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大众媒介时代的灾害报道

2013-04-12徐占品刘艳增焦贺言

关键词:邢台唐山灾区

徐占品 刘艳增 焦贺言

(1,2,3.防灾科技学院 人文社科系,河北 三河 101601)

传统大众媒介时代是相对于原始传播时代和新媒体时代而言的。[1,2]传统大众媒介时代是指从现代报纸的诞生直到新媒体出现的这一历史时期,这个阶段中,现代报刊、广播、电视等媒介诞生并逐渐成为人们获得信息的重要渠道。在中国,从1872年4月30日《申报》在上海创办肇始,到1990年代中期互联网开始进入公众生活为止,传统大众媒介时代共延续了一个多世纪。

在这一百多年中,中国社会经历了晚清、中华民国、新中国三个历史阶段。在此期间,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频繁发生,给国家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极大影响。笔者从《危及人类的100场大灾难》、《震惊百年世界的20大灾难》、《危及中国的40场大灾害》等书籍中,选取了处于这一传播时代具有代表性的自然灾害事件进行研究,以系统考察并分析传统媒体的灾害报道特点。

一、构建灾害报道模式:“灾害——救助——重建”

原始传播时代的灾害信息传播受到了时空限制,并带有主观性色彩,由于缺乏专门的新闻传播从业人员,灾害报道缺乏固定模式。传统大众媒介时代里,现代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介成为新闻报道的主要载体,专门的新闻采编机构和新闻采编人员保障了信息的及时和连续传播。传统大众媒介时代是新闻传播活动走向专业化的关键时期,灾害新闻报道模式在这一时期得以形成和完善。

1920年12月16日,海原发生大地震,《申报》对这一灾害事件进行了报道。地震发生次日,《申报》报道地震导致天津“杂物微有倾覆,电灯摇动,电话局电扇被震堕地”[3],12月18日报道北京“昨晚八点半地震一分钟止”[4],12月20日报道“西安西北因地震地塌毁屋数间”[5],12月 22日报道洛阳“地震约有五分钟”[6]。多数报道内容简练,仅用三四十字简单介绍情形,只有洛阳地震的报道较为具体,刊载了440字,对地震景象和灾害损失进行了详细描述。关于本次地震震中的报道最早见于1920年12月24日,这一天《申报》第6版刊登《甘肃大地震之惨象》,是《申报》对于海原地震最直接最详细的报道[7]。此后,《申报》还发表了《甘肃之抗抿与地震》(17227号)、《陕西凤翔电告地震被灾惨状》(17246号)、《甘肃地震之惨状》(17266号)、《甘肃地震之救济法》(17290号)、《青年会开演甘肃地震影片》(17370号)、《甘肃固原又有猛烈地震讯》(17789号)等文章,这些文章分别涉及灾害造成的损失、政府的灾害救助举措等内容。

新中国成立后,从1966年到1976年,中国境内发生了四次7级以上地震:河北邢台地震、云南通海地震、辽宁海城地震、河北唐山地震。《人民日报》作为中共中央机关报,对这些灾害事件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报道,并建构了中国媒体灾害报道的“灾害——救助——重建”模式。

1966年3月8日邢台发生6.8级地震,3月11日出版的《人民日报》在头版头条位置刊发了题为《河北邢台地区发生强烈地震 党和政府领导人民大力救灾》文章,这则新闻简单介绍了震中位置、震级、震中烈度,以及党和政府的救助开展情况。[8]此后,直到6月10日,所有报道都指向抗震救灾,比如《中央慰问团到达邢台地区的地震中心地带 代表党中央毛主席和国务院慰问灾区人民 各方面发扬革命集体主义精神热情支援地震灾区》(1966年3月12日)、《邢台地震区人民积极展开抗灾斗争》(1966年3月17日)、《奋发图强 自力更生 重建家园 发展生产 邢台灾区群众发扬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地震后的抗灾救灾斗争已经取得了重大成就》(1966年3月19日)。6月13日《人民日报》第2版发表文章《邢台地震区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 战胜严重自然灾害夺得了夏季好收成》,指出:夏收时节已到,邢台地震灾区频频传来喜讯。邢台地区有关部门根据小麦长势和收打情况来看,预计灾区的二百多万亩小麦,亩产量比去年提高,而且地震灾害越严重的地方,增产的幅度也越大。[9]这标志着地震灾害报道转入灾后重建。

