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导入

2013-04-12刘丹丹

江西教育C 2013年6期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一堂优秀的课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就是出色的导入。成功的导入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师生的交流更加顺畅,那么如何才能让“导入”真正起到教学推进剂的作用呢?

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导入的目的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在设计导入内容时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这一点非常重要。

在教学《桂林山水》时,针对学生都是农村的孩子,我的课堂导入是这样设计的:第一步:让学生谈“谁的村庄最美”,学生们很积极,都说自己的村庄是最美的。第二步:“同学们听过‘桂林山水甲天下’这句话吗?这号称是天下第一的桂林究竟有多美呢,同学们想知道吗?”经过这两步的引入,学生对桂林的兴趣被充分调动起来。“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我们乘着木船荡漾在漓江上,来观赏桂林的山水。”这琅琅的书声伴随着学生的求知欲回荡在教室。

可见,引入一定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这样学生才能更投入。同样,在教学《游子吟》时,从学生每天感受得到的母爱入手,让学生切切实实地体会母爱,这样一来就可以更好地把握全诗。“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才会在学生的心中引起强烈的共鸣。

二、要与教材的需要相结合

教学导入的设计要符合课文的需要,使导入真正发挥作用。

《大瀑布的葬礼》是一篇令人震撼的课文。文中描述的瓜伊雷瀑布位于拉丁美洲与阿根廷两国国境交界处的巴拉那河上,曾经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瀑布,每年汛期,每秒钟有1万立方米的水从几十米的高处飞泻而下,溅起的水雾飘飘洒洒,有时高达近万米,水声震耳欲聋。然而由于人类的活动,无休止的过度索取,这一世界闻名的瀑布枯竭了。1986年9月,在拉丁美洲巴拉那河上,人们为塞特凯达斯大瀑布举行了特殊的葬礼。巴西总统菲格雷特亲自主持了这个葬礼。

很显然,这是一篇呼吁人类保护环境的课文。环保就是它的主题,那么,在导入的设计中就应该从这一角度入手。我在设计时就从讲故事开始:1956年,水俣湾附近发现了一种奇怪的病,这种病症最初出现在猫身上,被称为“猫舞蹈症”。病猫步态不稳,抽搐、麻痹,甚至跳海死去,被称为“自杀猫”。随后不久,此地也发现了患这种病症的居民。患者由于脑中枢神经和末梢神经被侵害,轻者口齿不清、步履蹒跚、面部痴呆、手足麻痹、感觉障碍、视觉丧失、震颤、手足变形,重者精神失常,或酣睡,或兴奋,身体弯弓高叫,直至死亡。当时这种病由于病因不明而被叫做“怪病”。 这个镇有4万居民,几年中先后有1万人不同程度出现此种病状,随后附近其他地方也发现此类症状。经数年调查研究,于1956年8月由日本熊本国立大学医学院研究报告证实,这是由于居民长期食用了八代海水俣湾中含有汞的海产品所致。这种“怪病”就是日后轰动世界的“水俣病”,是最早出现的由于工业废水排放污染造成的公害病。

通过这个发生在日本的故事,学生深切地体会到环境污染的危害,从中了解到保护环境的紧迫性。由此,我继续将大家的思绪引入课文《大瀑布的葬礼》,最终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更要知道保护环境的意义。

也就是说,教学导入的设计一定要为体现文章的中心服务。

三、导入设计切忌喧宾夺主

导入的确是很重要的,是开启新课学习的一把万能钥匙,好的导入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我们在设计课文的导入时,有一点是必须要注意的,那就是切不可喧宾夺主。换言之,导入是为教学主体服务的,不能一导就是半节课,那就是喧宾夺主,主次错位了,这样会使既定的教学目标无法完成,从教学的角度说,这就是失败。

《军神》一文的主要内容是写刘伯承在一次战斗中被打伤了右眼,在要摘除坏死的眼珠时他拒绝使用麻醉剂,因为他需要的是一个清醒的大脑来指挥千军万马,所以坚持不用麻醉剂。他忍着巨大的痛苦,成功地完成了这次手术。

教学这篇课文时,肯定要介绍刘伯承这位“军神”,这也可以作为本课的导入点。而要说“军神”,那就有太多的内容可讲。刘伯承以一个旧军队名将的身份毅然投身于革命,被朱德赞誉具有仁、信、智、勇、严的军人品质,很有名将风度。他在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乃至于新中国成立后都是有卓越贡献的伟人。而如果在课堂上把太多的时间用在这方面,就会出现上述的后果——“头重脚轻”。让导入占用太多资源,其效果当然是要大打折扣的。

所以我认为,每一堂可都应有一个精心设计的导入,这个环节必不可少,却又不可以喧宾夺主,毕竟课的主体是课文的主要内容,导入只是为课文的教学顺利、有效进行而存在。《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丹麦著名童话家安徒生的代表作,讲的是一个穷困的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富人合家欢乐、举杯共庆的大年夜冻死在街头的故事,有着深刻的社会意义。在导入的设计上,我也力求精简而又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进入这一篇课文。同时,避免在导入时过多涉及主题以外的知识,以免喧宾夺主。

责任编辑:许雅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