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章学诚治学特点及对其学术业绩的影响
2013-04-12张玲琳
张玲琳
(绍兴图书馆,浙江 绍兴312000)
章学诚,字实斋,号少岩。浙江会稽(今绍兴)人,生于清乾隆三年(1738),卒于嘉庆六年(1801),终年64岁。其生活的时代,正是历史上所谓的“乾嘉时代”。
乾嘉时代,曾被后人看成清代历史的一个“盛世”,“乾嘉学派”又被视为这个“盛世”学术繁荣的象征。然而,正是在这个时代,统治者推行了空前的文化专制主义高压政策,把整个学术文化纳入考据轨道。这种考据学是一种严重畸形发展的学术文化,它虽然在考据领域内做出了不小的成绩,但考据之风脱离现实,专事训诂,如此学风,禁锢了学人的思想,束缚了人们的创见,阻碍了学术的发展。在这种背景下,章学诚自己不惜“乖时人好恶”、“逆于时趋”,向主宰学界的考据学风发起挑战,最后结撰成体现他全部学术思想和史学价值观的《文史通义》、《校雠通义》、《史籍考》等等,以及一系列方志理论和方志案例,其成果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并对清末启蒙思想有很大影响,章学诚能取得如此成果,这是与他的治学思想、精神、方法有密切关系的。
一、“成一家之言”的治学抱负
章学诚一生以著述为主,传承优良传统,开创一代新风,以“成一家之言”为治学抱负。
一是立志“成一家之言”。在年轻的时候,章学诚就立下大志,要对《汉书·艺文志》进行研究,校雠其书,申明微旨,“又取古今载籍,自六艺以降,讫于近代作者之林,为之商榷利病,讨论得失,拟为《文史通义》一书,分内外杂篇,成一家言”[1]。章学诚的“成一家之言”是要对历史文献“商榷利病,讨论得失”,发现规律,提出新的史学观点,研究新的史学理论。章学诚的学术实践也正是这么做的,他在史学领域大胆发挥,“自信发凡起例,多为后世开山。”[2]为千古史学开辟了新的道路。
二是继承浙东“贵专家”的史学传统。浙东史学是在中国历史上较有影响的学术流派,其特点是提倡学术交融,反对门户之见;专攻精研专家,崇尚独创精神;注重实际效果,推崇经世致用。其中“贵专家”是浙东史学的传统。章学诚说:“吾于史学,贵其著述成家,不取方圆求备,有同类纂。”[3]显然章学诚是继承了浙东史学的优秀传统,着眼点还是在“成一家之言”。
三是坚持“持风气”而不“徇风气”。清乾嘉年间,学术上是一个封闭沉闷只重考据的年代,因为政治压迫,文化禁锢,许多学者不敢成一家之言,维有埋头古书,做做考据的文章。章学诚胸怀大志,开展校雠心法和史学研究,在学术上独辟蹊径。他的学术道路十分艰难,以至于不合时趋,遭人讥讽,被视为异类,饱受精神上的压抑和物质上的窘迫。但他意志坚强,认定目标决不退却。他提出了学术研究要“持风气”,而不要“徇风气”的主张,“持风气”就是要开创一种新的学风,创造一代新的业绩;而“徇风气”就是随波逐流,在腐败的学术风气中消沉。章学诚坚持强调开辟学术新风气,并主动身体力行,纠正学术风气的偏颇,闯出了一条史学新路,成就了一代学术伟业。
二、以“经世致用”为治学理念
与当时脱离实际的学风相反,章学诚一再旗帜鲜明地强调做学问应当经世致用,他说:“学问所以经世,而文章期于明道,非为人士树名地也。”[4]章学诚“经世致用”的治学理念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坚持史学经世论。章学诚在《文史通义》内篇二《浙东学术》一文中说:“史学所以经世,固非空言著述也。”又在其后自注曰:“整辑排比,谓之史纂;参互搜讨,谓之史考,皆非史学。”这里,章学诚明确提出了“史学所以经世”的观点,并认为如果做不到经世致用,就称不上是“史学”,也无资格来谈论史学。章学诚史学经世理论的提出,不仅是对古代史学传统的总结和发扬,更重要的是,它反映了时代的要求,强调学术研究要为现实社会政治服务。与现实社会紧密结合,是章学诚社会政治思想和学术理论的一个显著特点,也是他的治学主张。他认为学术文章如果无补于世教风俗,就毫无存在价值。尽管他在学业上注重创造发明,但更强调经世致用。
二是做学问要“持世而救偏”。章学诚说:“学问经世,文章垂训,如医师之药石偏枯,亦视世之寡有者而已矣。以学问文章徇世之所尚,是犹既饱而进粱肉,既暖而增狐貉也。”[4]章学诚在致钱大昕的书札中说:“惟世俗风尚,必有所偏……苟欲有所救挽,则必逆于时趋。”[5]他看到了当时的考据学,已脱离了社会现实,所以要“逆于时趋”,而救挽学术。章学诚倡导学术研究不能趋于时俗,而应“持世救偏”,让学术风气回归中正,让学问真正为世所用。
三是将经世致用的观点付之于实践。章学诚对时局十分关心,密切关注着现实社会和时事政治。他十分重视研究当代,强调学术要为现实政治服务。他那倡言变革和进化的社会发展史观,力主“澄清吏治”和反腐倡廉的政治改革方案都是“经世致用”的具体体现。
由于生活贫困,只好以文笔吃饭,经常受聘为地方修志,他也就将经世致用的观点自觉地运用于修志之中,说“丈夫生不为史臣,亦当从名公巨卿,执笔充书记,因而得论列当世,以文章见用于时,如纂修志乘,亦其中之一事也。”[6]他曾经明确谈到,修志不是为了美观,而是为了实用。他认为方志不是地理书,而是“一国之志”。他认为“史志之书,有裨风教者,原应传述忠孝节义,凛凛烈烈,有声有色,使百世而下,怯者勇生,贪者廉立……况天地间大节大义,纲常赖以扶持,世教赖以撑柱者乎!”[6]他在总结前人修志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一整套系统完整的方志理论,从而为中国古代方志学建立起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
