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刍议
——以淮安市涟水县为案例
2013-04-12嵇礼红
嵇礼红
(涟水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江苏 涟水 223400)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刍议
——以淮安市涟水县为案例
嵇礼红
(涟水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江苏 涟水 223400)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承载中华民族精神与情感的重要载体,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基础,也是人类智慧的体现。随着中国普通民众传统文化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开始逐渐成为社会和公众关注的焦点。涟水县境内水资源丰富,土地肥沃,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勤劳智慧的涟水人民创造了丰富的农耕文化、民间文化,形成了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该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工作由于起步较晚,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政策法规、管理体制尚不健全,保护措施还不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任务就显得非常艰巨。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围包括: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活动;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的手工技能。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承载中华民族精神与情感的重要载体,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基础,也是人类智慧的体现。随着中国普通民众传统文化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开始逐渐成为社会和公众关注的焦点。
涟水县地处苏北黄淮平原东部,因辖区内有“涟水”过境而得名,辖区面积1 676平方公里,有19个乡镇,涟水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区域内名胜古迹,众多名人荟萃,有三里墩、三岔墩、妙通塔、月塔,等等。大书法家米芾、画家吴昌硕都在涟水生活过,现还留存有洗墨池,安东一月令的传说更是妇孺皆知。涟水县境内水资源丰富,土地肥沃,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涟水人民创造了丰富的农耕文化、民间文化,形成了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涟水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工作由于起步较晚,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政策法规、管理体制尚不健全,保护措施还不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任务就显得非常艰巨。
一、涟水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认识不足。
长期以来,人们对非遗工作认识不足。到目前为止,一些基层干部,根本就不知道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概念,认识不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属于不可再生资源,缺乏保护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工作上重申报,轻保护。在申报和保护的关系上,只是把申报结果当做政绩好坏的表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质性保护和研究缺乏热情,更有甚者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当做文化部门的事情。对如何做好、怎么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头脑中缺乏清醒认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环境和发展境况缺乏了解。《中国艺术报》社长向云驹在他的《草根遗产的田野思想》一书中提出:民俗的、民族的、传统的、文化的东西,正是一个民族安身立命的所在,是祖祖辈辈千百年来生活历史的沉淀。*向云驹《草根遗产的田野思想》,中华书局出版,2011年第35-36页,第38页。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经验智慧,中华民族繁衍生息并创造的辉煌历史。向云驹还说:“民俗是生活的文化,是生态的文化,是民众的文化,他貌似寻常,实质稀奇。民间的神话所承载的信息可上溯至远古蛮荒的岁月;民间的手艺是几十代、上百代、上千代人的智慧结晶,大俗大雅,令人叹为观止;民歌如海,其音美妙,绕梁三日,勾人魂魄;民居为家,南北各异,东西不同,争奇斗艳;民风民情伴人生老病死,为人之命脉、根系。”[1]
(二)机构不健全,经费紧缺。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地方历史文化渊源的见证,是体现地方文化特色的重要形式,内容丰富,涵盖面广,工作量大,需要专门的机构来负责。以江苏省涟水县为例,虽然设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非物质文化遗产科,但没有专门的机构编制,人手少致使传承保护和申报工作进度慢。其二是经费紧缺。目前,涟水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每年的经费没有纳入县财政年度预算,经费投入和别的县区相比,明显滞后。其三是专业人员少,在现有工作人员当中没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工作的专业人才,特别是摄像、照相、记谱、文字撰写、影像资料制作人员就更为缺少,使许多资料征集后不能有效开发保护传承下去。这些问题都严重影响了涟水县非遗工作的正常开展。配备专业非遗人才和必要的经费保障是做好非遗工作的当务之急。
(三)理论研究不足,普查范围不全。
