导向、任务驱动与考核促进,实物训练与多媒体辅助,示范、指导与讨论等。

3.2 课程设计举例——课程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教学具有让学生了解课程全貌、主要环节、基本要求和考核方式,并使学生产生兴趣的作用。传统的第一次课,一般以概述或绪论方式进行,基本是教师讲述,缺乏实践性和学生的主动参与,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状态。我们按照“能力本位、实践先导、学生主体”的教学理念,设计教学第一单元为“电子产品制作过程与管理要求”,过程安排如下表。

4 教学设计的组织实施与落实

4.1 任务驱动与考核促进

教师从应用出发创设适当生产情景,在项目导向下交待任务提出要求(可下任务单),学生接受理解任务,讨论实现任务的主要技术环节,领取工具材料等。简单任务学生按技术要求自主完成,有一定难度的在教师指导或示范指导下进行。教师通过疏解问题、监督指导、适时点评、引入相关知识等活动与学生交流互动。点评具有鼓励性,对学习态度、参与程度、任务完成的技术质量作出分析评价,激励促进学生。

适时考核,促进任务完成。总有一部分学生习惯开小差,当提出色环电阻识读与检测单独考核逐个过关时,开小差的学生开始学习识读和检测。考核会促进学生更全面地掌握技能完成任务,然而也很费时间,不适合每次进行,需要教师根据经验适当设计。终结考核以结果产品为主辅以适当的问题解答,结合平时表现给出总评。

教学环节内容安排意 义1.整体认知(1.2学时)资讯:简介现代CDIO工程教育模式及工程毕业生的能力层面简述现代企业对工程毕业生能力要求,使学生提高自主学习意识,注重自身能力发展与提高产品展示:晨鸣电子鸟、电子狗、机器人观察、操纵,产生兴趣爱好与自信及制作欲望问题讨论:电子产品交代课程名称,学生讨论熟知的电子产品媒体演示:收音机元件发展变化三阶段(5')了解电子产品发展阶段和现代电子产品特点实物展示:收音机套件、安装文件、整机说明课程含义、工作任务、所涉及的工艺环节讨论:电子制作在企业生产中的地位理解课程教学的目的和意义媒体演示:彩电制作过程(6')讨论:电子产品制作工艺环节了解电子产品制作过程,感受现代企业现代化生产流水线,初步理解电子产品生产工艺环节阐述:课程教学方式、特点及考核要求理解手工制作与现代化生产之间的关系,了解教学的组织形式、考核方式2.理解管理(0.8学时)媒体演示:生产管理(4')讨论:管理要求—安全文明生产管理标准等讲解讨论:重点知识了解现代企业管理状况,让学生处于一个管理者的角度,思考讨论管理要求,理解企业管理内容、目的和必要性,讨论理解涉及的术语

4.2 建立组织,协助完成

分组。一般每次实训学生不宜超过20人,初期每2~3人自由组合为一组,经过一段时间考察重新编组,每位组长带2名学生(一中一弱),负责人员、技术、台面管理和组织完成任务。组长由教师指定、学生自荐和推荐,有利于调动积极性。组员遇到简单问题可先指定组长教一教,既锻炼组长能力发挥能动作用,又减轻教师指导压力。需要互助的项目锻炼协作能力,调动组间竞争锻炼竞争意识,利于教学组织管理又模拟了企业管理模式。

设立值长。负责工具、仪表、材料和电源等管理,监督6S(6S: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素养Shitsuke、安全Safety)执行情况。学生轮流担当,锻炼管理能力增强责任感。适当时机可设立班组长一人,协助教师负责全面监督检查和管理。

4.3 适度“跨界”利于掌握

教学内容允许“跨界”,更符合认识规律。万用表的使用没有作为独立单元,而是用哪儿学哪儿容易掌握。工具认知与导线加工单元教学,在学生用过的工具基础上根据使用需要又增添几种,台钻的使用则放在了电路板元件安装焊接练习及电路板制作时使用,使用电烙铁进行了搪锡和连接,只教电烙铁使用方法,而在焊接与拆焊训练时才提出电烙铁质量检测和烙铁头处理的要求。跨界思想的运用,符合高职学生特点和认识逐渐深入的规律,在教学方案设计和实施时应注意运用。

4.4 引入竞争机制,激励完成

对率先完成收音机制作与调试的小组,优先选择兴趣产品继续制作,如:无线话筒、电子狗、对讲机、魔幻手摇棒或机器人,每种限2个。既起到激励作用又为兴趣产品的选项辅导奠定基础,魔幻手摇棒或机器人制作也为单片机的学习奠定了一定基础。学生所做产品做公开展览与评价,可促进质量的提高。

注意事项:教师在解答问题或引入相关知识时,习惯会使其不自觉地抢占学生的主体地位自己唱起主角来,需要加以注意并及时控制。

参考文献:

[1]张耀华.电子产品制作课程教学设计问题研究[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3,(3).

[2]余胜泉.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模式(PPT)[DB/OL].wenku.baidu.com/view/9703e26f561252 d380 eb6eea.html,2012-02-22/.

[3]顾明远.国际教育新理念[DB/OL].http://wenku. baidu.com/view/6a528dd43186bceb19e8bb9c. html,2011-03-27/.

[4]戴士弘.高职课程的能力本位项目化改造(PPT)[DB/OL].http://wenku.baidu.com/view/5c70450202020740 be1e9b50.html,2011-07-18/.

猜你喜欢

电子产品能力课程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正确使用电脑等电子产品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摭谈中小学生使用电子产品的利弊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帮孩子减少对电子产品的迷恋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