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谢六逸媒介批评思想及其现代价值

2013-04-12王永伦

关键词:新闻学新闻记者报纸

王永伦

(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1)

谢六逸(1898-1945)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有影响力的作家、现代新闻教育开拓者之一、著名的报刊编辑。他从事新闻教育达12年,主编报刊8种之多。谢六逸在新闻事业实践中,主要发表了《新闻教育的重要及其设施》、《新闻教育与新闻事业》、《新时代的新闻记者》、《青年与新闻》等媒介批评作品和言论。这些文章与言论反映了他媒介批评的实践、思想和成就。在我们现在所能接触到的研究文献中,对谢六逸媒介批评方面的论述仅有胡正强先生《谢六逸,不应被遗忘的新闻批评家》一文和刘建明先生《中国媒介批评史》一书中“谢六逸笔下批判报刊堕落现状”章节。胡先生一文主要肯定了谢六逸的新闻批评、新闻批评家概念提出的意义,并论述了谢六逸涉猎新闻批评的原因、新闻批评的主要方向、目的、特色和效果等。刘先生主要论述谢六逸对媒介功能、记者教育及读者素养等方面的批评。

谢六逸“在新闻批评中的建树多未述及,无疑影响了对他的学术成就作出正确客观评价”。[1]本文拟从谢六逸对新闻报道内容、记者的素养和道德、报纸版面编排与广告等方面的批评论述他的媒介批评思想,认识他在媒介批评史上的地位和作用,并揭示其现代价值。

一、谢六逸媒介批评思想内容

(一)新闻报道内容低俗、堕落

新闻报道是社会的缩影。新闻报道内容“应为各种知识的报道,包罗宇宙、社会的现象、变化、发生、进展。”[2]91谢六逸认为,那时的新闻报道内容单一低俗、堕落,有关社会立言、民生疾苦、时事形势、学术趋势等方面的文章“是永远和中国阅报者绝缘的。”[3]277报纸登载的大都是吃、喝、嫖、赌、奸、杀、“女性”、“两性”等文章,并且有的还不惜版面对其细节进行详细呈现。他说,“看报纸的人的头脑浸润在战争、奸杀、盗窃、娼寮、酒食、冠盖往来,买办暴富里面。”[4]277“那些强奸的新闻,万一非登载不可,只消用‘某妇人被人凌辱’几个字就可以,你们都用一‘皮’的地位来描绘如何拉裤子如何抗拒之类。”[5]286

谢六逸指出,社会环境的影响和社会世俗的需要,是促使新闻报道内容低俗、堕落的原因。1926年到1931年,新闻界小报盛行,共出版小报700多种,其中最堕落的“黄色小报”达180多种,大量刊载色情、凶杀、犯罪等新闻,内容淫秽肮脏,不堪入目,如同浑浊的黄浪席卷社会。[6]这样的“大环境”自然造成新闻报道内容低俗、堕落。谢六逸写道:“在目前的畸形社会里,关于‘女性’或‘两性’间的新闻,很受世俗的欢迎,至今新闻纸上不得不登载此类记事,真是无可如何的事。例如‘某要人的女秘书乘飞机赴某处’一条新闻,用‘专电’刊载出来,其实并无下文,对国家大事毫无影响。不过女性向来在我国是‘弱者’一流,现在居然能乘飞机,可说,‘咄咄怪事’;又秘书为女性,亦觉奇异,故不惜拍专电报告报馆。此虽属新闻记者的‘低能’,但亦为世俗之所需要,无怪其然。至于‘两性’的纠葛,在大都市(例如上海)则视为席上珍品,不惜绘声绘影,以痛快发挥为能。”[7]72-73记者的“低能”、世俗的欢迎、世俗之需要,是使新闻报道内容低俗、堕落的又一原因。

