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文学作品电影改编——以《大红灯笼高高挂》为例

2013-04-13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12期
关键词:高高挂红灯笼原著

马 晓

(郑州旅游职业学院,郑州450009)

中国电影在一个世纪里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从第一部以纪实为主要形式的电影《定军山》,到现在不同的题材和表现手法,进步有目共睹。从前以纪实为主的电影题材,已经不能满足现阶段人们对电影的需求,电影人开始拓展思路,开拓创新,将戏剧剧本甚至小说搬上银幕,使得电影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本文主要通过对《大红灯笼高高挂》的分析研究,探讨文学作品如何搬到银幕,如何适应用新的形势,展现其内容。

一、文学作品改编电影的发展阶段

1.探索与成长阶段——电影的文学化色彩逐渐浓厚

中国的电影起步较早,在世界电影诞生不久,中国就开始相关的尝试,并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开始属于摸索阶段,如何拍?拍什么?成为了当时电影界讨论最多的话题。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就是一次伟大的尝试,用记录片的形式,将人们熟知的故事拍成了电影。随着经验的不断积累,到基本体系的形成,中国电影发展已经较为成熟。电影开始尝试从戏剧中寻找灵感和突破,例如短片《活无常》就是取材于文明戏,这对于电影的发展具有开创性的意义,对文明戏进行改编、再创造,这是电影发展的巨大进步。随着文明戏的引入、改编,小说也进入电影人的视野,如何将大众所熟知的文学作品作为电影剧本搬到银幕,如何利用好文学艺术这一宝贵资源,中国电影人开始了许多尝试,终于第一部将小说改编的影片《红粉骷髅》问世了,它结合了小说的文学语言,通过电影的形式进行叙述,虽然改编得较为粗糙,各种技巧运用得不是那么成熟,但是它的问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开启了文学作品进入电影的新篇章,从此中国电影的文学色彩也越来越浓厚。中国的电影也在探索中,得到了巨大的发展,由于将人们熟知的文学艺术作品融入到电影作品中,不仅丰富了电影的素材,更是对文学作品的又一次创造和重生,它为文学艺术作品的推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2.挫折与迷失阶段——文学作品电影改编的挫折期

中国电影的发展进步,是电影人的不懈努力和大胆创新,是一代又一代人在摸索中前进的巨大验证。但是建国以来,电影的发展遭到了严重的冲击,文化界强调“政治第一,艺术第二”,主要是由于建国以来文化的发展主要遵循“党的文艺工作”,一切社会事务都是要服从党的要求,符合革命任务需要,在建国之后十七年,虽然有许多文学作品改编成了电影,搬上银幕,但是其主要素材是文学名著,这些文学名著的尝试,也为未来文学作品改编提供了一条新的方向[1]。

3.复苏与创新阶段——艺术性和商业性的完美结合

电影改编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加上一代代电影人的执着追求,电影业开始摆脱阴影,开始复苏,这也标志着中国电影发展的又一新台阶。在复苏的阶段中,电影人开始了许多新的创新和改造,针对电影改编的特点,结合文学作品本身的独特魅力和特有思想,电影发展呈现出许多新的形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电影改编呈现多样化趋势,这里的多样化主要指的是改编内容的多样化和改编方式的多样化,越来越多的文学作品被改编,也不仅仅局限在小说,甚至散文、诗歌都被改编成丰富多彩的电影;改编的方式也不拘一格,更多地将文学艺术融入到电影的需求中去[2]。其中强调电影的特殊表现形式,强调“我”,突破原有的思维模式,突破原有的环境结构,甚至改编人物特点,使其更加地符合电影的表现形式。第二,将商业化和艺术化完美融合,电影作为一种媒体形式,一方面要强调其商业性,作为商业行为,没有商业就不能支撑未来中国电影的发展,另一方面,强调其艺术性,将大众喜闻乐见的艺术作品通过改编,以电影的形式传递给观众。

二、《大红灯笼高高挂》的成功分析

1.敢于突破原有作品的叙事环境

文学作品的电影改编原则是在忠于原著的基础上,对原有的素材进行艺术再创造,《大红灯笼高高挂》无疑是文学作品改编电影的成功典型,其中成功的最关键因素是敢于突破创新,将文学作品的元素用电影的形式表现出来,《大红灯笼高高挂》将小说《妻妾成群》的叙事环境进行了艺术的加工,将故事的地点由江南小城创新性地放在了西北地区,这样使故事展现更加的舒缓和放松,故事以封建气息浓郁的大院深处为背景,在视觉上让人感受到封建社会的压迫感,电影的成功在于对人物环境的整合,使其更容易让银幕前的观众深入其中、身临其境,这也是成功的关键。

