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联大的社会服务及其当代启示
2013-04-11何宁
何 宁
(陕西理工学院 西北联大研究所, 陕西 汉中 723000)
1938年4月,因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内迁到陕南汉中的国立西安临时大学改名为国立西北联合大学。其后不久,国立西北联合大学陆续分立合组为国立西北工学院、国立西北农学院、国立西北大学、国立西北师范学院、国立西北医学院等五个院校。除国立西北农学院在今陕西杨陵办学外,其他四个院校均立足汉中(国立西北师范学院1944年全迁兰州,国立西北大学、国立西北工学院、国立西北医学院直到抗战胜利后的1946年陆续迁出)。汉中时期,四个院校分而有合,不仅都承继联大校训,而且教师合聘,有的合班上课,校舍设备合用,甚至出现过某一时期不同学校由同一校长主持的现象。因此,人们习惯上把国立西北联合大学和分立后仍在陕南办学的国立西北工学院、国立西北大学、国立西北师范学院、国立西北医学院等统称为西北联大。
西北联大立足汉中八年,在物质条件非常艰苦的情况下,不仅保存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命脉,奠定了西北高等教育的基础,为国家培养了近万名优秀的建设人才,而且不忘利用自己的人才、科研、文化优势服务地方社会。
一、 西北联大的社会服务思想
社会服务是高校的一项重要功能,它是指“高等院校利用自身优势为社会提供的直接服务活动。它不是通过人才培养或科研成果的转化等间接方式进行,而是利用自身的资源投身于区域社会各个方面的建设和发展”[1]。
西北联大在经济、文化、观念都比较落后的陕南办学,自始至终把服务陕南乃至西北社会作为自己的责任之一,注重培养当地优良文化风气、凝聚民族抗战精神、参与地方经济建设等。
西北联大刚刚立足汉中,校常委李蒸就要求学生时时注意自己的大学生身份,在言谈举止方面做民众的表率,以提高汉中的地方文化。他说:
“本校同学皆为大学学生,对于一切言语行动,自当堪为一般人表率。日前本地士绅及县政府宴请本校教授,曾希望本校领导地方提高文化,吾人尤宜特加注意。例如购置各项用品,言语务须和蔼,如商人故意高抬物价,尽可报告县政府,加以制裁,不可直接办理,致起冲突。又如在汉江游泳,务宜穿着游泳衣服,藉重观瞻。总之一切举动,均宜自行检点,以期为民众之表率。”[2]
1942年,李蒸在北平师范大学的建校纪念会上进一步阐发了这种服务地方文化建设的思想:
“本校所负使命,在校内为训练未来国家精英,培养师资与研究高深教育学术,在校外为协助西北教育当局,发扬西北文化与普及西北教育,这是政府规定本校应负之责任。本校为西北师范教育最高学府,鉴于整个文化建设事业均应参加,总括来说,本校应积极参与:(一)恢复民族固有道德,(二)提高西北文化水平,(三)推进西北公共教育,(四)供给人民精神食粮,发扬民族精神,百年树人大计。”[3]
西北联大教授刘志聪1941年给国立西北大学“大西北的司令台”的定位,同样明确体现出服务地方社会发展的思想。他认为国立西北大学当时的使命有五项,其中四项都与西北社会发展息息相关:
“恢复固有文化——西北为吾国文化发祥之地,所谓‘民族固有道德’,实孕育于此,……西北大学以地理关系,尤应特别努力。振兴蒙回教育——吾国五族共和,而西北实占其三,蒙回两族,为将来建设西北之重要分子。西北大学,应设置蒙文及回文讲座,予蒙回文者以研究机会,同时愿多收蒙回学生,使其深造,于必要时添设边政系。……注重考古工作——西北历史悠久,古迹很多,其已发现者,固极惊人,其未发现者,当不知凡几……担任地质调查——陕西建设厅应该与西北大学地质地理系合作,设立陕西调查所,负西北地质及矿产调查之责。同时,生物系亦派人随同出发调查西北生物。此外,改良西北司法,澄清西北吏治,发展西北经济,畅通西北国际贸易,皆西北大学应有之责任。”[4]
