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和实施彻底的政策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根本途径
2013-04-12刘向军
刘向军
(辽宁师范大学 党委,辽宁 沈阳 116029)
要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宣传党的理论无疑是重要的途径。但是,与宣传党的理论相比,宣传党的政策更重要。宣传党的政策与制定和实施党的政策相比,制定和实施党的政策,使党的政策更加彻底,则更为重要。制定和实施党的彻底的政策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根本途径。只有把制定和实施党的政策、宣传党的政策与宣传党的理论三个方面统一起来,才能切实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一、彻底的政策是人民大众与彻底的理论之间的中介
彻底的政策之所以能够成为人民大众与彻底的理论之间的中介,这是由彻底的政策的两个本性决定的。
第一,彻底的政策依据于彻底的理论。所谓彻底的理论就是科学的理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1]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的各种社会历史理论,从本质上看,都没有抓住社会历史的根本,因而都不是科学的理论。[2]马克思主义恰恰抓住了社会历史的根本,正确反映了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是关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科学的理论。在阶级社会中,理论总是一定阶级的理论,都有其阶级性和阶级立场。在各种各样的社会历史理论中,只有承认人民群众创造作用的理论,其阶级性才体现为人民性,其阶级立场才体现为大众立场。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的各种剥削阶级的社会历史理论,从本质上看,都不具有人民性和大众立场。马克思主义,因其具有理论的彻底性,所以必然同时拥有理论的人民性和大众立场。因为,只有历史唯物主义的群众史观才第一次真正、彻底、全面地肯定了人民群众的创造作用。唯物史观是建立在承认劳动者地位的基础上的,群众史观也是建立在承认劳动者地位的基础上的。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必然站在工人阶级和最广大劳动群众的立场上,不仅代表工人阶级的根本利益,也代表最广大劳动群众的根本利益。
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我们党制定和实施政策的理论依据必然是马克思主义。只有依据马克思主义这一彻底的理论才能制定和实施彻底的政策。所谓彻底的政策就是科学的政策,就是我们党在马克思主义这一彻底的理论指导下,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遵循社会发展规律而制定的政策。科学的政策必然具有人民性和大众立场,必然体现着工人阶级和最广大劳动群众的根本利益。因为,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就是从中国工人阶级和最广大劳动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遵循社会发展规律就是遵循中国工人阶级和最广大劳动群众的实践活动规律。我们党的长期实践经验表明,我们党制定和实施的政策越科学,越符合工人阶级和最广大劳动群众的根本利益;同样,我们党越是站在工人阶级和最广大劳动群众的立场上,维护最广大劳动群众的根本利益,我们党制定和实施的政策就越是科学。彻底的政策,与彻底的理论一样,是真理观和价值观的高度统一,科学性和人民性的高度统一。
第二,彻底的政策能够为人民大众所拥护。政策既可以维护人民大众的利益,也可以损害人民大众的利益。其关键是政策是否具有彻底性。我们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时期的正反两个方面的实践经验都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如果政策彻底,那么,这样的政策必然得到人民大众的支持和拥护。在革命时期,我们党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实际情况出发,站在人民大众立场上,制定和实施了打土豪、分田地的土地政策。这一政策因其解决了中国广大贫苦农民的根本问题,维护了中国广大贫苦农民的根本利益,所以得到了中国广大贫苦农民的衷心拥护。在改革时期,我们党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情况出发,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上,制定和实施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土地政策,这一政策因其解决了中国广大农民的根本问题,所以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得到了中国广大农民的衷心拥护。相反,如果政策不彻底,那么,这样的政策是不会得到人民大众的支持和拥护的。
正是由于彻底的政策这两个方面的本性,使得彻底的政策成为了人民大众与彻底的理论之间的中介,把人民大众与彻底的理论两者紧密地连接起来。因为人民大众支持和拥护我们党的政策,所以,人民大众也必然会认同我们党制定和实施政策的理论依据,从而我们党的理论就能够实现大众化。由此可见,制定和实施彻底的政策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根本途径。我们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时期的实践经验也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一点。例如,在革命时期,中国广大贫苦农民因为衷心拥护我们党的打土豪、分田地的土地政策,所以必然认同我们党的“苏维埃”、“英特耐雄纳尔”等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主张。
从我们党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经验中可以看出,先进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方式与普通大众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方式是有区别的。先进分子可以通过自己深入的观察和缜密的思考直接接受马克思主义。例如,李大钊等人接受马克思主义就是如此。而普通大众接受马克思主义必须经过党的彻底的政策这一中介。尽管马克思主义从根本上反映了人民大众的利益和诉求,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却并不直接关乎人民大众的利益和诉求。所以,一般来说,普通大众在日常生活中对理论是不太关注的,也没有多大的理论兴趣。但是,普通大众却都在关注着我们党的各项具体政策,都在时时处处切身感受着我们党的各项具体政策。如果我们的政策具有彻底性,能够维护人民大众的根本利益,人民大众就会拥护我们的政策,进而接受我们党的理论。
二、理论宣传只有通过彻底的政策才能充分发挥作用
任何一种理论要实现大众化,都必须开展理论宣传工作,增加大众的理论知识,培养大众的理论兴趣。理论宣传无疑是推进理论大众化的重要途径。但是,理论宣传只有建立在制定和实施彻底的政策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一方面,在制定和实施政策过程中,如果政策彻底,能够维护人民大众的根本利益,人民大众即使不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具体内容,也是可以认同马克思主义的。例如,在打土豪、分田地的政策面前,即使普通大众对“苏维埃”、“英特耐雄纳尔”等理论主张不了解,也会认同马克思主义的。当然,如果政策彻底,理论宣传的作用就可以得到充分的发挥。一是理论宣传可以帮助人民大众提高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使人民大众不仅认同马克思主义,而且可以掌握马克思主义,使马克思主义真正成为人民大众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真正成为人民大众维护自身根本利益的强大思想武器。二是理论宣传可以帮助普通大众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念,使普通大众的马克思主义信念从自发不断走向自觉。
