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输入为基础,输出为驱动”看英美文学教学

2013-04-13孙彩虹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12期
关键词:习得者二语小说

孙彩虹

(福建农林大学东方学院,福州350017)

一、现阶段的英美文学的教学现状

英语这个专业,既有人文性,又有着实用性的一面。最近这些年,由于对学生就业率以及就业后的实用性的盲目追求,大部分的高校,尤其是二、三本和民办高校,都过分强调英语的实用性,而忽略了前者。普遍情况是把英语实用翻译和商务英语等实用性课程的重要性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而英美文学课程则被以各种名目减少课时。大部分大学的英美文学课程的设置都是在大三开始,每周两节课,两个学期内完成所有英国和美国文学的教学。而文学史时间跨度比较长,重要的作家作品繁多,要在这种现状下完成英国与美国文学的教学无疑是不容易的。课时不够导致课程教不完,某些重要作家只是花不到一节课的时间提及。

另一方面,就师资方面的弊病来说,传统文学课的教学,呈现两个趋向。第一,为了使学生更好更熟练地使用语言,教师侧重于文学选读,但是却把文学作品当成精读泛读课本,着重于语法、词汇和阅读技能等的教学和训练。第二,教师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罗列背景知识、作家生平、作品以及艺术特征等,进行“满堂灌”的教学。这种教学方式以教师为中心,比较枯燥。而且,由于需记忆的知识点多,学生通常采取死记硬背的方式来应付考试,结果收效甚微。

二、Krashen的语言输入假说(The Input Hypothesis)

美国语言学家Krashen提出语言是通过可理解性输入来获得的。语言习得者只有通过接触(阅读或者听)大量可理解的语言材料,才能自然而然地习得这种语言。同时他提出i+1的理论,也就是说,这些语言材料的难度应该是略高于习得者的现有水平。Krashen认为理想的输入应该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1.可理解性

输入的材料虽然难度应该略高于语言习得者现有水平,却也不能超出其理解能力。否则,接触再多语言材料都是无用的,只会使习得者丧失信心,也不能达到输入目的。

2.既有趣又有关

如果所输入的材料既无趣又无关,就不能激起学习者的兴趣,也不能保证学习效率。

3.非语法程序安排

结构语言学家认为,要学会一门语言,应该先从句型结构开始。而克拉申的理论与之大相径庭,他认为,语言习得的关键是要有大量可理解性输入。“按语法程序安排的教学不仅不必要,而且不可取。”[1]

4.要有足够的输入量

学习一门语言不是光靠看几篇文章,做几个习题就够的。除了语言材料的趣味性,可理解性,习得者还需注意语言材料的输入量。只有输入达到足够的量,才能刺激到大脑中的语言习得机制,习得才能产生。

三、Swain的语言输出假说(the Output Hypothesis)

Swain以母语为英语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对他们的法语学习进行研究。他对Krashen的理论进行了补充,提出“可理解性输出”,认为第二语言习得者光是进行大量语言输入还是不能熟练使用该语言。习得者应该同时产出可理解性语言输出,输出才能使习得者巩固已有知识并且意识到自己的不足。根据Swain的理论,“可理解性输出”可从四个方面促进语言习得:

1.注意功能

语言的输出能使习得者意识到自己已习得的语言知识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并对还未习得的或者理解还不够的知识加以注意。这样,在下次输入的过程中,习得者会特别注重这些不足之处,以查漏补缺。

2.检验假设功能

“学习者在发展中介语的过程中,常把输出作为尝试新的语言形式或结构的一种方法,试图通过输出来验证自己的假设,从而尽快达到交际的目的。”[2]

3.元语言功能

Swain认为,二语习得者在某种情况下会用目的语的思维方式思考自己输出的语言。这种用语言来思考语言的作用叫元语言功能,它能促使习得者更有效地控制和内化所学的语言知识。

4.目的语自动化

“当某种输入与某种输出在形式上存在一致的、规律的联系时,这种过程即成为自动化。”[3]Swain认为,在某些条件下,语言输出可以促进二语习得,可以增强输入对二语习得的作用。

语言输入是二语习得的基础,输出则可以刺激习得者已经输入的语言材料,达到巩固、检测等目的。在语言习得过程中,输入、输出缺一不可。下面,以小说《格列佛游记》为例,进一步探讨输入输出理论在教学实践中的具体作用。

四、教学案例

1.教学步骤

(1)教师对18世纪历史背景(如辉格和托利党派之争)、作者斯威夫特生平等有利于小说理解的相关知识进行介绍,并且提出问题。——输入

问题a.小说第一部分中小人国的宫廷游戏是什么?人们为什么要参加这个游戏?这个故事的讽刺意义是什么?

