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文本对话人文教育模式的外语专业“讨论式教学法”的实践

2013-04-13刘玉霞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讨论式教学法外语人文

刘玉霞

(牡丹江师范学院东方语言学院,黑龙江牡丹江 157012)

基于文本对话人文教育模式的外语专业“讨论式教学法”的实践

刘玉霞

(牡丹江师范学院东方语言学院,黑龙江牡丹江 157012)

文本对话人文教育模式为外语专业教学提供了“讨论式教学”的理论依据,“对话”和“讨论”都体现了用语言表达思想的概念,在教育中运用“对话”的方法,能够增强人文底蕴,营造师生平等的人文关系,为学生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学生作为创新主体,在不断积累人类人文珍品的同时,提高外语专业能力,进而成为复合型的外语人才。

文本对话;人文模式;讨论式教学法

一、建立文本对话人文教育模式的迫切性

当今的社会化以及教育科学对人所持的功利态度,导致学生的学科专长与人类文化素养教育相脱离的现象,教育知识和行动之间还存在矛盾,依然倡导唯智论,缺少人文性。外语专业的个别学生不关注学习活动及成就,学风浮躁,追求精神享受,学科知识和文化道德水准反差大,视野狭窄,思维模式僵化,缺乏主见,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令人堪忧,他们习惯于从因特网上获取毫无个性的信息,迷信教科书作者出于主观意图的答案,在校很少与教师进行有探索意义的对话,毕业后不能应对社会提出的个性化挑战。究其原因,主要是欠缺人文积淀,而这是培养复合型外语人才的基础,仅凭借外语知识和技能,难以胜任工作。人文经验是知识、能力和经历的总和,它是个性和世界对“鲜活思维”的一致认同,是激发专门动机的“有意义活动”能力,形成个性的自我意识,发展个性思维。现代教育的目的是:学生出于自我教育目的进行现实设计及有探索意义的研究活动,帮助学生了解世界科学的发展状况,了解个人、人类、民族精神与道德基础,了解与家庭、社会现象以及与传统有关的文化学知识,了解科学与宗教对人及整个世界的影响,领略人类的精神财富并具有参与社会活动的积极性,与他人同甘苦共命运,做出自由选择,不断提高个人的智力,在政治、经济、职业、社会和文化生活中做出独立的、负责任的行为,尊重自己和他人,宽容对待其他文化和民族。从狭义上来说,外语教学活动应实施对话人文教育模式,目的是在提高外语听说读写译等综合语言能力的同时,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兼收并蓄中外文化之精华,这在未来对学生将起到如虎添翼的功效。

二、文本对话人文教育模式的本质

对话是包罗万象的文化及人在文化中存在的方式(М.С.Каган),是与思维密不可分的统一体(В.С.Библер),对话作为总体上设计的与他人问答相互作用的能力,是人文教育的指标和结果,对话作为一种教育方法使个性与独特的内在世界相互作用,充分关注教育过程中的唯一性、偶然性、未预见性和个人无意识性。独特的经验是主观的客观化积累,这在绘画中是常见的,在此基础上产生了创新思路及作品。该活动应是培养完整个性的教育基础。人文教育具有目标课程特点,不仅与某一科目、科学领域相关,而且与人活动的标志性语言活动相关,有利于明确人文教育领域的“符号”、“单词”、“形象”、“象征”、“言语”、“语言”等概念。以人文知识和心理语言学思想的哲学理论为基础的历史方法论分析表明,在系统发育与个性发育过程中的“人性中的人”形成问题上,“使事物本质和名称之间、现象与本体之间、象征动机与符号生产之间、客观化单词与语言主观化之间、意义不吻合与思维意向之间对比更加准确。”[1]说明真正的人文教育过程有一定的地位,个性带着一定的进入文化主体之间的关系网的语言现实进行“工作”。М.М.巴赫金等在对哲学、文学、语言学、心理语言学和符号学领域分析研究的基础上,突出了文本作为基本的人文教育活动“内容单位”,它是主观意识的客观化形式。这是“在自己了解的世界中展示的符号”(А.Ф.Лосев),包含师生间特殊的交际态度,表达了“一个人”对“他人”的态度(М.М.Бахтин)[2]。在教育现实中,广义的符号即文本,狭义上说,是具体个性创新教育活动的结果。一是人与人的思维目标和行动现实多样化形式发生联系,了解文化的客观意义。二是与教学的人文性文本发生联系。是个性意义探索、理解意义和创造新思维活动的成果,包括以符号形式表达的作者与读者之间的整体意义关系,教育主体间的对话关系前提下展示的无人称信息是“非文本”的。文本有形式和内容特征。形式指的是表达和结构,内容指的是著作、读者,作者和读者之间的关系,这些特征是人文教育过程的衡量标准。文本对话的基础,是把教学的人文性文本作为教育学科组织方式来研究。

