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体规约中修辞语义的使用

2013-04-12孟建安

关键词:规约语体语义

孟建安

(肇庆学院 文学院,广东 肇庆526061)

语体不光制约了修辞手段的运用,而且也规约了修辞语义的使用。语体由于自身在语言运用上的稳定性、程式化要求,从而规约了修辞语义的实际应用。根据陆俭明的看法,修辞的基础是语义和谐律。陆先生说:“修辞,无论是积极修辞还是消极修辞,从本质上说,都是言语交际中带有创新性的一种言语活动。但是这种带有创新性的言语活动,都严格遵守语义和谐律。”[1]修辞创新过程中,语义的和谐就不仅仅是修辞话语内部词语和词语之间、句式与句式之间的语义和谐,语体的确定与选择也要做到与修辞语义和谐。这种和谐主要是指特定语体与修辞语义之间的和谐。具体地说,那就是某种特定的语体规约着修辞语义的使用,修辞语义的使用要和特定语体相吻合。从修辞语义表达角度来看,无论语体类型有多少,作为修辞者来说要做的唯有一点,那就是做到修辞语义的表达要和特定的语体要求相一致。语体规制是有限的,但表达的具体修辞语义则是相对无限的。研究过程中,为了能够说明问题,对这些无限量的具体修辞语义可以做类型化描述。比如可以从不同的视角把修辞语义归属为准确的与模糊的、多解的与单一的、主观的与客观的、含蓄的与简明的等修辞语义。修辞主体在修辞创造过程中要始终保持清醒的语体意识,坚持语体为先的原则,要弄清楚什么样的语体常常要用来表达什么样的修辞语义,什么样的修辞语义经常在什么样的语体中来表现,要努力做到彼此适应彼此和谐。

一、语体规约客观真实修辞语义的使用

客观真实的修辞语义是说,修辞语义的形成是建立在客观现实基础之上的,所指称的事物或现象是客观存在的,是真实的,是与现实物理世界保持高度一致的,而不是主观臆造的情感化的。这就要求修辞主体在修辞创造时以一种实事求是的态度冷静对待修辞语义的表达。比如学生有事请假,拟写请假条就必须用事实说话,一是一,二是二,向谁请假,因何事请假,请多长时间假,必须做到真实。这是基本的要求,不容许有欺骗撒谎行为,不能杜撰事由。个人简历、单位总结、通知等也都是如此,是什么就写什么,有多少就写多少,不夸张,不虚报,不隐瞒。其实,客观真实的修辞语义应该说在各种语体中都可能会使用到,或者说各种语体都有可能会表达客观真实的修辞语义,只不过要求的程度是有区别的。这是不争的事实。在众多语体类型中,从宏观层面看比较多要求使用客观真实修辞语义的语体当属公文语体、科学语体、新闻语体、广告语体等。这些类型的语体对使用客观真实修辞语义的要求比较高。[1]

(一)公文语体规约客观真实的修辞语义

在公文语体中,要求反映的内容是真实的,输出的修辞语义是建立在客观现实基础之上的。黎运汉、盛永生认为,“公文语体也称事务语体、公文事务语体、应用语体。它是适应公文事务交际领域需要,运用全民语言而形成的言语特点的综合体。”[2]77包括法规体、通报体、约据体和函电体四种类型。公文语体因为是以言行事,要促使接受者产生言后行为,所以要求语义内容必须是真实可靠的,必须是以事实为根据的,要求反映的修辞语义是客观的、真实的。也就是说,公文语体要求使用客观而又真实的修辞语义。这是公文语体在修辞语义方面所表现出的最重要的最基本的特征。例如:

各位同事:

大家好!

根据国家节假日安排,并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现将2012年中秋、国庆放假安排通知如下:

一、放假调休时间:9月30日至10月7日,共计八天。

二、放假期间请各位严格执行假日值班安排,加强防火、防盗,注意人身安全,并请在假期间保持手机通讯畅通。

三、假期结束后,请全体员工于10月8日早上8:00准时到中心大会议室召开晨会。

预祝大家节日愉快!

