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系统论思想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改革
2013-04-12雒新艳
雒新艳
(河海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98)
用系统论思想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改革
雒新艳
(河海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98)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是由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其教学考核方式融合形成的系统。以系统与要素辩证关系为切入点剖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可以形成优化课程体系提高教学效果的基本改革思路:首先,树立培育学生全方位能力的新型教学理念和师生双重主体、师生双向互动的新型教学模式;其次,结合教材与生活提炼教学内容;再次,针对不同背景学生选择多元有效的教学手段;最后,根据教学内容灵活运用案例教学、实践教学和启发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
系统论;优化;双重主体;问题;多元互动
0 引言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以下简称“原理”)课程是我国高校本科生公共必修课之一。长期以来,由于受社会上共产主义信仰日趋淡化、功利主义和感官主义普遍流行的客观环境影响,“原理”课程在高校教学过程中倍受歧视。要想切实改善教学效果,除了主讲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理论水平和教学技能,把教学单位从大班(约160人)拆分为小班(约90人)等主客观行为之外,“原理”课程本身的内容建设至关重要。针对当前“原理”教学现状,河海大学课程组从系统论思想入手,借助系统与要素辩证关系分析方法,形成优化课程体系、提高教学效果的总体思路。
1 “原理”课程包含的系统与要素辩证思想
按照一般系统论创始人贝塔朗菲在著作《一般系统论:基础、发展和应用》一书中的观点,系统是指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诸要素综合体,具有整体性、动态性、有序性和目的性等特点。系统与要素关系是事物整体与部分关系的典型表现形式,体现的是动态过程中的整体与部分关系,更强调部分之间分工运作的有序性及其整体功能的发挥。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就是一个由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考核方式等相对独立的要素相互融合形成的课程系统。这些要素均有自己的独特功能和作用,同时相互依赖、相互支撑和相互渗透,共同构建并影响着系统整体功能的发挥[1]。
一方面,“原理”课程整体功能的发挥依赖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诸要素的优化组合。教学理念是指教学活动开展的总体性和指导性观念,系课程教学宗旨、教学目标和教学思路等观点的总和。教学内容是指既定课程所要传达的知识结构和主要观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是指传达教学内容的具体路径、辅助工具和使用技巧。上述要素相互支撑、共同作用,形成相互衔接的完整课程体系。“原理”课程正是通过具体教学环节相互渗透、彼此促进形成的有机整体。它必须有自己明确的教学目标,即教会学生整体辩证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精神操守;必须改变教师作为单一教学主体、教师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的传统教学模式,形成师生作为双重主体、教师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双向互动型教学模式;必须根据教学宗旨,结合社会热点,选择相应知识观点作为核心教学内容;同时选择和采取适当教学手段和方法有效传达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目标。每一个环节的优化和有效结合,才能使“原理”课程体系发挥出最大的整体效能,切实提高教学效果[2]。
另一方面,“原理”课程诸环节协调运作和整体功能有效发挥之间呈现动态性。按照系统论观点,整体大于诸要素之和。“原理”课程诸要素协调运作必然使系统整体功能以几何级数增加。与此同时,课程整体功能有效发挥的关注时刻通过构成要素的时效性传达出来。这种关注首先体现为新型教学理念的坚持与实践;其次体现为能够很好传达课程要义并且能够折射现实生活的问题的提炼;最后体现在启发性、研讨性教学方式的运用。课程构成要素之间的这种协调运作也将调动“原理”课程实际教学效果的改善和提升。相反,如果某一环节背离轨道,必然导致“原理”课程整体功能的大幅降低。例如,虽然“原理”课程把教会学生整体辩证的思维方式、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和精神操守作为教学理念,但是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师进行简单知识灌输的教学手段、凭借应试型试卷一次性给出学生该课程的最终成绩,则根本无法实现既定教学目标,还会使“原理”教学体系发生混乱,无法保证教学效果。
