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鼓子秧歌

2013-04-12山非心

读者(乡土人文版) 2013年10期
关键词:秧歌舞者动作

文/山非心

鼓子秧歌

文/山非心

“鼓子秧歌”是山东三大秧歌之一,广泛流传在以商河县为中心的济阳、惠民、乐陵、陵县、阳信、临邑、平原、禹城等县市,是广大农民欢庆丰收、共度新春的一种民俗活动。

鼓子秧歌历史悠久。据考证,远在商周时期,生活在鲁北平原上的先民们,每逢丰收之后,便会情不自禁地拿起耕作用的杈耙、棍棒等劳动工具,一边撞击敲打,一边手舞足蹈,借以庆祝丰收的喜悦。久而久之,便形成了比较原始的鼓子秧歌。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劳动工具的改善,鼓子秧歌从内容到形式都不断发展变化,道具不断丰富,舞蹈动作也逐渐多样。到唐宋时期,一些舞蹈套路逐渐成熟;到明清时期,鼓子秧歌已在民间广为流传。2006年,鼓子秧歌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鼓子秧歌在商河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上至九旬老翁,下至五六岁的儿童,都爱学、会跳。全县21个乡镇,800多个村庄,几乎村村都有秧歌队。每逢农历正月十五前后,从村庄到城镇,到处可以听到震耳欲聋的锣鼓声,到处可以看到围观秧歌表演的人群。

鼓子秧歌通常以村为单位组织活动。秧歌队一般有100多人,成员分为3种:一是行政后勤,包括秧歌头、管事、外交、箱官、炮手等;二是演员,包括博士、伞、鼓、棒、花、丑等;三是乐队,包括大鼓、钹、镲、锣等。

鼓子秧歌队伍中的角色各具特色,“伞”、“鼓”舞动起来刚劲挺拔,形象剽悍;“棒”的动作灵活,轻巧利落;“拉花”舞姿优美,飘逸大方;“丑”幽默滑稽。整个演出活动包括进场、辟场、按场、跑场、煞场、出场6个部分。

“跑场”是演出的高潮部分,场子借鉴古代战阵、仪仗队、土木建筑、生产工具、生活用品、吉祥图案和动植物形象等,经世代继承已有“牛鼻钳”、“勾心梅”、“一街二门”、“六六大顺”、“里四外八”、“八条街”、“四门斗”等百余种秧歌阵图。

秧歌场子按速度、力度不同分为文场、武场、文武场3种。文场舞者以跑为主,舞者不做动作,鼓、棒不响;武场舞者在规定的阵图里定点定时做动作,鼓、棒齐响;文武场舞者在跑动中,在中心处或交叉处轮番做动作。文场看“跑”,静中有动;武场看“打”,激越热烈;文武场二者结合,此起彼伏,快慢相宜,令人眼花缭乱。

鼓子秧歌因其舞者众多,组织严密,形式完整,舞技精湛,气势磅礴,既蕴藏着浓厚的历史文化感,又富有浓郁的时代气息和鲜明的地方特色,被誉为“民族民间文化的奇葩,齐鲁文化的骄傲”。

(刘新生摘自《联合日报》2013年7月20日)

猜你喜欢

秧歌舞者动作
无臂舞者 原住民的呐喊
下一个动作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河北地秧歌”的探究
探究河北地秧歌发展受阻的外界因素
秧歌:老北京的“广场舞”
轮椅上的舞者
《郁金香》《孤独的舞者》
Not to be Defined舞出风格 来自舞者的衣橱灵感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