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水源问题看汉魏洛阳城址的迁移

2013-04-12杨俊博

关键词:洛阳城引水渠洛河

杨俊博

(洛阳师范学院 历史文化学院,河南 洛阳471022)

大业元年(公元605年)隋炀帝下令营建东都,以“成周墟脊,弗堪葺宇”为由把洛阳从汉魏旧址迁到隋唐新址。隋炀帝的这个解释让人觉得牵强。因为在此之前,洛阳几次沦为废墟,都没有迁址重建,为何唯独这一次却要以“成周墟脊,弗堪葺宇”的原因迁址重建?正因为如此,学者们对洛阳城址的这次迁移多有关注。从目前情况来看,学者们在讨论洛阳城址迁移的原因时,一般都从所在地域、水源等几个方面分别展开论述。这些论述虽然全面,但却总让人有言犹未尽之感。特别是对洛阳从汉魏旧址迁移到隋唐新址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比较肯定的结论。有鉴于此,本文试从水源的角度,对洛阳由汉魏旧址迁移到隋唐新址的原因进行探讨。

一、汉魏洛阳的河流形势与水源困境

汉魏洛阳位于洛河和邙山之间狭长的河岸高地上。地势北高南低,海拔高度在120—140米之间,是整个洛河以北、邙山以南狭长地带中最为平缓、开阔,最适合建立较大城市的地区。东汉、曹魏、西晋、北魏等各朝代先后在此建都,汉魏洛阳成为整个洛阳盆地建都时间最长的城市。

汉魏洛阳附近水源有洛河、瀍水、谷水三条河流。谷水,又称涧谷水,发源于河南渑池,在新安县函谷关东和涧水交汇之后,继续东流,进入洛阳盆地,在谷城东南注入洛河。其入洛河处距汉魏洛阳约18公里。谷水的河床海拔在注入洛河之前基本都在150米以上。瀍水发源于河南孟津,由孟津向东南流,在今洛阳东侧注入洛河。瀍水在今洛阳以北段的河床高度,海拔在150米以上;在今洛阳东侧段,海拔在140—150米之间。其入洛河处距汉魏洛阳约10公里。洛河位于汉魏洛阳城南,是离汉魏洛阳最近的一条河流。洛河发源于今陕西南部的洛南县,在今洛阳宜阳县境内的河床海拔高度在160—170米之间,东流至隋唐洛阳附近的河床海拔高度在140米左右,至汉魏洛阳城南的河床海拔高度降至120米以下。

就这三条河流而言,谷水、瀍河和洛河作为洛阳的水源都有优点和缺点。谷水和瀍河的优点是海拔较高,水源可以被比较容易地引入城内;缺点是水量较小,距离较远,且要穿越一些相对比较起伏的地段,才能被引入洛阳。洛河的优点是水量较大,距离较近;缺点是洛河的海拔较低。其抵达汉魏洛阳时的海拔高度在120米以下,而汉魏洛阳城的海拔在120—140米之间,水源由低处向高处流动比较困难,必须借助一定的堰坝工程,才能将洛河水源引入洛阳城。

汉魏时期,洛阳引取洛河水源的工程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在河床海拔高度在140米以上的隋唐洛阳以西地区引水。这种引水方式虽然从海拔高度上讲,可以比较容易地将洛河水源引入汉魏洛阳,但却会产生洛河和谷水争夺引水渠道,引水渠道不堪重负等问题。隋唐洛阳至汉魏洛阳之间有一些比较复杂的地形,这决定了汉魏洛阳不可能从这条引水渠道中引取太多的水源。为了满足漕运用水的需要,汉魏时期洛阳还在河床海拔较低的城南河段筑坝引水。据有关学者研究,汉魏时期洛阳堰洛通漕,就是在洛阳城南段修建堰坝,将洛河水源引入洛阳[1]73。

从引水工程的整体情况来看,汉魏洛阳的引水系统极其脆弱。首先,汉魏洛阳的引水系统由谷水和洛河两部分组成,二者缺一不可。缺少谷水会造成汉魏洛阳无水可饮,而缺少洛河将造成汉魏洛阳漕运不通。二者必须通力协作,才能使汉魏洛阳的引水系统正常运转,任何一条水道发生波动,都会造成汉魏的引水系统发生波动,甚至出现瘫痪。其次,汉魏洛阳的这两个引水渠道都存在着明显的缺陷。谷水虽然地势较高,可以比较容易地被引入洛阳城内,但是却存在着水量不够大,只能满足城市用水需要,以及引水渠道过长,所经地段地形复杂等缺陷。洛河虽然虽然水量较大,距离洛阳较近,但却存在却存在着河道地势较低,水源不能进入城内,堰洛通漕需要筑建高坝,引水北流相对困难等缺陷。

