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视角下城市新一代“隔代家庭教育”问题研究
2013-04-12朱柳敏
朱柳敏
(中国计量学院,杭州310018)
一、引言
中西方在幼儿家庭教育的传统文化上历来不同,在西方孩子很小就进了幼儿园、托儿所,18岁独立成人,在西方观念中不存在“隔代教育”的概念。历来在西方传统家庭文化背景下,祖父母在育儿中基本扮演“探访者”的角色,他们坚持老人不是孩子的保姆,定期隔段时间去看孙辈,偶尔安排时间带孙辈看风景、接触自然,在交流中努力培养孩子的独立性,时刻坚持只是儿辈的参谋。然而在东方文化中则不同,特别中国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普遍存在“隔代教育”的国家。自从20世纪末中国步入老年社会以来,老少共融的问题就已经被提到了议事日程上来。在城镇化进程中“新城市人”应运而生,他们的思想观念、文化观念、生活方式、思维习惯和行为规范,因时代的前进和发展、多元文化的交融和汇合的影响,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伴随着80后、90后“新城市人”的增长,他们子女的出生、成长,新城市人的子女教育问题也越来越多地受到关注和重视。据调查,在新杭州人初为父母者中,有近五成的孩子是跟着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祖辈长大,而且孩子的年龄越小,与祖辈家长在一起生活的比例就越高。
二、“新城市人隔代教育”的特殊性
近年来国内部分学者对于“隔代教育”的问题研究多集中于特殊群体的隔代教育问题上,着重关注了对“农村留守儿童”宏观性的“隔代教育”问题的弊病和成因的分析[1]。从宏观上来说,“农村留守儿童隔代教育”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由于以家庭为单位的经济基础、现行户籍制度和传统观念的综合因素叠加造成的“父辈”人口呈现单向性或季节性流动,儿童被迫由祖父母、外祖父母照管,或者少数寄养在亲戚家里。并由此而产生的隔代长辈便成为孩子的监护人,并潜意识地承担了教育孙辈的现象,农村隔代教育问题可能更突出的是“隔代养育”问题[2~3]。
针对城市新一代子女的隔代教育问题的研究,目前国内教育界在此方面还基本处于空白状态。研究开放型城市中新一代人的“隔代家庭教育”的若干问题时,本身在于对“新城市人”的定义和范围范畴上就存在很大的困难,比如在城镇化视角下“新一代杭州人”(简称“新杭州人”)就包括了:新一代土生土长的杭州城市年轻人,在杭州安家落户的新一代落户群体,从城郊结合的农村户口转化为城镇居民的新一代杭州人,以及在杭州务工的年轻群体等。因此,对开放型城市中新一代群体中“隔代家庭教育”问题的研究不仅涵盖了传统“隔代亲”、“隔代宠”等问题,而且需要从多理论层面进行探讨,如教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方面,更要从宏观的“城——乡”二元结构的剧变引发的一系列经济、文化、社会亚二元结构的变化、叠加等多角度进一步研究。如何正确地面对、引导和解决新杭州人子女“隔代教育问题”已成为一个非常突出的社会问题。
三、城市新一代“隔代家庭教育”的定义
城市中新一代群体的隔代教育的意义根据隔代教养的现象,可以分成广义的和狭义的两种定义。狭义的隔代教育,是指祖父母负担孙子女大部分的教育和照顾责任的情形,孙子女的父母只有在周末或者更长的间隔期后与孩子短暂生活接触,甚至完全放弃对孩子的照顾。从广义的角度来分,城市新一代群体的隔代家庭教育可以分为以下几大类:(1)日夜均由祖父母照顾,父母极少回家;(2)白天由祖父母照顾,晚上由父母照顾;(3)平常由祖父母照顾,周末由父母照顾;(4)主要由祖父母照顾,父母不定时回家照顾;(5)由其他亲友或监护人照顾。
四、城市新一代“隔代家庭教育”的成因及分析
(一)城市新一代“隔代家庭教育”的成因
无论如何,“隔代家庭教育”在新城市一代人中是不可避免的。一方面,这是中国传统的家庭模式;另一方面,社会现实尤其是工作、生活、经济压力下也使得隔代教育必不可少。当新城市一代中的中青年人都在忙着赚尽可能多的钱疲于奔命时,当多数情况下,保姆不职业化,不堪看护重任时,孩子基本上也就归爷爷奶奶照顾了。
