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人体科学实验中心开放模式的探索
2013-04-11王艳春
王艳春
(绍兴文理学院 体育学院,浙江 绍兴312000)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培养更多具有创新能力、适应时代要求的体育人才,是当前体育专业教学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实验教学是体育基础理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动手能力等的有效途径,在体育专业建设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到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因此,创新实验教学内容,加强实验教学手段,探索实验室建设、管理的新模式,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与水平,对实验室的科学发展具有积极意义[1-4].
1 实验中心开放模式的基本思路
一直以来,绍兴文理学院运动人体科学实验中心(以下简称实验中心)不仅承担了学校相关的实验教学任务,还承担着运动训练、健康管理和运动指导等方面的工作.根据教育部《新世纪高等教育教改工程》的指导思想,高校实验室要为基础教学、创新教育、素质教育及科研服务,为学科和专业建设服务.实验中心的建设要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进行,注重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5].为了进一步发挥实验中心的作用,增加运动人体科学实验中心的开放力度,利用学院精密仪器和实验教学资源,成立"运动人体实验中心课外科技活动站",聘请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较强科研能力的教授作为科技活动站的指导教师,活动小组成员在指导教师的带领下,进入实验中心学习.围绕这些教授的主要研究方向展开活动.另外,实验中心组织专业学生为本校在校大学生进行体质监测,并开出运动处方;为体育学院的训练队队员进行机能测定、运动损伤康复;并且为绍兴市市民健身提供健身指导与方法等,以实现将学生培养成具备科学指导、全民健身、竞技运动训练与运动康复技能的高素质、强能力的专业体育人才.
2 运动人体科学实验中心运作体制现状
实验中心目前有实验设备近500万元,主要有德国ISOMED2000等速肌力测试系统,美国Ariel动作解析系统,Dartfish动作技术快速反馈系统,德国CORTEX心肺功能测试仪,韩国Inbody 3.0身体成分测试仪,瑞典MONARK有氧、无氧测功车,脊柱测量工作站、健康测试与评价管理系统等重要设备.这些仪器和设备不仅可以针对师生进行开放性实验,为教学、科研和运动训练服务,还可对社会开放,增加设备的利用率.实验中心实行实验教学与科研密切结合的举措,对学生完成实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要求学生了解实验内容和掌握实验方法外,还要协助教师完成科学研究项目.许多科研项目来源于实践,需要通过实验方法进行分析和论证,需要理论、实际和实验相互验证,这样将经典的实验变成研究性实验,创新实验教学内容.在进行科学研究时需要综合利用许多知识,学生通过指导老师的指导和自学等方法,在完成实验中培养了他们的科学素养、科研能力和动手能力.因此,通过实验教学与科研密切结合,大大提高了实验中心人才培养的质量[6].
深化教学改革,培养有知识、有能力的创新人才,是新时代教育事业的基本要求.实验中心在体育专业建设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必须加快实验室的开放力度,为学生提供学习知识的时间和空间,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实验室教师应树立一切为了教学、一切为了学生的思想.学院应改善实验软件和硬件条件,完善实验室仪器设备,提高服务教学质量,为教学和科研创造条件.判断学校教学水平与教学质量的高低,有许多评判标准,其中之一就是学校实验课余时间开放时间和开放程度成正比[1].
3 多途径建立学生实验室共享模式
3.1 成立“运动人体课外科技活动站”
实验中心现有管理和教学人员4名,为保证实验中心各实验室的正常和高效运转,成立了"运动人体课外科技活动站".通过课外科技活动站,从体育专业不同的年级中挑选了10余名学习刻苦认真的学生,采用讲座、培训等方法和手段掌握相应实验操作技术及部分科研测试工作,以协助教师完成科研和教学任务[3].成立"运动人体课外科技活动站"后,实验中心制订了相应的规章制度和激励机制,制订了实验设备对外开放有偿使用办法,实验室面向学校师生和社会开放,实现实验室资源共享.通过有偿使用做到以机养机,既提高了实验设备的利用率又维护了设备的正常运行.实验室建立多种奖励机制以及采用多种方式鼓励师生进入实验室学习和完成科研项目.目前,实验中心分阶段对体育学院师生开放,在开放的时间内,师生可进行科学研究、自学、实验操作等活动.其次,实验中心由于拥有比较先进的仪器和设备,需要对师生进行业务培训,以提高他们的操作技能、业务能力和科学研究的能力.特别是部分术科教师和学生,平时对实验教学和实验技术接触较少,因此知识面相对较窄, 通过实验中心培训后,他们的业务能力和专业知识得到了提高和更新.
3.2 利用精密仪器开设选修课和专业实验课
实验中心主要设备中的肌力训练及测试系统、身体成份测试仪、健康测试与评价管理系统、骨密度测试仪、有氧无氧测试系统、心电图仪、人体能量监测仪、心理测评仪等用途广泛,这些仪器设备也可在"科学健身与科学检测"、"营养与科学瘦身"、"体育养生"等公选课中介绍它们的用途和使用方法,使非体育专业的学生也能接触到这些仪器和设备.为了方便这些学生使用,实验中心加大了开放力度,建立了课余时间定期开放模式,大大提高了实验中心的作用,使得师生可以更方便地利用学校的资源,从而使实验中心辐射到多个学科.为学校、社会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资源.
