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挥信息化支撑作用 稳步推进税收征管改革*

2013-04-12汪德润

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税源征管税收

□ 汪德润

(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地税局,安徽 宿洲 234000)

全国税务系统深化税收征管改革工作会议提出,今后一段时期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的方向是构建现代化税收征管体系,做好三项建设工作,其中加强信息化建设被放在首位。近年来,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地税局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牢牢把握总局税收征管改革的总体要求,并结合工作实际,提出了以信息化为支撑,稳步推进税收征管改革的工作思路。该局以“两提高、两降低”为目标,打造信息化综合应用平台,建设“数字埇桥地税”,全面提升信息化应用水平,着力构建以专业化管理为基础,以风险管理为导向,以信息化为支撑的现代化税收征管体系,全面提升了税收征管集约化水平。

一 主要做法

(一)以信息化为支撑,树立信息管税新理念

信息管税,是税收征管工作思路的重大变革,体现了以信息化带动征管现代化的必然要求。近年来,随着安徽地税“数据大集中”和“业务处理集中”的深入,信息化的支撑作用愈发增强。埇桥区地税局坚持开拓创新的工作思路,充分认识到信息管税在税收征管改革中的重要作用,树立系统观念、全局观念和时代观念,把税收信息化工作摆在决定税收事业能否健康发展的战略地位。针对部分税收管理人员对管理现代化、信息技术与税收业务上的关系缺乏深入了解的状况,该局确立了以信息化为依托推动税收征管改革的工作思路。建设了全局统一的信息化综合应用平台,信息平台建设做到了高起点设计,为今后税收的发展需要留下空间,又能够立足现实,充分推动当前税收业务的顺利开展。

(二)以综合信息平台为依托,筑起税收现代管理高速路

该局以落实安徽省地税局“一个确保、两个提高”的工作中心为出发点,以推行电子政务、建设“数字埇桥地税”为目标,按照“一个平台,一个网络,六个系统”(“一个平台”指统一规范的埇桥地税信息化综合应用平台;“一个网络”指埇桥地税综合网站以及十三个基层分局子网站;“六个系统”指网上申报纳税系统、纳税评估考核系统、货运发票管理系统、执法监控考核系统、财税库银联网系统、“一户式”税务查询系统)的税收信息化建设总要求,实现了征收管理工作所有信息的数字化处理。截至2月末,该局查账征收纳税人2712户,全部实行了网上申报,实现了网上申报全覆盖。

根据“统一平台、一次录入、数据一致、信息共享、综合利用”的原则,统筹兼顾、整体规划建设了埇桥地税信息化综合应用平台。该平台以信息化技术为基础,以高速宽带网络为纽带,以广域骨干网基础设施为框架,充分发挥现代技术手段在税收领域的作用,全方位整合组织收入、依法治税、税收管理、纳税服务等日常税收管理工作,逐步实现征管信息化、办公自动化、办税网络化。税干每天登录信息平台,可以了解当天的工作信息,进入相关的办公软件;领导可以及时掌握各部门工作进展情况,及时指导各项工作;管理部门可以根据工作需要整合信息、汇总数据,及时为领导提供数据支持。

按照“统一建设、分类指导、严格考核、扎实推进”的方针,建立了埇桥地税综合网站,在各基层分局设立了子网站,设计了组织机构、地税动态、领导讲话、组织收入、征收管理、税政管理、股室工作、学习园地、经验交流、电子日志、考勤管理、法律法规、公告公示等特色栏目,公示岗位职责、人员分工、规章制度,公开分局(股室)工作计划、进展程度及完成情况,对日常工作实行透明的跟踪管理,科学确立具有本局特色的税收信息化建设模式,逐步把网站建成税收行政管理、业务管理和外部信息等一体化的信息系统,达到标准一体化、网络一体化、硬件一体化和应用一体化的目标。

(三)以建立数据处理中心为抓手,实现内部信息资源共享

以建立“电子分局”为目标,力求逐步建成一个跨越时间、地点、部门的全局共有、共享、共治的税收信息平台。按照“信息网上走、台账网上建、工作网上办、绩效网上考”的要求,充分利用各类软件信息资源库,修建网络信息“快车道”,形成了纵向贯通、横向集成、互联互通、高度共享的税务信息工作平台。

