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障碍性因素探析

2013-04-13何国明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12期
关键词:大众化马克思主义理论

何国明

(广东海洋大学,广东湛江524088)

党的十八大指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1]高等学校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的重要阵地。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成为当前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重要任务之一。联系现实,我们应当看到,当前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践中仍然存在诸多障碍性因素,制约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容抽象深奥,造成理解偏差

第一,马克思主义的载体是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内容抽象深奥。马克思主义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也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普遍规律的学说。正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人类发展的智慧结晶,其表现载体是马克思主义作家的经典文献,卷帙浩繁,内容深奥,这就使得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颇为不易。加之,中国人所学习和研读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是翻译过来的文本,在内容上与原文有所差别,外国人的思维方式和中国人也有所不同,对于普通人想了解马克思主义产生了较大的困难。学术界至今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很多问题存在争议,依然没有搞得十分清楚,更何况对马克思主义研究并不深入的高校大学生。

第二,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存在偏差。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中国一部分先进知识分子开始选择并宣传马克思主义。在同当时中国社会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潮的论战中,成功开辟出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道路。然而,当时中国社会所面临的严重社会危机迫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对马克思主义理论采取了“急用先学”的态度,理论的准备不足导致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各有不同。对于传入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他们最先重视的是马克思主义的社会革命理论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学说,然后是作为这些学说基础的经济学理论和唯物史观理论。这就使马克思主义传播经历了一个从零碎的、粗糙的译介到比较系统、广泛的传播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马克思主义作为无产阶级的思想武器,一直被认为是阶级革命的有效工具,甚至被误认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全部内涵和价值。虽然马克思主义有重要的革命指导价值,但它的终极追求是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因此,在推进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恢复这一理论的本来面目,让人们深刻认识到,马克思主义不仅仅是阶级革命和思想动员的工具,从而引导人们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势必会严重阻碍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第三,马克思主义是外来文化,需要与中国本土文化相融合。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的欧洲,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和文化传统等方面都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巨大差异。如何将这一异质文化同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就成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课题。虽然我们一直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以及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但是这需要一个过程。所以,在大众化方面,马克思主义目前尚不能与具有先天优势的中国土生土长的儒家思想相比。儒家思想不仅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统治的思想支柱,而且也深深融入到广大民众的日常生活中,支配和影响着社会成员生活的行为规范。

二、社会价值观念多元化对马克思主义提出挑战

第一,当前价值观念复杂多样,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马克思指出:“人们的观念、观点和概念,一句话,人们的意识,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2]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一方面,市场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带来了现代的公平意识、法制意识、效率观念,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市场逻辑和商品主义法则强化之下的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趁虚而入,很多高校学生不再有坚定的理想信仰。如何应对这样的严峻形势,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魅力和实践号召力,把全社会统一到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下,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面对的问题。

第二,贫富差距日益拉大导致人们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削弱。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思想文化具有现实性和理想性两个层面。“当人们的现实生存发生危机之时,自然地会突出现实性原则,方法论问题会被人们所特别重视;而当现实问题被基本解决,人们的信念由于生活世界的变迁而发生危机时,理想性生活原则就会被突出,价值理想、人生观问题会成为一个被大力强调的主题。”[3]但是,目前我国依然还有一亿多贫困人口,八亿多农民中的大多数生活水平仍待提高,大学生就业成为现实问题。如果一种理论能够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那么人们就相信它,拥护它。相反,人们就会质疑它,反对它。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民整体生活水平有所提高,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城乡差距也越来越大,共同富裕依然任重道远,这就大大削弱了马克思主义的说服力和价值性,也制约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

第三,执政党部分党员的作风问题使党的形象受损。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者、拥护者和执行者,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者和代言人。从某种意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指中国共产党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宣传、示范等,使更多的人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观点,逐步认同、支持党的政治统治、政治制度、政治秩序,认同党所领导建立的社会主义社会的性质,认同、支持和实践党所制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和行为标准、道德要求的过程。但是,如果作为传播主体的党本身出现了问题,就会使人民群众对其指导思想产生质疑、丧失信心。

三、当前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亟待改善

大学生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受众群体。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宣传普及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提高青年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做好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至关重要。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尽管取得了丰硕成果,也存在着很多问题,需要我们加以关注和解决。

(一)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材存在问题

教材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基本载体,好的教材对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起着事半功倍的作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其主要任务就是把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作为研究重点,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理论成果融入到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建设、教材建设中。“应当看到,我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状况同我们正在进行的建设和改革事业相比,还是不适应的,需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继续认真总结实践经验,不断探索和解决新的课题。”[4]当前的马克思主义教材在对一些重大现实问题的回应和解答方面仍显不足,对群众关心的这些重大的现实和理论问题,教材应该做出科学合理的解释。所以,在以后的教学改革过程中,我们应该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教材建设,把严肃性与活泼性、理论性与实践性、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不断推陈出新,使教材内容紧跟时代发展步伐,正面解答人们思想认识的困惑、疑惑和迷惑,充分反映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做到教材联系社会,理论联系实际。

(二)高校“两课”教学方式创新不足

高校开设的公共理论课,是对青年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渠道。在这个过程中,“两课”教师扮演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力军的角色,他们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学效果。有调查显示,当前马克思主义传播者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照本宣科、方法单一。长期的应试教育造成很多教师在授课时习惯于灌输,把马克思主义鲜活的思想变成了理论教条,形成了新时期的“教条主义”。这种刻板的教学方式势必会引起学生的反感甚至厌恶,也达不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正因为如此,广大学生“课上不用听,课下不用想,考前背一背”的学习方式在各高校甚为普遍。要改变这种情况,高校“两课”教师应一方面加强学习,提升自身的政治修养和理论功底,为授课时的举一反三、旁征博引奠定基础;另一方面,要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大胆进行教学方式的创新,针对青年学生的心理特点,结合现实中出现的热点问题,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做到因材施教,让学生真正从内心接受和喜欢马克思主义理论。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1.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0.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质、范式与意义[N].光明日报,2008-12-16.

[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144.

猜你喜欢

大众化马克思主义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现代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质量观
认真看书学习 弄通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