1.中国步入老人社会必然面对“隔代亲”
社会学家认为,中国未来20年内的小康建设,必须抓好两项工作,第一要解决老年人的社会保障问题;第二就是要帮助他们搞好推卸不掉的教育隔代子女的艰巨工作。20世纪末中国步入老年社会以来,老少共融的问题就已经被提上了议事日程。
2.现实处境——老人“凑孙”最可靠
迫于当前生活、工作的压力,很多年轻父母把孩子交给祖辈,因为他们觉得相较于保姆照看、机构托养等,这是最可靠、最安全,也最经济的办法。
3.不得不应对社会的快速变化
在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整个社会结构在市场经济下已经完全转型到工商服务业的时代,呈现出多元复杂的家庭形式。根据家庭经济基础的不同,家庭结构呈二级分化的趋势,家庭功能的支持系统变得脆弱。
4.迫不得已的家庭结构改变
父母婚姻结构的变化、激增的离婚率、越来越多的单亲家庭以及不断增高的未婚先孕等因素造成了家庭功能、家庭内角色结构及互动关系的转变,而家庭形态的改变,产生了各种非典型家庭。父母因种种因素导致无法或者不愿照顾教育教养子女,只能由祖父母承担隔代教育的责任。
同时还出现了“白天代理家长”的这一特殊时期的特殊教育形态,一些父母自认为无暇和无能力顾及子女的抚育工作,便以经济付出为代价,将子女白天全托给一些离退休老干部、老职工尤其是退休教师看管,由退休人员负责孩子的上学接送和放学后的作业教育。
(二)城市新一代“隔代家庭教育”的主要类型
1.按照隔代教育心理划分
按照隔代教育的心理划分,城市新一代隔代家庭教育的类型可分为“心甘情愿型”和“环境所迫型”。心甘情愿型类型基本建立在传统家庭文化基础之上,很多祖父母为了享受含饴弄孙之乐,在体力和经济条件许可下,主动、乐意协助照顾孙辈,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和孙辈相处,在此情况下的隔代教育,孩子心理多半较为健全,但是“个人中心主义”偏重。环境所迫型中若是因为较负面的因素而造成隔代教育情形,如父母无工作能力、失业、非婚生子及父母被监禁等等,祖父母在没有选择之下,硬是扛下了教育孙辈的责任,这样隔代教育下的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总是会听到祖父母抱怨及不悦的言语,自然而然对其心理造成伤害及不健全的发展[4]。
2.按照父系母系从属关系划分
中国传统文化中,姓氏赋予了特殊的意义,当下社会中依然存在,由于计划生育政策客观产生的“4—2—1”三代结构,也造成了“内孙”和“外孙”的隔代教育意识问题。在现今社会老一辈重男轻女的观念仍然存在,尤其在撤村建社区的“城中村”中尤为突出,认为儿子的孩子才是孙,女儿的孩子则是别人家的孙。在照顾内孙时,祖父母通常较愿意,也能够心甘情愿地付出。而“外孙”,则往往是“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即使回到自己的娘家仍然要以外人自居,外祖父母通常不认为自己有必要及责任去照顾外孙,大多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会肩负起这个“额外”的重担。
3.按照经济支付关系划分
依据经济考量来看,城市新一代“隔代家庭教育”可分为经济支付和经济不支付两类。经济不支付的一类中,通常也可分为所迫型和情愿型。所迫型中,父母有可能因经济能力不佳,有时甚至无工作能力、失业或服刑,祖辈不仅不能靠子女奉养,反而要负担孙辈的教养和教育,在此情况下的隔代教育,往往令人担忧。另外一种的情愿型则情况较好,通常是祖父母经济上很富裕,即能协助子女照顾孙辈,多半这样的祖辈非常乐意协助教育孩子。存在经济支付的隔代家庭教育中,有的父母将教育子女的义务移交给祖父母,在实质的回馈上即给予经济补偿。当前在社会上也出现了不存在血缘关系,但存在经济支付的“代理家长”的隔代教育模式,在代理家长中,退休教师是主要的代理群体,也是最受欢迎的“代理家长”。
五、客观分析城市新一代“隔代家庭教育”的主要问题