可以看出,西北联大有明确的社会服务意识,在立足西北的情况下,把自身的发展与国家、西北地区的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从社会发展的现实问题中寻找立校的根基和学校发展的增长点。1938年9月成立的“国立西北工学院工程学术推广部”和1938年6月成立的“社会教育推行委员会”是西北联大最重要的常设社会服务机构。
二、 国立西北工学院工程学术推广部
早在1938年9月,尚在筹备之中的国立西北工学院就成立了工程学术推广部。它的宗旨是“推广工业社会教育及工程学术事业并协助西北各省区地方建设及生产事业”,它的具体职责主要是:“一,办理各种技术训练班;二,倡导协助各种有关经济建设事宜;三,协助各机关办理地方建设事宜;四,协助西北各地改进原有手工业;五,承办公私机关团体工业咨询及受人委托计划实施或经营事宜;六,办理技术人才职业介绍事宜;七,其他有关工业之实地调查统计事宜。”*国立西北工学院.国立西北工学院呈报工程学术推广部规程请备案由(1938年9月7日)[G].陕西省档案馆藏国立西北工学院档案,案卷号:61-2-29.1
为了切实履行这七项职责,工程学术推广部下设六个具体的机构:推进西北区工业职业教育部、土木水利及军事工程部、地质矿冶部、机械工程部、化学工程部、纺织工业部。推进西北区工业职业教育部主要负责协助陕甘宁青四省推进工业职业教育,创立甘肃省立秦安初级实用工业职业学校;土木水利及军事工程部的具体任务包括西京飞机场扩充计划及施工,陕西省商洛公路之踏勘,陕西省咸榆公路之监修,陕西省汉白公路图案之整理,陕西省南郑市区测量及市政工程计划,陕西省湑水河灌溉区测量及扩充改进计划等;地质矿冶部负责陕西省安康行政区砂金矿之调查及试探,陕西省石泉县长岭岗砂金矿探采计划,川陕黎坪垦区矿产调查,陕西省凤县黄牛铺铁矿及甘肃省两当县亮池寺煤矿调查等;机械工程部负责陕西省城固县军运手推车改良计划;化学工程部负责陕西省城固县平民工厂蜡烛改良办法,陕西省城固县油脂工业合作社缘起、设厂计划及营业状况;纺织工业部负责改进西北土产纺织品意见书,设置陕南模范土布工厂计划,改良毛巾织机设计等。*国立西北工学院.国立西北工学院函送推广部志趣及工作大纲由(送教育部工教会,1939年1月24日)[G].陕西省档案馆藏国立西北工学院档案,案卷号:61-2-29.1.
国立西北工学院工程学术推广部的工作计划明确以后,就分工到人,稳步推进。经过几年努力,不少计划都得到落实。比如,教授石心圃、马恒曧等赴佛坪县考察矿产,于1942年6月写成《佛坪县铁矿调查报告》,对佛坪县铁矿做出了“矿质纯洁,硫磷极低,为炼钢之上品,含铁成分为陕南之冠,矿砂二斤约出生铁一斤”*石心圃,马恒曧.佛坪县铁矿调查报告(1942年6月1日)[G].陕西省档案馆藏国立西北工学院档案,案卷号:61-2-213.5.的确切结论。教授张伯声、魏寿崐等1938年冬季从古路坝前往凤县调查煤铁矿,写成《陕西凤县地质矿产初探报告》一文发表在《地质评论》上,指出凤县“全部煤田储量不下二百万公吨,其中马厂及胡家窑一带,无大希望,亮池寺至后窑沟一带较有开采价值。”[5]这些调查研究的成果,对陕南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出了很好的建议。
工程学术推广部的有些成果甚至得到了很好的社会评价。比如,魏寿崐、雷作雯、张伯声三人在实地考察、研究的基础上所著的《勘察安康行政区砂金矿简要报告》,得到了国民政府经济部的大力赞赏。经济部部长翁文灏、经济部地质调查所黄汲清、经济部矿业研究所朱玉崙分别给国立西北工学院筹备委员会主任李书田的信中如此评价该报告:“奉读之余甚以内容翔实,足为参考之最好资料”*翁文灏.翁文灏函李书田(1938年6月29日)[G].陕西省档案馆藏国立西北工学院档案,案卷号:61-2-26.1.,“当此非常时期贵校师生于努力学理研讨而外,仍不忘实地工作,俾益国家,实非浅鲜”*黄汲清.经济部地质调查所黄汲清函耕砚先生(1938年6月27日)[G].陕西省档案馆藏国立西北工学院档案,案卷号:61-2-26.1.,“内容甚详,诚为开发该区金矿指南针,将来吾国黄金产量或竟赖此日益充裕也”*朱玉崙.经济部矿业研究所朱玉崙函耕砚(1938年6月30日)[G].陕西省档案馆藏国立西北工学院档案,案卷号:61-2-26.1.。
