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三农”路 “乡村振兴”再出发
2019-03-25崔波
崔波
摘 要: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农业产量稳步增加,农村基础设施明显加强,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大大改善。回顾40年来我国农村发展的历史性变化,总结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应对“三农”问题的政策措施、取得的重大成就和宝贵经验,对于我们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站在新时代的起点上再出发再奋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改革开放 “三农”问题 党的政策
一、40年来党的“三农”工作的历史性成就
1978年,党中央把握国内外发展大局,率先在农村发起改革,并以磅礴之势推向全国,领导人民谱写了改革发展的壮丽史诗。40年来,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继往开来,对“三农”问题持续探索与努力。纵观40年的历史进程,我国农村改革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到1992年2月邓小平“南方谈话”发表,这是农村改革的起步时期。改革探索从农村开始,重点是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进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发展乡镇企业和建设小城镇等。这一时期,党中央、国务院就如何搞活农村经济、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农业产业化等问题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三农”工作在克服重重困难中稳步发展。第二階段,从“南方谈话”到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是农村改革的全面推进时期。“南方谈话”掀起了第二轮思想解放的热潮,标志着对改革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实践中,通过立法稳定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开展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建立完善农产品和要素市场,规划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任务。第三阶段,从党的十八大至今,是农村改革的全面深化时期。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目标,统筹推进工农城乡协调发展,稳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新时代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明确了重点、指明了方向,开拓了“三农”工作的新境界。
经过40年改革开放的持续推进,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村社会领域变革取得历史性进展。
(一)农业生产快速发展,主要农产品供求呈现新格局
党中央、国务院注重改变农村传统经济格局、改善农村经济结构、提高农业生产质量,为农业生产创造更大的市场空间,实现农业增长方式从数量增长向质量效益增长的转变。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不断深化,生产力得到极大发展,农业生产持续稳步增长。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产量以及人均占有量均大幅度增加;粮油棉果蔬等农产品全面稳定增长,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初步建立;主要农产品良种覆盖率和优质化水平明显提高。2017年,粮食生产登上1.2万亿斤台阶。
(二)农业生产条件大幅改观,农业机械化水平逐年提高
据统计,全国农机总动力由1978年的11750万千瓦增加到2017年的112728万千瓦,增长近10倍。农作物机收、机播面积逐年增加,小麦、稻谷、大豆等大宗农作物机械作业面积大幅提高。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逐年加强。到2017年末,全国有效灌溉面积达到65873千公顷,比1978年增长了45%。以设施农业为代表的现代农业发展加快,2017年,全国蔬菜种植面积22000千公顷,茶园面积2800千公顷,果园面积12820公顷,生态农业等高科技农业的发展促进了蔬菜、水果等农产品数量和质量的提高。
(三)农村居民收入大幅提高,生活水平持续改善
1978-2017年,农民人均收入由134元提高到1.2万元,扣除物价因素,平均每年增长7.1%。收入的不断增长为农村居民生活改善提供了坚实基础,1978-2017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减少7.4亿人,农村居民贫困发生率下降94.4个百分点。农村基础建设不断加强,农村交通、电力和文化卫生等基础设施快速发展。目前,全国通公路、通电话、通电和能接收电视信号的行政村的比重均已达到95%以上,85%以上的乡镇有邮电所。农村社会事业迈出新步伐,文化教育、环境卫生和医疗机构得到大幅改善。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和免费提供教科书。大力改造新建乡镇卫生院,实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在全国农村建立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四)农村非农产业快速发展,工业化、城镇化水平得到更大提高
改革开放后,农村劳动力供求关系和就业呈现新格局。据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结果,农村非农产业就业人员占农村从业人员总数的比重从1978年的7%提高到2017年的29.2%,尤其是乡镇工业的发展大大促进了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我国城镇化水平由1978年的17.9%上升到2017年的58.5%。农村劳动力流动呈现新格局,农民工广泛分布在国民经济各个行业,加工制造、建筑业、采掘业及环卫、家政、餐饮等服务业中已占从业人员半数以上,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农村市场体系建设成效显著,初步形成了全国范围内开放、统一、竞争、有序的农产品市场体系。
二、40年来党的“三农”工作的宝贵经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社会发生了巨变,成为中国经济飞速增长的重要基础。这是党中央深切关注“三农”发展、把农民利益放在极其重要的战略位置的结果。40年来,我们党为解决“三农”问题进行了长期的、艰辛的探索和实践,农村发展的波澜壮阔、辉煌历程,既是执政资源的积累过程,也是执政基础的铸造过程。总结起来,主要有如下基本经验。
一是必须不断解放思想。改革是一项前无古人的社会实践,是一个艰难曲折的探索历程。只有不断解放思想,破除思想障碍,才能推进理论创新、确立改革方向、不断深化改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取得的巨大成就,也都得益于不断解放思想,坚持推进农村工作理论创新,特别是摆脱了许多传统思想观念桎梏,明确提出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大思想和进行农村体制改革的部署要求。相关理论政策经历了逐步深化和推进的过程,即从废除人民公社制度、实现以家庭经营为主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到深化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完善农产品和要素市场体系建设,再到改革农产品贸易的市场准入和进出口政策,大幅度提高农业对外开放水平。我们党勇于用世界眼光和时代发展要求审视社会领域现状,打破观念禁锢,清除思想障碍,迎来农业、农村发展的一个又一个春天。
