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质量理论与人的全面发展*

2013-04-12李纯斌曾子茜

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理论质量发展

□ 李纯斌 曾子茜

(湖南化工职院思政课部,湖南 株洲 412004)

十八报告指出,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并强调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因此在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为达成和谐社会的建设目标,作为衡量社会发展新范式的社会质量,其概念和理论的提出都为我们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和视角。

一 对社会质量理论的厘定

社会质量理论是以社会政策范式出现在欧洲的国际社会科学中一个新理论,到现在已经近20年了。1997年6月1000多位欧洲社会科学家在欧盟阿姆斯特丹大会上讨论在全球化的压力下欧洲发展的走向问题。在这里,他们认为欧洲要追求社会的欧洲,有很高度的社会质量和社会保障,有人生活的尊严;而绝不是追求市场经济的运作而体现拼比经济。在这一理论中,倾向于以可持续的福利实现思考社会的质量,并表现为对社会关系、个人发展、社会参与等问题结合了人的社会属性一般原则以及社会体系的规范因素、制度因素和社会经济条件的物质因素等进行了综合探讨与构建。循着这一逻辑,欧洲社会质量理论全面关注欧洲社会的社会融入和社会参与状况以及要求把所有公民尽可能纳入社会体系中从而降低社会排斥、创造社会团结,并从公民所享有的经济、政治、社会的公民权利来衡量社会质量。在这里,社会质量理论范式确定了衡量社会质量的基本标准,即社会经济保障、社会融入、社会整合与社会增能。

对于改革开放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我们社会,坚持社会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并长期实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战略;这无形中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偏向,即把经济目标置于优于社会发展目标的地位之上,并造成公共政策弱化,在社会政策上积聚了较多社会问题与矛盾,社会不公、社会的贫富分化、弱势群体贫困化、社会区隔加重、教育、住房、医疗等问题让社会面临巨大压力。从这个角度来讲,要达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社会质量理论就提供了一个思考的视域。

二 人的全面发展视角的社会质量

十八报告指出在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要切实提升人民幸福感和社会质量。从这个意义上说,社会质量出发点就应当消解社会发展与个体发展的矛盾,在理论上研究衡量社会质量的各种具体指标,以保证把人作为社会发展的主体,促进社会的和谐运行;在政策与制度规范上研究如何提升社会凝聚力,从社会经济保障、社会整合、社会融入、社会增效、社会认知、社会反应、人的能力、社会公正、团结、人的尊严等多个方面入手,积极在经济效应与社会效应、经济发展与公民权利保护、经济政策与社会政策等多个方面建立平衡关系,确立衡量社会质量的综合性指标。在这里,社会质量衡量可以从以下几个指标进行把握。

第一,人们要能获取必需的物质资源和环境资源而实现自己的社会经济保障权利。在具有社会质量的社会里,一方面人们应该赋予机会,也就是能有获取在收入、就业、居住、教育、卫生等所必需物质资源和环境资源的机会;另一方面社会体系应该(通过公共部门、盈利部门或非盈利部门)能尽力地从政策和制度规范上供给社会成员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资源,实现他们的社会经济保障权利。

第二,人们要能生活在包容性的社会中。在包容性的社会中,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就能获得来自多样化制度和社会系统的支持,社会成员可以通过各种制度能较好地融入社会生活之中。在这里“实现包容性增长,根本目的是让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发展成果惠及所有国家和地区、惠及所有人群,在可持续发展中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1]这就要求社会必须在公共安全、代际团结、社会资本、网络平台、经济整合、利他主义等方面做足功夫,其核心理念是将每一个体融入发展之中,各尽所能、各得其所,从而实现全体社会成员共建共享资源,提高社会质量。

第三,在共同的价值和规范基础上人们能实现社会整合。在具有社会质量的社会里,社会关系保有整体性和维系基本价值规范,具有良好的互动性,并充满信任、和谐友好。在这里,社会能实现大量的集体认同,个人、与他人、与社会的互动也能得到认同,在共享价值和规范基础上人们能建有较高的社会信任度并形成较高的信任关系。“正是通过建立在社会成员们的需要和潜在性基础上的社会联合,每一个人才能分享其他人表现出来的天赋才能的总和”[2](P510)通过这个基础建立的社会信任才能最大限度地消除社会成员之间的隔离因素,实现真正的社会合作,达成所有成员的和谐共存,增强整个社会整合的效果。

第四,人们要能自主赋权。赋权是指使个体能够控制自己的生活以及利用各种机会增能,通过聚焦个体身上知识、技能、经验等方面的潜能及其实现,关注人的发展和个人行动能力的提高。这种赋权侧重的是社会能给社会成员提供的发展机会和激发潜能的条件,个体权能发挥、增强的机会,以及人尊严的生活。“社会质量理论倡导人们对于社会生活的积极参与,支持各种公民组织的发展,促进民主参与,协调公民和各种市民社会组织的关系,以达成社会赋权和增能的目标”。[3]

