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想品德课的教书与育人

2013-04-12裴鸿霞

江西教育C 2013年6期

一、建立平等师生关系,培养学生自信自尊

传统的“我教你学,我讲你听,我说你做”的“主从型”师生关系,已不再适应新型人才的培养和成长。因此,教师在与学生的交往中,要忘记自己是老师、是长者,要视学生为朋友、为知心人,真正建立起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由单一的知识传授者,向学习的参与者、合作者转变,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要积极调整心态,大胆激发起学生活泼、张扬的个性,培养自信、树立自尊。要善于用表扬的方式去肯定学生的优点,用宽容的方式对待学生的缺点,让学生感到自己被尊重、被理解,这样,不仅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置身于民主学习氛围,更重要的是能够使学生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乐观情绪和努力探索、获得成功的强烈愿望,真诚地帮助学生克服缺点和不足,树立自信和自尊。

二、大力开展情境教学,培养学生创新研造

没有思维的独创性,也就没有思维的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关键是培养创造性思维。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一方面,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心理特点和思想上的焦点,设计一些智力上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另一方面,要把书本观点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思考、分析,结合实际进行创造性学习。这样,可以引导学生加深理解、发挥想象,不断培养和鼓励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同时,还可以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组织教学,引导和激发学生敢于想象,敢于创新,帮助学生实现认识能力的飞跃和突破。

三、鼓励学生设疑质疑,培养学生探索研究

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积极主动获取知识,更要让其体验到探究的乐趣。通过科学的思想方法,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使之成为一个真正的问题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首先,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大胆设疑、质疑。因为多数学生想质疑而疑虑重重,既怕老师瞧不起,又怕同学讥笑。这时,教师要对学生即使是看起来幼稚可笑的问题给予充分恰当的鼓励和肯定。其次,教师要善于设问设疑。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围绕所学知识的重点、难点、模糊点设问设疑;要有意识地在看似无疑的内容中发掘疑点,挑起“争端”,造成“悬念”,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使他们的思维处于最佳状态;还要与现实生活、学生实际紧密结合,引导学生找疑、辨疑、破疑、释疑,在“疑”中有所收获。

责任编辑:刘伟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