如此之状况,使谢六逸非常痛心,他说:“仔细观察有名报纸的内容,便知道他们的进步是极其迟钝的,甚至几十年如一日,毫无改善的意念的也有。”[8]286上海的报纸,已到自己清算,自己批判自己的时候了。[9]71该怎么批判和改善?谢六逸主张用善良的趣味和采用综合编辑法对现在报纸内容进行补救。谢六逸认为,美国甘萨斯大学新闻系教授弗林登博士“理想的新闻报道记事”中“在善良的趣味中写作”的观点符合他的主张,他说:“现在的报纸多迎合低级趣味,所以弗林登博士主张善良的趣味,使用标准的文字,作为避免‘黄色化’的手段。[10]125-126同时,他在《明日的新闻》创刊号《抗日声中新闻界应有的觉悟》中提出了综合编辑法来改善报纸,“我们不问这件新闻发生在什么地方,只问这件消息的新闻价值的高下,假如是和国民有切肤的关系的,和世界人类有重要关系的,不管什么国内国外,本埠外埠,都应该用极重要的版面去安排它。”[11]71

(二)记者素养缺失,道德沦丧

新闻记者是新闻事业活动的主体。新闻记者的素养和道德关乎其对新闻价值判断、对新闻信息的选择和加工、对信息的传达等。新闻记者的素养和道德历来备受关注。王韬强调新闻记者需有“公平、诚正”的品德,是博古通今的“通才”。梁启超也对报人行为准则、素养进行过阐述,即“常识、真诚、直道、公心、节制”等。那么,在那个“报界陈腐空气”弥漫的时代,新闻记者素养和道德如何?谢六逸认为,新闻记者不懂新闻价值、新闻学知识缺失等,新闻记者职业道德沦丧。谢六逸说,“新闻记者是‘社会现象’的传达人,他是社会指导者。”[12]33他认为新闻记者的职业如医生、律师、学校教师一样,服务于社会公众,为“社会立言”,但当时新闻记者却连新闻价值是什么都不懂。他说:“中国现有著名的报馆里,有许多记者连新闻价值是什么还弄不清楚。例如在九十度的暑天,数十万的上海闸北住户,不知什么原故,忽然有两天没有一滴自来水,但是报纸上却没有只字的记载。但是某姓(并非记者心目中的要人)有姊氏亡而妹往填房的新闻,却很有力的登载出来(这些实例,我们都保存着)。[13]293在谢六逸看来,记者应是“杂家”,但他看到的新闻记者不愿求知,缺乏新闻学知识和素养。他在为陶良鹤的《最新应用新闻学》序中说:“上海的冒牌‘名记者’流,故步自封,没有容纳别人良好的意见的量,也不想求知,只是靠着一点浅薄的经验,紧紧地抱着他们的铁饭碗。”我们报纸之不能改善,与这一帮冒牌“名记者”是不能卸责的。[14]59“我国报馆里的记者,也有曾经研究新闻学的人,不过他们都没有在编辑部办事。在编辑部的记者,又不屑于去研究。此外,如访员、特约记者等,大多数是毫无新闻学素养。[15]277

在新闻记者职业道德方面,谢六逸认为,现在的新闻记者们“丑态”百出,道德低下,有的如流氓毫无人心,有的专搞敲诈勒索、混吃酒食、图谋官职等。他写道:“办报的人常是无聊的政客,报纸的企业是政客官僚们刮地皮余剩下来的残肴。于是新闻记者有‘老枪’,有‘敲竹杠’的流氓,有公然索诈津贴的,有专门叨扰商家酒食的,有奔走权门以图一官半职的,种种丑态,磬笔难书。”[16]14“有几家报纸的社会栏,除记载死者的家庭与遗书、致死原因外,更将自杀者死后的姿态照相制版,恭而且敬地印在报纸上,仿佛开什么成绩展览会。此种举动实在使阅者不快,对于死者也是一种侮辱。老实说,这是最野蛮的办法,只有毫无人性的记者才干得出的玩意。”[17]286-288

如何构建记者的素养和提高记者的职业道德?

首先,谢六逸认为,记者应有宽厚的基础知识和坚强的写作能力,应是一个指导社会的真正的人。1942年,在为《新闻学丛书总序》中指出:“要做一个新闻记者,非有新闻学的素养与实地经验不能负荷本身的重任。其实在二十世纪的今日,一个现代化的新闻记者,一方面应有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文艺、史地的基础知识,一方面须有坚强的写作能力。他的学识修养,必须较之常人加倍的努力,然后才可以说得上指导社会。”[18]196

其次,新闻记者应有独有的特质。谢六逸说:“新闻记者如何能够适应这个新时代呢?我想他们除了应有的知识以外,还得具备下面的几种特质:第一是健康。第二是明快。第三是机智。第四是热情。第五是常识。第六是认识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涉猎现代人应有的一切知识,有尖锐的眼光观察我们的社会与时代,作社会的先驱者。”[19]277

