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书院制改革的实践探索
——以肇庆学院为例
2013-04-13陆盛
陆 盛
(陕西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62)
在古代中国,书院是一种教育机构。我国真正意义上的书院开始于唐朝,盛行于宋代。书院,曾经盛极一时,其当时的社会地位,等于现在的大学,甚至研究生院。至清末,由于闭关主义,政权腐败,外敌入侵,经济衰退,民不聊生,书院被迫进行改革,被清政府改成学堂。有不少教育学者认为,书院教育的没落,取而代之以学堂教育,这是中华文化传承史上的一大憾事。万幸的是,文化之根未断,书院教育在现代教育体系中并未消亡。1920年的无锡国学专修馆,1928年的沈阳萃升书院,1934年的章氏国学讲习会,1950年的新亚书院,1984年的中国文化书院,这些书院的创立,皆可视为传统书院的余绪[1]。2006年西安交通大学彭康书院成立,2008年汕头大学至诚书院成立,2009年肇庆学院力行书院成立,现代书院之发展不断,为高校传播文化,打造新的育人模式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2009年9月,肇庆学院诞生了首个寓住宿、学习、休闲、运动于一体的新型学生生活社区——力行书院,发展至今,已成立力行、厚德、明智、博学四大书院,书院的硬件、软件正在不断完善,书院制改革的未来让人充满了希望却又不无担忧。
一、书院制改革目的的重新审视
近年来,肇庆学院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截至2013年9月,全日制在校生人数已超过22 500人,而专任教师仅有800余人。面对庞大的学生数量,如何提高育人的质量,是高校领导时刻思考的问题。古代书院的精神乃讲学求研与游乐生活[1],其讲习与享受生活是同时进行,并非隔离开来。正因如此,现代大学之复办书院,并非“复古”,而是汲取古书院之精神,再结合当今社会环境与高校实际情况而建立的新育人模式。肇庆学院之书院制改革固然亦有出于此目的考虑,书院制改革就是对学校“以生为本,以质立校;学术并举,崇术为上”这一办学理念的实践探索,旨在为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提供教育服务平台,从而构建成“学科专业学院制、生活社区书院制”的新型育人模式。
常言的“教育”,指的是教学生“成才”又“成人”[2],也就是既要学习专业知识又要学习做人的道理。但在实际教育中,“成人”的功能往往被忽略或者减弱,又或者搞形式主义。学校教育中,往往只片面地追求“成才”,这在中小学里已成为头号顽疾,在高等学府里,也屡见不鲜。因此,高校进行书院制改革,实践育人新模式,它的宗旨有以下几点:
第一,构建全新的文化育人新模式。把传统的单纯住宿模式打造成具有育人功能的文化社区,为学生发展个性,践行德育要求,提高社会适应能力提供教育服务平台。第二,创新大学文化。独特的文化是一所大学成功的秘密武器。文化的创新能力体现着一所大学的综合实力。肇庆学院现已形成的书院文化就是学校的文化特色之一,这也使学校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和评价。第三,打造德育新载体,培育学生的现代公民意识。通过书院内不同专业、不同性别、不同认知能力的学生广泛交流,在实践中,在各种思想的汇集碰撞中实现学生的自我发展。第四,建立书院教育体系。学生宿舍除了日常管理和住宿功能,它还可以作为第二教育场所,逐渐地建立一套包括通识教育、素质教育在内的完整的书院教育体系。
二、书院建设中的经验与不足
从高校自身的角度来看,书院是高校内部改革的新产品,书院制的改革适应了高校培养人才的要求,书院这一新生事物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但同时亦存在着一些问题与不足。
(一)取得的经验与成就
书院制改革是高校汲取古书院的教育精神,借鉴中外现代大学的办学精神,结合高校自身的办学理念所进行的育人新模式实践探索。肇庆学院2009年进行书院制改革,并将其作为重大改革项目。2011年书院制改革项目被批准为广东省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得到了广东省教育厅的肯定和支持。书院制模式打造特色文化社区,创新大学德育模式,得到了学生的肯定和赞扬,为学生实现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起到了促进作用。
书院制改革方向是否正确,改革能否成功,育人模式效果如何,最终还是得由学生来评价。2010年6月28日晚上,力行书院发生了一起小插曲,院内学生集体抗议,拒绝搬迁,并喊出了“抗议”“力行是我家,我们不搬家”等口号。学校领导得知此事后,没有追究学生责任,而是深入了解学生的诉求,根据学生的合理意愿对搬迁计划作了调整。此事足以证明,学生的自我意识得到了提高,育人模式出了实效,书院制改革也得到了学生的认可。