特此通知

行政人力资源部

2012年9月17日

这是某公司下发的2012年国庆节、中秋节放假通知。显然,该“通知”并没有完全按照“通知”的基本程式来构拟,但这不是我们讨论的重点,所以忽略不计。该例修辞语义的客观性真实性主要表现为:第一,在该“通知”中,就修辞语义的表达来看,遵循了客观性原则,反映的语义内容是真实的客观的,没有异议的。根据国务院的要求,国庆节、中秋节是法定的放假时间,所以该“通知”是建立在国庆节、中秋节放假这个事实的基础之上的,而且是有法律依据的。第二,是符合该公司的客观需求的。该公司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要求严格执行假日值班安排,加强防火、防盗,注意人身安全,并请在假期间保持手机通讯畅通,并要求全体员工于10月8日早上8:00准时到中心大会议室召开晨会。第三,最后的落款单位与时间,也符合客观真实性要求。

(二)科学语体规约客观真实的修辞语义

在科学语体中,为了适应科学技术领域交际的需要,必须以实事求是的态度,真实客观地反映科技、学术活动所形成的成果。这些成果是对客观真理追求的结果,是研究者采用科学的方法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研究的结果。因此,无论是科技专著,还是学术论文;无论是科学考察考察报告,还是实验报告;无论是技术标准,还是辞书字典;无论是产品说明书,还是科普读物,一言以蔽之,只要属于科学语体,就必然对修辞语义有客观性真实性要求。不夸大,不缩小,不哗众取宠,不轻浮吹嘘。例如“龙虎牌清凉油”的说明书:

【禁忌】尚不明确。

【产地】上海。

【不良反应】尚不明确。

【使用方法/用法用量】外用,需要时涂于太阳穴或患处。

【功能主治/适应症】清凉散热,醒脑提神,止痒止痛。用于伤暑引起的头痛、晕车、蚊虫叮咬。

【主要成分】薄荷脑、薄荷油、樟脑油、樟脑、桉油、丁香油、桂皮油、氨水。辅料为石蜡、地蜡、黄凡士林。

【注意事项】1.眼部、外阴等皮肤黏膜及破损处禁用。2.本品为外用药,不可内服。3.涂布部位如有明显灼热感或瘙痒、局部红肿等情况应停止用药,洗净,必要时向医师咨询。4.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5.药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6.儿童必须在成人的监护下使用。7.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8.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咨询医师或药师。

【有效期限】36个月。

【执行标准】部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九册WS3-B-0144-89。

【说明书修订日期】2009-4-10:00:00。

【贮藏】密闭,置阴凉处(不过20度)。

【类别】中成药。

【性状】本品为淡黄色软膏;气芳香,对皮肤有清凉刺激感;在40度以上熔化。

【剂型】膏剂。

【商品包装】铁盒包装,3g/盒。

【商品名称全拼】qingliangyou。

【药物相互作用】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商品编号:31907008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31020047

生产厂家:上海中华药业有限公司

该产品说明书属于科学语体,从禁忌、产地、不良反应、使用方法/用法用量、功能主治/适应症、主要成分、注意事项、有效期限、执行标准、说明书修订日期、贮藏、类别、性状、剂型、商品包装、商品名称全拼、药物相互作用等17个方面对龙虎牌清凉油做了说明,并对该产品的商品编号、批准文号、生产厂家做了交代。行文平实,语义符合这种品牌清凉油的客观实际。比如对“商品包装”属性的描写,是“铁盒包装,3g/盒”,这种描述一定是要与该产品的实际包装情况吻合,否则就会失去需求者的信任。对“功能主治”属性的描述,其修辞语义是建立在龙虎牌清凉油的实际功能基础之上的,不能胡编乱造,欺诈消费者。

(三)新闻语体规约客观真实的修辞语义

新闻语体中,真实性是新闻的价值和生命。从修辞学角度考虑,新闻语体修辞语义的表达自然是以新闻事实为根据的,脱离了新闻事实,用假新闻来吸引眼球,消费听众和观众,都是违背新闻职业道德的。所以,不管是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科技、文化、艺术、教育、体育、卫生、交通、娱乐、旅游等哪个方面的新闻创作,都要求新闻作品所反映的新闻事件是真实的,所使用到的数据是客观的真实的,是已经发生了的,是客观存在的。修辞语义也是客观的、真实的,令人信服的。例如来自搜狐新闻网(2012年9月23日19点53分)的新闻:

汉语拼音新规将实施拼音中文名须姓在前名在后

本报讯(记者 王蔚)经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新修订的《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将于今年10月1日起实施。如何拼写汉语的人名地名,如何拼写汉语的数词、量词、连接词、形容词等,都有了“法定”规范。

……(限于篇幅,引用时省略)

这则新闻报道的新闻事件是客观存在的,是真实可靠的。所输出的修辞语义是客观真实的,至少是基于三个条件:第一,新修订的《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业已经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第二,该标准将于今年10月1日起实施,是确定无疑的;第三,该标准的相关规定是真实的。

二、语体规约模糊多解修辞语义的使用

模糊与多解在某种意义上说有一定的相通性,因为是模糊的,所以是多解的,修辞语义可以有相对无限个解释;因为是多解的,所以是模糊的,修辞语义也就存在一定的模糊性。对修辞语义进行模糊表达和多解性表达,是修辞主体的修辞策略选择。通过对这种修辞策略的具体运作,表达模糊多解的修辞语义则是修辞主体基于修辞考虑所想要达到的修辞效果。但不管是修辞策略意义上的思考,还是修辞效果意义上的思考,当把这些放到语体中时都又会受到特定语体的规约与限制。意思就是说,模糊的修辞语义、多解的修辞语义是受制于特定的语文体式的。在众多语体类型中,从宏观层面看科学语体、公文语体对模糊多解修辞语义的限制就比较多;比较多要求使用模糊多解修辞语义的语体当属文学语体,包括小说语文体式、散文语文体式、诗歌语文体式、戏剧语文体式等。按照黎运汉、盛永生的说法,多样性、形象性、情感性、独创性是其主要的修辞特点[3]475,所以文学语体对使用模糊多解修辞语义的要求相对比较高。例如:

陆虞候受高太尉的指使,要在草料场害死林冲。陆虞侯的鬼鬼祟祟引起了茶酒店李小二的怀疑,赶忙报告林冲。

林冲问:“那人生得什么模样?”

李小二道:“五短身材,白净面皮,没甚髭须,约有三十余岁。……”(《水浒传》第十回“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这是《水浒传》中的一个片段。其中,李小二对陆虞候形象的描述,所输出的修辞语义就是模糊的多解的。“五短身材”“白净面皮”“没甚髭须”“约三十余岁”,这些修辞话语就很难说清所表达的准确修辞语义,给接受对象的感觉就是“陆虞候是一位个子较矮,皮肤较白,没有多少胡须,三十来岁的人”。我们知道,语言意义的模糊性主要基于两个原因:一个是客观事物自身及客观事物之间界限的模糊性,一个是人类认知客观事物时意识上的模糊性。很显然,在《水浒传》这样的小说语文体式中,当向接受者描述一个陌生人时,对其身高、肤色、胡须和年龄的介绍,不可能做到准确无误,也没有必要准确无误。由此,创造新颖的修辞话语,突出了模糊多解修辞语义的表达。这是语体规约的结果。

三、语体规约准确严谨修辞语义的使用

在一些语体中,所要表达的修辞语义应该以准确严谨为第一要义。比如在公文语体、科学语体、新闻语体、广告语体、演讲语体、政论语体等中就往往强调修辞语义的准确性和严谨性。为了做到修辞语义表达的准确和严谨,就往往采用单义词、精确数字、专业术语、修饰成分较多的长句等,尽量不用或少用积极修辞格式、描绘性词语等。

(一)公文语体规约准确严谨的修辞语义

在公文语体中,要求修辞语义必须是准确严谨的。公文语体规约着修辞主体使用准确的修辞语义,要求在公文语体中修辞语义的表达是准确的单一的,不存在歧义,不是模糊的意义,不能有多解的可能性。这就要求公文语体用词甚至用字都必须认真思考,慎重选择,多使用单义词,少选用多义词;在句子表意方面,也要做到严谨周密,不留无限遐想的语义空间;在辞格方面,尽量不用修辞格式,尤其不能使用具有浓重描绘色彩、情感色彩的修辞格式。例如:

第八条 税法第二条所说的各项个人所得的范围:

(一)工资、薪金所得,是指个人因任职或者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与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

(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是指:

……(限于篇幅,引用时省略)(《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

这是国务院颁发《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中的第八条,共列出了十个方面的个人所得。这一条规定了应纳税的各项个人所得的范围。其中所列出的十个项目,概括了通常可以认定的个人所得项目,并且对每个项目还进行了性质上的界定。用词准确无误,非常考究,没有选用修饰性词语;句子表意周密,考虑周到,较多采用长句尽量给予语义限制,修辞语义表达清楚明白,不含糊,没有歧解;没有使用修辞格式,没有使用感叹句、问句、祈使句。这正是法规体对修辞语义的基本规约。科任娜说:“要求准确性,不允许产生多义,也是这一语体的特点。这一特点有助于从语言上体现法制的基本功能。这是立法文件的最高标准,它能使法制顺利实现功能。反之,措辞含混、可作不同解释的条文则有损于法制基本功能的实现,损害它的不可动摇性和权威性。”[4]这从法律条文功能的实现程度方面强调了公文语体表达准确修辞语义的重要性。

(二)科学语体规约准确严谨的修辞语义

在科学语体中,在尊重客观事实的基础上,追求修辞语义表达的准确无误,严密可靠。这是科学语体对修辞语义的基本要求。为了做到这一点,在语言表达上多选用精确的数据、专业术语、单义词,并在造句时注重语义表达的无懈可击。概念明确,推论合理,论证严密,不留语义漏洞,不创造弹性语义。比如:

系统在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又促进了自身结构关系的变化。究其原因,是由于外界环境对系统输入的物质、信息和能量一旦有了变化,就会引起系统要素之间出现某些涨落现象,即各要素的地位、作用与关系出现变化。如果外界环境对系统输入的物质、信息和能量的变化较小,则要素之间出现的涨落较弱。由微涨落带来的相干作用的结果会导致结构稳定性的振荡,以至出现某些结构性的改良。如果外界环境对系统的输入变化很大,则会出现大涨落,甚至巨涨落,即原有结构或是出现了向新结构转变,或是恶化和瓦解。(邹珊刚等编著《系统科学》)

这段修辞语篇中,使用了“系统”“物质”“信息”“能量”“结构性”“巨涨落”“振荡”“结构”等科学术语,这些词语书面语色彩很浓,抽象性很强,表意准确。在句子使用方面,以句号为标记,这个片断由230多个字组成,但仅仅有5个句子,每句平均将近50个字。尤其是第二句有将近70字之多,从相关方面加以限制和约束,以准确表意,试图弄清“系统在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又促进了自身结构关系的变化”的根本原因,具有较严密的逻辑性。

(三)新闻语体规约准确严谨的修辞语义

在新闻语体中,新闻报道要做到真实客观,在修辞表达时就必须要做到表意准确严密,在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的叙述方面就不能出现硬伤,不许弄虚作假,不许模模糊糊,不许模棱两可。黎运汉、盛永生认为,准确性是新闻语体的首要要求和基本特点。要做到表意准确,就必须在遣词造句、相关数据的使用、模糊语言的使用、引语的使用等方面下足功夫,做到准确可靠。[2]179-182例如:

南京中山陵昨日游客猛增近3倍21.5万创历史最高

前天中山陵景区的人数还仅仅只有8万人,而到了昨天该数字一下翻了近三倍,单日进入景区游客达到了21.5万人,这创下了该景区入园人数的历史新高。

“我们景区内的43辆接驳小火车都已全部投入了营运,几乎一刻都没休息。”中山陵景区工作人员告诉扬子晚报记者,昨天景区内所有的小火车都在不停地运客,但尽管这样,热门站点的接驳火车排队时间每班还得等上半小时。

上午十一点,扬子晚报记者来到中山陵的接驳车站点,等待接驳小火车的队伍仍然很长,一位接驳车的司机告诉扬子晚报记者,她估计中饭肯定是来不及吃了,因为游客太多天又热,只有赶紧多运送些客人。

而为了更好地服务游客,扬子晚报记者了解到,针对游客激增,昨天景区导游员也从平日的40名增加到了100名,以满足节日期间游客的讲解服务需求。

游客多了,增加的垃圾也让景区内的保洁工人忙活不停。中山陵景区的负责人向扬子晚报记者介绍说,虽然他们已经将中山陵景区的保洁人员数量从平时的65人增加到150人,但是仍然觉得人手紧,昨天一天整个景区扫出了60吨垃圾,与去年同期相比,足足增加了一倍!(扬子晚报记者陈郁。摘自凤凰网,2012年10月03日21:23)