2 引入实践教学环节,支撑师生双重主体和双向互动的新型教学模式
依据“原理”课程呈现的系统与要素辩证运动关系,针对当前“原理”教学因循传统、简单灌输的状况,必须首先引入实践教学环节,使抽象观念同感性生活相融合,以支撑师生双重主体和双向互动的新型教学模式。
在传统的“原理”教学中,哲学作为马克思主义原理主体部分具备抽象性和超验性很强。似乎哲学原理的讲解不需要列举事例,只需概念间的纯逻辑推导。此种理念“造就”了“原理”课程抽象空洞的特征,形成教师为讲授主体、教师解释学生被动接受的单向教学模式。这种模式支撑的只能是知识传递的初级教学理念,只能造就一批听课机器,而不是善思自觉的能动主体。这种理念不符合时代发展需求,无法培育有思想、有担当、有能力的新型人才。时代呼唤新型教学理念,“原理”课程内容本身也要求确立培育学生全方位能力的新型教学理念。马克思之前的哲学是形而上学,强调对生活的远离和反思,而马克思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的最大特征就是关注现实。“原理”是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总结世界工人运动趋势、提升世界经济变化和政治运动规律而成的一般社会发展规律的总称。因此,“原理”课程不能停留在抽象空洞的思辨游戏和晦涩说教层面,应当开放理论指向和传播渠道,引入实践教学环节,使之成为提高学生思维方法、训练学生写作科研交往能力、培育学生人文素养精神操守的场所。河海大学“原理”课程组划分出24学时专门作为实践教学环节,具体包括演讲、辩论、读书交流和PPT展示、撰写读书报告、学生实践课题等教学内容。要求每个学生都参与上述环节,并且向其他学生展示和交流。通过躬行和内化,马克思主义宏观整体的社会历史发展理论和世界图景原理变得不再遥不可及,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观念层面转化为实践层面,抽象观念同实际生活相融合;课题调研等环节增加了学生接触和了解社会的机会,有利于生长出学生对自己、亲人、社会和国家的责任感。
3 选取通专结合的教学专题,注解多元交叉和纵横交织的教学内容体系
既然转换教师单一主体、全面解释的传统教学模式为师生双重主体、双向互动的新型教学模式,教学过程必须从知识的满堂灌输过渡到对教材内容通过现实生活折射出来的问题进行讨论。因为“原理”是面向所有高等院校开设的公共基础必修课,授课对象来自不同专业和不同学科背景。所以要想提升该课程教学效果,教学内容选取至关重要。总而言之,要求讨论的问题具备两个特点:其一,强烈现实感;其二,明确专业性。
首先,我们选取如下10个问题作为理论教学内容:1)通过讨论马克思恩格斯的人格魅力、思想魅力和现实魅力,使学生认识到当前学习“原理”课程的重要意义,即世界观、方法论和精神操守熏陶。2)解读实践概念的多重含义和理论地位,呈现马克思主义自然、历史与社会相融合的一元世界观及其现实意义。3)展示真理与价值的辩证关系,表达现实与理想、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马克思主义历史辩证法。4)融合实践与反思、个体与类的不同视域,说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实质与创新之处。5)关注科技异化现象,展示马克思主义整体主义历史观的独特视角,即在社会形态更替和经济政治文化牵连的互动结构中分析问题。6)分析我国和世界水资源的现状与对策,揭示马克思主义社会结构分层理论及其方法论意义。7)比较不同劳动形态及其劳动者的社会地位,阐释剩余价值的当代表达方式。8)引入城市发展和空间理论,深化马克思“世界历史”的概念内涵。9)借鉴美英日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成果,思考我国社会改革之努力方向和目标。10)针对大学生理想淡漠和信仰缺失状况,描述共产主义思想的全方位涵义及其对社会意识的支撑作用。这些问题可以教会学生从现实生活既定层面切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路径,把教材内容有效转化为教学内容,达到人文社科知识和理工科不同专业知识的融合,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3]。
其次,选取富有课程特色和专业特色的实践教学内容,发挥学生主体意识,在亲自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认知或体悟马克思主义抽象原理的深刻内涵和改造世界功能。例如,演讲活动中,“理解的桥梁”、“自由花开在限制的沃土上”、“关爱自然、关爱生命”等题目深受学生欢迎;辩论比赛中,“个性是否需要刻意追求”、“社会竞争和社会合作哪个更能促使文明进步”、“善心是真善还是善行是真善”、“流动人口增加是否有利于社会进步”等题目非常具有课程和专业双重特色。学生参与课题调研活动的积极性会更高,他们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通过问卷调查、访谈交流、网络跟踪以及理论分析等方法,对自身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农民工子女教育、弱势群体生存、老龄化和城市化、社会保障等——进行深刻反思,真正把知识融入自身知识结构体系,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各种能力,另一方面提升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4]。
4 运用多元教学方法,丰富和提升课堂教学内涵和教学质量