二、汉魏洛阳水源困境的发展和恶化

汉魏时期,虽然通过引谷入洛、堰洛通漕解决了洛阳的生活用水和漕运用水,但由于这个引水系统过于复杂和脆弱,社会和环境的发展,很容易造成这个脆弱的引水系统被打乱、破坏。

从汉魏洛阳总的发展趋势来看,城市人口越来越多,东汉时期洛阳人口约有30万,北魏时期洛阳的人口达60万以上。城市人口数量和城市用水量基本上成正比。汉魏时期洛阳的城市用水主要来自城西的谷水和瀍河。于是为了满足不断增加的用水需要,洛阳便在城西,紧邻瀍水东面,修建了一个大型水利工程——千金堰。《水经注》引杨佺《洛阳记》曰:“千金堤,旧堰谷水,魏时更修,谓之千金坞。”[2]392“长分桥西有千金堰,计其水利,日益千金,因以为名。昔都水使者陈勰所造。”[3]162-163。据此可知,千金碣大概是一个类似于水库的水利工程,其目的在于抬高千金堰水位,增加谷水渠道的引水量。

千金堰修建好之后,随之而来的是它的安全问题。汉魏时期,千金堰的安全问题不容乐观。“《河南十二县境簿》曰:河南县城东十五里有千金堨。《洛阳记》曰:千金堨旧堰谷水,魏时更修此堰,谓之千金堨。积石为堨,而开沟渠五所,谓之五龙渠。……五龙泄水,南注泻下,加岁久涑齿,每涝即坏,历载捐弃大功,故为今遏。”[2]392千金堰在重修故遏之前基本上是每涝即坏。重修故遏之后,据《洛阳伽蓝记》卷四载:“长分桥西有千金堰,计其水利,日益千金,因以为名。昔都水使者陈勰所造,令备夫一千,岁恒修之。”[3]162-163维护千金堰安全每年也需要一千名人夫。

汉魏时期,由于长期建都,洛阳周边的森林植被被严重破坏。王军曾指出:“东汉、曹魏和西晋三代相继在洛阳建都,都城建设耗费了周围山林中的大量木材。西晋之后至北魏迁都洛阳以前的二百年间,洛阳的山林得到了暂时的恢复。但是,北魏洛阳的建设规模宏大,城市壮丽,以至于附近的木材难以满足需求,还要远到西河之地,即现在的吕梁山上去采伐。”[4]67

森林植被被大量破坏使谷水流域非常容易发生洪涝灾害。在东汉至北魏时期,有关加固谷水渠道、实施排洪工程的文献记载不绝于史。如晋代惠帝时期“造石梁于水上。按桥西门之南颊文称:晋元康二年十一月二十日,改治石巷水门……巷东西长七尺,南北龙尾广十二丈,巷渎口高三丈,谓之睾门桥谓之睾门桥。”[2]393中朝时期“出閶阖门城外七里,有长分桥。中朝时以谷水浚急,注于城下,多坏民家,立石桥以限之,长则分流入洛,故名曰长分桥。”[3]162这些水利工程措施的实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汉魏时期谷水流域容易发生洪涝灾害的事实。由此可知,随着时间的推移,周围森林植被越来越多地被破坏,谷水流域必更加容易发生洪涝灾害。于是,随着建都时间的增加,汉魏洛阳的引水系统愈来愈危险和脆弱。

森林植被被破坏不仅使汉魏洛阳引水渠道易涝,而且也使汉魏洛阳的水道系统非常易淤。如中国社科院洛阳汉魏城考古队勘探发现,洛阳城城东建春门外,深达10米之处,仍为淤土[5]607。洛阳水道淤积严重令人惊讶。由于汉魏洛阳严重淤积,以至于历朝各代都不得不花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进行疏浚沟通。北魏时期,孝文帝刚迁都洛阳不久,即“结构宫极,修理街渠”,对淤积的引水渠道进行疏浚。