这则新闻中,所用数字比如“8万人”“3倍”“21.5万”“43辆”“半个小时”“十一点”“40名”“100名”“65人”“150人”“60吨”等,都非常精确;事件发生地点“南京中山陵”,发生时间是“昨天”,用词都十分准确;多用陈述句,语气肯定,情真意切,言之凿凿。对2012年中秋、国庆双节假期中,南京中山陵景区的人流量、管理应急措施、工作状况等做了准确叙述,由此输出的修辞语义也是准确的。

(四)政论语体规约准确严谨的修辞语义

在政论语体中,修辞主体以摆事实讲道理、论辩说理为主要内容,这就需要有较为缜密的逻辑思维,注重修辞语义表达的逻辑严密性。在修辞话语的内里,讲究修辞语义的承转起合,论证推导周密严谨,语句间关系畅通,上下连贯,语义贯通。例如:

军报:钓鱼岛是中国领土警告日本政府不要玩火

日本政府10日下午举行会议确定钓鱼岛“国有化”方针,在危害中日关系大局的错误道路上一意孤行,把钓鱼岛问题带到了危机边缘。

日本政府不顾中方的坚决反对和严正交涉,不顾胡锦涛主席日前在APEC会场的郑重告诫,执意推进“购岛”进程,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民族感情,是二战结束以来对中国主权最为赤裸裸的挑战。野田政府对外宣称其“国有化”的一大理由是,“为继续平稳安定地维持管理”。真是可笑之极,钓鱼岛由谁来管理?管理什么?日本政府凭什么“管理”中国的神圣领土?实际上,日本政府企图借此强化对钓鱼岛的控制权,单方面背弃了40年前中日邦交正常化时“搁置争议”的共识。

众所周知,16世纪以来钓鱼岛就属于中国领土,而非日本长期侈谈的“无主岛屿”。而现在的钓鱼岛问题之所以成为“问题”,完全是由于日本的血腥侵略造成的。

……(限于篇幅,引用时省略)(摘自腾讯新闻网,2012年10月4日)

这是一篇来自于军报的新闻社论,社论一开头就明确指出日本政府钓鱼岛国有化行为的严重后果,紧接着针对日本政府对中国的严正抗议所采取置若罔闻的态度加以抨击,接连几个问句,直指所谓钓鱼岛国有化的丑恶嘴脸。然后,又从16世纪以来的历史事实,驳斥了日本政府、日本右翼分子企图霸占钓鱼岛据为己有的罪恶行径。同时,就中国政府和人民维护国家主权的坚定意志和应对措施进行了宣示,并对日本政府提出了郑重警告。从整个语篇来说,摆事实,讲道理,论据确凿,论证有理有据。分析透彻,一环扣一环,上下语义贯通,逻辑性较强,语义表达准确严密。就用词来看,“10日下午”“40年前”“16世纪以来”“1972年”等这些表示时间的词语都准确地限定了与钓鱼岛有关的历史事实;而“危害”“危机”“边缘”“非法侵略”“公然践踏”“私相授受”“保护伞”“日本军国主义”“一切后果”等词语的使用,非常贴切,非常到位,非常准确,有力地驳斥了日本政府的侵略行径和美国政府的暧昧、怂恿态度。就句子表意方面,整个语篇多用陈述句,并用了三个疑问句和一个感叹句,由此来强调修辞语义的肯定程度。例如:“真是可笑之极,钓鱼岛由谁来管理?管理什么?日本政府凭什么‘管理’中国的神圣领土?实际上,日本政府企图借此强化对钓鱼岛的控制权,单方面背弃了40年前中日邦交正常化时‘搁置争议’的共识。”一连设置了三个问题,步步为营,层层深入,最后自问自答给出了明确答案。所以,无论就整个语篇修辞语义的表达来看,还是就用词造句所表现出的修辞语义来看,对修辞语义的表达都做到了准确严密。这正是对政论语体修辞语义表达要求的呼应。