由于对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与申报积极性不高,理论研究、普查范围不全。一方面,保护责任主体在费心费力进行申报后,已成功申报项目的政府扶持保护资金迟迟不能到位,拿了牌子却不见好处,导致了部分人申报积极性不高,或者不愿申报。另一方面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活态文化,主要以言传身教为主,传承人是决定它们能否传承下去的关键因素,而无传承人、传承人的认定及考评就成为棘手问题。目前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后继无人,有些虽然有,但数量少,年纪大,身体差,随时都有可能面临人亡艺绝。另外限于专业人员和经费的不足,地方政府部门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料整理和专题理论研究工作进展缓慢。从数量上看已申报的项目仅是涟水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还有大部分没有被挖掘被重视,所以对它们就缺乏系统的研究和认定。即使是已申报的项目,研究也很不足,导致其中还有很多宝贵资料尚待抢救[2]。
二、保护现状及建议
(一)学习借鉴其他地方的先进经验、做法,联系当地实际,建立符合涟水县自身特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管理体系。
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开展以来,许多地方都相继出台了符合本地区实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措施,积累了许多成熟的经验与做法。涟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起步较晚,各项工作较为滞后,差距较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面临着诸多困难与严峻形势。在这种情况下,应科学地、辩证地学习、借鉴外面的先进经验与做法,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做到洋为中用、他为我用,从他人好的做法中得到启迪。同时也要借鉴其他地方在非遗保护工作过程中的教训,让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少走弯路。要做到这一点,首先我们要走出去谦虚地学习,把人家好的经验学回来消化好,切记死搬硬套,要取其精华弃之糟粕。其次对一些值得推广的经验采取请回来的办法,通过报告会、培训班等形式使好东西能够快速地融入到我们的工作中去,只有这样才能尽快缩短涟水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工作与外界的差距。第三,加强交流,要努力加强与各地同行的交流,在交流中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相互提高;在交流中发现新问题,提出新思路,拿出新办法,创造一种平等、积极、向上的学术交流氛围。在学习借鉴外地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结合涟水非遗工作的特点、重点、任务制定出一套具有涟水县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体系,使涟水县非遗工作有章可循。
(二)努力做好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
在经济全球化和现代化的冲击下,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面临着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急剧变迁。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农耕文明的急遽削弱乃至在部分地区的消失,民众生活方式及人生价值观的嬗变,给一向主要以口传心授方式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及传统文化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大批具有一定历史文化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有些由于传承人的逝去而濒临消亡,使得大量有历史文化价值的珍贵实物与资料遭到毁弃,因此发掘抢救这些面临失传的传统文化成为当务之急,而对这些珍贵的家底进行普查更是急中之急。开展普查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抢救性挖掘的有效手段,是全面掌握区域内非物质文化遗产蕴藏状况和了解民风民俗的重要方式,是制定非遗保护方案的重要依据,是建立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机制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开展普查应着力做好三方面工作。
1、加强学习,提高认识。要认真学习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5]18号),深刻领会文件精神实质,扎扎实实抓落实,为做好普及工作奠定较好基础。
2、领导重视,成立组织,建立队伍。要组建普查队伍,成立普查小组,抽调文化系统业务骨干,利用乡镇文化站的人力资源,组织开展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挖掘、抢救、研究、保护和整理工作。
3、加大资金投入。为普查工作添置电脑、打印机、照相机、摄像机、编辑机等设备,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及保护提供有力的物质保障。
(三)加大政府扶持力度,积极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扎实做好各项基础性工作,强力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建设。
1、非遗是一项政府主导全社会参与的工作,政府必须把非遗工作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从宣传发动、规划制定、组织领导、人员编制、资金投入等多方位给予扶持。与此同时要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各种媒体以及各种形式来宣传非遗工作,努力营造一个全社会参与非遗、大家关心非遗的良好社会氛围,让人们认识到做好非遗保护工作是恩泽千秋万代的大事、好事,让越来越多的群众了解、关注、参与到非遗保护工作当中来。