再次、谢六逸认为新闻记者应提高道德素养。他说:“不捧名花,不谈色情,为记者应有的新闻道德。”[20]110他还认为,记者应具备“史德”之条件。就是说,新闻记者应犹如史学家,在新闻记事时犹如史学家“著书”时注重“心术”,有“善善而恶恶,褒正而嫉邪”之心,不图谋名誉、地位,不屈服权势,不歪曲事实、出卖良心等。

第四、以新闻教育提升报人素养。谢六逸认为,新闻记者的养成在于新闻教育;新闻教育可以为“本国报馆培植人材”,提升报人素养。他说,新闻教育为发展新闻事业的基础,[21]119新闻事业犹如一种武器,新闻记者好像一个造武器的技师;武器是否精良,就看技师技巧的高下。新闻记者的养成又看新闻教育的办学理念如何。[22]43谢六逸在日本留学期间,对日本的新闻教育甚感兴趣,回国后,积极投身于新闻教育。他指出,新闻系设立新闻教育是“为本国报馆培养经营人材,培养编辑人材,同时也为普通学校培养新闻教育人材”,[23]277其目的“不外培植一种富有新闻学知识与技能的新闻记者”。[24]113灌输新闻学知识,提升他们的素质,“使这些学子有充分的新闻学知识与技能,有正确的文艺观念,富有历史、政治、经济的知识,有指导社会的能力。”[25]275

(三)报纸版面编排陈旧、报纸广告设计死板

谢六逸认为,编辑工作占整个报馆工作的大部分。[26]91谢六逸从日本留学回国后,就在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担任编辑职务,1921年4月,谢六逸接编《文学周报》,他先后主编《立报·言林》文艺副刊、《国民》周报、《文讯》月刊、《文学》旬刊、《文学周报》、《儿童文学》月刊、《趣味》半月刊、《抗建》半月刊等期刊,任文通书局编辑所所长,还为黎明书局、光华书局编过一些书籍。谢六逸在从事编辑工作的同时,对当时报纸编辑的工作进行了批判。他认为,“编辑者没有 Journalism 的知识的素养。”[27]286现有的报纸版面编辑方法陈旧,版面编排死板,不生动,呈现出“八股”趋势。

谢六逸说,上海报馆的记者们“对于新闻的采访与编辑,都使用着极陈旧的方法,所以上海的报纸不见有什么进步。”[28]275“虽然有一两种不过是‘课卷式’刊物,编辑时依然用着极旧的三段式方法——就是‘拉稿’、‘照秩序排列’、‘送印刷所’,如此而已。”[29]275“至于编排呢,照例是名人的文章放在头上,或者将政治经济论文列在篇首,‘小说’之类老是放在末尾。每篇题目一律用二号或三号铅字,作者姓名一律用四号或五号字。从封面后的“目录页”起到“里封面”为止,每行的长短划一不二,不见一个花边或者一张“扉画”。”[30]337

广告是报纸的经济命脉,与报刊有着直接的利害关系。民国初年,随着商业发展、商家认识提高、报纸及其他传媒的日益普及与影响,广告这种商品促销方式已普遍受到商家欢迎。[31]但那时刊登的都是陈词滥调、千篇一律的广告词。“出售腹胀病药的广告,就画一个枯瘦如柴而肚子特别大的人,愁眉苦脸地坐在椅子上;卖泻药的就画上一位太太坐在马桶上吐泻;卖香烟的总是哥哥打电话劝妹妹吸××牌名烟。”[32]273那时报纸的“广告图案拙劣”,不美观,死板。他说,就是那些细而且长的广告——像蛔虫似的广告,能不能改排成其他形式(如长方形或方形呢)?[33]285

