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体验式培训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2013-04-12王静静
王静静
(南京邮电大学 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46)
户外体验式培训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王静静
(南京邮电大学 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46)
近年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虽然发展到了一定的阶段,但是在实践方面仍然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亟待改善。户外体验式培训是指通过让受训者在室外情境下完成特定活动来达到相关目的的一种训练,属于体验式学习的范畴。本研究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不足进行了探究与反思,适时提出了将户外体验式培训应用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路,详细阐述了户外体验式培训内涵及价值,并结合实例探讨了将其运用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积极意义。
体验式学习;户外体验式培训;高校心理健康教育
0 引言
2013年4月发生的复旦大学的投毒案,南京航天航空大学金城学院的悲剧……这一系列的惨案不禁让国人哗然:“如今的大学生怎么了?”这些违法犯罪、道德行为失范或许发生在社会的大环境中不足为奇,但是当和我们受过良好教育的天之骄子们联系在一起时,不得不使人们思考当今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到底忽视了什么。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经历了从起步到发展的阶段,尽管在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健康水平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由于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起步较晚,理论基础比较薄弱,师资水平不足等因素,导致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存在很多不足。因此,必须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教学方式方法进行改革,以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户外体验式培训是体验式学习的一种形式。所谓体验式学习,是整合教育家杜威的“在做中学”以及凯斯西储大学的组织行为学教授大卫·库伯的“体验式学习圈”等学者的理论而形成的学习构架。它注重学习过程的情境性,强调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和反思。户外体验式培训创造了一种非常态的情景,让学生从这样的情景中发现自身平时意识不到的欠缺、盲点和潜力,使学生强烈地体验到个人奋斗的成就感和集体作战的愉快感[1]。目前,在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体验式培训机构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比较成功的如美国户外领队学校(NOLS)、体验教育学会(AEE)、挑战课程技术协会(ACCT),原野教育协会(WEA)等[2]。本研究将户外体验式培训引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1 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经过了多年的探索,已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是,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实践方面,还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1.1 重教学授课,轻心理训练活动
有些高校热衷于开设心理知识类的课程,将心理知识教育简单等同于心理健康教育,而轻视心理活动的训练[3]。这些高校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就是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化。上课的形式就是教师备课,讲述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知识,学生听课,考试。课程化的教学方式虽然能向大学生传播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但是对于个别学生的心理障碍以及心理问题却无法发觉并进行相关处理。
这种形式严重地禁锢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要知道大学生是一群特殊的群体,在现代社会,他们背负着很多的压力:社会的变化快,家长的期望高,就业的压力大,以及情感问题、学习问题,等等。正确认识以及分析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适时进行心理健康训练活动,已成为当代大学生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1.2 重问题解决,轻心理发展培训
我国高校的大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是从心理障碍问题的解决开始的,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就是解决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以及心理疾病,而忽视了多数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所面临的成长、学习、情感、适应性等诸多问题。其次,由于受到观念、资金的限制,部分高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没有开展范围更广的宣传和教育工作,只是片面地针对那些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忽视了心理健康教育预防为主的方针,致使很多大学生享受不到心理健康服务,一些潜在的心理隐患也因此被忽视[4]。