三、文本对话人文教育模式的“讨论式教学法”实践

对话人文教育模式,个性作为自我意识的代表,是教育的对象和目标,人文经验是知识、能力的总和,个性在价值意义范畴内定位,寻找文化中的个性方法,是主要的教育内容,还包括开放的、迁移的、问答式的、有价值意义的、自觉的、设计的、与他人总体相互作用的成分。对话体现在情感、意识、精神等方面。情景对话是主体设计的会晤,是个体存在的有意义的事实。对话以个人、共同活动和交际规律为基础,体现在日常活动及反思为一体的个性自我意识中(А.Маслоу)。本研究的教育模式以各种科学观点一体化为基础,教育过程围绕文本进行对话,文本具有作者的思维,也有读者的内容,要求解决在认知主体现实条件下建立个性间对话情境问题。

1.讨论式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第一阶段是意义探索阶段。研究表明,自我组织是其发展、学习和变革的动力源泉。人的发展,不仅是保护内部结构的价值意义,而且为了在精神和物质上都得到充实,应将新信息“输入”头脑中,必须注意学生的个人心理和教育施加的价值领域的影响。应使学生学会独立思考问题。如:在《东方俄语》第六册第2课“ООН”中,教师提出了问题:“Какое отношение между разоружением и социальным прогрессом?”学生回答:“Разоружение—значит мир,мир обозначает счастье.”“Люди живут в счастливой среде,много изобретают новое открытие, которое приносит пользу для повышения уровня жизни.”“Новое открытие способствует социальному прогрессу.”等等。

2.讨论式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借助对话模式激发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兴趣,使学生意识到自己在外语学习中的个人需要,培养表达思维的能力。通过个性间的交际,达到个性自我发展的目的。科学设计课堂讨论,是增强学生心理素质,培养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所以了解学生兴趣,适时提出问题供他们讨论,教会学生在讨论中向他人学习,接受和借鉴他人观点,严谨而富有逻辑性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是外语教学的首要任务。这应以大量的阅读、归纳、反思为前提,目前,盛行读网络小说,这些“快餐文化”给学生带来的是浮躁和焦虑,很少有人静下来读古典名著,导致人文积淀缺失。针对这一点,除了课后留给学生一些问题和参考书目外,还利用学生会、团委开展以班级为单位的读书报告会,每周一次,每一次选4名学生汇报读书心得,一学期全班学生阅读了60多部中外文学和哲学名著,为课堂讨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学生在讨论中具有自己的观点,层次清晰,有理有据,由于有了一定的阅读积累,他们的自信心也得到了增强。毕业后面对用人单位时,出色地展现了语言表达能力。

3.讨论式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

外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是非常必要的。实施讨论式教学法能使学生开放地应对变化,营造心理舒适、信任和开诚布公的环境,增强学生的集体协作意识。Л.И.沃罗彼约夫认为:可以从他人那里以抽象形式获得知识,而经验必须自己亲身体验。人文经验,包括对话经验可以在集体协作中积累。在协作基础上的对话、讨论是人文教育的指标,针对某一话题寻求解决途径时,一个人的思路是狭窄的,只有发挥集体的智慧,人与人的思维碰撞,才能激发出解决问题的灵感。

四、结论

讨论式教学法以人文教育学和心理学为基础,要求教师提出文本对话任务,保障学生对现实内容进行反思,自主创造对话,表达独立见解,寻求其个性化答案并构成该阶段的人文教育活动的内容,这样的探索将有益于张扬学生的个性,培养他们独立思维、语言表达和集体协作能力,成为复合型的外语人才。

:

[1]С.В.Белова《Гуманитарная парадигма в педагогике》,《Педагогика》,2007.6.C.23.

[2]М.М.Бахтин 《Философское направление в изучении художественных произведений》《Педагогика》2008.5.C.19.

G642.0

A

1001-7836(2013)01-0166-02

10.3969/j.issn.1001 -7836.2013.01.063

2012-04-21

2011年校级教学改革重点项目《文化语言学视角下外语专业“讨论式教学法”探讨》的阶段性成果

刘玉霞(1962-),女,黑龙江讷河人,俄语系教授,硕士研究生,从事俄语教学论、俄罗斯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讨论式教学法外语人文
人文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人文绍兴
讨论式教学法在“计算机控制系统”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新课改视野下初中思品课堂讨论式教学法的准备策略分析
大山教你学外语
人文社科
大山教你学外语
浅谈讨论式教学在高校教学中思考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