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阶段高等院校学生宗教信仰情况调查研究
2013-04-12康恩胜庞文娟
康恩胜 庞文娟
【摘 要】近年来,大学生宗教信仰已成为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并且还有上升的趋势。正确面对宗教信仰问题关系到大学生树立健康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甚至关系到学生和社会的安全。文章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研究高校学生宗教信仰情况,研究其特点和存在问题,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和工作建议。
【关键词】高等院校;宗教;信仰;调查研究
受社会经济结构转变和自身发展阶段的影响,高校学生中信仰宗教的人数有所增加,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也已经成为现阶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面临的新课题。本文通过对现阶段高校学生宗教信仰现状的调查,分析当前大学生宗教信仰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并从实际出发,提出了行之有效的解决措施。
1.问卷基本情况和收发情况
此次宗教信仰情况调查以问卷调查形式为主,采用按比例随机发放原则,共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1000份。其中有效问卷870份,有效率87%。有效答卷中,男生428人,女生442人;党员60人,团员763人,群众47人。
2.调查统计结果及分析
2.1现阶段大学生信仰倾向
关于您认为什么是人生信仰的问题,有519名学生选择了心里明白,有225名学生选择了没什么概念,只有126名学生选择了可以系统描述人生信仰。这说明了目前高校信仰教育的缺失,大部分学生对于人生信仰的理解处于模糊状态。
关于信仰倾向问题的调查,有名310同学选择了科学,64名同学选择了宗教,307名同学选择了马列主义,189名同学选择了个人成功或者其他。
从信仰倾向的问题选择中可以看出,当前大学生中,社会主义主流信仰仍处于主要地位,大部分的学生希望通过科学知识和马列主义的指导促进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但学生的信仰倾向并没有集中在科学或者马列主义某一个方向,说明现阶段大学生的信仰认知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向。受信息多元化的冲击,现阶段高校学生的信仰认知不仅来自学校的主流信仰教育,还受到了社会、家庭等各个方面的影响,大学生适应经济社会的自主意识也越来越突出。特别是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在面对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倾向于个人的成功,信仰倾向表现得越来越务实。
2.2现阶段大学生宗教信仰现状
关于您是否拥有宗教信仰的问题,有655名学生明确表示没有,有151名学生表示对宗教感兴趣,想去信仰,只有64名学生拥有明确的宗教信仰,在拥有宗教信仰的64名学生中,有36名学生信仰佛教,有21名学生信仰基督教(包括天主教、新教、东正教),4名学生信仰伊斯兰教,2名学生信仰道教,1名学生信仰其他宗教。
可见,现阶段高校的学生中有宗教信仰的人仍然是少数,当然也有部分学生表现出对宗教的一定的兴趣,这与现阶段大学生思想活跃、求知欲较强有密切关系。特别是随着网络、手机等新媒体的出现,学生了解到宗教知识的途径越来越便捷。年轻人好奇心强,对宗教自然会产生探究的兴趣。除此之外,随大流地跪拜、上香、获取和佩带各种宗教器物,如佛像、十字架等也被认为是一种潮流[1]。
2.3 大学生宗教信仰原因
在明确表示有宗教信仰的64名同学中,关于其宗教信仰原因,有31名学生认为促使人信教的原因是受家庭和周围环境的影响。有17名学生认为宗教能够消灾免祸,有11名学生认为是内心的需要,精神寄托。有5名学生认为信教是信真理。而有明确宗教信仰的学生中,特别是一些少数民族学生,他们的家庭信仰背景和家庭教育决定了他们必然根据其民族习惯接受自己长久以来坚持的宗教信仰。生活在大学生身边的信教人士的个人品行和人生信仰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起着根深蒂固的塑造作用。正是这些人所追求的至善道德,在当今社会的道德“重构”中显示出了独特意义。这种道德的恪守者,不再被一些大学生视为“异端”,而在某种程度上被当作“楷模”,对大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感召[1]。
2.4大学生对宗教信仰的理解
关于您认为什么是宗教问题的调查结果显示,有540名学生对于宗教持有相对客观的态度,认为其是一种历史文化现象或者是一个有自己组织和教义的团体。这也体现了现阶段大学生对宗教的认识更趋于理性,不再拘泥于传统的政治教育中的宗教性质和内涵的界定。
关于您认为宗教与科学的关系的问题,有392名学生选择没有矛盾,有381名学生选择说不清,有86名学生选择相互对立,有11名学生选择宗教就是科学。
对于宗教是否对你有帮助的问题上,在有宗教信仰的64名学生中,有20名学生选择对世界观和人生观有积极帮助;有33名学生认为可以帮助约束个人品行习惯;有5名学生选择宗教史神圣的,需要信仰;有6名学生则认为没有作用。
2.5大学生对宗教信仰教育的理解