该局同时加快了“数字埇桥地税”的建设步伐,筹备建立了埇桥地税数据处理中心,以OA办公自动化及重点应用三库三表(征管软件数据库、税收政策法规资料库、税收征管信息库,收入分析进度表、重点工作落实情况表及岗位目标考核登记表)为基础,把各类征管信息、办公信息、基层信息及时转化为高度共享的“数字信息”,实现资源共享。从税务登记、税款征收、税源监控到决策分析全部实行网上监控,对日常工作情况进行智能统计和分析,并及时发布相关管制规定,实现整个政务工作的透明和公开,切实提高了税收管理水平。全面实施网络考勤,管理人员可以随时查询、统计签到在岗情况,大大提高了考勤工作的准确性和公平性。全员启用电子日志,实现了将工作计划的下达、工作任务的分配以及工作完成的结果纳入信息化管理,加强了对未完成工作的监督,提高了工作考核效率。

数据处理中心的建立,实现了从管理服务、税收监控、稽查管理到税收法制、税务执行的全程网上业务处理,为纳税人提供了全面、准确、规范、便捷的涉税综合信息服务。

(四)以建设“税源巡查监控系统”为着力点,提高税收征管的集约化水平

为解决省级大集中后税收管理平台和后台税源监控的辅助管理问题,该局以税收专业化和信息化为导向,遵循分类管事、分级负责、岗责明晰、分工协作的原则,提出建设埇桥区地税局“税源巡查监控管理信息系统”应用平台,着重加强对基层税收管理情况的在线监测考核,提升信息化条件下的征管基础工作。该平台以税源管理人员为重点监控对象,在区局建立税源巡查监控平台,通过工作提醒、信息发布、税源监控、分析预警、统计分析及综合查询等功能,实现对税收管理全过程的留痕管理。

一是切实加强户籍档案管理。做好纳税人户籍分类分析工作,掌握纳税人设立、变更、停复业、注销、外出经营报验登记等事项,采集申报纳税、生产经营、税务管理和第三方信息,完善纳税人“一户式”税收档案资料的电子化管理,建立健全横向互动、纵向联动、互联互通、内外协作的税源管理运行机制。2012年,该局共分配登记信息2604条、工程项目数据1582条,公布参考类数据4676条。经过与工商局信息比对,查出漏征漏管72户,现均已办理登记并纳入正常管理。

二是做好动态信息的分析监控。对于正常业户的“静态”信息,在日常税收管理过程中,通过受理审核,不断补充完善所需信息资料。对于新开业户、变更业户的“动态”信息,则要求与原始资料逐项核对,以确保信息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不断补充、完善、更新“一户式”信息资料。

三是构建“一户式”与“一员式”并重的信息输出、反馈新模式。通过已归集的“一户式”信息,根据不同涉税信息,分类设置监控指标,对相关指标进行比对分析,生成更有含金量的警示信息,准确找出涉税疑点,实现税源的分类管理。以税源管理人员为单位架设信息数据的“一员式”查询方式,对需要监控的涉税信息指标及风险点进行灵活设置,在监控管理模块中生成征管质量、数据质量、税源分析等相关指标,最终在征管信息系统、执法考核系统、纳税评估、电子税源档案之间形成通畅的数据链条。通过完善部门联动、上下配合的信息共享机制,全年共采集、分析、推送相关涉税信息3275条,与征管数据完成衔接和比对,形成了纳税人完整涉税信息的一户式管理。

(五)以税款核定一体化为重心,确保税款核定公平性和准确度

该局从规范税款核定监控出发,按照税源专业化管理改革的总体要求,在埇桥区范围内实行税款核定一体化管理,解决税收核定程序不规范、税负核定不均衡、个体税收征管模式粗放的问题,切实提高纳税人满意度和税法遵从度。该局将风险管理的理念和方法贯穿于税款核定一体化的全过程,根据税款核定户的分布和行业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风险分析监控。采取科学公正的税款核定方法,严格规范税款核定的环节,对税款核定一体化管理工作进行监测考核,加强对税款核定的过程控制。同时运用现代技术手段拓宽信息获取渠道,逐步建立风险预警指标、行业评估模型和税法遵从风险特征库,把税收管理员的税源管理、日常工作、户管质量等基础工作进行量化和公开,把“自留地 ”转变为“责任田”,对税款核定的过程进行全程监督制约。

该局成立了“埇桥区地方税务局税款核定一体化领导小组”,明确了税源管理、征管科技股、纳税评估、数据处理中心、信息中心、监察室等部门的工作责任,落实责任人员和工作时限,严格执行税款核定程序和“核管分离”、“集体审议”制度,做到统一核定标准,统一典型调查,统一核定税款,统一技术操作,切实提高税收征管质量,防范税收执法风险,全面深入推进税收征管改革。