目前书院的运行模式已经比较成熟,实践与理论经验较为丰富,书院制改革研究成果的系列丛书已经撰写完成,在2013年初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公开出版。
(二)问题与不足
取得了成绩不代表就不存在问题,在书院制改革发展的过程中,有着不少问题亟待解决。
1.配套设施不完善。现已成立的四大书院中,唯独力行书院在硬件和软件建设上稍为完善,不同书院之间的配套设施相差甚远。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场地有限,经费不足,在配套相应设施时还要考虑收支成本,把书院纳入投入产出的模式来衡量,书院的一些资源却鲜有人使用,这都是书院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2.管理上的不足。在各个部门对书院作相应的管理过程中,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第一,服务意识不够,制度不完善。一些部门的管理人员没有意识到自身作为教育管理者的责任,官气较为浓厚,服务意识较为淡薄。此外,书院管理制度的不完善,所指的是学生自治的制度不完善。现有的书院制度都是行政权力强制实施的,不能被认为是学生自治的制度。第二,部分职能重复。在对书院内学生的管理问题上,校级层面的管理部门有各二级学院、学生处(宿舍管理中心)等,学生社团有学生会、学生自律委员会、学生宿舍管理委员会等,同时书院内有院务办公室和导生委员会。这些不同级别的部门往往是各司其职,缺少协调和分工合作,从而导致部分职能重复和部分资源浪费。第三,书院组织的活动难以开展。由于学校的办学模式是以二级学院为单位,由各二级学院直接对所属学生进行各项事务的管理,加上书院内的学生专业不统一、学习活动时间不同以及个人认知能力存在差异,因此,书院组织的活动,只能在学生自愿的基础上开展。在目前未真正实现学生自治的情况下,书院要接受学校统一安排开展一些校级的文化活动时,肯定是有其困难之处的。
3.急功近利与形式主义。从初步改革至今,书院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得到了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界的肯定,然而,目前的书院制仍有诸多地方未能完善。在重功名利禄的今天,每当有一项重大改革时,不能只看到上级部门颁发的“功绩”,而是要不断“内炼”,牢记改革的目的,建立自己特有的育人模式及文化。只有校友及社会对高校的认可,这才是真正的奖励。在目前的书院建设中,书院的育人功能并未真正实现,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就像一个景点,一个纯粹的被人参观的景点,它的诸多功能也只有在客人参观时才一一展示,平时则仍旧是传统的学生住宿模式。唯一能感受到的变化是:书院内的树有点不一样,书院内的男女学生不再被隔离,书院内不同专业的学生也有了小范围的交流。搞改革,必须实实在在地进行,“寻找成功的方法很简单,从一数到十,不要跳过任何数就可以”[3]。书院制改革并非摸着石头过河,书院并非新鲜事物,有一千多年的经验可鉴,有现代的经验可学,但书院制的改革,绝不能急功近利,更不能走过场,搞形式主义。
4.行政化对书院的影响。行政化是高校的老难题,高校要进行书院制改革,行政化就必然对其有所影响。书院不是一个独立的行政机构,它没有行政机构所拥有的权力和管理资源,因此,如果书院要开展院内活动或进行书院自身改革,必须左右求助,以得到相关行政部门的“权力施舍”。在行政化日益严峻的背景下,书院是不应该拥有行政权力,然而书院对于传播大学文化、育人育才之重要足以引起大学领导们的重视,以赋予书院一定的地位。需要强调的是,书院所争取的并不是行政权力,而是实现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学生自治之权力。书院的学生自治是在导师共同参与并指导下的自治,学生自治应该是学术背景下的自治,而不是行政权力管控下的自治。因此,书院与学术管理委员会其实都是高校行政化管理下的难兄难弟。
三、高校改革应以服务育人为出发点
高校的行政管理运行机制对高校内部的改革有着重大的影响,高校改革应以服务育人为出发点,转变行政观念,提高服务意识。
(一)目前高校行政管理的现状