《人民日报》关于唐山地震的报道进一步完善了“灾害——救助——重建”的模式。1976年7月28日唐山地震发生,7月29日出版的《人民日报》在头版位置刊发了两则相关新闻:《河北省唐山、丰南一带发生强烈地震后伟大领袖毛主席、党中央极为关怀 中共中央向灾区人民发出慰问电》和《河北省唐山、丰南一带发生强烈地震 灾区人民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 发扬人定胜天的革命精神抗震救灾》。前者全文刊发了中共中央的慰问电,后者简单介绍了地震灾害的基本情况:我国河北省冀东地区的唐山—丰南一带,7月28日3时42分发生强烈地震。天津、北京市也有较强震感。据我国地震台网测定,这次地震为7.5级,震中在北纬39.4度,东经118.1度。震中地区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失。[10]这可以看作是对客观灾害本身的报道。

《人民日报》7月31日在头版刊文《首都人民发扬人定胜天的大无畏革命精神 在毛主席党中央亲切关怀下坚守岗位英勇抗震》,从此拉开了京津唐救灾报道的序幕。此后的十二天时间里,《人民日报》刊发了28篇文章报道抗震救灾的具体举措和涌现出的先进集体。8月14日,《人民日报》头版发表了题为《地动山摇何所惧——来自唐山的开始恢复生产的喜讯》的文章,标志着《人民日报》唐山地震报道由灾害救助为主转为灾后重建为主,直到9月10日,“毛泽东逝世”开始成为最具新闻价值的事件,唐山地震报道至此结束。

民国时期《申报》关于海原地震的报道和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日报》关于邢台地震、唐山地震的报道,都是传统大众媒介时代灾害报道的典型案例。通过这些案例可以发现,在巨灾大难的新闻报道实践中,传统大众媒介逐渐构建并完善了灾害报道的一般模式,客观灾害事件的基本情况是灾害报道的首要内容。灾害救助是灾害报道的第二个阶段,也是最为重要的阶段,因为直接关乎拯救灾区民众的生命财产,还关系到社会稳定。灾后重建报道承接灾害救助,是灾民恢复正常生活和灾区恢复生产的媒介呈现,也是消除灾害物质影响和精神影响的重要手段。“灾害——救助——重建”灾害报道模式的确立,为传统大众媒介时代和新媒体时代的灾害报道提供了模板,对于规范灾害报道、提升灾害报道时效性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灾害报道目标失衡:重宣传,轻事实

传统大众媒介时代的灾害报道受到了意识形态的强烈干预,无法摆脱为政党服务的职责,灾害报道内容在严格“把关”之下,与客观的灾害事实存在一定的差距。通过这一时期的灾害报道文本细读,发现中国传统大众媒介时代灾害报道在报道目标上存在“重宣传,轻事实”的失衡现象。

《申报》关于海原地震的报道篇数不多,且内容笼统。对于事实的描述简单,加之新闻语言文白掺杂,直接影响了对灾害事件的客观描述。《申报》的报道中尽管多数直接描述灾害发生时的场景,表现出客观中立的专业主义立场,但是,也有一些报道带有宣传色彩,如一日北京电甘肃消息:回教徒本图大举抗拒中央政府,旋因大地震回教之雪人及其他领补罹难者实繁。有徒闻:有教中领袖五百余人在某处举行宗教大会,适值地震,均遭非命。回教徒视地震为上天垂戒,故乃改变对付中央政府之态度。[11]这样的报道难免有向中央政府献媚之嫌。

新中国成立后,媒体一直被看做党和政府的耳目喉舌。尽管形成了较为固定的灾害报道模式,在灾害报道的时效性上也取得了突破,但是由于新闻资源的垄断,导致了灾害报道内容侧重新闻宣传,往往忽视受众的新闻需求。

《人民日报》1966年3月11日头版头条新闻《河北邢台地区发生强烈地震 党和政府领导人民大力救灾》的导语为“中央慰问团到达灾区,转达党中央和毛主席的关怀,极大地鼓舞了当地群众和干部。当地人民发扬顽强斗争精神,依靠社会主义制度,依靠集体力量,群策群力,安排生活,恢复生产。”[8]《人民日报》3 月12日头版灾害新闻的导语是:灾区人民说:“千好万好,不如社会主义好。”“有党和毛主席,有解放军,天塌下来也不怕。”“请党中央和毛主席放心,我们一定能够战胜灾害和困难!”[12]这些新闻的导语中没有呈现地震灾害要素和灾害救助等内容,而是强调党中央和毛主席的关怀,其旨在进行正面宣传。

