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赵文化中的“和为贵”精神
2013-04-12张翠翠
张翠翠
论赵文化中的“和为贵”精神
张翠翠
(河北大学 宋史研究中心,河北保定 071002)
“和为贵”思想是赵文化的精髓之一,体现着中国传统中的“和”文化精神。表现在爱国之情、多元文化和民族交流、君主治国之策等方面。赵文化中很多仁人志士为了国家利益而牺牲小我,保全大我,忠勇为国,突显了维护整体和全局利益的优秀品格,深刻展示了“和为贵”的思想;赵国境内各民族和谐共处,通过和亲和“胡服骑射”改革等表现了“和为贵”的思想;治国之道上采用“和为贵”的原则和方法,“以德治国”和“施以仁政”。
中国传统文化;“和”;赵国;赵文化;和为贵;和谐社会
“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也是中国哲学的基本范畴之一。“和”最初含义是饮食和音乐之和,由此引申为和谐、协调、适中等含义。“和”是在西周时提出的,西周末年的史伯是第一个对和谐理论进行探讨的思想家,他认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这里,史伯把“和”认为是多样性的统一和新事物产生的原因。中国人尚“和”,这种注重整体和谐的思想贯穿于文化的各个方面。比如,注重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在美学、伦理学、天文历法等方面也体现出“和”的思想。孔子弟子有子提出“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指出君主治国时,“和”最为可贵,和谐本身与礼仪规范天然相合;孔子亦指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将“和”提到儒家道德修养方面,作为区分“君子”与“小人”的标准;孟子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亦高度重视人和,强调人们齐心协力的力量是强大的。可见,几千年来,“和”的思想早已深入人心,深入到中国人生活的各个层面。例如,协和万邦、政通人和、和气生人、和气生财、家和万事兴、众心成城及谚语“人心齐,泰山移”等都肯定了“和”的好处所在。“和谐”被人们所用,有其积极作用:第一,加强文化规范;第二,增强群体凝聚力;第三,促进身心健康等。
赵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和为贵”思想是赵文化的精髓之一。郝良真先生认为“合和精神”是赵文化的特点。沈长云先生也认为赵文化具有“和合与和谐的精神”。在前人对赵文化诠释的基础上,笔者试图对赵文化“和为贵”的精神作进一步的发微。
一、爱国之情下的“和为贵”
“和为贵”的思想,对于中华民族有着强烈而积极的精神激励功能。它激励着人们自觉地维护整体利益,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赵文化中很多仁人志士为了国家利益而牺牲小我,保全大我,忠勇为国,突显了维护整体和全局利益的优秀品格,深刻地展示了“和为贵”的思想。
首先,在群雄争霸、弱肉强食的战国时代,处于“四战之地”的赵国要想在竞争中图生存,保持赵氏集团内部的安定团结是非常重要的,一些英雄们用“和为贵”的信念诠释了他们维护内部团结,顾全大局的精神。公元前497年,赵氏发动且联合知氏、魏氏开展对范氏、中行氏的斗争胜利后,知氏为扫除赵简子羽翼,以董安于(把晋阳治理成为赵氏坚强保障的功臣)曾挑起范氏、中行氏的叛乱为理由,要求赵简子将董安于绳之于法。赵氏此时的力量弱于知氏,赵简子在为难之时,董安于自告奋勇:“我死而晋国宁,赵氏定,将焉用生?人谁不死,吾死莫矣。”遂自缢而死,后被赵简子奉祀在赵氏宗庙里。董安于这种为了国家安宁、赵氏安宁而慷慨赴死的豪言壮语和不计牺牲自己、忠肝义胆的精神让人感动。
众所周知,廉颇和蔺相如“将相和”的故事体现了以国家利益至上,个人利益互相协调的“和合”精神。蔺相如以政治家的高风亮节,宽容忍让,面对前来挡道的老将军廉颇,他多次回避,并且以理服人,“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使廉颇深受感动。他知错能改,负荆请罪,将相和好。当然,“和为贵”精神也不是无原则的调和、迁就与迎合,而是在承认其差异性、创造性的前提下寻求一种和谐,使各方意见或诉求得到尊重与表达,使矛盾得以解决。公元前207年,秦国派兵攻占赵国要地阏与,在是否援救阏与的问题上,赵国内部发生争论。廉颇、乐乘等认为“道远险狭,难救”,而赵奢则认为“其道远险狭,譬之犹两鼠斗於穴中,将勇者胜”。赵惠文王审时度势,采纳了赵奢的主张。结果,赵军在各方面的有力支持下,大破秦军。“将将和”也是“和为贵”精神的另一典范。