高校行政管理在我国高校管理系统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和功能,它是高校实施教育、科研的前提条件,而且也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保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实施依法治校的必要保障[4]。然而,过度的行政权力和无监督的行政管理权,导致了教育行政管理的服务职能严重削弱,“高校的行政化现象日益蔓延,学术权和行政权的冲突愈演愈烈,高校的内部矛盾也日渐激化”[5]。另外,行政机构膨胀,政策法规不完善,缺少竞争机制,行政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不高,这都是制约我国高校健康发展的严重阻碍。
(二)高校去行政化改革
对于去行政化改革,目前已有的理论研究成果颇为丰富,也提出了很多对应之策。例如平衡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地位,建立完善科学的行政决策机制,实行行政监督问责制,取消高校行政级别,适当下放权力等。然而,去行政化改革的关键还是在于建立服务型行政管理机构。去行政化改革不可能把行政去掉,只有从机构转型入手,改进服务意识,完善服务激励惩罚机制,才有可能建立服务型管理机构。第一,引入管理理念。管理就是服务,高校行政管理就是营造服务的育人环境。第二,转变行政思想,树立服务观念。“为谁服务是去行政化的核心问题。”[6]管理者为谁服务,当然是为师生服务,特别是为广大学生和教学一线的教师服务。第三,完善服务奖惩机制。每年由师生评出最优服务单位和个人,学校给予奖励和支持,对于服务效果较差的单位和个人,学校给予公开批评并责令改正,严重时启动问责机制。第四,转变管理职能。教育行政管理者的责任是成为教师和学生的助手,而不是管理控制他们。第五,创新服务组织机构。科学、合理、高效是新型服务机构的基本特征,我们还可以通过网站、微博、短信、QQ等现代服务沟通平台,方便快捷又能增加亲切感。第六,领导带头践行服务。领导的态度是决定改革成功的关键。梅贻琦说过,“校长不过是率领职工给教授搬搬椅子凳子罢了。”湖南大学赵跃宇在2011年上任当校长时就向全校师生宣布,在他的校长任期内,将不再申报新课题,不新带研究生,全心全意做好管理服务工作,同时他表示,“校长肯定要为全校师生服务的”,“行政级别也是服务级别。”[7]
(三)服务育人是高校改革的出发点
培养国家所需人才,这是我国高校办学之首要宗旨。高校在进行任何一项改革时都应以服务育人为出发点,高校的书院制改革更应当如此。服务育人是统一体,育人是“成人”又“成才”的统一体。育人是办学的目的,服务是育人的方法。在中小学说“育人”,常指“教育”“指导”等,以使学生在道德品行等方面符合国家要求。在高校,育人模式常常偏向于专业知识的传授。其实,对于社会经验不足、心理尚未完全成熟的年轻大学生来说,他们更需要关于如何做人的指导。实行书院制改革,目的就是加强对学生的服务与指导,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也学会如何做人。
四、书院未来发展的构想
提倡学生自治,是当今高校学生管理的发展趋势。实际上,学生会、学生团委、学生自律委员会等学生组织,这些都是实施学生自治的实践基础,而本文所提倡的书院学生自治则是更高层次的学生自治。
(一)改变管理模式,建立服务型组织架构
1.厘清管理关系。目前书院的管理架构如图1所示。关于书院管理的行政机构,是指书院管理办公室。在目前的情况下,该行政机构不可能取消。书院未来改革的发展是实现真正的学生自治,在这个前提条件达到后,管理书院的行政机构则可以取消,取而代之的是书院学生自治的组织机构。
图1 书院管理架构图
根据对书院学生自治模式的构想,这里设计了新的管理关系图:
图2 书院管理架构新图
从图2可以看出,对书院学生自治的构想是以学生自我管理为中心,行政机构提供服务,导师则提供辅助指导甚至共同参与书院的管理,最终是学生以社团为单位开展各种学习交流活动。其中,综合办公室负责日常事务的管理,其职位由学生竞聘上任。
2.转变管理职能。行政化是高校的老难题,缺少服务意识是行政化的问题之一。教育行政管理者的责任是成为教师和学生的助手,而不是去管理控制他们。书院未来改革的方向是实现真正的学生自治,而管理机构则是提供服务。这就必须改变以前的管理模式,完善相应的服务制度、激励制度以及问责机制。
3.提供服务平台。要实现书院的学生自我管理,必须得有各行政部门的服务支持。学生自治委员会在自我管理的过程中如需服务支持,只要提出申请即可。如果需要大额资金或进行重大项目活动,则由学校审批。为保证服务平台的正常运行,学校需要完善相应的服务管理制度与奖惩制度。这一服务平台不但是书院正常运作的保障,同时也对校内的行政服务管理有着重要的示范意义。
4.师生共同办院。任何一事物有其优点也必定有其缺点。书院学生自我管理,有其必然的优势,缺的就是科学合理的指导,导师的作用就在这里。除了指导服务,导师还有必要共同参与书院的管理。实行师生共同办院或许是不错的选择。导师参与办院并非导师决定一切,而仅仅是共同参与管理并提供指导服务。此外,书院的导师应该包含书院的院长、副院长及辅导员。