(六)以运行廉政风险防控软件为保障,降低税收执法风险

该局在系统内全面运行了廉政风险防控软件,软件主要分为系统主页、风险管理、行政管理、执法管理、系统管理等辅助系统,在排查确定岗位廉政风险防控项目的基础上,结合每一个控制项目在执法、管理活动中具备的个性特点,项目实施涉及的具体部门、岗位、人员和环节,进一步将每一个风险项目分解为多个控制的关键点。通过实施关键点控制,使每一个风险项目形成了一个完整、闭合的控制链条,从而实现风险控制抓项目、项目控制抓节点,通过节点控制完成对风险项目的控制。系统通过充分吸收各种先进的管理技术和方法,大量采纳先进、成熟的现代管理经验,明确了内部职权27项,外部职权42项,编制权力运行流程图52幅。针对“人、财、物、征、管、评、查、减、免、罚”10 个重点节点,查找高级风险点37个、中级风险点73个、低级风险点32个,初步实现了廉政风险的源头识别、监控、化解、处置。该系统还有效融合了征管信息系统,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固化权力流程,强化自动监督,通过探索日常电子预警提示,执法纠错网上整改,实现了廉政防控的日常化、电子化,降低了税收执法风险,做到了廉政风险防范的关口前移。

(七)以深化信息技术培训为动力,打造专业化干部队伍

深化税收征管改革,必须要有一支掌握现代化科技手段的高素质税务干部队伍。埇桥区地税局着力搭建人才“立交桥”,一是“点”“面”结合强素质。建立健全以提高人员综合素质为目的的全员培训机制,制定了税收信息化全员达标考核办法,要求所有税务干部职工必须取得操作资格方能上岗,在征管软件及其他系统软件的应用上争取实现局领导和50岁以下税干同等水平,让广大税干达到“六会”,即“会上网、会查询、会采集、会录入、会分析、会维护”,实现“机关工作信息化,基层工作现代化”的目标。二是多方拓展人才渠道。在基层分局设立信息化管理岗,通过考试选拔方式明确专兼职信息化管理员,每个管理员都有其相应的管理角色,为本单位的信息化综合应用提供技术支持。三是建立人才培养和激励机制。通过大力实施信息创新人才的群体战略,充分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和拼搏进取精神,着力培养一支既熟悉税收业务又熟悉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复合型队伍。

二 取得成效

一是增加了地方税收收入。通过发挥信息化在推进税收征管改革中的作用,加强了税源监控,建立了科学规范的税源管理体系,最大限度地避免了税款流失。2012年度,该局累计组织各项税费收入14.14亿元,增收 2.43亿元,同比增长 20.7%。通过分析利用发改委、建委、财政局等部门提供的涉税信息,查出漏管登记工程项目补交税款1082万元,利用公安部门对炸药的销售审批信息,每年增加山石资源开采税收2000余万元。

二是提高了税收管理水平。以信息化为支撑,进一步延伸了税收业务管理的职能,通过将税收数据转化为数字信息,对得到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利用分析结果指导税收管理和决策工作,进一步强化了税收信息资源的综合分析利用,夯实了税收征管基础,加强了税源监控。在信息管税的推动下,税收征管业务流程更加规范,税收人员工作方式更加合理,为纳税人提供服务更加人性化。

三是实现了“管事”与“管户”有机结合。通过税收管理员及时摸清纳税人各种涉税动态信息,全面掌握各类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的动态变化情况。加强以户为单位的税源管理,做到把税源管深、管细、管透,真正反应出可控税源底数和重点税源基本情况,并提供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服务,达到了“强化税源管理、优化纳税服务”的目的,把“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要求落到了实处。

四是健全了税源管理体系。通过对各类征管信息流进行采集、分析、利用,从区局机关、基层分局到税收管理员,形成了一个纵向税源管理格局。在税收分析、纳税评估、税源监控、税务稽查工作中,达到了信息采集、利用和税源监控的纵向互动、横向联动,实现了全程网上税源监控体系。

五是增强了税收征管效能。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通过对涉税信息的采集、分析、利用,夯实了税收征管基础,加强了税源监控。信息化综合应用平台实现了对各类税收数据信息的汇总、加工、整理,为基层分局税收管理员了解工作部署、局领导掌握基层工作动态提供了一个完整的信息平台。全局工作初步实现了计划总结电子化、收入分析图表化、信息简报无纸化、征管质量公开化、业务学习网络化、经验交流共享化。

三 改革启示

(一)要树立税收风险管理理念

要将风险管理的理念和方法贯穿于税收征管工作的全过程,探索利用征管信息系统对基层税收管理情况进行在线监测考核,建立税收风险分析监控指标体系。

税收管理中存在着由于纳税人不能或不愿依法、准确纳税而致使税款流失的风险。不同类型的纳税人,其风险点也不尽相同。实施税收风险管理,寻找风险点和风险源是首要环节。这就要求多渠道及时、完整、准确地采集、掌握、分析税源信息,并将信息进行分类,从纳税人所处行业、企业规模、经营状况、管理水平等方面进行识别,综合确定各风险行业、风险企业和风险等级。通过对税收风险的确认,有利于对不同风险等级的企业实施不同的管理措施,加强税收管理的针对性,提高工作效率。因此,以科学的风险管理理念为基础,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持的税收风险管理,才能真正落实税收征管的科学化、专业化、精细化。