在汉魏洛阳各段渠道中,上东门以东阳渠段,地势较高,淤积严重,水流困难。由于城东阳渠段是漕运畅通的关键,汉魏时期各朝都十分重视对城东阳渠的疏浚。如东汉时期,顺帝“阳嘉四年(135年)乙酉壬申,诏书以下漕渠,东通河济,南引江淮,方贡委输,所由而止。使中者魏郡清渊马宪,监作石桥梁柱,敦敕工匠,尽要妙之巧,攒立重石,累高周距,桥工路博,流通万里云云”,皇帝亲自下诏对洛阳以东漕渠渠道和上东门外石桥进行疏浚和兴修。西晋时期,“都水使者陈狼(协)凿运渠,从洛口入注九曲,至东阳门”[2]396-397。对阳渠渠道的频繁疏浚,既反映了各朝对引水渠道的重视,同时也从另一方面反正了汉魏时期洛阳引水渠道不断淤积的事实。

汉魏洛阳引水渠道不断淤积,对堰洛引水工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修筑于汉魏洛阳城南的堰坝需要不断增加高度,才能确保能把洛河水源引入地势较高的上东门阳渠渠道。《魏书》载,太和“二十年(496年)将通洛水入谷,帝亲临观”[6]。这是汉魏时期,洛阳唯一个皇帝亲临堰洛通漕现场的历史记载。皇帝亲临现场既说明该工程十分重要,同时也说明该工程应该比较浩大。对于北魏时期洛河堰坝高度,虽然没有确切的文献记载,但应该比之前要高大,否则孝文帝怎么会亲临现场。段鹏琦在对洛河故道进行现场勘探之后指出,北魏在洛河之上修筑堰坝甚至造成洛河河道脱离原来故道,转向东北流向洛阳城南,并据此推断出,北魏时期洛河堰坝的位置大致在汉魏洛阳城西的今偃师县东新庄附近[1]73。堰坝的修筑竟然导致洛河改道,其规模由此可见。

高筑堰坝,一方面使堰坝更容易被流水冲坏,另一方面也使洛阳城南地区更容易受到被抬高的洛河流水的冲击。实际上,在东汉时期,洛阳城南就因洛河堰坝修筑,致使“洛水泛泆,漂害者众”[2]400。北魏时期堰坝高筑,洛河泛滥更为频繁,造成洛阳城南“了无人家”[3]105,基本上成为无人居住的地区。洛河堰坝到北魏时期,已形成两难境地:一方面渠道不断淤积,需要增高洛河堰坝,另一方面增高洛河堰坝不仅造成堰坝安全性降低,同时还使洛河引水直冲城下,给洛阳造成沉重的水患负担。今天,汉魏洛阳的南面城墙甚至已被北徙的洛河河道完全冲没。

事实表明,汉魏时期,随着社会发展,洛阳城市水源问题已越来越陷入一个无法解脱的困局当中。无论是城市饮水问题,还是漕运用水问题,单靠沿用之前的常规思路,已无法破解难题。洛阳解决自身的水源问题,已经到了必须跳出传统思维窠臼,另辟蹊径,谋求非常规发展的地步。

三、洛阳城址的迁移与水源问题的破解

隋炀帝时期,洛阳城址被西迁至隋唐洛阳所在的地方,从而一举破解了自从东汉以来就困扰洛阳发展的水源问题。自此之后,洛阳一直在隋唐新址所在地方发展,直到今天都未发生改变。

首先,和汉魏时期洛阳相比,隋唐时期洛阳的用水来源更加丰富、多元。伊洛瀍涧四条水系均汇聚于隋唐洛阳,使其成为整个洛阳盆地水源最丰富的地区。

隋唐时期,谷水被重新改复回原来周代故道,经由洛阳西苑,注入洛河。利用谷水河道地势较高的特点,在谷水西苑段掘引出两条水渠,分别流入上阳宫和洛阳宫城。由于谷水只承担洛阳地势较高的上阳宫和宫城的供水,所以供水负担大大减轻,从而能充分满足所在区域的城市供水,如宫城中和谷水引水渠相联系的九州池“居地十顷,水深丈余”[7]126就是一个有相当规模的水面。

伊河在汉魏时期离洛阳较远,未能够成为洛阳的水源。隋唐时期,洛阳城址迁移之后,洛阳和伊河之间的距离缩短至9公里,伊水由洛南地区被引入城内。于是洛南地区水源丰富,不少官僚、士大夫纷纷截用它们修建池沼,装点庭院。如履道坊白居易宅占地十七亩,以伊水渠为水源在宅内建造园林。其宅“有水一池,有竹千竿”,“有堂有庭,有桥有船”。集贤坊裴度宅亦因引伊河渠水“筑山穿池,竹木丛萃,有风亭水榭,梯桥架阁,岛屿回环,极都城之胜概”[8]。这些园林建筑基本上都以水源充足,景色秀美见长。