二是始终坚持农业的基础地位。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个基本观点。我国是13亿人口的大国,“三农”问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邓小平就农业的重要性这样讲:“不管天下发生了什么事,只要人民吃饱肚子,一切就都好办了”,“中国有80%的人口在农村,中国稳定不稳定,首先要看80%稳定不稳定”。改革开放之后,针对农业基础薄弱的严峻问题,十一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并决定发到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讨论和试行。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农业的基础地位和在经济战略中的首要地位一贯的坚持下来。从1982年到2017年,接连出台的指导“三农”问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反复强调农业的基础地位。“民以食为天”,只有坚持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的思想,重视和发展农业,才能促进国民经济协调健康发展。
三是既要加强顶层设计,又要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二者统一于能动的实践论。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改革的根本动力,要始终把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强国富民作为改革的根本任务。从提出农业现代化至今,广大农民和农村工作者在认识、实践和再认识、再实践的过程中,努力探索、大胆创新,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道路。80年代,改革从农村起步,1983年我国实行政社分开、撤社建乡,农村微观经济组织基础发生本质性改变;进入九十年代以后,乡鎮企业在东部沿海地区和经济实力较强的大中城市的郊区发展,推动农村产业结构大调整,农村经济大发展;新世纪之初,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出现,形成农民工转移就业,中小城市和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党的十六大,明确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方略,规划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党的十八大以来,推进城乡一体化,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繁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因此,农村改革实践一直是上下联动的发展过程。
四是必须牢牢把握改革的领导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不仅是改革启动的前提,也是保证改革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根本。农村改革是一项纷繁复杂、艰巨繁重的历史任务,要顺利推进这一重大任务,必须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近年来,实行的村级“第一书记”选派任用制度,就是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好做法。“第一书记”充实了党的基层力量,构建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有效解决了农村在资金、项目、人才、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瓶颈问题,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均衡健康发展。同时,培养了一大批年轻干部,营造了砥砺品质、锻炼作风、增长才干的良好氛围。
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启城乡融合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着眼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做出的重大决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在我国“三农”发展进程中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40年前,我们通过农村改革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大幕;40年后的今天,我们应该通过振兴乡村,开启城乡融合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第一,狠抓责任落实。各级党委、政府要坚持工业和农业一起抓、城市和农村一起抓,切实把农业和农村优先发展体现到各个方面。健全党委全面统一领导、政府负责、党委农村工作部门统筹协调的农村工作领导机制,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加强各级党委农村工作部门建设,发挥好各职能部门的作用,强化统筹协调和工作指导,强化资源要素支持和制度供给,形成乡村振兴工作合力。加强“三农”工作干部队伍的培养、配备、管理、使用,形成人才向农村基层一线流动的用人导向,建设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工作队伍。
第二,科学规划引领。规划的本质是立足于特定领域的实际,调整布局结构,合力配置资源,实现科学发展。制定乡村振兴战略规划,要通盘考虑城乡发展,首先安排县域城镇建设,为农民就近转移创造条件。土地利用、农田保护、产业聚集、村落分布、生态涵养等结构布局,要根据发展现状、变迁趋势和现实需要,分类有序推进。要对接好农民的意愿,有利于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农村特别是村庄的规划,要体现独特的地域和村落特色,有浓厚的乡愁村韵。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公共服务,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特别是要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妇女、老人关爱服务体系建设。
第三,不断深化改革。新时期增进农业农村动能,根本要靠深化改革。着力城乡关系重塑,加快构建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深入推进土地制度、集体产权制度等改革,为乡村振兴提供全方位制度性供给。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适应市场化、国际化形势,加大改革落实力度和改革创新力度,特别是体制机制方面的障碍,要勇于突破、积极探索创新、尊重基层创造,努力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发挥其对推动乡村振兴的示范作用。
第四,健全乡村治理体系。农村社会的治理水平影响着国家治理的高度。要结合实际情况,科学设置乡镇政府机构。提高政府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更好地为广大人民服务。在党委政府指导下,对村民委员会组织的法律地位、法律性质以及自治领域等进行规范,在维护村委会合法性的基础上,确保村民委员会能够真正为老百姓办事。建立健全人才吸引机制,通过促进乡镇企业的发展留住更多的年轻人才,鼓励和支持农村精英积极参与到村庄事务管理中,推动他们为新农村建设做贡献。同时,培育新时代的农民,做好回乡创业新型农民配套培育工作,通过定期和不定期培训农村劳动力,推广科学种田、新型养殖技术,促进农村产业健康发展。
第五,切实转变作风。乡村振兴同其他事物一样,也是一个发展的、渐进的过程,要有足够的耐心和韧劲,更要真抓实干、砥砺奋进。广大干部特别是从事“三农”工作的干部,要把需要与可能、普遍与特殊、当前与长远结合起来,切忌浮于表面、流于形式,以作风的提振推动乡村振兴。从解决思想感情问题入手,树立对农村的扎根意识、耕耘意识,培养对农民的敬重之情、体恤之情,真正深入群众、依靠群众、关爱群众、服务群众,在乡村振兴实践中增长本领、锤炼作风,谱写好新时代“三农”发展新篇章。
参考文献:
[1] 韩长赋.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C].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2017.
[2] 张红宇.美丽乡村建设要留住乡情乡愁[J].人民论坛,2016,(34).
[3] 陈锡文.我国农村改革与发展[J].领导科学论坛,2017,(6).
[4] 韩俊.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新旗帜和总抓手[J].求是,2018,(5).
[5]王璐,张东生.我国乡村治理构建模式的反思与重构[J].农村经济,2018,(3).
(作者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员会西部开发处)
责任编辑:康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