三、“学以明道”的治学使命
贫困和饥寒时刻困扰着章学诚,耗费了他大量宝贵的时间和精力,但章学诚还是利用点滴时间发愤治学,正如他自己所言,他的许多文章都是在“车尘马足之间”写成的。他之所以能做到这样,是因为受其“学以明道”的使命感所驱使。
一是“为学之要,先戒名心”。章学诚认为,一个人要在学术上取得成就,有所建树,名利思想必须淡薄。他自己一生不追逐名利,虽然穷困潦倒,藉笔墨为生,也从不愿“舍己以从时尚”,把全部精力都用于文史校雠之业。章学诚坚持认为,做学问要专心致志,对目标要坚定不移,对世人的评说要淡然处之,他说“世之所重而非吾意所期与,虽大如泰山,不遑顾也;世之所忽而苟为吾意之所期与,虽细如秋毫,不敢略也。趋向专,故成功也易;毁誉淡,故自得也深。”[7]如果没有独创,随波逐流就很难得到高深的造诣。在章学诚看来,做学问既然是为了“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为了“明道”、“经世”、“非为人士树名地”,那么首先就要立定志向,按照自己所长,努力去钻研,决不为社会风气所左右。
二是“以约驭博”、“学贵专精”。博与约之间的关系是每一位从事科学研究的人都要面对的问题。章学诚的《文史通义》内篇《博约》上中下三编专门探讨了这个问题,他认为博与约之间是辩证关系,博是约的基础,约是博的归宿。换句话说,约是目的,博则是达到这一目的的手段,在博与约这一对矛盾中,约似乎更重要一些。他说“学贵博而能约,未有不博而能约者也。以言陋儒荒俚,学一先生之言以自封域,不得谓专家也。然亦未有不约而能博者也。以言俗儒记诵,漫漶至于无极,妄求遍物,而不知尧、舜之知所不能也。”[8]一个人做学问,要想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必要的,关键看你是否能在某一方面成为专家。而要成为专家,当然需要在某一专门领域狠下功夫,所以他说:“名有由立,非专门成学不可也,故未有不专而可成学者也。”[8]章学诚强调做学问要有所发现,贵在专精,成为真正的学问大家。
三是“学与功力,似而不同”。章学诚对于中国史学上的第一个大贡献就是记注和撰述的分家。换句话说,就是他能够把中国二千年来材料和著作畛域不分的习惯和流弊完全廓清了。章学诚说:“记注欲往事之不忘,撰述欲来者之兴起。”[9]在他看来,记注为藏往之学,而選述为知来者之学。他不承认以记注为内容的纂集之书为理论著作,他明确指出:“功力之与学问,实相似而不同。记诵名数,搜剔遗逸,排纂门类,考订异同,途辙多端,实皆学者求知所用之功力尔!即于数者之中,能得其所以然,因而上阐古人精微,下启后人津逮,其中隐微可独喻,而难为他人言者,乃学问也。今人误执古人功力以为学问,毋怪学问之纷纷矣。”[10]章学诚认为做学问应当从事理论研究,揭示事物的发展规律,即在于“明道”,“学与功力,实相似而不同”,不能把两者混为一谈,凡事思所以然,要努力掌握“明道”的真才实学。
章学诚的治学思想,是其成就学术功绩的重要前提,也对后世学界有重大影响。今天,我们研究章学诚的治学思想,对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进学术文化建设,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章学诚.上晓徵学士书[M]//文史通义新编新注:外篇三.仓修良,编注.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649.
[2]章学诚.家书二[M]//文史通义新编新注:外篇三.仓修良,编注.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817.
[3]章学诚.家书三[M]//文史通义新编新注:外篇三.仓修良,编注.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819.
[4]章学诚.说林[M]//文史通义新编新注:内篇四.仓修良,编注.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226、228.
[5]章学诚.上辛楣宫詹书[M]//文史通义新编新注:外篇三.仓修良,编注.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657.
[6]章学诚.答甄秀才论修志第一书[M]//文史通义新编新注:外篇四.仓修良,编注.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842.
[7]章学诚.与朱沧湄中翰论学书[M]//文史通义新编新注:外篇三.仓修良,编注.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709.
[8]章学诚.博约中[M]//文史通义新编新注:内篇二.仓修良,编注.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117.
[9]章学诚.书教下[M]//文史通义新编新注:内篇一.仓修良,编注.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36.
[10]章学诚.又与正甫论文[M]//文史通义新编新注:外篇三.仓修良,编注.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