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林业育苗现状及措施研究

2013-04-11李利伟

黑龙江科学 2013年9期
关键词:苗木林业建设

李利伟

(哈尔滨市呼兰区黄土山林场,哈尔滨150500)

目前全国林业育苗状况还存在诸多不足,育苗工作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具体表现在林业工作者思想解放不够,缺乏创新意识;不少林业工作者工作激情不高,缺乏担当意识;甚至在工作中团结奋斗不够,缺乏争先意识;一些林业系统的干部作风改进不够,缺乏责任意识。

1 林业育苗的现状

苗木是植树造林的物质基础,好的育苗技术及措施是林业育苗发展的重要保障,对苗木质量的提高和林业产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目前我国林业育苗大多采用传统方式,而传统育苗技术大多存在苗木根系纤细、偏跟及卷跟等现象,这些不利于苗木的生长,同时也是导致我国人工原料林产量偏低的主要原因。

苗木的发展离不开科技支撑和技术创新,只有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和层出不穷的技术创新,才能不断培育出苗木新品种、提高苗木质量、提升苗木价格、抵御市场风险、扩展销售渠道,为苗木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注重种苗科技的投入,积极邀请林业专家深入苗木基地,开展苗木繁育技术指导和培训,鼓励引导育苗户引进现代新技术、新品种,开展营养杯、营养袋育苗、扦插育苗和移栽培育绿化大苗等,通过技术培训和实践,成功探索出红豆杉、金丝柳、香樟等作物的扦插技术。

苗木栽植季节,客商云集,奔走于各个育苗基地,预订、采购苗木的人络绎不绝。现如今,育苗产业已逐步推广,育苗基地不断扩大。现已形成“大户带动、科技支撑、营销为先、有序推进、规模发展”的总体思路,通过“扩规模、扩品种、扩市场、抓管理、抓品牌、育龙头”等有效途径,制定相关优惠政策,积极鼓励育苗生产大户、专业合作社开展土地流转,形成了苗木基地、苗木公司、共帮苗木专业合作社等一批龙头企业和专业组织。

2 发展林业育苗产业的意义

“林以种为本,种以质为先”,林业育苗是绿化造林的基础,是林业生产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发展林业育苗产业,保障苗木供应,培育高品质、高规格苗木,是推进绿化造林工程建设、提升城市绿化品位的重要手段,是培育优质树种的必然选择,是提高林产品质量的有效方式。发展林业育苗产业,做大做强林业育苗产业,是增加农民收入、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途径,是促进我国由林业大国向林业强国转变的重要举措,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3 如何发展林业育苗产业

抓好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工作,强化措施,狠抓落实,确保圆满完成年度林业工作目标任务。要围绕加强“八个林业”建设,突出抓好七个方面的重点工作。全力实施营造林工作,认真抓好营造林工程建设;加强新造林管护和补植;扎实抓好省界接壤通道、接壤镇村门户绿化;认真谋划好营造林工作;扎实抓好苗木生产,加强苗圃管理和种苗质量检查,为造林提供充足良种壮苗。

要切实加强生态资源保护,加强森林资源管理,扎实抓好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征占用林地管理、木材运输和加工经营管理等三项管理,守住森林采伐限额、林地定额两条“红线”。加强对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管理工作的指导,实现以规划管地、以图管地、科学用地。切实加强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和森林公园建设管理。着手开展省级森林公园申报国家级森林公园有关准备工作。组织好第二次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调查,做好极小种群资源调查筹备工作。扎实抓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加强森林防火队伍建设,加大执法打击力度,保护生态建设成果。

全力推进民生林业产业建设。要坚持规模与效益并举,按照国家林业部提出的“放手发展规模、努力提高质量”的要求,以培育壮大林业支柱产业为核心,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在壮大规模、做大“底盘”中调结构、转方式,实现林业经济发展竞进提质。继续大力推进大基地、大招商、大龙头、大园区、大旅游等“五大战略”,加快发展林业产业。大力推进“全国民生林业产业示范区”建设。

发展苗木繁育产业,抓住国家扶持林业、加大生态建设和建设“三北”防护林的良好机遇,大力发展苗木产业,形成“一心两翼一圈”的新格局。育苗产业从单一的生态树种向生态树种、经济树种和城市绿化树种三个方向发展,从生态小苗向定植绿化大苗转变。以改进作风、优化服务、提高效能为主线,切实加强组织建设、作风建设、能力建设、党风廉政建设;要分解任务,明确职责;解放思想,勇争一流;真情履责,乐于奉献;勇于担当,狠抓落实;改进作风,树立形象;真抓实干,狠抓落实,圆满完成各项林业工作任务,为加快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做出新贡献。目前,苗木产业呈现出布局调整、园区带动、产业优化、加速发展的趋势,育苗已成为农民增收的又一特色产业。

猜你喜欢

苗木林业建设
欢迎订阅《林业科学研究》
《林业科技》征稿简则
苗木供求信息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land produces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最新苗木行情
最新苗木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