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职业教育招生就业反差的思考

2013-04-13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12期
关键词:职校人才职业

杨 博

(1.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南昌330013;2.江西服装学院,南昌330201)

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等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就业压力非常大,因此,国家特别强调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但是,我们看到的现实却是,企业面临大面积的用工荒,而职业学校招生却门可罗雀。在高考这个平台上,高职是最后一个批次,在中考的平台上,中职开出的优越条件简直能让人回忆起计划经济时代的幸福生活,即使这样,招生仍然是职业院校面临的最大困难。一般学校的招生办和就业办经常合署办公,招生和就业对职业学校来说简直就是一只脚在天堂一只脚在地狱。尽管为了招生什么奇思妙想都做过了,但无论如何都改变不了广大学生和家长心目中低人一等的地位。而就业对于职业学校来说,甚至可以直接跟企业要一笔培养费的。企业的老总们盯准了职业学校毕业生这块廉价的劳动力市场,首先以各种名目在学校里宣传企业文化,设立奖学金、助学金,提供暑期工岗位,还有的跟学校合作开办订单班。大肆网罗人才,美其名曰:储备干部。而这些储备干部拿的却是全企业最低的工资,只因为是职业学校毕业的。因此,职业教育在国民教育序列中的地位决定了职业教育始终处于天堂和地狱的夹缝之中。所谓学生和家长的错误认识说到底是政策的导向。比如很多城市都有本科生可以落户的规定。那么职校生呢?是不是一辈子只能当民工?既然城市需要更多的技术人才,那么为什么不为职校生打开一扇改变生活的大门?随着中国的发展,我们必然从农业国家向工业化国家,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为城市早期的建设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随着产业结构调整,企业对技术工人的需求非常迫切。这就是职业学校的学生很容易找到工作的根本原因,但是他们所得到的待遇却远远落在本科生的后面,虽然有些地方将一些技术人员的工资炒到了几十万,但蓝领即使高薪也抵挡不了白领的诱惑。就算是找不到工作能上本科也绝不去高职,这种招生与就业的反差绝不仅仅是观念问题,而是综合的全方位的问题。

首先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计划经济时期的企办职业教育我们做得是很成功的,不管它是否符合市场规律,至少技工学校培养了初级技术工人,职工大学提高了职工的文化素质和专业能力。再不济也培养了职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市场经济发展初期,企办教育被收归国有,职业教育才被列为国家的一份责任。那么,国家办教育和企业办教育哪个更好呢?显然企业办职业教育具有天然的优势,德国的职业教育可以给我们很好的启示。我们自己的经验也可以总结出这一结论。看看我们现在的企业,虽然抛掉了包袱,但同时也抛掉了责任。所谓人才嘛,反正不是我花钱培养的,我当然以最低成本完成最大效益这一铁的准则来衡量一切。根本不要想企业会为员工的培养进行投入,原因之一就是人员流动太频繁。新毕业的职校生每三个月换一份工作算是比较正常的。也就是说,企业与员工之间互相不信任,员工对企业没有任何的归属感。对于职业教育本身来说,脱离企业的职业教育是无本之木,所有的职业学校都说培养“双师型”人才,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在高级技术人才被企业捧上天的当下,哪位高级技师放着十几万甚至几十万的年薪不赚,甘心教书育人?这完全不符合市场规律。所以,我们看到多数的“双师型”的人才都是考出来的,而不是真正技术过硬的。那些技术过硬的,因为学历问题根本没资格当老师。所以,我们脱离企业的职业教育就是空中楼阁,说着好听,看着好看,实际的问题,在根本上我们就走错了路。因此,有些人提出了校企合作,其实,校企合作并不是职业学校的专利,而是职业学校的必备条件,没有通过企业实习的职校毕业生是不合格的。但是很多校企合作流于形式,职校和企业的合作更是校企双方的利益交换,学校把学生送到企业实习就业一笔勾销,换来一个高就业率,企业获得大量廉价劳动力。至于学生到了企业之后如何,学校是不会关心的。因为,把学生推出校门我们就没有责任了[1]。