(二)要规范信息采集和利用

在信息化条件下,税收征管过程已实际体现为税务机关依法对纳税人相关信息进行采集、整理、分析、利用,并由此采取相关管理措施的全过程。因此,推进税收征管改革,必须明确涉税信息流在现代税收管理中的核心作用,切实抓好信息采集、整理与存储、信息加工与分析、信息传递与处理等工作。要按照及时准确、规范统一的原则,建立起涵盖所有税收业务、关联分支机构和相关第三方的涉税信息指标体系,对信息数据的项目内容、质量标准、采集时限作出详细具体规定。要推动地方政府建立起涉税信息交换协作机制,建立统一的信息交换平台,确保第三方信息能够按需采集、为我所用。进一步深化涉税信息分析应用,加强业务与技术的融合,做好数据、信息、情报、知识的转化,搞好纳税人申报信息、财务报表信息以及第三方信息的比对,有效解决征纳双方信息不对称问题,构建以信息管税为主导的信息化支撑体系。

(三)要健全税源管理体系

税源管理是整个税收征管工作的核心和基础,信息化条件下加强税源管理,必须以信息系统为依托,以涉税信息工作流为核心,建立健全“以税收分析带动纳税评估,以纳税评估引导税务检查,以税务检查促进税源监控”的“四位一体”税源管理体系。

新形势下,必须适应纳税人规模数量、组织结构、经营方式、核算方式、利益诉求的发展变化,依托信息化构建新型税源管理体系,提高税源管理的质量和效率。要以信息系统作支撑和保障,加快完善风险分析、纳税评估等应用信息系统以及数据分析应用平台,完善以信息化为支撑的税源管理体系。税源管理部门要综合运用税收分析、税务稽查成果,根据行业特点和生产经营规律,建立纳税评估模型,确定风险预警指标,按照风险预警等级实行分类管理,推进信息化、专业化、立体化税源管理体系建设。

(四)要夯实征管基础工作

只有夯实税收征管基础,才能不断提高税收征管质量和组织收入质量,有效降低税收执法风险。要准确把握和加强信息化条件下的征管基础工作,开展对征管数据的清理、异常预警和处置工作,强化登记管理、申报管理、发票管理和征管资料管理。积极推进税收征管体系改革,调整基础管理方式,进一步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适应实施风险管理和推行税收专业化管理的需要,探索按税收征管程序设置相关税收征管机构,合理配置职责。推动税收征管制度建设,根据征管法律法规的规定,建立和完善包括纳税人权益保护、税收风险管理、纳税评估、数据管理、网络发票、电子商务、涉税信息共享在内的相关配套制度。不断完善税收征管岗责体系,明确风险分析监控、纳税评估、税源管理、税务稽查、法律救济等岗位的职责、分工、标准、操作、权限、程序、考核、评价等事项,解决各环节、各岗位该做什么、怎么做、何时做等问题。

(五)要强化税收执法监督

建立健全以制约权力和落实责任为重点的执法监督机制,坚持征管改革与与执法监督同步进行,加强对调查审批、风险分析、风险应对等重点环节的责任督查,有效防范执法风险和廉政风险。深入推行税收执法责任制,扩大税收执法管理信息系统自动考核与疑点信息库的监控范围。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手段,对税收执法权的行使和运用过程进行全程监督制约,提高科技防腐水平。

按照“以事定岗,以岗定责,权责相当”的原则,细化每个执法岗位的工作规程和标准,明确每个岗位的业务范围、步骤、程序及岗位之间的工作衔接方式,增强执法透明度。强化对税收执法权的监督与约束,坚持税务检查廉政公示制度,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全面推行税收执法监督,加强税务人员绩效管理,全面提升岗位执法效能,根据实事求是、有错必究、责罚相当、教育与惩罚相结合的原则,对执法监督中发现的问题,根据错误事实、情节轻重等不同情况,按照有关规定对相关人员严肃处理,通过执法监督促进税务人员依法行使税收执法权。

猜你喜欢

税源征管税收
当前个人所得税征管面临的困境及对策建议
涵养税源
洞察全球数字税征管体系
税收(二)
环境保护税征管模式还需进一步完善——基于《环境保护税(草案)》征管模式的思考
税收(四)
税收(三)
个人房屋租赁税收征管的实践与探索
税收伴我成长
税源专业化管理若干问题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