其次,在国家面临危难和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关头,“和为贵”的思想更能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邯郸保卫战这一战役处处洋溢着深深的爱国之情以及“和为贵”激励人们为国家利益而团结一致的精神。公元前259年,秦国大军压境,围困邯郸,赵国处于生死存亡的关头,而平原君赵胜“后宫以百数,婢妾被绮縠,余粱肉”“器物钟磬自若”,邯郸传舍吏子李同以赵国灭亡“君安得有此”的道理,劝谏平原君赵胜,“令夫人以下编于士卒之间,分功而作,家之所有尽散以飨士”“平原君从之,得敢死之士三千人”。他们在李同率领下与秦军作战,“秦军为之却三十里”,李同以身殉国,尽显了视死如归的爱国主义豪情。百姓们“剡木为矛矢”与秦军相抵抗,“褐衣不完,糟嗳不厌”甚至“炊骨易子而食”,以必死的决心保卫赵国,同秦军抵抗到底,长达两年之久,终于获得胜利。在争取外援方面,平原君门下食客毛遂,自荐随平原君赵胜至楚国,不顾个人安危,为赵国排忧解难,按剑廷叱楚王,申明合纵形势,表现了将个人生死置于度外的忠勇气概。正是赵国统治者、军民以及忠勇之士上下一心,以国家利益为重,团结一致,才取得战争的胜利。
赵文化孕育出“和为贵”精神的豪放悲壮之美,其动人之处,在于这些英雄们做到了小我与大我、小家与大家之间的取舍,展示了中华民族顾全大局、维护团结的优秀品格,对中华民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多元文化和民族之间交流的“和为贵”
赵氏家族是从晋国分化出来的,所以赵文化是在其母体晋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本身属于中原华夏文化。赵文化在不断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带有明显的中原华夏文化与北方少数民族文化交融的特征。这一特征的形成主要有两种因素: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战争。晋国就是处在戎狄包围的地理环境中,经“三家分晋”后,“赵国分得了晋国的东部和北部的领土,经历了赵简子、赵襄子、赵献子、成侯、肃侯等几代君王的发展;到赵武灵王和赵惠文王时期,赵国的疆域达到了其历史上的最大范围,成为战国中后期的一个强国。赵国西部越黄河与秦为邻,南有漳河与魏国为邻,东有清河与齐为界,北有易水与燕接壤,西北傍阴山筑长城与匈奴、林胡、楼烦接界,疆域包括了今河北省整个太行山东麓以及相邻的广大平原,山西省中部、北部、东部地区,陕西的北部,以及内蒙古包头市以西土默特、乌拉山和呼和浩特市卓资县以北的广大地区”。可见,赵国的疆域辽阔,复杂的地形把赵国划分为4大地形区:“南北走向的太行山脉把赵国分割成东西两部分,东部为河北平原,西部为山西高原,这两个地区是赵国的政治和经济文化的核心所在。此外,冀北、冀西北山地和内蒙古高原,则为赵国另外两个地形特征明显的地区。”赵国疆域内的少数民族地区,如代地(今河北蔚县)是少数民族胡狄活动的区域,战争中被打败的东胡,降服的林胡也是少数民族地区等。因此,从地域范围来看,“赵文化本身就包含中原文化与北方少数民族文化、内地农耕文化与北方畜牧文化两种不同类型的文化,这两种不同类型的文化又可再分出若干不同的亚文化,如北方畜牧文化可再分为半农半牧文化与游牧文化,等等。如此众多不同的文化长期包含在一个共同体内,彼此和谐共处,互相影响、互相吸纳而渐趋于融合,本身就体现了一种和合的精神”。
赵国境内各民族和谐共处,相互交流,相互融合,最能体现这一点的就在赵氏与狄戎的联姻,通过和亲的方式来表现“和为贵”的精神。《史记·赵世家》中记载,“重耳以骊姬之乱亡奔翟,赵衰从。翟伐廧咎如,得二女,翟以其少女妻重耳,长女妻赵衰而生盾”、赵简子与狄族通婚,其子赵襄子的母亲为“翟婢”,赵简子曾说,“此其母贱,翟婢也”、“襄子姊前为代王夫人”、襄子“其后娶空同氏”,而具有狄戎血统的赵氏后代并不被赵氏歧视,赵盾、赵襄子虽为狄女所生,但能继任赵氏宗子,有利于华夏民族与北方少数民族思想上的融合,体现出“和为贵”的思想。
改革也是一种促进民族交流与融合的方式。赵武灵王实行的“胡服骑射”改革便是如此,表现了“和为贵”的思想,承认少数民族文化的优越性,显示了对胡族少数民族的尊重,学习少数民族的优秀文化,根据自身特点取长补短,创造了奇迹。在与胡族的交战中,赵武灵王看到胡人穿紧袖短衣和长裤服装骑马方便的优点,公元前307年,赵武灵王下达命令,进行胡服骑射改革。在胡服方面,让官吏、军人改穿胡服,变履为靴、改轻甲代替重甲等;在学习胡人的骑射方面,聘请擅长骑马的胡人当教练、骑胡马、收编胡兵,达到以胡制胡的目的等,很快就培训出一支装备精良且射术高超的骑兵,使赵国国富兵强。