四、语体规约委婉含蓄修辞语义的使用

在文学语体中,无论是小说还是诗歌,语言的魅力主要来自于创作者对文学语言的精心经营,而表意的委婉含蓄是文学语言的基本要求之一。创作者采用各种不同的修辞策略、修辞手段和修辞方法,使语言应用发生偏离和变异。刻意追求修辞语义表达的委婉含蓄,比如采用比喻、夸张、婉曲、通感、比拟、借代、移就、拈连、缺省、藏词、跳脱、对偶等表现手法,以表达委婉含蓄的修辞语义。心知肚明但却不把话说明,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促使读者充分发挥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并根据语篇上下文语境和言外物理语境、文化语境、心理语境条件来解读作品的意蕴。作为小说语体的《红楼梦》是如此,《围城》是如此,《家》《春》《秋》是如此;作为诗歌语体的《背影》也同样是如此。例如:

背影

汪国真

背影

总是很简单

简单

是一种风景

背影

总是很年轻

年轻

是一种清明

背影

总是很含蓄

含蓄

是一种魅力

背影

总是很孤零

孤零

更让人记得清

汪国真的这首诗,属于文学语体中的诗歌体。在这首诗中,作者究竟要表达什么意思,并没有直接表明。不像政论语体、演讲语体、科学语体、公文事务语体那样,开宗明义,直截了当地表明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相反,汪国真借助于“背影”这个意象,把诗人的情感、思绪都通过“背影”委婉含蓄地表达了出来。诗歌的寓意较深,需要读者用心理解,方知语言表层背后所蕴含的深层修辞语义。诗歌体是如此,小说体、剧本体、散文体等文学语体都是如此,正是由于修辞语义的表达含蓄委婉,才使得作品读来意味深长,百读不厌,受益无穷。再如:

①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

②人家在何处?云外一声鸡。(梅尧臣《鲁山山行》)

③三分春色二分愁,更一分风雨。(叶清臣《贺圣朝·留别》)

④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江南春绝句》)

这些诗、词名句都是诗人、词人在特定的心境下创作出来的,都表达了特定的修辞语义。但这些修辞语义蕴含在诗句和词句之中,蕴含在典故之中,潜藏在字里行间,不显山不漏水,不直白不浅显,需要读者结合整个修辞语篇和创作背景才能作出合理的解释。比如例④,所表达的修辞语义可以理解为:数不尽的寺庙楼宇,在濛濛细雨中交相辉映,更显出南朝时期对佛教的热衷。修辞语义含蓄委婉,意在言外。

五、语体规约简洁明了修辞语义的使用

在有些语体中,还崇尚表达简洁明了的修辞语义。这和语体自身语言应用的范式有关。比如口头语体、新闻语体、广告语体、公文语体、政论语体、演讲语体中,对简洁明了修辞语义的规约就是一种常态。

(一)口头语体规约简洁明了的修辞语义

在口头语体中,因为是面对面交际,修辞语义的表达是通过口耳相传,并在手势、站姿、微笑等态势语以及其他现场语境因素的帮助下来完成的,所以有许多语言成分就会被省略,或者不出现。多使用口语色彩浓的词语,较少适用书面语色彩浓的词语;停顿较多,多使用短句,较少适用错综复杂的长句;多使用平实规范的常规句,较少使用积极修辞格式。这些都为表达简洁明了的修辞语义提供了基本保障。例如:

贵(喘着气)四凤!

四(只做听不见,依然滤她的汤药)

贵 四凤!

四(看了她的父亲一眼)喝,真热,(走向右边的衣柜旁,寻一把芭蕉扇,又走回中间的茶几旁听着。)

贵(望着她,停下工作)四凤,你听见了没有?

四(厌烦地,冷冷地看着她的父亲)是!爸!干什么?

贵 我问你听见我刚才说的话了么?

四都知道了。

贵(一向是这样为女儿看待的,只好是抗议似地)妈的,这孩子!(曹禺《雷雨》)

这是节选自曹禺《雷雨》的片断。虽然《雷雨》属于文学语体,但就其人物对话来说,实际上属于口头语体,具备了口头语体修辞语用的基本特征。从修辞语义表达方面来看,用词简明,造句简洁,语义明朗,平白如话。依赖于口语交际的有利条件,鲁贵和四凤在交际时多创造使用诸如“喝”“真热”“是”“爸”“干什么”“都知道了”“妈的,这孩子”等独词句、非完全句、单句,也运用了不少感叹句、陈述句。总的来说,用词量较少,句子结构简洁,用词造句尽可能做到口语化,修辞语义表达通俗明白,简洁明了。