问题b.小说第二部分大人国国王与格列佛的谈话中,作者抨击了英国社会的哪些方面?

问题c.例举飞岛国的科学研究项目,对此作者本人的态度怎么样?

问题d.耶胡(Yahoo)为了夺得漂亮发亮的石头而互相争抢,这个事件的寓意是什么?

(2)学生带着问题看小说文本——输入

学生分组讨论并回答问题,学生互相对答案进行评价、补充,老师给出反馈。——输出《格列佛游记》这部小说文笔朴素简练,难度略高于英语专业大三学生的水平,符合Krashen i+1的原理,学生阅读文本后,获得大量可理解性输入。这部小说风趣滑稽,既是最受欢迎的少儿读物,又富有深邃的讽刺意义,符合“既有趣又相关”的原则。

本阶段的活动旨在通过大量的输入,使学生提高英语语言水平,加强对《格列佛游记》这部小说的理解,提高他们的文学作品鉴赏水平。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能使学生阅读时特别注意到在小说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事件,使学生对小说内容、作者的写作风格以及写作目的等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学生对输入的内容加以整理后输出。本阶段的输出使学生巩固前面两个阶段输入的知识,学生之间的互相讨论和老师的反馈使学生们注意到自己的不足之处,以便在下一阶段的输入中纠正。

(3)学生分组看作品相关的评论材料,就某个角度进行研究(如反讽等)。——输入

做出PPT展示与讲解(分组活动)。——输出

教师就学生的表现进行评论,并加以补充。

学生进行第1、2阶段的活动之后,对小说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本阶段的活动旨在加深学生对小说文本理解的同时,引导学生掌握正确评价文学作品的标准和方法。

这一阶段的输出活动中,学生对之前所输入的知识进行进一步加工。在文学批评反馈阶段,教师应避免使用“对”或者“错”这样绝对的评判标准,应该鼓励学生积极主动说出自己的想法,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4)学生就这部作品写出读书报告。——输出

之前的输出活动大部分是以口头形式进行,而这一阶段的输出是要求学生在理解文学作品的基础上,写一篇读书报告。报告中不仅涉及小说内容的概括,作者的写作目的与风格,还应包括学生自己的看法、小说的实际意义以及对读者本人的启发。

经过多次的输入输出练习,学生逐渐能用英语的思维来思考英语,其元语言功能开始起作用,它促使学生更加有效地内化和巩固所学的语言知识。

2.作品的选择

Krashen认为,只有接触到可理解的语言输入,即略高于语言习得者现有语言能力的输入,语言习得的效果才是最好的。所以,对学生独立阅读的作品,也应该挑选适当的难度。诗歌虽然篇幅较短,但是学生自己阅读难度太大,不适合学生独立阅读,需要教师课堂上讲解。小说篇幅较长,若在课堂上逐句逐段讲解,花费时间太长。而且,与诗歌相比,小说无疑更加通俗易懂。所以,学生自己阅读的作品应该为小说,这既可以节省课时,也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另一方面,供学生阅读的小说选择也非常重要,既不能太晦涩,也不能太边缘。既要学生看得懂,又要体现文学史上某个时期的典型特征,这样学生才能体会到,每个时期的文学作品都是其时代背景的产物,才能更好地理解与分析该作品。

五、结语

以上教学案例既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主动学习,又能有效缓解教学现状中课时少的问题。案例中,学和练相结合,输入与输出自然转变。在大量输入相关有趣的语言材料之后,学生通过语言输出进行内化、加工,以达到习得语言、获得文学知识的目的。

[1]Krashen.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M].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1.

[2]王丽萍.Krashen的二语习得理论与外语教学[J].理论观察,2006,(12).

[3]王烈琴,李建魁.克拉申的输入假设与斯温纳的输出假设的比较研究[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

猜你喜欢

习得者二语小说
那些小说教我的事
外语习得者书面语中的话语标记语研究
《教学二语习得简介》述评
Ferris与Truscott二语写作语法纠错之争
国内二语写作书面纠正性反馈研究述评
对外汉语教学中颜色词文化义的习得
二语习得中母语正迁移的作用分析
知觉行为理论与外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