在肯定城市新一代的情愿型“隔代教育”存在优势的同时,我们要直面城市新一代“隔代家庭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不利于儿童独立语言能力的提高。隔代养育中的祖辈带着孩子,尤其是“农村”迁移至“城市”,居住环境“二元变换”的祖辈一般都不会和孩子进行太多的交流,而是在一旁紧紧地盯着孩子不要磕碰了;另外,此类居住环境二元变换的祖辈往往习惯于方言的表达,这样孩子就没有良好的语言学习机会。而且此类二元生活环境的变化还会带来文化弱刺激的问题,即使此类祖父母过去有丰富的教育小孩的经验,但是在当下的信息时代,仍然处于文化刺激较弱的地位,在弱文化刺激下,祖父母的经验则不一定能够给孙辈完善的照顾,甚至无法给予孙辈课业辅导或提供更多的文化刺激[5]。
2.不利于儿童社交能力的培养。在针对样本街道的抽样分析中发现,在家庭教育中由于教养主要承担者年纪的差别,自然而然划分为“祖辈”和“母亲”相对独立的“二元交流群体”。社区花园成为了“隔代教育”中“祖孙”集中接触和交流的场所。在观察中发现,老人一般都比较溺爱孩子,下意识地使孙辈形成了“自我为中心”的特点,不会体谅和理解别人的感受,也不会和别人分享一些东西,这样使孩子和小朋友交往的过程中会产生一些挫折,遇到他不能满足的时候会产生消极的心理,这些都不利于孩子的发展。在对样本地区幼儿园孩子的观察中发现,“隔代教养”的孩子在集体生活和学习中多表现为孤僻、不合群的特点,在集体中不能和小朋友一起很友好、很快乐地参与游戏活动。如果女孩是由祖辈管教,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缺乏创造性和安全感。
3.不利于儿童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不少老人管教孩子都倾向于两种极端,过严或者过松。一者喜欢什么事情都要督促孩子,经常检查孩子的行为。依据传统的管教方式,希望孩子按照大人所计划好的线路去成长,一切行动听指挥,从娃娃抓起。另一种极端是溺爱孩子,放任孩子的行为。而年轻父母大多受到现代教育的影响,会更尊重孩子,适当给予孩子自由的空间,补充放纵宠爱过度的现象。老人带孩子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包办代替的现象,总是担心宝宝不能完成一些应该独立能完成的事情。老人更多的包办替代和保护,阻碍了幼儿的独立能力的发展,祖辈包办代替的比率明显高于父辈。
4.不利于儿童早期智力的开发。不同的时代对于教育的观念也是不同的。在祖辈时期,早期教育与智力开发几乎是画等号的。过分强调知识的灌输,把教育片面理解为传授书本知识,把智力开发等同于提前进行读、写、算等技能训练,这些观念都是错误的。各种早期教育方案的效果追踪研究表明,早期教育若只放在读、写、算的训练上,得到的效果是短期的。所以,智力的开发只能算是早期教育的一部分。而婴幼儿教育更多的重点应放在感官经验的获得、生活知识的培养、良好情商及性格的培养以及做好书写预备和数学前置经验的预备等方面。
5.“隔代教育”容易引发和激化其他家庭矛盾。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难处理的就是“婆媳关系”,现实生活中,由于隔代教育而引发的“婆媳矛盾”、“母子矛盾”等,并由此而连带产生的各类家庭矛盾层出不穷。
6.不利于儿童自我安全保护意识的培养。在隔代育儿各种矛盾中,安全隐患是致命的。父母是孩子的监护人,但是隔代育儿却把监护人的枷锁转嫁到了外公外婆和爷爷奶奶的身上,从前期有关关于儿童独立性安全自我保护意识的研究发现,由祖辈为主负责的“隔代儿童”普遍缺乏安全感。
7.“代理家长”容易造成亲情的负面影响。将孩子长期交给“代理家长”照看,父母缺少与孩子的沟通、交流,亲情就会受到影响。一些“代理家长”自身素质不高,他们会给孩子的行为、心灵造成不良影响。此外,有些家长与“代理家长”签订协议时,对其职责没有作出明确规定,很难使孩子及家长的利益得到保障。“代理家长”可以让孩子衣食无忧,但是亲情,却永远无法“代理”。长年远离父母的孩子,缺乏亲情的滋润,心灵也会孤独,于是亲情的魅力逐渐减少甚至消失。
六、如何实现城市新一代群体“隔代家庭教育”的“特色教育”
