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教学督导工作瓶颈期问题与应对策略
2013-04-11柴璐璐
柴璐璐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教学督导室,广东 深圳 518172)
高职院校教学督导工作瓶颈期问题与应对策略
柴璐璐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教学督导室,广东 深圳 518172)
通过对现阶段高职院校教学督导工作特点的梳理,提出高职院校教学督导工作发展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瓶颈期问题及应对策略,旨在助力高职院校教学督导工作逾越发展瓶颈期,实现工作质量跨越式的提升。
教学督导;瓶颈期问题;策略
高职院校教学督导工作是高职院校提高教学质量的内在要求,也是迎评促建的重要工作[1]。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高职院校相继自发建立起自主式教学督导工作机制,这种非行政发文指定,以“教学督导”为主要工作目标,以过程监控为主要工作方式的内部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系统,成为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体制的一项创新。我国高职院校教学督导工作发展至今二十余年,在广大同仁的共同努力下,已形成了相对健全、平稳的运行机制,在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工作中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然而,随着高职院校教学形态、管理方式、人员需求等方面的变化,一些高职院校的教学督导工作“遭遇”了瓶颈期,面对这期间产生的问题,有必要做出有效的分析和应对,以通畅下一阶段高职院校教学督导工作发展之路。
1 现阶段高职院校教学督导工作的特点
现阶段,高职院校大多成立了独立的教学督导机构,并有其较为清晰的职能定位。特别是在教学评价,信息反馈等核心工作上,相应制定了较完备的制度规范,使教学督导工作运行稳定。具体表现在:
1.1 定位较清晰,设立了专门机构
对教学督导的定位较清晰,大多成立了独立的专门机构,有固定的专、兼职督导员和工作人员。从管理方式上看,目前高职院校的教学督导机构可分三类:由主管教学的校领导主管型;挂靠在教务处型和由主管校领导及教务处共管型。虽然三种类型在行使其职能时各有优劣,但基本定位一致,即通过对教学过程进行评估和监督,总结成绩,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和指导,为校领导、教师和相关人员提供决策参考,以此推动教师教学质量的提升。
1.2 职能明确,有较完备的制度规范
目前,虽然我国相关教育政策尚未对高职院校教学督导运行机制做出明确的规定,但根据其定位,各院校对教学督导工作划定了相对明确的职能范畴。一般涉及对教学工作的评估与指导,对教学文件的检查与指导,专项工作督导及信息反馈处理等方面。相应配有较完备的制度规范,经过一段时期的运行,各岗位人员各司其职,使工作有章可循。
1.3 有运行稳定的教学评价体系
在相关学者就“高校教师对教学评价了解程度”的调查中,仅有1.9%的被调查者表示对其不了解[2],就笔者所在学校来看,近年来教师综合评教率稳定维持在95%以上。这说明经过长时间的探索和实践,大多数院校已有运行稳定的教学评价体系。一般情况下,评价客体为承担教学任务的全体教师,评价主体则由学生、督导及二级院(系)组成。通过对评价主体的评分设置不同的权重,从不同层面和角度考量教师的整体教学情况。不可否认,一套针对本校教学特点制定的教学评价体系,会对提高学校整体教学质量起到很好的导向和激励作用。
1.4 形成了相对有效的信息反馈模式
经过相关部门、岗位人员之间的协作,形成了相对有效的信息反馈模式。通常的过程是,由教学督导收集分散在全校教师、学生、班级及教研室的相关教学信息,经过整理、核实、归类、分析后,及时反馈到相关决策或执行部门,督促落实整改,以此对教学各环节进行监督和控制。
2 高职院校教学督导工作瓶颈期问题
从现阶段高职院校教学督导的工作特点可以看出,目前,绝大多数高职院校教学督导工作已有较为成熟的执行机构和一系列运行较为稳定的规章制度,经过长时间的实践,取得了良好的工作效果,但随之而来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制约了教学督导工作的发展及其对教学质量的保障效果。
2.1 督导行政化导致忽视教师个体差异
我国的教育督导源起周朝的“视学”,清政府于1909年颁布我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关于教育视导的文件,即《视学官章程》,民国时期国民政府沿用了清末的视学制度,新中国成立后,教育部设立视导司,逐步出台相关政策文件,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规定“国家实行教育督导制度和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教育评估制度”,我国以法律形式确立了教育督导制度[3]。这一演变背景决定了我国教育教学督导的行政化属性,使之难以摆脱“至上而下”的工作体制,这种体制在一些时候过分遵循于预先制订的教学评价体系和检查制度,使教学督导的评价和指导偏向关注“规定动作”,忽视教师个体差异,工作陷入机械化。这势必有碍教师教学朝多元化、个性化、精品化的方向发展。
2.2 教学督导主客体间的权利失衡
教学督导对教师的评价与指导,能被大多数的教师理解和接受,但在评价制度运行过程中,由于各位督导员自身水平、专业背景和认知判断上的差异,导致教师对督导工作认识上出现偏差。在这种情况下,缺少对教学督导本身及督导质量的了解、监督、促进的管理机制,长此以往,会形成督导与教师之间单向的“绝对权利”,造成教学督导主客体间权利失衡,使一些教师产生逆反,甚至对抗的心理,严重有违教学督导工作的初衷,大大削弱了工作效果。
2.3 人员选聘疏离“政行企”元素
高职教育的属性决定了人才培养离不开企业真实的实践环境[4]。在高职院校教学工作积极探索校企合作之路的今天,教学督导层面也要跟上变化的步伐,才能最大程度的发挥实效。目前,高职院校聘任的督导员多是已经退休或临近退休的老教师,他们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和严谨的工作作风,但在教学观念和方式上与年轻教师存在着差异。更为重要的是,在高职院校不断为“政、行、企”培养、输送大量应用型人才的同时,受限于专业及工作背景,这些老教师对“政府、企业、行业”文化内涵的理解有所缺失,实为难以最好的适应目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深度对接的要求。
2.4 督导业务范围狭窄