另一方面,在制定和实施政策过程中,如果政策不彻底,不能维护大众的利益,甚至损害大众的利益,即使进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宣传,也是难以奏效的。“‘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3]一是这样的理论宣传只能形成理论和现实的两张皮,使大众在理论和现实之间的矛盾面前陷于困惑,甚至使大众对理论宣传反而产生逆反心理。二是这样的理论宣传,尽管可以使大众学到一些马克思主义的具体理论知识,但是,却并不能使大众真正接受马克思主义。
上述两种情况表明,只有政策彻底,理论宣传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只有首先制定、实施和宣传好党的政策,“让政策走进百姓”,然后才能在此基础上宣传好党的理论,“让理论走进群众”。因此,要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宣传理论是重要的,但是,与宣传党的政策相比,宣传党的政策更重要。宣传党的政策与制定和实施党的政策相比,制定和实施党的政策,使政策真正体现科学性和大众立场,则更为重要。只有把制定和实施党的政策、宣传党的政策与宣传党的理论三个方面统一起来,使其成为全党的任务,才能切实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工作的关键,不是通俗化,而是我们制定和实施的政策。如果政策的制定、实施和宣传不到位,理论宣传工作势必难做,效果自然不理想。
在革命时期,作为革命党,由于我们党不能掌握政权的力量,所以,我们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更多的只能依靠理论宣传。现在,作为执政党,我们当然也离不开理论宣传,但是,除了理论宣传外,我们更应该注重制定好、实施好、宣传好党的政策。如果我们忽视政策制定、政策实施和政策宣传,仍然主要依靠理论宣传,这就仍然是革命党的思维,是不可能有效地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
我们欣喜地看到,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主编的《从怎么看到怎么办——理论热点面对面2011》和《辨证看,务实办——理论热点面对面2012》,不仅象过去那样分析了一系列社会热点、难点问题产生的原因,而且还用大量的篇幅阐释了我们党和政府针对这一系列社会热点、难点问题所制定的政策以及实施这些政策所秉持的务实态度。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不再简单地停留在“看”的水平,现已发展到“办”的水平,从“看”到“办”,从单纯注重宣传理论,到注重制定政策、实施政策和宣传政策,体现了我们党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念的重大转变。
三、必须始终坚持党的政策的彻底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遵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坚定地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上,不断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转化为党和政府的各项具体政策,不断满足人民大众的利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不断深入人心。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在社会转型时期,一些地方政府在政策制定和实施的过程中,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甚至还将自己的特殊利益置于公共利益之上,从而引发民众不满,引起了很多利益矛盾冲突,在土地征用、补偿等问题上尤为突出。正是由于我们政策的科学化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还不能使人民大众的利益得到切实保障,甚至还存在着说一套做一套,严重损害大众利益的现象,所以有人对我们政策的科学性和大众立场存在着质疑,进而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大众立场也存在着质疑。所有这些质疑严重阻碍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严重影响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效果。为了切实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大众化,我们在制定和实施政策时,必须始终坚持党的政策的彻底性。
一方面,始终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保证政策的科学性。我们在制定和实施政策的过程中,是从实际出发,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还是从“本本”出发,违背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考验着我们中国共产党人的能力。我们共产党人在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一定要摆脱能力不足的风险,始终坚持依靠人民,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使我们党的政策真正体现出科学性。不同层次的政策体系越科学,越能够体现人民大众的根本利益。只要我们能够了解民心,正确判断人民大众的利益和愿望,确保办的是人民大众理解和支持的好事,使我们的政策体现出科学性,我们党的政策就能够得到人民大众的支持和拥护,进而我们党的理论也能够为大众所接受。
另一方面,坚定地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上,保证政策的人民性。我们在制定和实施政策的过程中,是坚定地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上,切实维护人民大众的根本利益,还是站在少数人的立场上,维护少数人的利益,这是一个根本问题。这个根本问题解决不好,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便无从谈起。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在制定和实施政策的过程中,一定要避免脱离群众的风险,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使我们党的政策真正体现出人民性。只要我们的政策体现出人民性,真正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党的政策就会得到人民大众的支持和拥护,进而我们党的理论也就能够为大众所接受。如果说政策的科学性问题考验着我们共产党人的能力,那么,政策的人民性问题则考验着我们共产党人的忠诚。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1.
[2]列宁专题文集(论马克思主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4.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