1.3 重心理测试,轻障碍问题解决
根据2011年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试行)》的通知,高校应重视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宣传工作,通过新生心理健康状况普查、心理危机定期排查等途径和方式,及时发现学生中存在的心理危机情况。学校要对有较严重心理障碍的学生予以重点关注,并根据心理状况及时加以疏导和干预。然而伴随着一年一度的高校新生入学,部分学校会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心理测试,排查出有心理疾病或有心理不健康倾向的学生,但是多数学校进行测试仅仅是流于形式,并没有进行后续的测试及跟踪工作,对于排查出来的有心理障碍的学生也没有给予重视和治疗引导。心理健康预防、测试、监控以及诊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只有长期关注学生,才能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掌握学生的心理规律。
2 户外体验式培训的内涵
户外体验式培训兴起于二战时期,德国教师怯恒(Kurt Hahn)博士将体验式学习作为一种独立的学习方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利用。后来英国海军邀请他开发出一套短期的训练项目,如登山、攀岩、健行、马术等课程,用来训练年轻海员在海上的生存能力并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经过实践,他们的训练方式明显提高了海员的生存率。二战结束后,体验训练的独特创意和训练方式逐渐被推广开来,训练目标也由单纯的体能、生存训练进一步扩展到其他领域,这就是户外体验式培训最早的雏形。
20世纪50至60年代,户外体验学习传到了美国,随后相继出现了多所户外学校,培训的模式、目标以及培训对象等方面都进一步有了标准化的体系。80年代以后,户外体验式培训逐渐引入了教育培训领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教育者加入了该领域的研究。1984年,美国凯斯西储大学的组织行为学教授大卫·库伯(David kolb)总结了先前学者的理论,从多学科对体验学习做了系统的研究,率先提出体验学习是由体验、观察与反思、归纳及应用并再回到体验所组成的“体验学习圈”[5]。
该模式将学习看成一个反复的经验圈。首先是体验,以活动来促进学生的团队合作、解决问题,并体会到活动的乐趣。其次是观察与反思,通过与过去的活动经验对比,评估达成目标的方法和活动过程,发展出创新的想法。再次是形成概念,重点是将思考的方法与经验进行归纳,提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以便于面对新的情境能做出反应。最后一个部分为应用,主要是把活动经验运用到适当的情境中去。该模式的提出为户外体验式培训的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6]7。
综上所述,户外体验式培训就是通过个人在活动中的充分参与来获得个人的体验,然后在培训师的指导下,团队成员共同交流,分享个人体验,反思个人行为,从而提升认识的培训方式[6]5。户外体验式培训是体验式学习的一个分支,它是让学生在大自然中通过一些活动来提高素质、陶冶情操的一种培训形式。
3 户外体验式培训应用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意义
3.1 户外体验式培训有助于培养大学生团队精神和自信心
根据埃里克森的社会发展理论,大学生处于人的心理发展的“友爱亲密对孤独(10—30岁)”阶段,这一时期相当于青春晚期。此时个体如能在人际交往中建立正常的人与人之间的友好关系,可形成一种亲密感。这种意义上的亲密感是指个体愿意与他人进行深层次的交往,并保持一种长期的友好关系,学会与他人分享而不计较回报。如果害怕他人占有和不愿与人分享便会陷入孤独中[7]。户外体验式培训是一种效果显著持久的培训方式,它注重团队成员在活动中的体验、交流和感受,使成员在团队活动中身心不断得到刺激,从而培养其沟通能力和自信心。
团队精神是指团队成员为达到共同的目标齐心协力,相互交流、讨论、配合、协作,最终共同实现目标的一种团队成员共有的向心力。它强调的不是个人成绩,而是整个团队为着同一个目标、同一个梦想的奋力拼搏。户外体验式培训就是把这种精神的培养融入在生动有趣的训练项目之中,在不知不觉中体验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例如“穿电网”项目,只要有一个人没有通过电网,团队就算输了。而且由于电网本身的不规则形,必须要和其他同学相互协作才能通过。这就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而学生成功的次数多了,自信心也就加强了。“人心齐、泰山移”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将户外体验式培训引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可以为每一个学生营造一个现实逼真的情境,通过培训老师的引导,使学生在一个愉悦、欢快的状态下,进行相关训练,从而认识到自身心理以及性格等方面的不足和缺陷,使学生在这种体验深刻的情境下达到人生观以及世界观的培养。
3.2 户外体验式培训弥补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性不足
党的十七大制定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目前,中国各大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主要是集中在课堂或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室,难以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来给学生进行发展性培训。而户外体验式培训让大学生“走进自然、回归自然”,打破了过去心理健康教育注重课堂上教师的讲授以及心理健康咨询室只关注心理障碍学生的心理治疗,代之以学生在训练项目中体验性的学习和实践,使学生掌握各种心理技能,引导学生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良好的心理素质。