(二)提倡书院学生自我管理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学生自治,并非今天才有,在民国时就有比较详尽的研究。较为熟知的有陶行知的《学生自治问题之研究》。如今的教育学者们仍在研究如何实行学生自治。现代高校都有学生自治的组织机构,例如学生会、学生自律委员会、学生健康促进会等。2012年4月24日才被教育部批准招生的南方科技大学,它实行的也是书院式的管理。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学生自治必定会成为高校学生管理的主流之一。
1.学生自治的含义。陶行知曾说:“学生自治,不是自由行动,乃是共同治理;不是取消规则,乃是大家立法守法;不是放任,不是和学校宣布独立,乃是练习自治的道理。”书院的学生自治是指书院内的学生共同制定制度,开展书院治理,互相帮助,互相交流学习,互相促进发展,以达到学生个人与集体之素质提高、个性发展和社会适应能力增强的目的。简言之,书院学生自治就是书院内的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发展。
2.学生自治的意义。曾有教授痛批当今的大学没有大学精神,认为在中小学就被标准答案式教育培养成宠物猫的学生,根本无法通过大学四年自立起来[8]。实行学生自治则是这一问题的解决方法之一。第一,书院学生自治是大学生成人成才的必然选择。一个充满生机活力、具有文化育人功能和自主发展精神的学生自治社区,必定是成人成才的好地方。第二,书院学生自治是高校宿舍管理的必然发展趋势。随着宿舍管理改革的不断深入,只有适应学生发展的改革才会顺应潮流发展。第三,书院学生自治是促进高校德育发展的新模式。学生在自治过程中学会辨析事物的是非真假,能极大地促进学生的道德品行的发展。第四,书院学生自治对大学文化的创新具有重大推动力。创新来自个性,学生自治对于个性的发展无疑是巨大的。大学文化的创新不能只靠教师,学生才是真正推动文化创新的主体力量。
3.学生自治的注意事项。首先,书院学生自治并非一部分学生治理另一部分学生,而是对书院的共同管理,对学生集体的共同素质发展。其次,书院学生自治的范围须以书院为限,是对书院内特定事务的管理,而不能从学校管理的层面来治理。再次,书院学生自治的参与人数越多越好,但需要考虑各学生的意愿、能力、年龄、经验等因素。最后,书院学生自治与学校并非对立关系。书院学生自治委员会是在学校认可下对院内日常事务管理、进行学生自我教育发展的一种组织机构。在具体管理过程中,一部分学生往往只从个人利益出发而与学校或他人发生对立的情况。
4.学生自治的保障。保障措施是改革成功的基石。任何一项改革,如果没有相应保障,一切均无从开始。第一,制度保障。这里所说的制度包括院内学生对书院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发展所制定的制度,学校对书院制改革、学生自治发展的支持态度以及书院学生自治有效运行的监督管理体制和考核体系。第二,经费保障。在书院学生自治的过程中,很多项目都会涉及经费问题,改革者不妨仿效香港中文大学,建立书院内的管理激励金制度和奖学金制度。第三,基础设施保障。目前,书院仍缺乏展示交流平台、娱乐游戏场所、休闲轻松型的运动场所以及环境宜人的读书场所。第四,社会和企业对书院的支持。高校可以引入社会的捐助资本和企业支持,通过各种渠道保证书院的运行。
5.学生自治的实施。如何实施是改革的最重要一步,实施过程影响着改革的成败。第一,建立书院学生自治委员会。“自委会”是书院内的最高组织,设立各种职位由学生竞聘上任。“自委会”的日常管理事务由综合办公室处理。第二,导师辅助,共同管理。在这里,导师不是学校任命的,而是由学生自治部门聘任。“自委会”、学生社团和心理咨询室可以自行聘任导师对管理运作进行指导或者共同管理。至于导师的经费则由聘任部门向学校申请,并接受监督。此外,所说的导师应该包括书院的院长、副院长及辅导员。第三,实施第二教育。书院除了有广义的教育功能,还有狭义的教育功能。它可以弥补专业教育的不足,建成一个包括通识教育、素质教育在内的完整的书院教育体系。第四,加强学生队伍建设。对竞聘上任的学生自治干部队伍进行培训教育,对书院内的所有学生加强道德宣传和教育,使学生坚守社会公德,知法守法,树立服务观念。这是书院学生自治的必要基础。第五,开展社团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书院社团活动是实现学生自治的有效载体。书院内的社团都是由学生自发成立,各有特色,原则上不重复成立功能与名称一样的社团,由各社团自行聘任导师,导师指导或共同参与社团的活动。书院内的各种文化娱乐活动、运动休闲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都通过社团来组织开展。第六,心理咨询室的运行。这是专业知识要求相对较高的一项服务工作,须由专业心理导师和年级较高的心理专业学生来担任心理指导工作。第七,建立信息反馈机制。书院因其入住学生来自于不同院系、不同年级以及认知能力存在差异而具有复杂性,书院内的动态信息难以收集。书院应当建立一套完整的信息反馈机制,使其成为包括监督信息、通知信息、交流信息等在内的信息发布平台,这样才会使得书院工作顺利进行。