(二)新闻语体规约简洁明了的修辞语义

在新闻语体中,由于新闻报道受到时间、版面等因素的制约,以及图片、影像等条件提供的帮助,所以无论是平面媒体,还是网络媒体、电视媒体、广播媒体,都极为注重表意的简明性和通俗易懂,力争在有限的时间和篇幅内把新闻事实明白无误地表达出来,以便于受众以最快的速度接收相关信息。例如:

香港南丫岛撞船事故增至38人死亡

人民网香港10月2日电(记者李海元)香港南丫岛撞船意外,死亡人数增至38人,当中30人在现场已证实死亡,8人送院后证实死亡。事件中,共有101人分别被送往5家医院,有4人伤势严重或危殆,有66人经已出院。

特区医院管理局已分别在五家医院设立柜台,民政事务总署也正协调死者和伤者家庭的援助服务。(2012年10月02日19:34来源:人民网)

这是一则有关香港南丫岛撞船事故的报道,整个语篇不足130字,篇幅短小,字字有用,句句有着落。没有废话,不拖沓,不冗长。修辞语义清楚明白,不费解,不含糊,读者一看即明。再看新华网的:

云南省彝良县龙海乡发生滑坡灾害19人被埋

新华网昆明10月4日电(记者李怀岩王研)10月4日上午8时许,云南省昭通市彝良县龙海乡镇河村油房村发生山体滑坡。截至10时45分,初步统计,有19人被埋。

据彝良县外宣办介绍,此次滑坡塌方量达1万立方米以上,并阻断小河形成堰塞湖;油房小学教学楼全部被掩埋,据初查18名学生被埋在垮塌的教学楼内;学校附近2户农户房舍被掩埋,其中1户农户1家3口全部逃离,另1户1人被掩埋。

灾害发生后,彝良县龙海乡紧急组织现场救援,下游群众已全部紧急疏散转移。彝良县委、县政府已紧急启动预案,相关部门和救援力量正在赶往龙海途中。

(2012年10月4日15:46 来源:新华网)

这是一则报道自然灾害的新闻,以“云南省彝良县龙海乡发生滑坡灾害19人被埋”为题准确客观地报道了云南省彝良县龙海乡发生山体滑坡的新闻事件。篇幅不长,通俗易懂,句子简明,数据精确,对灾情、灾后救援等情况做了简单介绍。受众看到这则新闻,就能够清楚地了解到相关信息。

(三)政论语体规约简洁明了的修辞语义

政论语体也叫宣传鼓动语体或者时评语体,因此其修辞语义的表达就简洁明了,直截了当,话语犀利,语义显豁,观点明确,爱憎分明,果断有力。在政论语体中,修辞语义的表达更加鲜明,主张什么,赞成什么,批判什么,反对什么,修辞主体都会都旗帜鲜明地表露出来。不掖掖藏藏,不含蓄委婉,不故弄玄虚。比如温家宝《在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高级别会议上的讲话》(2008年9月25日,限于篇幅原文略)就是一篇政论文,属于政论语体,具备了政论语体修辞语义表达的基本特征。温家宝以中国国务院总理的身份在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高级别会议上不卑不亢,旗帜鲜明地阐述了中国政府对《千年宣言》的态度和立场,并郑重明确地提出了五条倡议,做出了六大承诺。在讲话中,中国已经做出的贡献是什么,面临的困难是什么,主张什么,提倡什么,希望什么,都旗帜鲜明地说了出来,简洁明了。对这些修辞语义的表达,做到了思路清晰,条分缕析,脉络清楚。修辞效果突出,具有极强的号召力和感染力。例中对中国的贫困人口、义务教育、医疗制度、民主管理等都分别只用一句话来加以描述,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对兑现《千年宣言》承诺所做出的努力,没有作大篇幅详细的介绍,没有多余的无关宏旨的话语,而仅仅是用一组数字来说话,语句简短,语义凸显。

(四)演讲语体规约简洁明了的修辞语义

在演讲语体中,修辞主体为了适应演讲领域的交际需要,往往要在特定的时境中,借助于有声语言和态势语言的手段,面对广大听众发表意见、抒发感情,由此来说服、感召和教育听众。[5]367要说服、感召和教育听众,就要做到修辞语义的明朗化、直白化,不能含蓄模糊。另外,正因为是面对听众的演讲,尤其是即兴式演讲,几乎就是日常口头交际在郑重场合的演绎,所以像口头交际一样也规约了简洁明了修辞语义的使用。即使是有准备的演讲,当把书面的演讲辞转化为口说的演讲辞时,也就等于认同了口头交际的基本修辞要求,所以对修辞语义的表达也尽量要做到简洁明了,以使听众能够在快速流动着的时间内抓住修辞语义的关键所在。例如:

追求卓越共享繁荣——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庆典上的演讲辞

董建华

……

在历史上,我们第一次有机会自己管理香港,自己创造香港的未来。在“一国两制”之下,我们将以坚定的信念,踏实的步伐,和旺盛的斗志,朝着高远的理想前进。我们的香港将会是:

一个为其祖国和文化根源感到自豪的社会;

一个安定、公平、自由、民主、有爱心、方向明确的社会;

一个富足和生活质素优良的社会;

一个廉洁、机会均等、公平竞争的法治地区;

一个中外交流的窗口;

一个蜚声国际,举足轻重的金融、贸易、运输、资讯中心;

一个国际性的文化、科研和教育中心。

各位嘉宾,各位市民:

再过两年多的时间,中国就将庆祝共和国五十周岁的诞辰;而人类将喜迎一个新世纪的千岁新年。我深信不疑,香港将在那个双喜临门的时刻,用更加美好的生活,向祖国献礼;带着更加辉煌的成就,跨进新世纪。

祝愿祖国繁荣昌盛!

祝愿香港迈向成功!

(新华社香港7月1日电,节选自《广州日报》1997年7月1日)

董建华的演讲辞显然是经过精心准备的,所表达的修辞语义非常明显,不需要做过多的思考、分析和阐释,便一目了然。例中,对“一国两制”、对香港的明天、对祖国的未来,都充满着美好的期许和衷心的祝福,观点鲜明。尤其是“我们的香港将会是:一个为其祖国和文化根源感到自豪的社会;一个安定、公平、自由、民主、有爱心、方向明确的社会;一个富足和生活质素优良的社会;一个廉洁、机会均等、公平竞争的法治地区;一个中外交流的窗口;一个蜚声国际,举足轻重的金融、贸易、运输、资讯中心;一个国际性的文化、科研和教育中心”这几句话,连续使用7个结构相似的句子构成了排比句式,从而造成一种气势,强化了演讲者的个人情感,不仅使修辞语义表达更加清楚明白,而且还使演讲更具感染力、号召力和鼓动性。

综上所述,各种语体对各种类型的修辞语义都会有不同的规约,有些语体更看重的是客观真实的修辞语义,有些语体更注重模糊多解的修辞语义,有些语体更凸显的是简洁明了的修辞语义,有些语体更强化委婉含蓄的修辞语义,有些语体更彰显准确严谨的修辞语义。但这不意味着某种语体因为强化对某种修辞语义使用的规约,就完全排斥其他修辞语义的使用,其实更多的时候则是注重修辞语义的综合使用。但是,由于语体之间毕竟存在着不同,所以对修辞语义的规约也就存在着差别,只不过轻重程度不同罢了。基于这种认知,我们在论述的过程中就突出了语体规约修辞语义使用的主要表征,而忽略了次要表征。比如,在文学语体中,主要论述了对委婉含蓄、模糊多解修辞语义的规约,而对简洁明了、客观真实、准确严谨修辞语义的规约就没有论及。

注释:

①关于广告语体对修辞语义使用的规约,我们会另文专门讨论,此文不再讨论。

参考文献:

[1]陆俭明.修辞的基础——语义和谐律[J].当代修辞学,2010(1).

[2]黎运汉,盛永生.汉语语体修辞[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9.

[3]黎运汉,盛永生.汉语修辞学[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6.

[4]科任娜.俄语功能修辞学[M].白春然等译.北京:外语教学和研究出版社,1982.

[5]袁晖,李熙宗.汉语语体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猜你喜欢

规约语体语义
语言与语义
电力系统通信规约库抽象设计与实现
一种在复杂环境中支持容错的高性能规约框架
一种改进的LLL模糊度规约算法
“上”与“下”语义的不对称性及其认知阐释
语言表达与语体选择
语体语法:从“在”字句的语体特征说开去
认知范畴模糊与语义模糊
语体转化的量度与语体规范
修辞的敞开与遮蔽*——对公共话语规约意义的批判性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