三、 社会教育推行委员会
作为一所流亡大学,西北联大师资、经费、图书、仪器设备等均很匮乏,但它在维持正常的教学、科研工作的同时,遵照教育部的指示,把向西北民众普及科学知识作为自己的社会责任,大力推行社会教育。1938年6月,国立西北联合大学第33次常务委员会通过了成立“社会教育推行委员会”,由李蒸及各学院院长、秘书主任、教务主任、总务主任为委员,李蒸为召集人的决议。
李蒸对社会教育工作非常重视,积极动员和推进。1938年9月15日,秋季学期刚刚开始,西北联大各个学院具体应承担的社会教育项目就已经做了安排:文理学院设立国语及注音符号讲习班、防空防毒讲习班、科学常识讲习班,并设立机构专门调查今陕南城固县和汉中市的风俗民情等,法商学院办理法律常识讲习班、地方自治讲习班、商业讲习班等,师范学院办理小学教员讲习班、小学教育通讯研究处、民众学校、体育训练班、民众业余运动会、家事讲习班等,医学院开办救护训练班等。[6]
随后,各个学院陆续展开社会教育工作。比如,文理学院的防空防毒讲习班和自然科学讲习班1939年2月开课,城固县保甲长、保安队、警察及民众共140余人参加[7];师范学院的家事讲习班第一期于1939年4月17日开课,设有衣服学、食物学、育儿法、家庭布置及管理、家庭卫生及看护、手工等相关内容,授课对象为能够读书识字的普通妇女[8];师范学院教育系的小学教育通讯研究处为了使工作有序、稳妥,甚至制订了详细的组织规则,对研究处的宗旨、任务、工作人员组成、招生条件等都做了规定。[9]
1939年8月国立西北联合大学完全分立后,各分立院校根据自身的专业特点继续推行社会教育。国立西北医学院的社会卫生教育搞得有声有色:一方面,经常组织师生在汉中宣传公共卫生,如1941年3月20~22日,由副教授黄万杰作为总领队,带领12小队同学分赴校园附近的乡村,通过卫生图画、讲解等方式宣传天花预防、沙眼预防、求医常识、膳食改进、疥疮预防等方面的内容;另一方面,给群众做预防接种,1940年9、10月举行伤寒副伤寒混合疫苗注射,1941年2月举行扩大种痘运动,1941年4、5月举行霍乱伤寒混合疫苗注射。[10]
国立西北师范学院1941年1月在城固近郊的邯留乡成立了社会教育实验区,工作组设在当地的一个古庙中,成员分组深入附近各村针对农村现实生活中的种种问题进行指导和宣传,比如改良农业生产方法、讲授卫生常识、宣传兵役法等,甚至历尽艰辛在实验区成立了诊所,帮助当地群众治病。由于工作组成员态度和蔼,言语谦逊,宣传和指导注意方式,乡村教育实验区的工作效果非常好,1943年西北师范学院乡村教育实验区随着校本部在兰州的设立而迁往甘肃时,城固邯留乡的群众依依不舍。[11]
国立西北大学社会教育推进委员会虽迟至1944年才成立,但西北大学从1939年开始一直从事着社会服务工作,最终为他赢得了“既蒙增进文化,复承嘉惠地方”[12]的美誉。
四、 对我们的启示
西北联大的社会服务既是出于时代对高等院校的要求,也是立足于陕南群众的实际需要。西北联大刚迁到汉中时,当地群众就请求联大方面帮助解决生产和建设中遇到的难题。如,汉中群众用的手推车亟待改进,城固县县长余正东给西北联大送去一辆,请求联大学者仔细研究、详加改良,联大机械系主任潘承孝将此事交给李海文教授研究改良;*余正东.城固县县长余正东函西北联合大学(1938年4月,城固县政府公函67号)[G].陕西省档案馆藏国立西北工学院档案,案卷号:61-2-26.2.陕南群众用的蜡烛不仅亮度不够,而且烟大,城固县县长请求联大帮助改进,联大将此项工作交由化工系李仙舟教授从事研究。1938年8月底,李仙舟在设备简陋、仪器及化学药品缺乏的情况下成功试验出性能优良的蜡烛,并将样品提供给城固县平民工厂加以仿制。*余正东.城固县县长余正东函西北联大(1938年5月4日)[G];西北联大.西北联大函城固县政府(1938年5月6日)[G];李仙舟.李仙舟复西北联合大学常委会(1938年8月27日)[G].陕西省档案馆藏国立西北工学院档案,案卷号:61-2-26.3.