第二,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来看,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普及,现代工业文明急需大量的产业工人,职业教育就此发展起来,那么职业教育所培养的应该是产业工人,但是,看看职业学校的招生计划、招生专业,导游称为旅游管理,厨师称为酒店管理。笔者问过很多高职的学生,将来的职业生涯规划是什么,得到的回答惊人的相似,先给别人打几年工,然后自己当老板。从近代职业教育产生之初,培养产业工人,就是职业教育的目标。但是为什么在我们这里发生了如此大的背离呢?为什么我们不能把一个职业做成一份事业,而是把当老板作为目标呢?马克思告诉我们社会的财富都是工人农民创造的,而不是老板创造的。如果我们的职业教育最终培养了老板,我们学校会沾沾自喜大肆宣传,这就说明我们在人才培养的定位出了问题,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资源的竞争是盲目的、无序的,完全依靠市场调节的结果必然使职业教育资源也随之异化。市场的供求关系导致了企业对劳动力的饥不择食,导致了职业学校招生的无门槛,导致生源素质无法保证,导致教学效果参差不齐,导致毕业生社会反响不佳,最终,大家一致公认,职业学校太垃圾。多数人挤破头去读本科的时候,本科毕业生就业成为难题,大家公认职业学校太垃圾的时候,国家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这就是市场调节资源的滞后性。对于周期性的资源分配不均毫无任何的预见性和预防措施。

第三,从文化的角度来看,虽然我们说职业无贵贱,但是在中国传统文化当中,等级观念始终占据重要的位置。官本位思想根深蒂固,似乎只要是管理者就比被管理地位高一些,劳心者似乎永远都比劳力者高贵。尤其是经历十年动乱的颠覆和破坏,一旦拨乱反正,这一观点更被确证无疑。再加上我们千年的科举取士的传统,从恢复高考那一天起,高考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就跟科举一个高度了(直到后来被公务员考试所取代),那么在如此重要的考试面前,我们最终只能选择一条产业工人之路,这是谁都无法接受的,更何况人家中专大专都是有干部指标的,职业院校呢?还要靠出卖廉价劳动力过日子。因此,职业教育在中国这块土地上面临着传统文化的挑战,于是,我们把各种类型的职业教育都冠以管理的美名,可以说是适应也可以说是妥协,这种妥协是工业文明向农业文明的妥协,必将延长中国社会转型的时间。生产方式的改变很容易,生产关系的改变也不难,要想改变几千年传承下来的文化却是千难万难的[2]。

第四,从教育本身的角度来看,职业教育和学历教育合而为一本是为职业教育披上一层所谓合法的外衣,可惜职业教育为此付出太多,大量的课时被学历课程占用,职业技能训练时间被大打折扣,很多高职的学生都认为大多数课程都是在浪费时间,对职业能力的培养毫无帮助。学生没有从学历教育中积累基础知识,反倒从学历教育中学会了“六十分万岁”。上课的目的只是为了通过而不是为了学习。想想那些原本就在高考的考场上败下阵来,如今却不得不浪费大量时间去学习那些跟他们将来所从事的职业毫无关系的课程,只是为了得到那张被国家承认学历的一纸文凭。这实在是职业教育的悲哀。

职业教育之所以面临如此的尴尬境地,是诸多原因造成的,但核心还在于职业教育本身。职业教育必须回答为谁培养人才、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怎样培养人才这三个问题,才能最终走出困境。在此笔者试着回答一下这三个问题,难免偏颇,仅供参考。职业教育要为行业培养人才而不是为企业培养人才。职业教育必须要抵制唯利是图的企业文化的侵蚀,否则培养出来的不是全面的人才。职业教育培养出的人才应该掌握固定岗位或岗位群的基本职业技能,同时必须对本行业有全面深入的了解。职业教育对人才的培养必须进行选拔。职业教育和学历教育不同,一条分数线就能定生死。不同职业对人才的要求是有差别的,甚至是完全不同的,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也跟教学质量无关。因此,笔者所谓的选拔不是设置门槛,而是进行职业倾向性评估,为学生选对专业比给他上三年课还重要。要知道我们的学生在高考之前根本没有时间去考虑职业的问题,仓促地决定没有科学的指导是不行的。至于培养计划的制订、课程的开设,如果能果断抛开学历教育的桎梏,围绕行业制定标准而不是围绕教育部的评估专家制定标准,那一切问题就都不是问题了[3]。

[1]张振.高等职业教育招生问题研究[J].湖北招生考试,2010,(30).

[2]金基德.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就业研究分析[J].民营科技,2010,(9).

[3]张钧.职业教育招生就业双导向论[J].职业,2007,(18).

猜你喜欢

职校人才职业
人才云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我的职校我的梦
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生本式”中职校社团活动之新探索
为职校设立“职业体验日”叫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