皮亚杰认为,心理发展就是个体通过“同化”和“顺应”日益复杂的环境而达到平衡的过程,个体也正是在平衡与不平衡的交替中不断建构和完善其认知结构,实现认知发展的。心理健康的主旨就是培养学生心理健康的品质以及社会适应性,完善学生对事物的认知,实现其心理健康的发展。根据皮亚杰的理论,学生认知的发展需要学生与环境的不断的相互作用,“不平衡—同化—顺应—平衡”不断循环的体验才能促进其心理结构的发展。户外体验式培训就是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和环境相互作用的平台,它融合了心理学、行为学、教育学等多门学科理论,在内容设置以及表现形式上新颖独特,弥补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性不足,是有效实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
3.3 户外体验式培训有助于学生“做中学”,提高教学效果
户外体验式培训主要由水上、野外和场地三类课程组成,以下是一些典型的训练项目[8]。背摔是每一位队员都要从一座高1.6米的平台边缘直身向后倒下,两排在台下的其他队员负责伸出双臂将其接住。穿“电网”是指一些大小不一、形状没有规则的网孔,要求每个队员都要在其他队员的托举下依序通过一个适合自己的网孔,不得触网,同时,在规定时间内,全体队员都要通过。还有破冰、登“毕业墙”、攀岩,等等。在训练的过程中,个体的一切体验都伴随着身体活动,其中一些高强度的行动可引起特定的心理变化,学生通过真实的体验,可促进其思维方式、认知、心理结构的转变。其中,某些高难度的训练项目给学生心灵带来极大的震撼,从而学到很多课堂学不到的知识。
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心理健康是指个体无论在任何环境下都能保持一种良好的心理效能状态。大学生正处于积极求学、准备走向社会的过渡期,大学生心理健康应包括观察力、判断力和创造力在内的智力因素,健康的情绪情感、坚强的意志品质和健全的人格在内的非智力因素,以及良好的人际关系和较强的适应能力四个方面[9]。由此可见,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是智力方面和其他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而社会环境对个体心理素质的形成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因此,学校不仅要教授学生心理健康的相关知识,还要积极给学生创造与外界环境相互交流的机会,保障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户外体验式培训积极倡导杜威的“做中学”理论,通过设计场景让学生挑战、感悟和分享,让大学生在特定的户外情境中接受心理素质训练。也就是说,学生通过做获得了经验、体验,从而学到了知识,锻炼了能力,提升了心理素质。如野外徒步,背着全部的给养、装备,走完一段未知的行程。这对于一些缺乏困难考验、意志相对比较薄弱的大学生来说是一项巨大的挑战,只有通过团队互相合作、互相鼓励,以及自身顽强的毅力、坚忍不拔的品质才能获得成功。训练者在徒步过程中,会经历犹豫、恐惧、退缩、煎熬等一系列的心理活动,最终积极面对困难、自我挑战,完成任务。而这些必然会让训练者的心理素质得到提升。
4 结语
心理健康教育不同于其他的学科教学,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心理健康知识,而且是为了提高大学生的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相关的能力。学习是需要体验的,告知学生应如何很少有效,重要的是要让学生自己体验到。正如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和教育改革家罗杰斯说的:“我们不能直接去教其他人,我们只能促进他的学习。”确切说来,能力不是教会的,而是学生在体验、反思、形成概念、运用等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户外体验式培训在中国还属于比较新颖的培训方式,将其运用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还需要充分了解学校以及学生的需要,培训过程要进行详细的设计与规划。而且户外体验式培训对于培训教师的要求也很高,不仅专业知识要扎实,还要具备相关教育学、心理学素质,善于和学生沟通和引导,使知识成为学生自己体验的果实,让学生享受到成长的乐趣。
[1] 许晓平.体验式培训—新的培训潮流[J].中国培训,2001(10):13-14.
[2] 周钱琳.体验式培训在我国公务员培训中的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3] 柯佳敏.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3(6):39-41.
[4] 张明.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5] 施良方.学习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6] 刘永中.企业管理—户外体验式培训全案[M].广州:南海出版公司,2004.
[7] 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44.
[8] 王菁,易东灵.拓展训练与团队培训[J].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1):81-83.
[9] 西北工业大学健康教育工作室.大学生健康教育[M].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4:30-35.
2013-03-10
王静静(1989-),女,安徽芜湖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课程教学论研究。
G64
A
1671-6876(2013)02-0172-04
[责任编辑王荣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