2、在普查的基础上,认真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及代表性传承人的申报工作。几年来,经过普查人员的艰苦努力,在普查资料的基础上,涟水逐步确立保护的重点项目,组织力量进行深度采录、整理,精选出富有地方特色的37个项目,提交县政府公布列入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功申报涟水剪纸等14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淮海琴书(苏北琴书)等3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开展传承人体系建设,确立一批优秀县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00人,其中入选市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26个,省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1个。部分资源项目得到了进一步巩固,传承保护得到了不断加强。
3、开展非遗展演及传承活动,加强非遗工作传承基地建设,充分展示“非遗”魅力,开拓性地开展非遗传承工作。自2006年起,涟水县文化部门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日”期间,共举办了五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示展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图片展,参加了淮安市民间艺术节、三市四县组织的“沭水情”徐州情书、淮海锣鼓等优秀曲目展演以及省市举办的“文化遗产日”活动。2007年前进镇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评为“中国淮海琴书之乡”;2008年灰墩办事处被中国文艺家协会评为“中国淮海锣鼓之乡”;2009年,涟水县文化馆创作的工鼓锣说唱节目《看照片》获江苏省第八届“五星工程奖”曲艺类铜奖;2010年涟水文化馆结合民间小调和工鼓锣的表现形式,编排表演唱《兄妹情缘》参加中央电视台《激情广场》栏目文艺演出;2011年涟水文广新局精心打造的淮剧《鸡村蛋事》在第六届江苏省淮剧节、江苏省艺术节上一举囊括了优秀剧目奖、优秀编剧奖等16项大奖,2012年再获江苏省“五个一工程”和省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奖,在江苏省淮剧界引起轰动,一时传为美谈。2012年,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芝麻开门》栏目组应邀来涟拍摄非物质文化遗产——涟水民间技艺,《不一样的画》《民间绝活》《处处可见孙悟空》《特色小吃》《串场小知识》五集专题片,较为全面地诠释了高沟捆蹄、红窑鸡糕、涟水千张、涟水剪纸、安东(涟水)农民系列画、虎头鞋等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涟水县还努力开展传承培训活动,为培养一批青年传承人而着力打造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对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行大力扶持,帮助其整理有关记忆资料,鼓励传承人传艺,组织开展研讨、展示、宣传、交流合作等活动,努力为他们开展传承活动创造良好条件。几年来还举办了淮海琴书(苏北琴书)、工鼓锣、剪纸等传承培训班近20期,培训学员近万人。开拓思想,创新观念,把一批省、市、县优秀项目“引进校园、走进课堂”。涟水还在学校创建了淮海琴书、淮海锣鼓、剪纸、淮剧、打莲湘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激发学生对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兴趣与爱好,传承工作从青少年抓起,确保我们的传承工作后继有人。
(四)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
资料与数据是做好一切事情的基础,也是对自身工作的归纳和总结,有利于今后工作的开展,避免工作的盲目性。2010年以来,涟水在全县征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作品、实物100余件,全部建立了纸质档案和实物档案,对所有普查已形成的文字资料全部录入电脑,对县以上项目进行照相和录像,建立影像档案,出版了《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涟水县资料汇编》。在此基础上,对所征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整理文字资料进行再创作,编辑出版了《安东百艺》通俗读本,图文并茂,面向社会和学校,以便让更多人通过阅读与观看进一步了解涟水县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祖先留给人类的共同财富,发掘传承保护它,不但是体现着现代人类对于自己祖先的尊重,更体现我们自己对于历史的善待。中华民族是一个拥有五千年光辉历史和灿烂文化的伟大民族,中华文化在五千年历史长河中,从未间断地传承,在世界文化史上更是独一无二的。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和民族意识的理性回归,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传承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责任重大,意义深远。
[1] 冯骥才.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普查手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 王守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地方高校的文化责任[J].文艺理论与批评,2010(1):142-145.
[3] 苑利,顾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普查申报的五项原则[J].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6-20.
[4] 张庆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族凝聚力[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63-66.
[5] 向云驹.草根遗产的田野思想[M].北京:中华书局,2011:35-38.
[6] 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209-388.
G240
A
1007-8444(2013)04-0553-04
2013-03-21
嵇礼红(1972-),馆员,主要从事群众文化研究。
责任编辑:孙义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