三 社会质量理论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影响

以社会质量理论作为分析框架,其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影响以及能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提高有益的借鉴主要如下:第一能重新实现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结合。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在工业化、城镇化与现代化的过程中,人本主义与科学主义开始越离越远。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本来可以改变人的物质生存条件,改善社会结构和社会运行机制,但是一旦被片面的崇尚,科技理性便主导了现代社会。科学技术不仅成了主要生产力,而且成了脱离群众的、嬗变为作为统治人的工具,这样它通过有效的外在形式,在不断满足人的物质需求的基础上有效窒息了人的解放需求、人的批判意识,而且人的道德、情感的审美陶冶不断被消解,并放大对物的占有和追求、对生命意义反思的淡薄以及沦丧对终极价值的信赖,从而使得现存社会的经济、政治、思想文化日益一体化而形成人的工具化。更甚的是,这种技术理性主导的生产方式,由于无限追求利润,而不断积累深化生态、资源、人口、经济与社会的矛盾,并利用全球化通过资金技术援助、贸易义务、教育、债务削减和可再生能源生产等关键议题向全球转移和扩散。在这一问题上,社会质量理论的出现使得实现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结合具有可能性。社会质量理论注重人在社会的主体地位,它能彰显人的自然本质与社会本质的对立统一,从而在工具理性的基础上,发掘价值理性,引导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对真善美的追寻,对审美情趣的培养,对生命、尊严的伦理关怀。同时,社会质量理论作为社会政策范式,会着眼于社会体系、制度和组织体制等社会环境因素,会构建多样化的制度和政策,从而避免采用单一的指标来衡量社会发展和进步并实现人的发展。这样就可以突破技术世界对人的统治而破解现实困境,最终达成人们内心的和谐与统一、人的主体地位、和谐的社会关系以及实现人的全面自由与发展。

第二从理论上突出了以人为本的主题。马克思主义认为,历史的意义以及人的科学在人的历史中的意义就是人的经济的、社会的和精神的解放以及他们内在潜力的挖掘,并且这些潜力在创造性建设过程中的自由而全面的发挥。[4](P42)在这里,要真正实现人的权利与人的全面发展,就要建立从“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5](P273)出发的“每个人自由发展”的“联合体”,在这个“联合体”社会中“由社会全体成员组成的共同联合体来共同而有计划地尽量利用生产力;把生产发展到能够满足全体成员需要的规模;……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以及城乡的融合,使社会全体成员的才能得到全面发展”。[6](P223-224)显然,社会发展归根结底是人的发展,这就需要把个人发展与与社会发展以及社会关系和社会制度的改造结合起来,确定现实的内容和可行的途径。社会质量理论在这里就体现了这种以人为核心的社会发展观,它注重指向人的发展来衡量一个社会发展的质量,注重从人与社会对立统一的角度来解决人的发展问题,并通过实实在在的社会质量四个条件性因素的各项具体指标来测度和考察,从而切实改善民生以及提高人们的福利状况和生活质量,以及在社会中融入于参与。

第三为立足现实实践提供了理论探索的路径。首先要制定科学的社会融入、社会整合、社会增能的社会制度和政策。现代社会条件下,社会质量需要多种衡量的指标以及所有社会制度和政策,经济政策、政治政策、文化政策、社会福利政策等等,以及这些社会制度和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过程。这些政策必须为人们的经济社会保障提供可能性,而且人们的机会是均等的。这些政策必须体现出融入和参与,把社会边缘群体、社会底层弱势群体、相对贫困和社会排斥等问题纳入体制中进来进行研究和解决,从而提高社会全体成员的政治权利、经济权利和社会福利,达成和谐社会目标,真正实现社会的团结、稳定与和谐。其次,注重切实提高民众生活质量。在社会质量理论中,社会经济保障是一个最基本的方面。这其实体现着民众的生活质量问题。从现代经济学提出“生活质量”概念到后来从自然(居民生活环境的美化和净化)和社会(教育、卫生保健、交通、生活服务、社会风尚、社会秩序)两方面研究生活质量问题,以及现在把人的全面发展包括在生活质量之内,世界各国现都越来越重视生活质量问题。在我国,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提高生活质量已是必然要求。一个具有社会质量的社会必须使人们能够获得社会经济保障,获得必要的包括就业、教育、住房、医疗、环境等方面的权利,社会保障体系相应地要从就业市场体系、教育体系、住房体系、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等的社会体制上进行保障。目前,我们的社会要积极促进现代产业结构转型,推动消费文化、消费理念的进步,积极提高供给的增加和民众收入的增长,在充分满足人们基本的物质文化需要的同时,为追求社会福利最大化、提高生活质量提供尽可能多的便利条件。正如十八大报告指出的,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再次,要强化人们具有共同的集体认可的价值观和规范。从社会质量理论来说,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形成社会团结、社会互助、社会信任具有共同的集体认可的价值观和规范,并在体制上予以保障社会融入、社会整合、社会增能的社会制度和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因为这些社会制度和政策本身带有社会共同的价值、规范和团结,而非社会排斥,其过程更是社会质量所要求的人们的参与融入、自我实现,从而修复在实践中偏离的传统价值观和规范,重建相适宜的伦理文化与公民道德体系,从而使整个社会成为一个高度团结的社会。

[1]胡锦涛.深化合作交流,实现包容性增长— —在第五届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开发部长级会议上的致辞[EB/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0-09/16/c_13514830.htm.

[2]约翰·罗尔斯.正义论[M](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3]林卡,高红.社会质量理论与和谐社会建设[J].社会科学,2010,(3).

[4]沈恒炎,燕宏远.国外学者论人和人道主义第2辑[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1.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猜你喜欢

理论质量发展
坚持理论创新
“质量”知识巩固
神秘的混沌理论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质量守恒定律考什么
做梦导致睡眠质量差吗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