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媒介文化维度下的编辑视域

2013-04-13

关键词:媒介受众主体

吴 芳

(杭州师范大学 学术期刊社,浙江 杭州310036)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信息化已经成为当今时代的主流,互联网及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成为推进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也成为人类最重要、最便利、最快捷的获取信息、互动交流的工具,以新媒体为代表的传媒业新时代已经到来。为适应新媒体发展的潮流和趋势,迎接新媒体时代的全新挑战和发展机遇,媒体编辑应当努力建构媒介文化维度下的全新的编辑视域。

对于新媒体的界定,至今没有定论。被誉为传播学奠基人的美国著名学者施拉姆(Wilbur Schramm)认为,媒体包括信息发布借助的具体载体和发布信息的媒体机构。“媒介就是插入传播过程之中,用以扩大并延伸信息传送的工具。”[1]新媒体则是在机构或技术上领先于传统的媒体形式或媒体机构,如网络电视、手机电视、博客等。清华大学熊澄宇教授认为:新媒体是一个变化的概念,在今天网络发展的基础上又有了延伸,还有无线移动的新内容,包括今后还会出现的其他新的媒体形态,这些都可以说是新媒体。

笔者则倾向于认为,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的旧媒体而言的,新媒体往往兼具多种媒体的特征。媒体的发展大致经过了三个阶段:代表传媒业农业时代的精英媒体、代表传媒业工业时代的大众媒体,以及代表新媒体时代的个人媒体。传统时代的媒体(指精英媒体及大众媒体),仅仅是传者的传媒,是传媒从业者专属的领域;而基于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新媒体打破了这种格局,适应了当今时代大众重视信息、崇尚高效、追求自由的心理,成为人类社会最符合受众需求的信息载体、传播工具和传播方式。

新媒体是个动态的概念。它的外延一直在不断扩大,内涵也随着技术的发展、媒体产品的不断创新更加丰富。因此,新媒体应该被定义为“新的媒体技术、媒体形态、媒体产品和传播方式的统称”。[2]新媒体的出现和发展使整个传媒界从观念到形态,从运作方式到运作规则,从市场格局到发展潮流,都在发生历史性的转变。在新媒体时代,传媒不仅仅是传者的,更是受众的,传媒既是属于高端的,更是属于平民的。新传媒已经突破了原有的专业属性,不仅改变了文化传播的方式,同时改变了文化自身的形态,甚至深刻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

新媒体的高速发展,催生出新的文化形态,呈现并重构着当代传媒业生态。一方面,新媒体的网络化、移动化、全球化、融合化发展态势更为突出,新媒体用户持续增长、普及程度进一步提高,新媒体导致了全球生活的革命性变化,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新力量,形成和促进了传媒业的高速发展。另一方面,发展速度快、社会渗透性强的新媒体在与人们的工作生活的紧密融合过程中,也产生了一些矛盾与问题,传统媒体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和发展的压力,而整个传媒业也处于不断的动荡、变化和整合的状态中,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所有这些,都对新媒体时代的编辑工作提出了挑战。如何适应新媒体新技术的发展,用符合新媒体传播规律和传播形式的要求进行编辑工作,成为时下媒体编辑面临的重大课题。

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的“媒介即讯息”理论认为,媒介不仅是传播的工具,而且还是传播的讯息。与其他把媒介视为传播的工具的理论不同,麦克卢汉认为,新媒介并不仅仅是一种新工具或新技术,而是一种社会新尺度的创造,而这种新尺度则意味着新的社会内容。“媒介即讯息只不过说:任何媒介对个人和社会产生的影响,都是由新尺度引起的,这种新尺度是被我们的每一次延伸或每一种新技术引导进我们的事务中的。”[3]这就意味着任何一种新媒体的出现都会带来传播讯息的变化。媒介的发达使得“地球村”应运而生,加速了全球化和本土化进程。