赵武灵王实行的“胡服骑射”改革有着广泛的意义,除了取得军事上的胜利,使赵国实力增强之外,还促进了华夏民族与少数民族关系的进步,“和为贵”的思想贯穿其中。首先,促进了民族文化的融合。“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对赵国文化结构的影响是很大的,骑兵本身就是一种胡人文化,赵武灵王推广胡服骑射后,胡人歌舞、医药、服饰以及语言在赵国也得到了普及。汉文化与胡人文化的融合,稳固了赵武灵王的地位”。同时,胡人慷慨激昂、重义尚武、豪迈刚健的精神对赵国士兵乃至赵国人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赵人较多重义尚气、尚武豪侠、粗犷坦荡的性格特点,“尤其是代地、云中、九原等与胡狄接触较多的地方,少礼文,多骑射”,“自全晋之时,固已患其僄悍,而武灵王益厉之”。其次,开创了汉民族学习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先例,体现了《公羊传》的大一统思想,促进了中原华夏族与北方少数民族的交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比如,在服饰融合方面,“汉人因胡服行动方便而利于劳作;胡人见汉人服饰飘逸文雅也在居家或庆典时穿上了汉服”。第三,缩短了赵人、胡人心理上的胡汉差异,促进了华夏族与少数民族的心理交流。“战国之世,东方各国已经形成一种崇尚中原文化、贬斥戎狄之俗的华夷观,这使经济文化本不十分发达的周边少数民族在心理上更加自卑。在此形势下,武灵王继先祖之业,实行胡服骑射改革,并身穿胡服进行教化,这对胡人是最友好的表示,很快缩短了赵人、胡人心理上的胡汉差异,改变了他们思想中的华优胡劣思想,胡人开始从感情上亲近赵人。胡服令下达后,林胡王献马、楼烦王致其兵,二族归顺赵国,赵武灵王设置楼烦县”。总之,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对于开放包容的华夏族的壮大、华夏民族与少数民族关系的进步、融合以及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格局的形成,影响是深远的。
三、君主治国之策中的“和为贵”
“和为贵”的思想有着永恒的魅力,是历代统治者所重视的。“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他们灵活地运用这一哲理为他们所服务,体现在君臣关系、君民关系等方面。“和为贵”的思想要求君主们“以德治国”和“施以仁政”,以民为本,有兼容天下、海纳百川的气概,明辨笃行,果断勇敢,以国家大局利益为重,虚怀博纳、从谏如流等。赵氏宗族不乏贤明的君主,他们在治国之道上采用了“和为贵”这条行之有效的原则和方法。
首先,赵氏君主以仁治国。赵简子有仁德爱民之心。《吕氏春秋·爱士》载:“赵简子有两白骡而甚爱之。阳城胥渠处广门之官,夜款门而谒曰:‘主君之臣胥渠有疾,医教之曰:得白骡之肝病则止,不得则死。’谒者入通。董安于御于侧, 慑曰: ‘嘻!胥渠也,期吾君骡,请即刑焉! ’简子曰:‘夫杀人以活畜,不亦不仁乎?杀畜以活人,不亦仁乎?’于是召庖人杀白骡,取肝以与阳城胥渠。处无几何,赵兴兵翟。广门之官,左七百人,右七百人,皆先登而获甲首。”赵简子深知君臣和谐、君民和谐的积极效应,这使他在伐翟战争中获得胜利。假如赵简子为了白骡而行不仁之道,置阳城胥渠的生命于不顾,那么他失去的不仅是阳城胥渠这样的贤士,更是拥护他的民心。
其次,赵氏君主能虚心纳谏,勇于知过改过,有宽广的胸怀。这种“和为贵”的治国理念不胜枚举。赵简子用人尚贤,能虚心纳谏,闻过则喜,知错即改,这些实际行动能够鼓励更多贤士踊跃进谏,赵简子身边不乏邮无正、周舍、史黯、窦犨、烛过等敢于直言纳谏之臣,君臣和谐气氛浓厚。再如,赵惠文王也是一位善纳忠言的贤明君主。公元前279年,秦昭王与赵惠文王相约在渑池(今河南渑池县境内)相会修好,赵惠文王“畏秦”,不想去参加。廉颇、蔺相如进谏,认为“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赵惠文王就接受了廉颇和蔺相如的意见,不顾个人安危,去赴渑池会。廉颇送至边境时,与王诀曰:“王行,度道里会遇之礼毕,还,不过三十日。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赵惠文王也毫不犹豫地同意了。在个人安危和国家利益发生冲突之际,赵惠文王能虚心听取臣下的谏说,以国事为重,难能可贵,这也是贤明君主的治国之道,贯穿了“和为贵”的精神。
四、结语
“和为贵”的精神促进了赵国的繁荣与强盛,爱国之情中的“和为贵”、多元文化和民族交流中的“和为贵”、君主治国之策中的“和为贵”仅仅是赵文化“和为贵”精神的3个侧面,“和为贵”精神在赵文化其他方面同样绽放异彩。“和为贵”精神不仅仅是赵国的文化遗产,它更是人类生存发展中智慧和道德的结晶。我们不仅要从赵文化中汲取其精华,更要学习中华传统文化中“和”精神的丰富内涵。继承和发扬“和为贵”的精神,对于我们在提升公民道德素养、维护多民族团结统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和长远的意义。
[1] 康殷.文字源流浅说[M].北京:荣宝斋出版社,1979:512.