在《人民日报》关于唐山地震的报道中,这种现象更为明显。地震发生的第二天,《人民日报》于头版刊发了两则与灾害相关的文章,头版头条刊登的是中共中央致灾区人民的慰问信。头版的另一则灾害报道则报道了地震参数(震中和震级)、地震损失和救灾举措。而关于灾害损失的报道仅有一句话“震中地区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失”,文章的主体部分是灾害救助,分别报道了各级各类党组织的救灾措施。主体部分还包括灾区民众开展的自救互救情况以及夺取抗灾斗争胜利的决心。

1976年7月29日至9月9日,《人民日报》在对唐山地震进行的为期50天的报道中,都表现出明显的报道目标失衡,灾害的发生情况、灾害造成的损失、灾害救助过程,都应该成为灾害报道的重心,也是广大受众最为关心的内容,在唐山地震的报道中,灾害发生情况一带而过,灾害造成的损失含糊其辞,灾害救助报道数量多但是内容多有偏离。灾害救助是政府、公众面对灾害时的具体举措,具有客观性,是全国受众关注尤其是灾区受众关注的内容,在整个唐山地震的报道中,满足受众需求并未成为新闻报道的重要出发点。不管灾害如何严重,也不管灾害救助如何紧迫,《人民日报》仍然在灾害报道中大量使用宣传话语。唐山地震后,《人民日报》用50天的时间对这一灾害事件进行了密集报道,共计刊发与灾害相关的文章93篇,其中通讯37篇、消息35篇、评论13篇、信函讲话5篇、文学作品2篇、图片新闻1组。消息可以直接客观展现灾害损失和灾害救助情况,但是在所有灾害报道中所占比例仅为37.6%,而带有较强主观性和明显宣传色彩的评论、通讯、文学作品则占到了文章总数的55.9%,客观性报道和主观性宣传出现“倒挂”失衡现象。

从邢台地震到唐山地震的十年,正处于文化大革命时期,政治话语鲜明的体现在新闻报道之中,尤其是受到灾害事件所可能带来的消极影响和新闻控制成本较低等因素的影响,执政党对于灾害报道慎之又慎,常常对易于激发社会矛盾的敏感问题进行政治化处理,降低其消极影响。“重宣传、轻事实”的灾害报道惯性一直沿用到了20世纪末。在新媒体时代初期,由于新媒体的普及率较低,传统大众媒介在新闻报道方面仍然发挥着垄断作用。1998年中国南方特大洪水灾害中,宣传仍然成为新闻选择的重要标准之一,重点强调领导关怀、政府救助和民众奋力抗灾,而对于灾害带来的危害和造成的损失等客观事实,却极少涉及。即使在进入新媒体时代的2008年年初南方雨雪冰冻灾害中,传统主流媒体的灾害报道仍然呈呈现出“重宣传轻事实”的特点。[13]

三、新闻职业精神缺失:失实报道误导舆论

正是由于传统大众媒介时代里传统媒体的新闻垄断,政党控制下的媒体很少受到来自受众的压力,在灾害事件中,新闻报道的宣传目标高于事实呈现的目标,新闻工作者在灾害报道中往往缺失职业精神,大胆挑战新闻的真实性原则,无视广大受众的新闻需求,扭曲甚至编造新闻误导舆论,直接影响了受众的知情权和灾害救助效果。

前文提及的《申报》海原地震报道中《甘肃之抗抿与地震》一文,具有时新性和趣味性,符合新闻价值要求。[11]通过文本不难看出,这篇文章是站在“中央政府”立场上的,既有“中央政府”对反抗者的蔑视,也有“汉族”对少数民族的讥讽,还有利用“回教徒视地震为上天垂戒,故乃改变对付中央政府之态度”来误导舆论。

邢台地震报道中,则把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作为取得抗灾胜利的主要原因。《人民日报》3月19日头版新闻中写道:(王洛居)这个在旧社会讨过饭、当过长工的老贫农,热爱毛主席的书,在这几天紧张的救灾活动中,他仍然领导着一个学习小组,坚持学习毛主席著作,用毛泽东思想来鼓舞大家积极参加重建家园的斗争。他说:“毛主席的书,是俺们穷人闹革命的书。有毛泽东思想,俺们什么困难也不怕。”[14]

