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学生党员素质教育积分管理的探索

2013-11-20周丽君

关键词:学生党员办公室党员

徐 燕 周丽君 朱 钰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南京 211168)

随着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飞速发展,党建要求逐步提高。高职院校学生党员责任意识淡化是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必须正视的问题。高职院校对学生党员的学习管理和素质提升没有量化指标和评价标准,不能有效进行全过程管理,学生党员管理工作存在漏洞。

实行学生党员素质教育积分管理可以使学生党员正视自身职责,自觉履行义务,提高创先争优意识。通过创新管理方式,进一步提高学生党员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水平,将学生党员先进性要求具体化,使他们能够准确定位努力和发展方向,激发他们的责任意识,使其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更好地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1 学生党员素质教育积分管理的必要性

1.1 学生党员素质偏低

近年来,随着高校党建工作的发展,学生党员队伍不断壮大。据相关调查数据表明,近80%的大学生都有意加入中国共产党,其中相当一部分大学生会在大学期间成为共产党员。目前高校大学生的党员数量已占党员总数的30%。学生党员作为未来党员的主体力量,身上肩负着重大的责任与使命。国家、社会对高校大学生党员的教育与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强调要“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这是党中央站在战略和全局高度,在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做出的全面部署。高校党组织应抓紧落实党建新政策、新要求,努力开创基层党建工作的新局面。为此,高校党组织应加强学生党员素质教育管理创新,明确自身职责,提高自身素质,做好基层党建工作。

社会的不断进步,促使大学生尤其是学生党员在各方面都要进一步完善自己,提高自身素质,只有这样,才能在走向社会时,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对于社会、国家有用的人。但就目前学生党员现状来看,学生党员远没有达到预期的要求,总体素质偏低,有的甚至完全违背了作为党员应尽的义务与职责,因此,为了扭转社会风气,维护国家与人民的利益,对学生党员进行素质教育十分必要。

1.2 学生党员管理工作亟待创新

当前,高职院校党建管理工作缺乏创新,基层党组织对积极分子人选、党员的学习管理和素质提升没有明确的量化指标和评价标准,不能有效进行入党质量管理,党建工作存在较大漏洞。为了使学生党员正视自身职责,自觉履行义务,提高创先争优意识,创新党员政治理论学习、社会工作服务的管理方式,进一步提高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水平,促使学生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我们尝试以“积分”形式对每一位学生党员的学习、工作、服务进行系统量化考核,建立了“党员素质教育积分管理制度”。通过量化管理办法对学生党员进行全方位、全透明的过程考核,有助于提高学生党员素质教育管理的水平。

2 学生党员素质教育积分管理的实施思路

2.1 记分规则

高职院校学生党员素质教育积分管理采用百分制考核。根据学习、工作和服务情况制定加分指标和减分指标,每月进行一次积分汇总并进行公示,每季度进行一次档案汇总,每学期进行一次总结表彰。

2.1.1 加分指标

加分指标包括学生党员学习成绩、工作情况以及服务项目参与以及完成情况等项目。党员加分项按记分标准不同,制定加分项共18项。加分项目及分值见表1。

表1 加分项目及标准

续表

加分标准分值自觉主动协助党组织帮助积极分子学习进步8分/个受到上级党组织表彰10分/次主动帮助班级有困难的同学,受到同学好评8分服务班级,在班级担任班委,自觉承担班委义务,认真履行职责10分服务同学,在学生会担任职务,并认真履行职责12分因做好人好事受到学校表扬10分因做好人好事受到社会表扬20分积极参加志愿活动,社会公益活动8分/次

2.1.2 减分指标

减分指标包括学生党员有违反校纪校规,不参加或很少参加活动,没有服务意识和服务行动的某些行为等16项。减分项目及分值见表2。

表2 减分项目标准

2.2 积分的运用

学生党员素质教育积分管理工作由学院党总支牵头,学生党支部具体负责。结合“学生党员考核达标规则”进行自评、互评、党支部测评,做到“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月考核与季度考核,党员互评和组织考核”相结合,力求客观、科学、公正。

每年年初,学生党员须向支部递交个人发展目标、工作计划以及预期工作成果。支部在实施管理时要保障其目标有发展空间,强化党员自我管理、自我激励意识。

学生党员素质教育积分与入党资格评定、素质评定、评先评优紧密挂钩。年末汇总积分成绩排在全院前列的,按名次分别给予“先进个人”和“优秀党员”的称号,在党支部大会上进行通报表扬;对于积分不达标的学生进行组织谈话和批评教育。对于情况严重者,支部采取取消考察资格或作退党的处理。

2.3 配套机制的建立

为保证高职院校学生党员素质教育积分管理工作的高效性,需要建立健全严谨有效的配套管理机制。

2.3.1 建立高效管理团队

落实管理团队人员工作职责是素质教育积分管理办法顺利实施的基础。高职院校在学生党员素质教育积分管理工作中,可以成立“学生党支部积分管理办公室”,下设办公室管理部门和办公室职能部门,结构如下图:

管理部门由办公室书记、副书记、主任组成,保证办公室各项工作方针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职能部门分为办公室宣传部、秘书部、档案管理部。三者相辅相成,紧密联系,接受管理部门和党员的监督,保证积分管理的公正、公平、公开。