在面对隔代教育现实存在的背景下,如何让隔代教育成为特色教育就是必须研究、正确引导的课题。教育孩子关键不在于谁带,主要在于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父母有责任抚养教育孩子,即使有老人的帮忙,也要多和孩子交流、沟通,以弥补老人教育孩子的不足。父母和祖父母的教育常会发生冲突,因此需要不断沟通。遇到孩子的教育问题,父母不妨避开孩子,找个时间和老人好好谈谈,多与老人交流新的教育理念、方法。
1.不能全盘否定“隔代教育”。任何事都不能走极端,“隔代教育”不能全盘否定,要客观地看到老人带孩子的好处和优势所在。父母应承担必要的责任,不能出了问题找老人。孩子的成长是不可逆的,一旦错过就不能再来,年轻父母不管多忙都要尽量多抽时间与宝宝在一起,不要以忙为借口,把对宝宝的教育权、抚养权完全交给祖辈。如果父母长期忽视宝宝渴望跟父母在一起的这种心理需求,他的心理健康就会受到影响,比如,宝宝可能变得非常缺乏安全感,对周围环境和人群缺乏信任,并且为了获得父母更多的关注,他也可能出现更多的问题行为,让父母头痛不已[6~7]。
2.努力构建和谐的家庭“隔代共建教育模式”,实现两代人统一思想认识,求同存异。明确孩子教育大原则,强化两代父母间的沟通协调。将“隔代教育”看成是一种两代父母之间的合作。在矛盾面前,年轻人要学会合理地、婉转地让步,对隔代教育的利弊不能一概而论,老人不一定带孩子方面就比年轻人好,也不一定比年轻人差,关键还是在于协调。年轻父母要多让步、多主动,因为有意见的更多是年轻父母[8]。
3.强化社区前期切入作用,积极创办隔代育儿培训班。近来,广州、上海等城市里一些知名早教机构的“育儿课堂”里80%的“学生”并不是父母,而是爷爷爷奶奶进课堂。隔代育儿培训班又叫“爷爷奶奶培训班”,是城市里兴起的培训班。专门传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培养、教育孙子、孙女的新的教育理念和培育方法。
4.明确在“隔代教育”问题中的代际边界问题,寻找合适的平衡点,理智控制感情。在一个家庭中,核心的关系是夫妻关系,对子女的抚养教育应该由夫妻来承担。家族中的其他成员,对于这个核心关系来说,都是“外人”,应同这个核心家庭保持适当的距离,只能在适当的范围内进行照顾。应避免老人将孙辈的教育视为己任,把儿辈应该行使的权利包揽在内,行为已经超越了代际之间的边界,从而导致儿辈教育孙辈的权威削弱。祖辈在养育宝宝时最好用理智控制感情,分清爱和溺爱的界限,爱得适度。父辈也是如此,要权衡自由与规则之间的界限,不能给了自由而缺乏规则。没有规则的环境并不能帮助宝宝获得更好的发展,而一个缺乏规则的环境则会带给宝宝更多的不安全感。
[1]郑挺谊,李华,张光明.关注隔代教育 关爱留守学生——山区隔代教育问题的调查研究[J].基础教育研究,2011,(22):6 -8.
[2]张晓玲,杜学元.外出打工人员子女的家庭教育问题及对策[J].宜宾学院学报,2005,(2):99 -101.
[3]董钰萍,秦金亮.流动儿童受教育的家庭支持系统结构分析[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1,(5):34-37.
[4]孙宏艳.隔代教育的五大误区[J].少年儿童研究,2002,(4):30-33.
[5]李星,李红浪.单亲家庭隔代教育的心理学思考[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6):63-66.
[6]梁军,刘玲.浅论隔代教育的“相隔”与“相融”[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11,(5):19 -21.
[7]李洪曾.幼儿的祖辈主要教养人与隔代教育的研究[J].学前教育研究,2005,(6):28 -30.
[8]王耀辉.学前儿童家教中情商培养的误区及应对策略[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11,(4):82 -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