根据选取的理论教学内容和实践教学内容,课程组设定出不同教学方法,并且借助现代教育手段和媒介有效传达,以期实现全方位培养学生的教学理念。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和不同层次学生,我们运用案例导入、热点讨论、资料分析等教学方法展开课堂教学,采取教师讲授、学生主题发言、小组交流等多种教学方式深化教学内容,积极有效利用网络、多媒体等手段强化课程的可感性和体验性,丰富和活跃课堂气氛[5]。
1) 案例教学法,是指教师先介绍生活中的典型案例,并且创设一定情境激发学生思考,然后师生共同交流讨论,找出案例背后隐藏的理论问题,启发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相关原理解释此案例,提高他们的整体思维能力,培育他们关注现实问题的意识。例如通过“鱼儿不会说话”的案例,诱导学生展开多元发散式思维,理解诸多相关原理:在社会发展中,经济效益和人文价值何者更重要?科技进步与人类进步的关系如何?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需要怎样的社会条件?案例教学法使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原理贴近青年学生的思想实际和思维认知特点,引导学生将理论与实际相联系,正确认识社会实际矛盾,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
2) 实践教学法,是指通过学生课题研究、读书报告PPT交流等手段,充分发挥学生的教学主体作用,引导他们关注和积极思考社会现实问题,全面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学术研究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团队精神和公共责任意识,拓展和丰富课堂教学内涵和质量。以读书报告PPT交流为例,先由教师推荐,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论兴趣选定阅读书目,然后在教师指导下按期完成阅读,认真做好读书笔记,梳理出著作的基本思路和观点。在此基础上制作PPT文本,从内容介绍、观点呈现、自我思考三个方面交待该著作,达到和所有学生共享的教学宗旨。实践教学法激发了学生参与、体验和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积极性,鼓励他们走出校园、了解社会,可以引导学生全面自由发展。
3) 启发教学法,是指教师采用提问、资料查阅等技巧和手段,鼓励学生提前进入教学情境和教学内容,使学生的自主思考延伸到课前,充分彰显学生的主体角色和主体意识。学生自觉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对激发课堂活力、丰富课堂质量更加有效。例如在讲授“马克思恩格斯人格魅力、思想魅力和现实魅力”问题时,可以布置学生课前先去查阅资料,了解马克思恩格斯其人其事,缩短与他们的时空距离和心理距离,搭建起解读他们思想和理论的视域平台和背景。在讲授“当代社会科技异化”问题时,密切联系学生专业背景,深化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整体主义社会历史观的理解。水电专业学生可以梳理水力技术和电力技术发展史,反思科学技术在人类自身发展中的作用评价机制,甚至引出对科技与道德、科技与社会进
步等关系的思考。讲授“真理与价值辩证关系”问题时,先播放实用主义、个人主义、集体主义等不同人生观价值观典型事件,然后利用课堂和学生交流对上述事件的看法,结合理想和现实辩证关系畅谈自己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评判标准。
总之,通过更新教学理念、整合教学内容、革新教学方法和手段、转换教学模式、引入多元考核和过程性考核体制(即实行书面考试与口头测试、阶段考核与课堂作业、直接交流与网络作业相融合的综合测评系统)等改革举措,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体系必将由内而外、由里及表、由要素到整体得到全面优化,最大程度地改善其系统功能,释放出要素简单相加难以达到的作用力和冲击力,极大改善“原理”课程教学效果,提高“原理”课程教学质量。
[1] 于晓明,牛纪国.浅析整体与部分的深化和创新——整体与部分在系统论和管理学中的应用[J].西安社会科学(哲社版),2008(6).
[2] 龙海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实效性探讨[J].高教论坛,2010(5).
[3] 逄锦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修订中的一些理论认识和对使用该教材的建议[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8(5).
[4] 赵雷.“以学生为中心”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学初探[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7).
[5] 王德召,张卫红.新形势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改革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0(15).
2013-04-25
G642.0
A
1671-6876(2013)02-016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