二、谢六逸媒介批评思想的地位与现代价值

正如胡正强先生所说,谢六逸提出的新闻批评、新闻批评主体(新闻批评家)概念,具有开创性意义,但他没有像现在新闻批评学者那样,提出一整套科学而严整的新闻批评学理论体系。纵观谢六逸的媒介批评思想,是一种非学理性的呈现,具有经验、感性、随意的特征,但谢六逸的媒界批评思想是“用另一套语言体系对编辑、记者、作品、媒体和受众反响的再现。”[34]2他通过具体的媒介批评,解读当时新闻事业中编辑的顽固不化、陈旧木讷、记者新闻价值观念落后、道德低下、腐败、知识贫乏、新闻作品内容低俗堕落、媒体经营缺乏活力等种种表现,是他对民国初年媒介生态环境一次深入的关注和研究活动,形成了我国早期媒介批评的学术风貌,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批判思想,是中国媒介批评史上一次成功探索,在媒介批评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当下,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互联网、手机等媒介的异军突起,媒介生态环境发生了改变,纸媒生存现状令人担忧,试图通过诸多手段来适应、进化和提升其竞争力,但在具体运用中却适得其反,产生了许多负面影响。

如何规范纸质媒介应用的手段和自身的行为?媒介批评是有效途径之一。“媒介批评是指人们以一定的价值立场和理论为依据,对渗透在传播媒介政治经济体制、从业者行为、媒介产品以及媒介消费者消费过程中的利益、意识形态与权力所进行的判断、阐释与评价活动。”[35]从这一角度看,谢六逸对报纸内容低俗堕落的批判,对新闻记者素养和道德较低的批评以及对报纸版式编排、广告设计等建议是对现代媒介语境下传媒行为的建构性批评,对规范媒介行为有着深远意义。

首先,对纸质媒体行为的改观。媒体是信息传播的主导,媒介是内容的载体,人们为了获得有效信息而购买媒介产品,无论何种载体,其携载内容的意义至关重要。在多媒体的冲击下,在媒介生态改变的情态下,纸质媒介为获得卖点、夺人眼球不惜追逐低俗新闻、制造新闻、报道假新闻、摆拍、过度报道、不持续报道等等。这样损害了媒介的公信力,导致纸媒困境越陷越深,为此,有必要如谢六逸一样对审视现代媒介所载内容,通过对媒介所载内容的批评改观这一现象。

其次,对纸媒从业者行为的规范。如今报纸记者的素质滑坡、良莠不齐已是不争的事实:记者急功近利、拿红包、写假新闻、炒作新闻,为了上稿率进行过度报道,专业化水平不高使报道失实等等。在当下媒体的生态环境中,媒介从业者存在诸多的道德失范现象,这些现象严重影响了我国媒体的形象。为此,通过对新闻记者素质、道德的批评来规范、提升媒介从业人的素养,使之成为纸媒良性发展的重要一环,使纸媒从业者更具良知和社会责任感。

最后,对媒介产品盈利的启示。媒介产品与其他商品一样,有“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四个环节。媒介产品是需要通过贩卖媒来盈利的。纸媒产品盈利除了包括报纸等实物产品在内的销售外,还包括广告业务等带来的收益。报纸作为产品如何吸引人的眼球?如何把握报纸广告的核心经济命脉作用,使广告同样具有吸引人眼球的魔力?除了报道和广告内容外,还需注重呈现的形式,即报纸编排的版式和广告设计的新颖。为此,谢六逸对报纸版式、报纸广告设计进行的探索与批判,对媒介产品盈利方式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

[1] 胡正强.中国现代报刊活动家思想评传[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

[2][7][10][12] 谢六逸.实用新闻学(上海市私立申报新闻函授学校讲义)[M].上海:上海申报馆,1936.

[3][4][5][8][13][15][16][17][19][23][25][27][28][29][30][32][33] 陈江,陈庚初.谢六逸文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6] 方汉奇.中国新闻事业通史(二)[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1996.

[9][11][14][18][20][26] 陈江,陈达文.谢六逸年谱[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21][22][24] 谢六逸.复旦大学新闻学系概况.龙伟,任羽中,王晓安.民国新闻教育史料选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31] 赵琛.民国报纸广告[J].中国广告,2005(4).

[34] 刘建明.自序:中国媒介批评的视域与历程,中国媒介批评史[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1.

[35] 刘自雄.为“媒介批评”正名[J].中外媒介批评(第2辑).广东:暨南大学出版社,2010(9).

猜你喜欢

新闻学新闻记者报纸
如何辨别新闻记者证真伪
如何辨别新闻记者证真伪?
2019 新版新闻记者证公示
2019新版新闻记者证
报纸
卖报纸
可以吃的报纸
卖报纸
论博士格·德力克对新闻学和教学的贡献
当代新闻学的网络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