关于大学生对待身边信教的同学和朋友态度的问题,有592名同学选择了非常理解或者基本理解,选择不理解或者鄙视有宗教信仰的人的有278名。关于高校是否应当开设课程,进行宗教知识的讲授,有861名同学选择了应该但要适度,只有9名同学选择坚决反对。由此不难看出,尽管有明确宗教信仰的学生占少部分,但大多数学生对于身边有宗教信仰的人以及宗教信仰教育持相对宽容的态度。
3.现阶段大学生宗教信仰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3.1 宗教信仰呈现多元化趋势
在本次调查中,学生信仰的宗教包括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道教等宗教形式。这说明了目前高校学生群体当中,宗教信仰形式呈多元化趋势。高校学生来自全国各个地区,由于社会和家庭背景不同,很多有宗教信仰的学生把具有地域特色的宗教信仰带到学校。此外,迅速发展的现代化传媒也为各类宗教的传播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学生可以在更开放的环境获取更多的宗教知识,促进了大学生探索宗教的兴趣。
3.2 信仰教育薄弱,宗教知识缺乏
调查结果表明,目前大部分大学生对什么是人生信仰,什么是宗教等知识还处于一种迷茫状态。特别是没有宗教信仰的学生,他们对信仰的概念还是相当模糊的,对于国家相关的宗教法律制度更是知之甚少。大学生是一个独特的群体,其信仰问题关系着学生自身的健康成长和社会的稳定发展。在价值多元、思想困惑、道德失范等多种复杂因素作用下的社会转型期,改变教育手段,加强大学生的信仰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4.正确引导现阶段大学生宗教信仰的对策建议
4.1 进一步改进和强化马列主义世界观教育
从现阶段在校大学生的宗教信仰现状来看,高校必须采取更加积极可行的教育教学手段改进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和与时俱进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帮助大学生树立与时代接轨的马列主义世界观。让大学生看到马列主义唯物史观对于人生发展的重要作用,而不是像以往仅简单地灌输知识。特别是对于少数民族学生集中的学校,针对其家族宗教信仰传统,通过积极的方式宣传无神论的思想,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信仰。
4.2加强科学知识和宗教知识的普及教育
人们对周围自然环境和自身缺乏正确的认识是迷信产生的重要原因,而大学生往往是通过图书、网络或宗教人士的宣讲等手段了解宗教知识,难免对宗教产生不全面的甚至是错误的理解。大学教育应当尊重客观规律,开设宗教类选修课,正面介绍宗教知识,宣传国家的宗教政策,消除大学生对宗教认识的神秘感,引导大学生划清唯物论与唯心论、科学与迷信的界限,引导大学生正确理解或者信仰宗教,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此外,广泛借助于第二课堂、网络及各种活动方式,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教育,把握好校园文化活动的价值导向和政治方向,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4.3 高校完善相关制度,规范大学生宗教信仰活动
从大的趋势看来,大学生宗教信仰呈逐年上升趋势。高校应正视这一客观事实,要按照国家相关法律和政策,建立健全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保障大学生宗教信仰活动的健康开展,规范校园内的宗教活动,积极有效地防范和抵制各种势力、邪教组织在大学校园的宗教渗透活动。[2]同时增强大学生宗教法律意识,积极规范和引导大学生的信仰选择,及时了解学生信仰状况和发展趋势,开展有效监管。
4.4 重视宗教学科与思政队伍建设
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教育教学手段,遵循教育以人为本的原则,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入手,创新理论教学内容和教学新式。深入调查研究大学生的生活,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和知识体系,了解他们的信仰状况。改变以往的思政教育填鸭式手段。以正确的理念教育学生,以灵活的手段引导学生。为学生构筑起一个思想性和学术性并存,并且能够体现自主参与的思想交流平台。在潜移默化中发挥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的塑造作用。提升高校辅导员和思想政治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使这些工作人员也能了解基本的宗教文化和国家相关政策,以便有效地进行日常或突发有关宗教事务的处理。
5.结语
现阶段高校学生的文化价值取向中呈现多元化的趋势,分析了解大学生宗教信仰新趋向,培养大学生的科学精神。培养学生尊重客观规律,理性地分析和解决问题,自觉地抵御有神论思想,才能正确引导他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大学生的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陈立新.大学生宗教信仰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研究—兼析锦州地区大学生宗教信仰状况及成因,2011,(2).
[2]张晶晶.大学生宗教信仰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8,(4):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