作为一种全新的“媒介文化”,它建构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意识形态,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情感和思维方式,并且不断地利用高新技术诉求于普遍的受众。媒介文化已经成为当下日常生活的仪式和景观。身处“媒介文化”这种全新的文化语境中,媒体编辑显然首先必须构建全新的多元的思维方式,后者不同于权威的传统的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基于传统的认识,如在19世纪,文化还被理解为只是听高雅的音乐、欣赏绘画或是看歌剧,文化仍然是逃避现实的一种方法。而到了后现代主义阶段,文化已经完全大众化了,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纯文学与通俗文学的距离正在消失。商品化进入文化,意味着艺术作品正在成为商品,甚至理论也成了商品;商品的逻辑已经影响到人的逻辑。总之,后现代主义的文化已经从过去那种特定的“文化圈层”中扩张出来,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了消费品。[4]正如文化批评家杰姆逊所言,如今的媒介文化时代,反权威、零散化、民族化、无中心、叙述化、无深度概念等成为这一文化的主要特征。新媒介以其特有的“符号暴力”摧毁了一切传统的边界,媒介文化趋于同质化和类型化,但又为各种异质因素的成长提供了某种可能性;新媒介与市场的结合,形成了消费主义意识形态,等等。这些都是媒介文化与传统文化的重要区别。

接受并认可高雅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多种元素的互相渗透和融合,是媒体编辑建构全新的多元思维方式的关键。传统的简单的二元对立价值观认为,高雅的、精英的即是优秀的,而大众的、通俗的就是低劣的。其实媒介文化理论认为,这种二元区分并非表明了不同文化审美价值的高低优劣,而仅仅只是不同的文化形态特征。独尊高雅文化也许并不是现实文化情境媒体编辑的最佳方式,但是一味推崇大众文化,完全以市场为导向、以迎合大众口味为重心更不是明智之举。既不能唯精英文化是高,也不能因为精英文化与通俗文化界限的逐渐模糊,而怀疑精英文化;既不能盲从通俗文化,也不能轻易地轻视和否定通俗文化。当然通俗文化不等于低俗文化,这是应该加以认真区分的。媒体编辑可以充分利用高雅的和大众的多种文化元素的转化和渗透,使之互补和共存。当庙堂之上的人们在为高雅文化的所谓堕落哀叹时,编辑为什么不可以认为这是文化生活化的表现,文化符号的快速传播为普通大众打开了通向文化艺术之门的途径;当大众文化经过考验和洗礼不乏经典化时,编辑同样有理由相信,大众文化体现出来的文化自信并不比高雅文化少,它们追求感知、追求生命的真实体验,呼唤文化大家更深刻的探究。高雅文化大众化和大众文化高雅化,也许是新媒体时代的最高境界。

面对新媒体时代全新的媒体载体、信息材料和传播方式的巨大变革,从新媒体的具体运用方式上看,新媒体时代编辑还应具有下列的创新意识:第一,及时快捷地传播信息。熟练运用新媒体技术,跨越时间与空间,获取即时信息,并将其快速整理、加工、组织和生成新的信息加以传播。第二,加强与受众的互动交流。高度重视传播内容的接收方对接收的内容更多的选择,为广大受众表达观点提供便利快捷的通道和平台,重点关注以个人为中心的新媒体(尤其以博客最为典型)的作用和价值。第三,立体全面地编辑信息。具备运用各种新媒体的能力,强调影、音信息和文字信息的整合,突出视、听、触、动等多方位立体性的全面体验,使传播内容和信息更加真实、丰富和立体。第四,跨传媒的融合与交流。充分认识和重视跨传媒的发展,综合运用平面媒体(报纸、杂志、图书等)、立体媒体(广播、电视、电影)和网络媒体的三维平台的组合,并在此平台上进行信息的充分融合和传播。

编辑活动中各个文化主体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编辑主体价值的实现与各个文化主体价值的实现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传统传媒时代,编辑活动的主体是媒体编辑,编辑活动的客体指文稿、书稿等信息和对象,编辑活动进行的过程就是编辑主体获取编辑客体,并对客体进行选择、加工、优化和完善的过程。

哲学家哈贝马斯认为:“只有从交互参与者的行事立场中才能找到进入历史文化世界的途径”。由此可见,编辑过程就是编辑在与作者、受众不同的文化主体的交互性活动中建构文化的过程。传统的编辑活动中,编辑在文化建构过程中的交互性并不明显。印刷文化时代,信息不依赖于在场,使得不在场的互动交流成为可能,但由于时空的限制,双向互动交流并无法实现。而只有进入了新媒体时代,编辑在各个文化主体中才真正实现了有效的互动并建构了新的文化。