现行督导工作职能的定位和制度将督导工作的业务重心局限在教师及与其相关的单边教学活动上。然而,教学是教师、学生及相关教学管理人员共同作用下的多边系统过程,忽视学生及教学管理对教学的影响,会使教学效果的改进受到严重制约,也限制了督导作用的发挥。相关学者在对“教师对教学督导工作内容的认识与希望”的调研[5]也表明:教师希望教学督导工作能从注重监督转向提供指导和服务, 从侧重督教转向侧重督管。
3 高职院校教学督导工作瓶颈期问题的应对策略
3.1 构建去行政化扁平督导工作体制
改变传统教学督导“至上而下”的工作组织方式,建立以二级学院(系)教学督导组为管理主体,校级教学督导辅助决策的扁平化督导工作体制,使管理职责和重心下移。各教学督导组在明确自身权责基础上,聘任本院不同年龄、学历、知识结构和教学能力的教师,从学院教师实际情况出发,分析专业及课程建设特点,设计更接地气的多元化、个性化督导工作方式方法。同时,随着各高职院校陆续实行学校和二级学院(系)两级管理模式,各二级学院(系)切实拥有“人权、财权、物权”,这十分有利于对督导结果做出最为迅速和有效的反应,使关注每位教师多元化发展和支持其实现发展目标成为可能。
3.2 建立督导仲裁管理机制
成立由一线教师、教学管理人员组成的专门的仲裁小组,制定督导管理办法和相应的规章制度,定期对督导工作进行调研、考核,受理教师有关督导工作的投诉和质疑,并及时向广大教师公开信息。一方面可对督导工作形成民主监督和约束,改善教学督导主客体间权利失衡的状态,使督导与教师间单向的“绝对权利”转变为双向沟通的绿色通道。另一方面也可让教师有机会深入了解督导工作的意义和内涵,共同参与督导实际工作,让督导工作得到更多教师的认可。
3.3 “政校行企”共建督导队伍
深化校企合作,探索政校行企多元协同办学体制机制创新,是高职院校办学发展的一大趋势。作为教学质量的评价与引导者,教学督导队伍架构也应与时俱进,随之进行充实与优化。在现有督导队伍基础上,增加“政行企”元素,充分创造条件,聘任来自政府、行业或企业的在职人员,采用兼职工作方式,侧重以企业标准考核教师教学效果,对开设课程,特别是实训类课程的建设质量、教学质量、学生学习质量、教学过程管理质量进行调研、督促、评价与指导。
3.4 开拓“大督导”业务视野
关注教师教学过程的同时,关注教师教研教改、专业建设、学生学习和教学管理状态的实施情况,开拓“督教、督研、督学、督管”的大督导视野,扩大督导的业务范围,全方位保障教学质量的提升。督研方面,充分发挥教学督导熟悉教学一线、熟悉专业特点的优势,使教学督导参与到各专业教研活动中,针对专业整体情况,横向比较各类课程特点,为专业建设规划提出参考意见。督学方面,通过督导在听课过程中,采集到的学生学习状态、效果的信息及教师对所授课班级学生的评价意见,综合分析各专业学生的学习状态,及时向任课教师及辅导员等相关教师进行反馈。同时,从全校各班选聘责任心强、品学兼优的学生,担任学生教学信息员,通过学生教学信息员队伍的建立,随时发现和处理教学管理方面的意见和问题,最大程度发挥教学督导的作用。
随着各高职院校对教学督导定位的明确,教学督导各项工作的运行逐日稳定和规范,在教学质量保障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正确的认识和处理教学督导工作瓶颈期问题,是教学督导发展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问题,也是教学督导工作质量实现跨越式提升的关键。
[1] 陈利荣.高职院校教学督导工作的探索与思考[J].求实,2003(11):231.
[2] 李珊珊.高校教学督导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黑龙江教育( 高教研究与评估),2010(9):19.
[3] 张景雷.美国与我国教学督导的差异比较[J].教学与管理,2011(12):159.
[4] 黄振菊.校企共建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督导体系的思考[J].继续教育研究,2013(9):112.
[5] 姚相全.高校教师对教学督导的认识与期望的调查研究[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1(5):68.
[6] 李宏.高校内部教学督导问题的实践与探讨[J].中国成人教育,2009(5):45.
[7] 张勤.普通高校教学督导现状与联盟问题探讨[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3):160-161.
[8] 刘海明.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督导工作的二级管理探析[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1):50.
[9] 李海洋.基于美国教学督导演变看民办本科院教学督导困境与出路[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3(7):118.
[10] 陈孝彬.教育管理学[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5.
Bottleneck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educational supervision to junior colleges
CHAI Lulu
(Office of Educational Supervision, Shenzhen Institut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henzhen 518127, P. R. China)
The paper is designed to comb the educational supervision system of a junior college for its features, including problems, and then, on the basis of that, recommend countermeasures against the problems especially bottleneck ones. Right supervision will sure improve the teaching.
educational supervision; bottleneck problem; countermeasure
G717
A< class="emphasis_bold">文章编号:1672-6332(2013)04-0032-03
1672-6332(2013)04-0032-03
【责任编辑:羊玲】
2013-08-30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教研项目(JY2013234);广东省高职教育信息技术类立项课题(XXJS-2013-2019)
柴璐璐(1983-),女(汉),辽宁鞍山人,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教学评价。E-mail:1787627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