2.创新文学作品的叙事结构

电影和小说一样,离不开叙事,离不开故事情节。为了让电影更加具有看点,更加跌宕起伏、丰富多彩,就需要突出矛盾冲突的构架。在影片中,巧妙地将叙事的时间、各种细节进行艺术加工,《大红灯笼高高挂》和原著在时间上一样,从夏起,到冬止。预示的是生命由绚烂走向消失。影片更加突出冬日的情节,西北的环境,冬日的一草一木,一景一色起到了巨大的烘托作用。在叙述的细节方面,《大红灯笼高高挂》相比原著而言,增加了许多符号,就像电影名字一样,大红灯笼是旧时期的利益规则的深度展示。强烈的符号感让人对故事发生的背景以及人物的刻画更具有时代感。各种细节符号从一个侧面将故事变得更加饱满和充实,在反应现实的同时,又展现了一种改变和突破。

3.将作品人物的形象进行深度刻画

成功的影片在于人物形象的刻画,将人物刻画到极致,那么电影自然就成功了。《大红灯笼高高挂》在人物刻画的手法是,采取“收”的路线,将人物性格放大,棱角分明,善恶美丑一目了然,使故事情节变得简单而又不简单,例如,影片男主人公陈左千,导演在设计人物时,将他做到“只闻其声,不见其人”,表现出男主人的权势和威严,代表着封建统治的巨大权力[3]。这样的表现手法是导演的巨大创新,也是一步险棋,让观众深入其中,切身实地地感受故事表现的内涵。

三、从《大红灯笼高高挂》的成功看未来文学作品改编的发展趋势

《大红灯笼高高挂》在张艺谋导演的完美改编下,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在成功的背后也给中国电影许多启示和思路,特别是关于对文学作品改编电影方面具有重要的启示,通过分析,总结其启示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忠于原著,创作改编

电影在对文学作品进行改编的时候,需要非常慎重,因为文学作品本身已经是人们耳熟能详,并且用文字展示的独特方式呈现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旦大加修改,抛弃原著本来的思想和灵魂,就会令人难以接受,甚至反感。《大红灯笼高高挂》的成功并不是偶然的,而是必然的结果,它完全是在保留原著的基础上,进行了电影创作,虽然将原有的故事背景江南小镇转变为西北地区,但是原著所要表达的思想和主旨是不曾改变的,反而经过艺术的加工,转变到西北地区更具艺术性,更能反映封建时期的制度和思想。这种不拘泥于故事背景的改编更具创作性,这非常值得电影人学习和借鉴,如何将原有文学创造的时代背景进行电影艺术加工,使其更具有感染力和吸引力,如何把原著的思想得到更好的表达,这是文学创作改编的关键和重点。既不偏离主旨,又能发挥电影的魅力,这是文学作品改编为电影的关键所在,也是电影人关注文学作品改编的重点和关键。

2.把握基调的同时,体现导演的个性

电影改编不是将原著进行生搬硬套,而是在于在既体现原著的主旨和意图的基础上,添加导演自己的风格和特色,通过导演对整个故事的个性化理解和阐述,进行新的艺术创作。《大红灯笼高高挂》虽然看似和原著有很大的不同,不论从环境、情节、元素方面都存在很大差距,《妻妾成群》的历史风貌搬到可《大红灯笼高高挂》的西北地区,完全地进行了电影的历史创造,这一大胆的创作,不是简单的加工,更是一种加工和创造,用自身的风格将原故事得到了更好的银幕展示,张艺谋导演在这方面无疑是成功的创新,如何更好地把握主旨,将原有的故事进行艺术的加工,更多的是在于对文学作品的了解和认识,所以导演和编剧在对电影剧本进行加工创作的时候,对主旨的加工,加上创作和创新,使之更符合电影创作的需要,这是成功的关键,也是文学作品改编的重点和难点,必须在把握基调的同时,加入导演本身的特色和个性,这样的改编才是成功的[4]。

现在电影的发展,已经将文学作品和电影形成了一种如影随形的关系,它们之间密不可分,文学作品的改编大大增加了电影的素材和题材,就好像对文学作品的又一次重生,帮助它用另一种表达形式、表现手法展现在观众面前,但是改编的成功与否在于对文学作品的尊重以及满足观众的需求,盲目地改编,只能是对文学作品的莫大侮辱,如何让文学作品为电影所用,是编剧和导演在改编时应注意的问题。

[1]姚磊.从《妻妾成群》到《大红灯笼高高挂》——浅谈张艺谋的极端化改编策略[J].语文学刊,2011,(1).

[2]张勇.文学呈现与电影表达的地域差异——以小说《妻妾成群》和影片《大红灯笼高高挂》为例[J].安徽文学,2010,(5).

[3]张洪.论苏童小说创作色彩中的意象[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5).

[4]张丽.浅析张艺谋电影的符号化意义特性[J].电影评介,2011,(7).

猜你喜欢

高高挂红灯笼原著
读原著学英语(三)
漂流瓶
大红灯笼高高挂
拔牙
童年的红灯笼
大红灯笼高高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