[2] 左丘明.国语:下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515.
[3] 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4] 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60:73.
[5] 汪凤炎,郑红.中国文化心理学[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5:87.
[6] 郝良真.赵文化的特点及其影响[N].河北日报,2004-09-10(4).
[7] 沈长云.赵文化的历史渊源、特征及价值[N].光明日报,2009-09-15(11).
[8]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1:1595.
[9] 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
[10] 沈长云,白国红.赵国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2000:14,166-167.
[11] 闫海玲.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现代启示[J].中共山西省直机关党校学报,2010(4):64-65.
[12] 金久红.胡服骑射与华夷之辨[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9(6):128-134.
[13] 孙开泰,陈阵,吕华侨.试论赵武灵王的改革思想及其相关问题[J].邯郸学院学报,2008(1):24-30.
[14] 吕不韦.吕氏春秋[M].陈奇猷,校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465.
(责任编校:耿春红 英文校对:杨 敏)
The Spirit of “Harmony Is Highly Valued" in Zhao Culture
ZHANG Cui-cui
(Center for Studies of Song History, Hebei University, Baoding, Hebei 071002, China)
The idea that “harmony is highly valued” is one part of the essence of Zhao culture which reflects the harmony culture of Chinese tradition. It appears in its patriotism, multiculturalism, ethnic communication and strategies of governing the country and so on. People with lofty ideal in the state of Zhao sacrificed themselves loyally to the state’s interests, showing their noble personality in safeguarding the general interests and presenting the thought of “harmony is highly valued” deeply with their glorious behavior. Meanwhile, in the territory of Zhao various nationalities coexisted harmoniously by means of marriage and the reform of “Wearing Hu Dress and Shooting on Horse” to present this idea. And according to the way of governing the country, it also adopted the principle and method of harmony to rule the state with morality and benevolence.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harmony; state of Zhao; Zhao culture; Harmony is highly valued; harmonious society
10.3969/j.issn.1673-2065.2013.06.014
K231
A
1673-2065(2013)06-0054-04
2013-08-02
张翠翠(1986-),女,河北磁县人,河北大学宋史研究中心在读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