此外,实验中心还进行专业实验教学模式的创新和改革.运用先进、新颖、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提高实验教学效果.如目前实验中心的教师在实验教学中多采用群体教学法、启发讨论式教学法、分层教学法、课题式教学法等先进教学方法,提高实验课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实验中心鼓励教师提供实验课题,学生则根据自己的专业发展方向和专项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实验项目,训练炼他们的实验操作技术和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对学生实验的要求是,应用性实验与设计、创新性实验相结合,基本实验与自创设计实验相结合,其中创造性、综合性实验项目占50% 以上.实验中心每年还要对相关实验内容进行更新.对于体育专业的学生来说,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结合自己所学到的相关知识,进行自主性实验.在进入实验中心前,需通过查找资料、讨论研究、设计方案进行预实验,再顺利完成正式实验.实验中心还建立了以学生自主训练为主,教师指导为辅的实验教学模式,并且从软硬件方面提高实验室实力,不断提高实验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广泛利用多媒体课件、网络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实验软件等丰富实验手段,提高实验中心的实验教学效果.
3.3 凸显实验中心的育人功能
党中央、国务院在全国科技大会上倡导要建设创新型、科技型的国家,而要建设创新型、科技型的国家则急需各方面优秀人才.实验教学在人才培养方面起着特殊作用,是教育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实验室是提高师生科研能力、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最佳场所.学生在进入实验室之前,需要通过各种途径查资料,设计实验方案,对所学的知识进行综合分析、讨论,进行预实验,然后提出新的改进实验方案,再进行正式实验.在这个不断学习的过程中,培养了他们独立、自主、思考、分析、判断等方面的综合能力,也培养了他们相互学习、团结一致的协作精神.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一方面培养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有更大的自主权,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及开拓创新精神,另一方面也培养了他们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能力,以及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验中心,体育专业学生充实了自己,学到了如何利用所学的专业知识服务社会;而其他专业的学生也可以进入实验中心学习,促进他们利用所学的专业知识与体育学科相结合,解决体育难以解决的问题.此外实验中心也能帮助非体育专业学生学习如何进行科学健身,如何检测自己的体质和健康状况,如何解决锻炼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等,开拓视野,丰富运动健身知识.
另外,开放性实验中心还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比如对于实验中心的一些淘汰设备,如骨密度测试仪、解剖学模型、肌电图导线,血压计等,可交给课外科技活动站的学生,使他们通过研究、拆卸等实际操作,了解这些设备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以激发他们求知的欲望.通过建立开放性实验中心,对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效果显著,特别是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及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等方面的能力培养都效果显著[2].
4 拓展社会服务功能
4.1 为增进市民和高校师生的身体健康服务
实验中心为全民健身提供科学的健身指导方法.国家号召体育相关院校要以全民健身和群众体育作为科学研究的重点内容,要增加对群众体育科学研究的人力和经费投入[6].目前,全民健身在我国能够大面积普及和推广,但建立系统的全民健身体系时却面临很多实际困难.如需要大量的体育专门人才作为主要支撑,需要他们进行理论指导和技术监督服务,而实际这样的专业指导队伍偏少,学校的投入力度也不大;一些健身爱好者步入健身误区,许多人缺乏科学锻炼常识而进行盲目锻炼,锻炼效果不显著甚至起负作用.一些特殊疾病患者,如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人群,如果运动不适宜和不科学,会产生意外甚至导致死亡;一些特殊人群,如驼背的人避免做俯卧撑,老年人要避免进行体位变化过多和身体冲撞较多的运动项目.而实验中心在科学安排不同人群的运动处方方面发挥着特殊作用.它通过相关的科学研究,探讨适合不同人群的体育健身方法,并对他们进行科学指导.还可以将科研成果通过理论指导转化为实践.为健身人群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提供健身、健康等方面的知识解答及提供合理的运动处方[7].实验中心对学校及社会开放,相关人员承担着指导实验操作及开出运动处方的工作等,任务很重,要求教师业务水平高,工作能力强,必须有很强的专业知识,同时具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有更多的人群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目前许多人开始选择进入各种体育俱乐部进行健身活动,但实际这些体育俱乐部只提供健身场所,如何指导健身者进行科学锻炼的人才却相当缺乏,因此提高这些教练员的业务水平也是当务之急,培训他们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及测试方法,以便使他们能够科学地指导消费者进行健身活动.此外,开放性实验中心还可以为其他的小型体育企事业单位提供支持,为他们提供软件和硬件方面的支持.实验中心完全可以成为科学健身的主要基地,为广大绍兴市民提供健身服务.
