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六方壶”里的文人气韵

2013-04-11范立君

江苏陶瓷 2013年2期
关键词:壶把气韵紫砂壶

范立君

(宜兴 214221)

紫砂壶历来为人们所推崇,它使看似简单的泡茶、饮茶多了几分特别的韵味,同时也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美感。紫砂壶贵在有“魂”,这与中国的传统不可分割,书画、陶刻、雕塑等艺术拓展了紫砂艺术的发展空间,将高雅的紫砂艺术与日用功能有机结合起来,在造型与装饰上都有重大的突破和创新。书法家、诗人、美术家等文人为紫砂壶注入了更多的艺术生命,使得紫砂壶艺能真正融入人们生活,也使得紫砂壶艺成为最能让人品味和感受的艺术。壶艺造型与中国书画、雕塑艺术完美相融,使紫砂壶艺博采众家之长,深得其精髓,开创并形成了紫砂壶艺的文人气韵。

紫砂壶与文人结缘,更增添了独特的文化艺术气息,构成一道独特的紫砂文化风景线。紫砂壶与陶刻、雕塑、绘画、书法等艺术的关系源远流长,留迹于紫砂壶上的书画空间深邃悠远、笔墨拙朴含蓄,深得造化之意韵。当心灵融入造物的神奇时,它便与天地自然相合,呈现出既合乎永恒理性又具有丰富感性形象的美感。“高六方壶”(见图1)的桥型壶钮和流状壶把构成了“小桥流水”的意象,与壶腹雕刻的诗句呼应成趣,彰显了中国文化里的文人气韵。壶身由六块直长方块面的泥片镶接而成,通体六方柱造型,线条挺括端正;壶上面嵌入六方形水平壶盖,嵌盖配合严谨;盖面上有桥钮,刚中显柔;壶流六棱形,壶把也是六棱形,且把呈三弯耳形。“高六方壶”足端平切,有力度,壶腹上雕刻着诗文“一壶静酌诗棋赋,三绝闲评味色香”。此壶是根据几何造型创作的紫砂器型,形体明快挺秀,具有阳刚之气,棱角清晰,将方器的几何之美塑造得十分漂亮。

图1 高六方壶

方器总能给人以刚正挺直的感觉,如君子般正直。“高六方壶”不是气势压人,却是气韵典雅。壶身、壶嘴、壶把、壶盖、壶钮均以方传神,流畅的线条将每一个转折或装饰之处表现得清晰而利落、端庄而稳健。整体造型显得正气凛然、古韵荡然、周正挺括,但壶身上极为雅致的诗文刻绘却有文人的气韵。诗文简洁明了,却意境悠远,道出了传统文人吟诗、对弈、作赋的喜好。

美,在于发现生活,是亲近大自然所得。紫砂的创作,陶艺家从自然中激发自己的灵感,并得到美的启示,默默地经历反复的推敲,才会有今天如此魅力的紫砂文化。置身其中的人,自然也要历经岁月里的磨砺,传统技艺才会日积月累,逐渐达到熟能生巧的境界。有时,陶艺家需要对自然界中的山光水色、虫鱼鸟兽等有所感悟,汲取一些元素,便可以在手中变化出出乎其意的造型。“高六方壶”的基本造型,是根据几何造型创作而来的。在设计此壶时加入了创新元素,把壶钮设计成中国古代桥梁的造型,而三弯耳形的壶把形似流水,倍添了文人气韵。桥梁是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心理巨著,有许多富有历史价值的内容可供我们认真阅读、细细领略。桥梁是情感的果实,凝结着古人对大自然敬畏而又敢于抗争的心理体验,体现着他们对美的认识和审美理想。

从立面来看“高六方壶”的桥梁壶钮,它是向上凸起的圆弧形,曲线柔和优雅、刚劲有力,使圆弧形的桥梁具有了阴柔相兼的美学气韵。中国的桥梁洋溢着浓厚的文学气息,包涵着深邃的文化意蕴。一座古老的石拱桥使我想起古老的岁月会隐藏在苔痕斑驳的桥拱上。一湾碧水唱着古老的歌谣,从深山野壑中款款流来,那里有山花、落叶随水漂流而下,蓝莹莹的天空倒映着清粼粼的流水,白云从蓝天飘过,也从水里飘过,而河水穿过桥孔直奔前程,流向远方。人世风云际变,唯有憨厚古朴的石拱桥年复一年,矢志不移地厮守着一方千年的风景。而“高六方壶”的壶把像极了流水,在一头平静、温柔地流淌着,我们常用流水来比喻情感的亲切与柔和,常说“柔情似水”,“高六方壶”倾诉着“小桥流水”的故事,这是一种绵长的文人情愫。

运用艺术手段美化紫砂壶的形象,雕塑和陶刻都是最重要的表现手法。“高六方壶”的雕塑造型在构造桥梁壶钮中施展开来,壶把的三弯耳形也能够与桥梁壶钮的设计相呼应,形成“小桥流水”的空灵世界。壶腹刻绘的诗句“一壶静酌诗棋赋,三绝闲评味色香”也与壶器的雕塑相适宜。栩栩如生的形象、精雕细刻的技艺、意境绵长的刻绘诗文,使茶客在饮茶休闲的同时还获得了艺术享受,实用要求和精神愉悦都在“高六方壶”上得到了高度的统一。

猜你喜欢

壶把气韵紫砂壶
浅谈潮州手拉壶的造型设计
中国美学“气韵”范畴之“韵”探颐
浅析《腾飞提梁壶》的创作理念
浅谈紫砂“龙跃神珠壶”的造型及其艺术价值
此时无声胜有声——论紫砂壶“谦德提梁”的创作
大巧若拙,大拙至美——浅谈紫砂壶“供春”的传承与创新
论紫砂壶“洞天福地”的创作
紫砂壶的自然意趣——紫砂壶“怡情”创作漫谈
Charm and Beauty—A Comparison of Two Aesthetic Categories in Chinese and Western Paintings
气韵生动 潇洒自然——柳清芬书法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