1970年云南通海发生7.8级地震,《人民日报》在1月9日头版刊载新闻《云南部分地区发生强烈地震毛主席林副主席亲切关怀受灾人民当地军民信心百倍地进行抗灾救灾中共中央立即致电慰问受灾群众,并布置抗灾有力措施》。在这则新闻中,没有交代震中,对灾情也只字不提,并且将震级调低为“七级”,存在瞒报和虚报现象。将标题主语设置为“毛主席林副主席”,文中着重指出“毛主席著作”、“毛主席领导”、“毛泽东思想”对于抗灾斗争的极其重要作用。直接导致在灾民最缺乏食品、衣物和临时住房的时候,四面八方向灾区捐助都是“精神食粮”:数十万册“红宝书”、数十万枚毛主席像章和14万封慰问信。[15]灾害报道对于灾害救助具有指导作用,不同的报道内容将带来不同的传播效果,也决定着灾害救助能否顺利开展。

灾害报道中误导舆论的另外一种常用方法是“建立联系”。唐山地震报道中,《人民日报》一开始就将灾害救助和政治层面的“批邓”联系在一起。相继发表了《深入批邓促生产 支援灾区多贡献》(8月5日第1版)、《深入批邓抗震救灾》(8月11日第1版)、《抗震救灾的现场也是批邓的战场》(8月12日第1版)、《玉田县各级党组织以批邓为动力带领群众抗震救灾重建家园》(8月18日第2版)、《深入批邓推动抗震救灾 开滦煤矿恢复生产工作胜利进行》(8月25日第4版)、《抗震救灾现场的一次批邓会》(8月27日第1版)、《深入批邓是战胜震灾的强大动力》(8月28日第1版)、《批邓唤起回天力——记河北省滦县干部群众自力更生重建家园》(9月8日第4版)等21篇文章,这些文章都在标题里直接使用了“批邓”这一词汇,将抗震救灾取得胜利与“批邓”联系起来,最终达到误导舆论的目的。

1998年的洪灾报道也延续了传统媒体灾害报道模式,尽管较之六七十年代的灾害报道,客观性、真实性得到了提升,不再用“精神救灾”指挥“物质救灾”等词语,但由于灾害新闻的特殊性,传统媒体在灾害报道过程中依然存在着失实报道从而误导舆论的情形,如过度报道救灾而压缩灾害造成的人员和财产损失的报道,过分彰显先进人物而忽略灾区民众的个体感受,过多报道领导新闻和会议新闻而较少报道灾害救助细节,这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受众全面客观地了解灾害事实,对于外围受众灾害救助行为的开展产生了消极影响。

[1] 徐占品,樊帆.原始传播时代的灾害信息传播[J].新闻爱好者,2012(4).

[2] 徐占品,刘利永.新媒体时代灾害信息传播特点[J].新闻界,2013(6).

[3] 国内专电[N].申报,1920-12-17(3).

[4] 专电二[N].申报,1920-12-18(6).

[5] 北方近事记[N].申报,1920-12-20(6).

[6] 洛阳地震之所闻[N].申报,1920-12-22(6).

[7] 甘肃地震之惨象[N].申报,1920-12-24(6).

[8] 新华社.河北邢台地区发生强烈地震 党和政府领导人民大力救灾[N].人民日报,1966-3-11(1).

[9] 新华社.邢台地震区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战胜严重自然灾害夺得了夏季好收成[N].人民日报,1966-6-13(2).

[10] 新华社.河北省唐山、丰南一带发生强烈地震灾区人民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发扬人定胜天的革命精神抗震救灾[N].人民日报,1976-7-29(1).

[11] 甘肃之抗抿与地震[N].申报,1921-2-2(4).

[12] 新华社.中央慰问团到达邢台地区的地震中心地带 代表党中央毛主席和国务院慰问灾区人民 各方面发扬革命集体主义精神热情支援地震灾区[N].人民日报,1966-3-12(1).

[13] 徐占品,迟晓明,李丹丹.管窥新闻联播2008年冰冻灾害报道[J].防灾科技学院学报,2008(2).

[14] 新华社.邢台灾区群众发扬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地震后的抗灾救灾斗争已经取得了重大成就[N].人民日报,1966-3-19(1).

[15] 杨家荣.大劫难的回眸:通海7.8级大地震30周年祭[J].边疆文学,2000(1).

猜你喜欢

邢台唐山灾区
50万升汽柴油保供河南灾区
安庆石化:驰援灾区显担当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邢台分行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唐山分行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邢台分行
唐山香酥饹馇圈
游邢台动物园
王大根
把唐山打造成为国家级节能环保产业基地
关于加快邢台地热资源的开发与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