办公室书记担任党员积分管理团队的各项管理工作的总指挥。对团队的各项规章制度进行总的决策。

办公室副书记按时向书记汇报积分管理团队的各项工作进度。及时向办公室主任下发上级文件和工作要求,监督办公室主任工作进度。严格把关积分管理的积分指标和积分值的制定,保证积分指标的科学性、合理性、公平公正性。

办公室主任是党员积分管理的主要负责人,带领宣传部、秘书部、档案管理部开展党员各项积分的制定、宣传、完善和提高工作。在不同时期根据工作要求,安排各部门负责人开展相关工作。如:在学生党员素质教育积分管理运行的初期安排宣传部对各班级团支部开展积分管理的宣传工作,保证各班党员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积分管理工作。

办公室宣传部本着党建带团建的思想,在学生党员素质教育积分管理运行的初期具体负责向各班团组织宣传实行积分管理的目的、宗旨、积分标准、积分值以及积分管理的各项配套制度。积分管理正式实行后,宣传部定期召集学生党员具体学习积分管理。

办公室秘书部主要负责管理各学生党员日常申请加分,以及减分工作。在申请加分时,秘书部严格审查党员加分申请是否属实;与各班辅导员、档案管理部密切配合,相互合作,及时了解党员参加活动和会议的情况;从辅导员处了解学生党员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做好加减分工作。秘书部在进行党员加减分工作中需要保证公平、公正,及时更新办公管理系统上的党员积分数据,做到积分公开。

办公室档案管理部负责将各学生党员参加会议、讲座、活动的签到表按期汇总,交给秘书部以保证秘书部做到加减分有根据,党员查分有依据。季末,与秘书部合作,将加分申请书、减分原始证明、签到表、积分加分表和减分表进行整理归档,做好学生党员积分档案汇总工作。

班级团支部协助学生党支部开展党建工作,认真学习学生党员素质教育积分管理制度,为学生党支部推荐更多的优秀普通同学加入党组织。

2.3.2 建立多样的宣传制度

学生党员素质教育积分管理的有效推行不仅需要制订严密的管理方案和建设高效的管理团队,而且需要制定多样化的宣传制度,这样才能保证积分管理在高职院校真正做到全范围、全透明的推广实施。

(1)将传统方式与现代信息化方式相结合,采用海报宣传、党员QQ群文件共享、微信群等方式及时公布积分管理的相关信息。

(2)定期召开团干部会议,向班级团干部宣传学生党员素质教育积分管理,提高班级团建能力,培养更多的优秀同学加入党组织。

(3)在学院网站党建专栏内及时更新党素质教育积分管理的工作信息。

(4)通过采取工作人员指导党员解读积分管理模式、党员带积极分子学习、积极分子对普通同学宣传的机制在全院内进行有效宣传。

2.3.3 建立office办公管理系统

设计积分管理查询系统。积分管理办公室每月月末在系统内及时更新系统信息,系统将根据录入的信息,自动生成党员近期发展指标情况,极大地减轻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党员可凭借学号及自己设计的密码登陆系统查询积分成绩,根据系统生成的指标情况,及时了解自身发展情况,发现不足立即改进。建立office办公系统保证了党员素质教育积分管理的数字化、公开化。

2.3.4 建立积分管理档案

为了使学生党员素质教育积分管理工作成为高职院校党建工作的有力“武器”,积分管理办公室安排秘书部和档案管理部每月进行一次积分汇总数据更新,年末建立积分档案。积分档案内主要包括学习成绩单、工作情况记录、服务情况记录、每月积分成绩、年末积分汇总成绩。办公室在建立档案袋时要确保各学生党员的各项加减分项目收集无漏,并与各原始资料核对,然后交给党支部审核无误后将本年度党员积分档案正式归档。积分档案将成为党员推优考核的重要依据。

3 结语

当前学生党员学习积极性下降,服务意识淡化、组织荣誉感不高是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急需解决的问题。创新高职院校学生党员管理方式,使学生党员明确自身责任,履行应尽的义务是学生党建工作目标。

实行学生党员素质教育积分管理使学生党员正视自身职责,自觉履行义务,提高创先争优意识。通过将学生党员先进性要求量化考核,帮助学生党员正确选择自己的发展方向,做好发展规划,不仅创新了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而且有效地提升了学生党员素质。

参考文献:

[1]田建国.关注高校德育环境和对象的变化[N].中国教育报,2004-10-26.

[2]柴素芳,邵彩玲.高校德育如何创新[N].人民日报,2004-10-28.

[3]曾辉.高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体系[J].企业家天地,2004,(12).

[4]田穗.提高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有效性的创新探索[J].当代文化与教育研究,2010,(6).

[5]李宏刚,董德福.试析基于学生党建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5).

[6]崔欣伟.构建以大学生党建为龙头的“多元一体化”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机制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11).

猜你喜欢

学生党员办公室党员
我是党员向我看
“我是党员,就要冲在最前面!”
网络环境下如何发挥高校学生党员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作用
办公室减肥日常
办公室迷惑日常
办公室搞笑日常
新时代学生党员继续教育质量提升策略探索
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要求
对慰问贫困党员的反思
高校优秀学生党员评选体系的构建——基于AHP法的运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