洛阳城北地区有漕渠、泄城渠、瀍河等渠道。漕渠本名通远渠,建于隋大业二年四月。在宫城南承福门分洛入漕,东至偃师时再入洛河。泄城渠由洛阳城北含嘉仓城流出,经过东城东侧后南流入漕渠。瀍渠自城北流入外郭城,向南穿过数坊流入漕渠。这两条渠道和漕渠相连接,一起构成洛阳城北的水网体系。这个水网体系的存在,使洛阳城北地区的水源也相当丰富。如,隋唐时期“以通诸州租船”[7]141的新潭,就位于城北的立德坊地区。

隋唐时期,得益于对其周围水源的充分利用,洛阳城内水源充沛,水网密布,成为洛阳建城史上水源最丰沛的时期。

其次,在洛河城内河段筑坝引水,单独以洛河作为漕运水源,充分满足了漕运用水的需要,保障了漕运的安全畅通。

汉魏时期洛阳的漕运供水由谷水和洛水两条渠道共同承担。无论其中哪一个渠道出现供水波动,都会造成漕运困难。隋唐时期,摒弃谷水通漕的做法,单独以洛河作为洛阳漕运水源。洛河在汉魏洛阳段海拔为120米,在隋唐洛阳段的海拔为140米。在汉魏洛阳段,必须在洛河上筑起最低10米的堰坝才能将洛河水引至海拔约130米的上东门阳渠,而在隋唐洛阳段只要在洛河上修筑起堰坝就能很容易地将大量的水源引入漕渠。因此,隋唐时期洛阳漕渠的引水量在大大增加的同时,洛河堰坝的安全性也大大增强。终隋唐两代文献中一直没有官方大员和皇帝整修洛阳堰坝的记载,也从一个侧面验证了隋唐时期的洛河堰坝并不是一个很大的工程。

实际上,和汉魏时期相比,隋唐洛阳不仅漕渠渠道比较安全,其他引水渠道也普遍比较安全。隋唐时期,洛阳泄城渠、瀍河所流经的地区虽然地势陡峭,地形复杂,但都流量较小,流程较短,不容易产生引水困难现象。洛阳南部伊河和洛河引水渠道虽然相对较长,但也只有9公里。再加上伊河和洛河之间地面开阔,地形平缓,洛河和伊河的水源也能比较容易地被引入洛阳城内。另外,鉴于洛南开阔平坦的地理状况,隋唐时期洛阳还采取了多渠道引水的措施。如,在伊河开南运渠、伊河渠引水,在洛河开通济分渠、通津渠引水。多渠道引水既可形成相对稠密的水道网络,充分保证洛南各处用水的需要,同时还可以规避单条渠道引水量过大,负担过重、安全性较差等情况的出现。

总之,从地形上讲,隋唐时期洛阳并不是一个理想的建城之地。洛河以北地区地形复杂,相对偏隘。为了获得更多的土地建设城市,洛阳不得不跨河而建,客观上造成洛阳城内南北交通困难。以至于整个隋唐时期,如何修建洛河上的桥梁,保持南北两岸的畅通一直是洛阳城市建设的焦点和重点。但失之东隅,收之桑榆。隋唐洛阳在此建都虽然有一定缺憾,但却由此拥有了整个洛阳盆地地区最丰富的水利资源,从而一举摆脱、破解了长期困扰洛阳城市发展的水源问题,奠定了此后洛阳发展的基础。得益于这种水源富集的天然禀赋,直至今天,洛阳仍在这片土地上生长栖息。

[1]洛阳市文物局.汉魏故城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2]郦道元.水经注:卷十六[M].北京:中华书局,2007.

[3]杨衒之.洛阳伽蓝记卷4[M].北京:中华书局,1963.

[4]王军,李捍无.面对古都与自然的失衡——论生态环境与长安、洛阳的衰落[J].城市规划汇刊,2002(3).

[5]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洛阳汉魏城工作队.北魏洛阳外郭城和水道的勘察[J].考古,1993(7).

[6]魏收.魏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180.

[7]徐松.河南志[M].北京:中华书局,1994.

[8]刘昫.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4433.

猜你喜欢

洛阳城引水渠洛河
塞戈维亚引水渠的启示
某矿井水文补充勘探及洛河组含水层垂向差异性浅析
闲置比忙碌更危险
东汉洛阳城南:中国古代第一个都城文化区的形成
隋唐长安城和洛阳城
洛 河
看尽古今兴废事的洛阳城
洛河
别诗
科洛河的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