4.2 为科学训练提供指导和帮助
实验中心提高了绍兴文理学院高水平运动队的科学训练水平,为男女篮、荷球队、田径队进行科学训练提供了帮助.当今社会,运动员要取得好成绩,除了选材、营养等主要因素外,还要进行科学训练.比如ariel运动解析系统,结合教练员的训练经验,ariel运动解析系统主要分析运动员的动作技术是否合理,篮球运动员投篮技术有没有问题,防守动作是否合理等.荷球运动员投球技术如何,掩护技术如何,田径项目标枪、铅球、跳远、跳高、跨栏等项目动作技术的正确与否,这些技术动作都将直接影响到运动成绩的好坏.正确动作技术再加上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更有利于运动成绩的发挥.ariel运动解析系统可以通过拍摄他们的技术动作,使运动员亲自看到自己完成的动作,然后对动作进行分析,从而帮助他们改进动作,取得更好的运动成绩.实验中心除了为我校高水平运动队服务外,还为绍兴市、浙江省、国家队水上项目提供科研服务,为他们取得更好的成绩提供了一定的帮助.血乳酸浓度是评定运动员无氧酵解能力的常用生理生化指标,可以用来评定运动强度大小.以糖酵解供能为主的运动,比如短距离等高强度运动项目,血乳酸浓度增高很快,短时间内会升到14 mmol/L以上,有的运动员甚至更高;同等情况下血乳酸浓度升得更高者,更适合短距离大强度项目.所以,在实际训练过程中,血乳酸分析仪常用于运动员的选材或运动机能评定.比如实验中心多次应用血乳酸浓度这项指标为田径队进行机能评定.实验中心还可以为运动员进行运动疲劳测试.运动后运动员产生疲劳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身体恢复效果对下一步继续训练有很重要的作用,教练员会采取各种方法帮助运动员尽快恢复体力.但是运动员是否恢复情况良好,仅凭运动员的主观感觉是不够的,还需要结合其它生理生化指标测试进行综合评定.我们通过运动性疲劳测试体系来综合判定运动员的疲劳情况,如用尿十项分析仪进行测试尿液中蛋白质的成分,若在恢复期运动员尿液中仍存在较多蛋白质,表明运动员的身体机能还没完全恢复,此时运动员需要调整身体机能,不能再进行大负荷的运动,否则会导致出现过度疲劳等病症;若尿液中蛋白质基本消失,表明身体机能恢复良好,运动员可以进行正常训练.此外也可以应用"闪光融合频率计"测试运动员的神经系统机能,通过测试运动员对闪光的反应情况来判断他们的疲劳情况[8].
5 运动人体科学实验中心管理模式改革
依据教育部对高校实验教学的基本要求,绍兴文理学院体育学院由实验中心负责体育学院实验教学的管理工作.目前以运动人体科学实验中心的管理为核心,中心设主任1名、实验室管理人员1名,实验中心师资队伍由教学经验和科研能力较强的专业教师组成,这些教师兼任实验教师.这一方面充分调动了相关教师参与实验教学的积极性,减轻了实验中心的工作负担.另一方面这些教师使用仪器设备比以往更方便,能随时在实验中心进行实验教学与科学研究工作,这对提高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带动其他老师和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等都非常有利.这种改革改变了以往落后的实验室管理模式,使实验中心的管理更为科学、合理.教师在实验教学方面的积极性明显提高,也使得学院管理机构和实验中心之间、学科之间的相互沟通更方便.实验中心与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紧密联系,围绕体育学科建设方向和专业培养方案,与相关老师紧密合作,共同创新和完善实验教学体系,减少了重复性实验,增加了综合性、创新型实验,因此显著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并且实验中心有明确的发展目标,人员分工明细,使运动人体科学实验中心的教学管理工作规范有序[7].
6 结论
经过两年的实践,运动人体科学实验中心成立"运动人体课外科技活动站";运动人体课外科技活动小组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为高校大学生进行运动监测并开出了运动处方;为体育学院的训练队和浙江队、国家队进行运动机能测定;为绍兴文理学院大学生和绍兴市民全民健身提供健身指导与方法等;建立了实验中心开放模式和合理的运行机制,实现了提高实验中心的利用率、充分发挥服务教学、训练和社会的功能.实验中心在科学指导全民健身、运动训练与运动康复等方面发挥出巨大作用.
参考文献:
[1] 郭勇力,于岱峰,何伟,等.山东体院运动人体科学实验室改革与建设探索[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1,17(2):94-96.
[2] 宋卫红.浅析高校开放式运动人体科学实验室的社会功能[J].实验室科学,2008(3):175-177.
[3] 何叶.新建本科院校运动人体科学实验室建设的改革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31(6):199-202.
[4] 陈华.略谈运动人体科学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J].体育科学研究,2006,10(2):83-85.
[5] 殷红,王春来,杨冰.高校体育院系运动人体科学实验室开放新思路[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23:7-9.
[6] 周亮,唐晖,姚绩伟,等.大学体育院系运动人体科学实验室建设的新思路[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8,25(2):160-163.
[7] 熊开宇,何辉,单威,等.运动人体科学实验室管理模式的改革与创新[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31(12):1671-1673.
[8] 王红.运动人体科学实验室开放的实践探索[J].实验科学与技术,2009,7(4):147-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