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点燃音乐课堂的火花

2013-04-12朱勇

江西教育C 2013年6期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音乐课更是如此。许多音乐教师绞尽脑汁、煞费苦心地设计课堂导入的策略,其目的就是为了能通过有效的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开拓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新课的初始阶段就能迅速、主动地进入学习状态。那么,音乐教师如何利用导入有效点燃音乐课堂的火花,激起学习兴趣,从而让学生主动学习、学有所获呢?

一、简洁明了,一针见血

语言大师莎士比亚说:“简洁是智慧的灵魂,冗长是肤浅的藻饰。”的确,音乐课堂导入部分宜简洁明了、一针见血,围绕歌曲主旨,让学生准确把握歌曲的基调,更好地深入到课堂学习中去。

笔者曾观摩过几位教师参加的同课异构比赛活动,那次活动的教学内容是苏教版四年级的《热爱地球妈妈》,这首歌曲的主题是唤醒人们环境保护的意识。但是有些参赛教师却将汶川地震、日本的海啸等自然灾害作为课堂导入的内容,然后又绕了一大圈回到了环境保护这一主旨上来,学生仿佛是“雾里看花”,朦朦胧胧很难理解歌曲所要表达的情感。因而,课堂导入的定位一定要紧扣歌曲主题,不能南辕北辙,否则会适得其反。

当然也有成功的导入。其中一位教师的导入就紧扣主题、简洁明了、一针见血,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他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如果让你们用颜色来描绘地球,你们会选择什么颜色呢?”学生回答是蓝色。紧接着教师又说:“可惜,我只能给它涂上黑色和黄色。”此时,学生马上有了反应,感到是因为地球受到了污染和土地沙漠化引起的。教师因势利导、简洁明了的导入,很顺利地将学生引入到歌曲的学习中去,同时学生也抓住了这个感情基调,深刻地感受到了歌曲所表达的精神内涵。整堂课学生都在围绕着这一主题进行学唱,起到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因此,音乐课堂的导入宜简洁明了。简洁明了的导入能紧紧围绕教学主题,切入主题,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和烘托作用。

二、 启迪智慧,诱发思考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思从何来?思由疑引起,有疑才有思。因而在课堂上,教师就要善于钻研教材,巧设疑点,来启发学生思维,诱发学生思考,发掘学习潜能。

笔者曾听过这样一节公开课,教学内容是五年级的《大海啊,故乡》这首歌。课前教师发给每位学生一张歌谱,教师的课堂导入是从倾听海浪声开始的,进而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听到了什么?”一生回答:“听到了惊涛拍岸的声音。”师乘胜追击,继续问:“那海浪的声音有何变化吗?”生答:“有强有弱。”教师又让孩子想办法来模仿海浪有强有弱的声音。此时,课堂气氛已然非常融洽,这一活动的设计更是点燃了学生思维的火花,孩子们纷纷站起来表演。有的孩子站起来用口技模仿海浪的声音;有的孩子用拍手的声音来模仿海浪的强弱;还有一个学生用老师发的歌谱进行抖动来发出声音……在各种不同的方式中,教师和学生共同讨论,最终决定用歌谱的抖动来表现海浪声音的强弱,并将它作为歌唱时的伴奏。这一课堂导入不仅让课堂显得生动活泼,而且得到了孩子们精彩的生成,孩子们真的是学有所获,课堂也变得精彩。

三、 充满情趣、寓教于乐

一堂课能否点燃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的导入部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充满情趣的课堂导入往往能使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起来,点燃学生学习歌曲的兴趣和热情,且是兴致盎然。

笔者在教学《十二生肖歌》一课时,采用了学生喜闻乐见的故事导入的方式。先让学生来讲一讲他们所听过或看过的十二生肖的故事,在学生讲述的基础上再进行补充。学生不论是讲述的还是坐在位置上静静聆听的,无不表现出对十二生肖故事的浓厚兴趣。在此基础上,笔者趁热打铁,将讲故事改为唱故事,学生更是兴奋不已,迫不及待地想进一步学习新授歌曲。学生学习的兴趣被调动起来后,还愁学不会、学不好这首歌吗?

当然,充满情趣的导入方法多种多样,教师只要用一双慧眼去发现、用智慧的大脑去思考,就一定能创造出更多充满情趣的课堂导入方式。

音乐课堂的导入是充满艺术性的,是多姿多彩的。只要教师肯钻研、勤思考,就一定能找到合适的课堂导入方式,从而用精彩得体、五彩缤纷的导入有效点燃音乐课堂的火花,成为一堂音乐课的“亮点”所在,让每一堂音乐课都成为无比绚丽的课堂!

责任编辑:方 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