(三)建立文化氛围浓厚的幸福书院
文化是书院的符号。文化与幸福密不可分,幸福也是一种文化,是一种德行范畴的文化。正如前面所说,独特的文化是一所大学成功的秘密武器。那么,具有独特文化的书院也是其能够闻名天下的原因。在高校背景下的书院,创造属于自己的独特文化并非为了名利,而是为了育人。让学生参与书院自治,学习文化,传播文化,创新文化,这是育人的方法之一。在书院里,社团是各种文化活动的组织开展机构,每个社团都有自己的规章制度与活动内容。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参加,从而在文化活动中学会独立思考、组织协调、尊重他人、团结互助,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
幸福书院是一个学生对其有归属感和认同感并像家一样温馨的地方。2010年,李培根在华中科技大学本科毕业生典礼上致辞时说:“什么是母校?就是那个你一天骂他八遍却不许别人骂的地方。”在书院的建设发展过程中,有学生对书院的肯定之词,也有学生对书院的抱怨之意。如何建立幸福书院是书院改革者面临的问题,建设幸福书院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开展。第一,以生为本,发展学生个性。以生为本,这是肇庆学院的办学理念之一。进行书院制改革,这是高校为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全面素质发展的实际行动。第二,提倡互助互爱,建设和谐书院。助人为乐,这是一种精神;和谐为本,这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高校理应倡导书院的学生互助互爱,和谐相处。第三,践行道德,追求真善美。道德是一切的基础,真善美则应是所有人追求的终极目标。第四,开展人文素质教育,提升幸福感。在当今专业化的时代,人文素质显得尤为重要,它直接决定人们对幸福的把握度。
此外,高校应当忠告学生:“幸福绝不是别人赐予的,而是在自己生命中创造出来的。”[9]幸福不是“等靠要”得到的,它必须靠书院的学生自己创造。因此大学教育应该是鼓励学生去创造幸福,而不是“赠送”幸福。
五、结语
任何一项改革都不可能一蹴而就,对于书院制改革,改革者们必须继续探索,不断完善。如果仅因改革过程中出现了问题就对书院制全盘否定,那是有失公允的。书院制的改革牵涉面广,一些高校采取自上而下的全面改革方式,一些高校则采取“学科专业学院制、生活社区书院制”的局部改革方式,两种改革方式都有其自身的特点,都是高校结合自身办学特色所进行的内部改革,但无论哪一种改革方式,都应坚持以服务育人为出发点,以实现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发展为方向。高校内部行政机构应改变官本位思想,以服务为宗旨,赋予书院学生实行自治的权利和机会,形成良好的书院文化气氛,促进学生全面的素质发展。本文所提倡的书院学生自治,“如果厉行自治的时候,大家不愿争权,而愿服务;不愿凌人,而愿治己;不愿对抗,而愿协助;不愿负气,而愿说理,那么自治之弊便可去,自治之益便可享了”[10]。
参考文献:
[1]卞孝萱,徐雁平.书院与文化传承[M].北京:中华书局,2009:前言.
[2]严元章.中国教育思想源流[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3:44.
[3]李小琴.学校管理“其实很简单”[J].江苏教育,2011,(16):31-33.
[4]赵成荣,安凤华,熊成鑫.对当前我国高校行政管理现状的思考[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6(1):68-69.
[5]罗希.我国高校去行政化对策研究[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11:1.
[6]苏文洋.为谁服务是去行政化的核心问题[N].北京晚报,2010-3-10(2).
[7]周亦楣.湖大校长:不搞学术,更想做管家[N].新京报,2011-12-1(3).
[8]张鸣.跟大学生说的几句闲话[EB/OL].(2011-1-28).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c7a2f501017o
50.html.
[9]池田大作.人生寄语:池田大作箴言集[C].程郁,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40.
[10]江苏省陶行知研究会.陶行知文集[C].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