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合作学习 构建和谐课堂

2013-04-12黄玉芳

江西教育C 2013年6期

新课标提出:“在数学教学中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增强学生的参与交流合作意识。”这样,构建一个新型的平等、民主、和谐、互动的师生关系就成为我们的必需,成为我们努力的方向。学生也只有在这种和谐、融洽的氛围中,视老师为伙伴、为知心朋友,才能充分发表自己的心声,展示自己的个性。因此,教师要转变观念,合理使用教材,联系生活实际,开展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数学实践活动。

一、营造和谐的氛围

小学生情绪稳定性较差,他们的情绪容易受周围环境氛围的影响。还有的小学生具有较强的“从众心理”:别人怎么做,他们也会跟着做。特别是后进生,怕自己讲错而不敢讲。针对小学生这些心理,我们在课堂上要营造“说”的氛围,先结合新课程理念,用心钻研教材,精心设计以学生说为主的教法,设计好不同层次学生回答的问题,设计好使学生肯说、敢说、爱说、抢说的课堂氛围,努力使学生有充分表达自己的机会,让学生在小组交流合作中说,还要注意课堂教学中的师生民主,使课堂教学在亲切、和谐、平等的氛围中进行。

记得刚学完“分一分”的平均分知识时,我出示八颗糖,学生感到很新鲜。我说:“这儿有八颗糖,要分给小朋友,每人两颗,你们说说看,可以给几个人?”顿时,大家进入热烈的讨论中,不一会儿,一只只小手争先恐后地举了起来。一个女生大声说:“我用圈一圈的方法,每两颗圈一圈,圈了四次,就可以分给四个人。”另一个男生迫不及待地说:“我是用小棒来分的,八根小棒,两个一组,可以分给四个人”……正当大家争论激烈的时候,我发现我们班平时最顽皮的一个男生坐在那里皱紧眉头,一副想说又不敢说的样子,我走过去用鼓励的目光看着他:“你来说说你的想法好吗?”他吞吞吞吐吐地说:“我,我是用减法算的。”“哦,怎么减?”“8-2=6,6-2=4,4-2=2,2-2=0,减了四次,正好减完,这样就可以分给四个人。”“啊,你真了不起。”我称赞道。他听了高兴地露出笑脸,其他学生的思维也被激活了,有一个小男生不甘示弱地站起来:“老师,还可以用加法做,2+2+2+2=8,有四个二相加,可以分给四个人。”“你真会动脑筋。”我翘起了大拇指,大家听了都向他投以赞许的目光。我深深感到,让学生敢说、敢想,让他们在自主探索中寻找快乐,就能使他们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二、优化合作交流是学生的主要学习方式之一

在新的教育理念下,合作交流成了学生的主要学习方式之一,但是如果学生没有掌握基本的合作交流技巧,合作交流成了学生随意活动的空间,这样合作交流便流于形式,无法发挥它的作用。那么,教师应如何组织学生合作交流,扬其所长、避其所短呢?

1.建立民主、平等、互助的小组成员关系

将小组成员进行分工,让他们在小组中都承担不同的角色。例如在探究“圆周率”时,请四人小组的同学团结协作,先给他们编号,一号学生当操作员,二号学生当记录员,三号学生当监督员,四号学生当汇报员,把结果记录在作业纸上,然后告诉全班同学。这样,他们平等参与、人人尽责、互相帮助、共同探究,不仅掌握了知识,而且大大提高了学习积极性,情感态度得到了健康发展,价值观得到了充分体现。

2.教师适时有效的指导是合作交流成功的关键。小学生年龄小,合作交流能力不强,教师应该进行耐心的指导;合作前,要对学生提出明确要求;合作中,要深入各组了解情况;合作后,要及时进行小结。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交流时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方法及过程。教学中,根据教师提供的系统材料和问题展开研讨和交流,使学生能得到帮助和提高,群体之间的互利作用可以得到充分发挥,学生的合作能力、思维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得到发展。

三、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科学评价每一名学生

1.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在以往的教学中,对于知识的掌握往往通过上课发言、作业批改和考试等形式来评价。新课标理念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应考察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是否有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在评价学生的数学学习时,要注意考察学生是否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数学学习,在小组合作中是否能发表自己的见解,进行小组合作能否质疑,并选择恰当的方法解决问题。如:“四年级秋游,一共有160人,用35座的大客车需要100元,用20座的小客车需要80元,请你设计几种乘车的方案比较一下,哪种最省钱?”然后根据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进行分析和评价,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2.及时恰当地评价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小学生往往需要联系已有的生活实际或具体事物来完成学习任务。因此,对学生评价时,应重点考察学生结合具体材料对所学内容实际意义的理解,如“平行四边形面积”一课中的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是学生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在评价学生掌握知识时,研究面积计算过程中所获取的一些经验和方法(平移、剪拼等方法)及转化思想都是评价的重要内容。

3.对学生评价的主体要多样化。现行《课程标准》打破了传统的教师权威评价,改为实行评价方式多样化,即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学生相互评价,同时也应让家长参与到评价活动中来,让教师更多地了解学生在学校之外的表现,有利于教师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方式。这样,多元化的评价手段互相结合,使得评价更合理、更科学、更具人性化,从而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责任编辑:许雅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