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化学竞赛优等生的几点做法
2013-04-12邱钱英
竞赛不仅是知识的竞赛,更重要是智力的竞赛,这是目前各级化学竞赛命题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也是化学训练活动组织者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不能否认,知识的增长与智力的发展是有一定联系的,面对漫无边际的竞赛命题范围,要靠补充知识让学生来对付竞赛是肯定不行的。因此,在组织、编辑训练内容时,要注意以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为起点,适当地扩充新知识,重在能力培养和智力开发。多年来,我校在国家、省、市级的化学竞赛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绩,通过几年的不断探索,对组织学生参加化学竞赛,我谈谈几点具体的做法。
一、培养兴趣,增强信心
在培训的初期,首先要激发学生兴趣。教师可以经常给学生讲一些有趣的化学故事,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例如,从诺贝尔奖获得者玻尔为了躲过德军的掠夺,将金质奖章溶解在王水里的事例中学习王水的性质;从中、美、日三国对超导材料研究的竞争联系到超导材料在工业、农业、国防、科技领域的应用;从古代战袍上的金属钮扣不翼而飞懂得了“锡疫”现象;从硝酸的合成联系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持续时间,等等。这些事例为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化学是一门实践科学,可以从实验着手,指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通过自己设计、亲手操作,使所学的基础知识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同时也增强了他们的兴趣和信心。
二、狠抓基础,灵活运用
在培训时,虽然注重智力和能力,但没有扎实的基础是不行的。这不仅要求化学基础必须扎实,而且其他学科的基础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思维能力,这一点是挑选学员的时候必须考虑的。在培训的时候,可采取以提问带动复习的方法,对重点、难点和容易忽视的内容归纳成问题,通过提问来发现学生的薄弱环节,对问题的解答,不仅要求其能答,还要求其会答,文字的组织要求言简意赅,尤其是关键词不能漏,对答不上的题则采取“启发式”,逐步引导其掌握答题的技巧。为了竞赛的需要,还应该使学生学会知识的灵活运用,出一些思考性较强的问题训练。如实验室怎样用简便的方法得到氯化氢气体?学生经过思考、分析,想出了几种制氯化氢的方法,经过师生的共同筛选,最后确定:在浓盐中滴入浓硫酸制氯化氢的方法最为简便,然后用实验进行验证,这样不仅训练了他们的实验技巧,还复习了浓硫酸和浓盐酸的性质。这时还可以接着问:怎样用简便的方法制取氨气?受刚才问题的启发,学生能很快地回答:可以把浓氨水加入固体氢氧化纳中得到氨气,这个问题涉及化学平衡移动的知识,可锻炼学生实验设计的能力。
三、教给方法,巩固知识
教学是双边活动,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讲的就是这个道理。为了教给学生“捕鱼的真实本领”,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会他们思考问题的方法。在培训过程中,我们应该有意识地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刻苦钻研的热情。问题情境的创设,应该是有一定困难又是学生能力范围内可以克服(寻求达到目的的途径)的学习情境。为了加深对某些知识的理解,就要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探索与创造的热情,并努力使他们在学习中保持这种热情,让他们在最佳的精神状态下学习。例如,在红热的炭上洒少量水,会产生蓝色的火苗,炉火燃烧得更旺,那么,能否利用经常给炉火洒少量水的方法来获得更多的能量呢?这样,在老师的设问下产生疑惑,一下子就把学生探索的热情激发起来了。在这种求知心切的情况下,师生共同运用化学键键能的知识剖析反应的实质,同时增补大学课本上的“盖斯定律”,便会得出这种方法是不可能获得更多能量的结论。
此外,教师还要精选习题,拓宽知识面。在组编训练内容时,我时刻注意以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为起点,适当扩充新知识,我通常采取两个主要途径:一是同拌共生,把知识糅合到训练内容中去;二是给学生提供一些大学教材和科普读物,让他们带着平时学习和训练中的疑难问题去自学。这既有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训练中知识覆盖面的不足。
四、加强心理素质的训练
竞赛既是知识水平的比试,也是心理素质的较量。要在竞赛中取得好成绩,除了应具备良好的智力、扎实的基础、敏捷的思维外,情感、意志等心理素质及临场经验等因素皆不可忽视。有的学生在竞赛训练中受挫,就情绪低落,有的学生在大赛之前显得很紧张,以至于在竞赛中大失水准,这实际上都涉及当前竞赛训练中需要引起重视的心理素质的培养问题。指导教师不能“以成败论英雄”,给学生施加压力,否则就违背了竞赛的宗旨和精神。夺标是竞赛的一个目的,但更重要的是为了发现和培养人才。同时,自信心和成功感也是一个具有创造和进取精神的学生所必备的素质。这是主体意识和进取精神发展的重要表现,也是主观能动性发挥的重要条件。学生有了自信心和成功感才能全力以赴地去奋斗,才会有取胜的希望。
责任编辑:周瑜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