在全面的多向互动交流中,编辑主体的重新定位和转型显得尤为重要。主动作为,不断更新观念和思维方式,由被动的把关、加工和优化走向主动的布局、策划和创造,提前介入选题和策划,引导受众关注信息的方向,发挥导向性的核心作用,与各方协作,为媒体信息的发布提供战略性的布局。媒体编辑应敢于应对大众成为信息发布者的全新格局,充分利用各种资源,获得充足的信息,并加以选择、整合和分析,以提高传媒产品的质量。新媒体的各类信息资源鱼目混杂、充满不确定性,如何选择和甄别,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从浩如烟海的信息中发现有价值的选题,成为媒体编辑所面临的难题,也是决定媒体编辑自身主体价值得以体现的重要因素。“通过各种具体的编辑工作保证文化的历史连续性”,是对传统编辑主体价值的肯定,而新传媒时代则对编辑的主体意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际上,编辑的主体意识不仅体现在编辑自身主体价值的实现上,还体现在与受众的关系中。

在编辑活动的诸要素中,受众是非常重要的参与者方,是媒体编辑工作存在的基础和进一步发展的动力,也是媒体编辑工作的最终目标。传统媒体的传播注重传播者,加上有限的传播资源和手段,受众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只能被动地接受信息。这种传播方式将受众纳入从属的关系,媒体编辑无法真正了解受众的真实感受,无法满足受众的迫切需要。而新媒体要求编辑把受众的主体性放在重要的位置上。

英国“文化研究”学派代表人物斯图尔特·霍尔认为,公众对大众文化拥有三种解码立场,一种是统治性立场,完全受制于制作者的意图控制;一种是协商性立场,可以投射自己的独立态度;一种是反抗性立场,站在对立面瓦解制作意图。其中的反抗性立场就是表现公众主体性的特殊立场。[5]霍尔的理论重在强调受众的主体性,受众完全可以批评、质疑、甚至反对制作者意图。这种主体性一方面可以折射出当时的社会文化心理状况,另一方面可以推进制作者的制作,还可以影响编辑的工作。

与传统媒体的单向传播方式相比,新媒体的传播理念和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双向互动成为新媒体的重要传播模式。而双向互动很重要的变化就是重视受众这一文化主体的主体性。在新媒体时代,受众对媒体信息不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有选择地接受。受众参与到新媒体的发布平台中,受众本身也成为传播者,可以自主选择和发布信息,受众接受信息的方式则更加多元化,自主性极大增强。受众得到了充分的重视,信息的发布是在编辑主体和受众互动的过程中完成的,这种信息传播和互动的过程本身也成为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

组织和协调与受众的关系,摒弃传者本位的思想,根据受众的具体情况制定不同的编辑思路,定位不同的受众群体,及时了解和把握受众的需求,强化媒体编辑的受众意识,是编辑实现主体价值的又一途径。不管新媒体如何更新换代,媒体编辑在与作者、受众的多向互动中,都应该发挥主流传播渠道的优势,力争继续保持和维护编辑主体的核心地位和引导者角色,从而为编辑活动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更好地实现编辑主体价值的提升目标。

作为一种备受关注的传播方式和理念,新媒体的问题也显而易见。正如未来学家奈斯比特所说:“我们拥有信息,却失去了思考的头脑。”面对铺天盖地的海量信息和狂轰滥炸似的传播报道,人们往往无所适从,疲于应付,也剥夺了人们进行深入思考的从容时间和空间。社会的价值观和媒体发展的一些基本原则和规范被忽视,部分媒体的传播迎合人们对物质和媚俗文化的追求,“娱乐”受众、“恶搞”经典的行为,削弱了其在受众中的影响力。同时,新媒体的娱乐休闲功能有进一步强化的趋势,媒体编辑迫于市场的压力主动逢迎,媒体编辑的职业精神受到了挑战。如何应对伴随着新媒体的高速发展带来的现实问题,如何在加强传者和受众互动的基础上,保持媒体编辑自身的独立性?这都值得媒体编辑认真思考和改进。在被信息淹没的时代保持清醒的头脑、具备反思精神的媒体编辑,才能真正具有新媒体编辑视域。

[1]施拉姆.传播学概论[M].陈亮,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84.144.

[2]邹晶.新传媒时代来了[N].光明日报,2011-01-08.

[3]M.Mcluhan.Understanding Media:The Extensions of Man[M].New York:New American Library,1964.23.

[4]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45-146.

[5]斯图尔特·霍尔.电视话语的编码和解码[M].伦敦:劳特利奇出版社,1993.100-103.

猜你喜欢

媒介受众主体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书,最优雅的媒介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反思媒介呈现中的弱势群体排斥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