后来,联大成立工程学术推广部和社会教育推行委员会,在专门机构的推动和组织下,使社会服务成为联大的一项常规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可以说,西北联大尽管办学于抗战时期的陕南一隅,经费极其紧张,科研与图书设备非常缺乏,但它热切关注当地社会需要、勇于担当的社会服务精神和一系列有价值的社会服务实践给我们不少启示。
1. 强化服务当地社会的意识,是高校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奥斯汀大学校长拉里·R·福克纳说过:“大学要服务于地方经济,帮助所在地区解决问题是大学不可推卸的责任。大学必须研究当地未来经济发展最重要的方面,这些情况既紧迫又容易察觉,把好脉方能更贴切地为地方服务。”高校不仅要有关注学科前沿和尖端问题的眼界,更要立足于当地社会的发展,有强烈的服务地方社会的意识,使自身既能保持高远的胸襟,又能实实在在地扎根于现实。尤其对于地方高校而言,服务当地社会是立校之本,是可持续发展之源。
服务当地社会,解决现实问题,才能树立起高校在当地群众中的崇高威望,使文化和科学的力量得到彰显;才能建立起高校与当地社会鱼水相依的关系,给高校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外围环境;才利于营造高校浓厚的社会责任氛围,使学生耳濡目染,成长为有社会担当的有用之才;才能给高校的科研提供最有紧迫感的动力、最有生命力的素材,使高校的活力不断生长。
西北联大正是在改善汉中的公共卫生状况,提高当地的文化水平,解决汉中建设和群众生活中的难题的过程中,使自身不断得到发展。
2. 服务社会是地方高校办学质量的具体体现。高等教育的基本功能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如何培养,研究什么、为什么研究,传承哪些文化、如何创新,都与社会服务的水平息息相关。然而,不同的高校,社会服务的内容、范围和对象等等,是不可能完全相同的,只有根据自身的主客观条件和社会需求来确定和不断调整。
可以说,只有能根据所处特定区位,找准社会服务目标的高校,才能培养出社会用得上留得住的人才,为地方提供优质服务,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从而使自身得到社会的承认。在这个意义上,地方高校服务社会的能力,就是办学质量的具体体现。
3. 地方高校宜成立相应的社会服务保障体系。西北联大的社会服务之所以颇有成效,与工程学术推广部和社会教育推行委员会等专门机构的长期规划、日常督促关系密切。的确,高校要使社会服务意识转化为有效的、持续的实践,建立专门的负责机构,有一套社会服务保障体系,形成一批社会服务科技队伍和管理队伍非常必要。
目前有的地方高校在社会服务方面政策不完善,导向不明确,缺少激励政策,有的仅有规划,缺乏实施方案,有的只是部分教职员的个人行为,没有形成团队,这些都制约了社会服务的规模、效益和质量,未能使高校社会服务的职能得到充分实现。
4. 地方院校在社会服务方面工作思路要清晰。刘延东同志说:“高校一定要成为新兴产业的促进者,一定要成为区域发展的助推器,一定要成为学习型社会的建设者,一定要成为区域高水平的智囊团、思想库。”作为陕南及毗邻地区唯一的一所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普通高等学校,陕西理工学院扎根于天汉沃土,吮饮着汉江之水,与汉中这片沃土凝结了浓厚的情感。我们的目标,是把陕理工的生存发展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紧紧结合起来,努力服务于汉中及陕南经济社会发展,让陕理工成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器和智囊库。这是陕理工存在的使命,也是我们发展的一个优势。我们的指导思想是“主动服务区域,自觉融入区域,积极引领区域”,坚持以服务区域为切入点,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
今后一段时间,我们要抓住国家把西部大开发放在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优先位置,构建陕川渝“西三角”经济区、关中——天水经济区,以及南水北调工程及绿色发展这些机遇,全力提高学科水平,进一步提高服务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建立和完善“六大中心”,即区域服务中心、技术研发中心、信息服务中心、人才培训中心、网络共享中心、服务示范中心,进一步拓展服务领域,积极承担起技术创新服务功能、信息咨询服务功能、人才培训服务功能、资源共享服务功能、代理服务功能、创业指导服务功能、企业诊断服务功能、中介服务功能,全力服务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做到不负众望、不辱使命。
[参考文献]
[1]成丙炎,朱红.对高校社会服务职能内涵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8(5):36.
[2]李蒸.在西北联合大学1938年5月23日纪念周上的讲话[J].西北联大校刊,1938(1):11-12.
[3]李蒸.本校成立四十周年纪念[N].西北日报,1942-12-17(16).
[4]刘志聪.西北最高学府的风光[J].西北学报(西北学会主办),1941-09-01(创刊号).
[5]张遹骏,魏寿崐.陕西凤县地质矿产初探报告[J].地质评论,1939(2).
[6]西北联大校刊编者.国立西北联合大学二十七年度兼办社会教育计划大纲[J].西北联大校刊,1938(2):14.
[7]西北联大校刊编者.本校社教推委会成立防空防毒讲习班概况;本校社教推委会成立自然科学讲习班概况[J].西北联大校刊,1939(11):17.
[8]西北联大校刊编者.家事讲习班开课[J].西北联大校刊,1939(15):15.
[9]西北联大校刊编者.本大学师范学院教育系小学教育通讯研究处组织规则[J].西北联大校刊,1939(10):8-9.
[10]西北医学院院刊编者.公共卫生教学区办事处工作报告[J].国立西北医学院院刊,1941(4):7-8.
[11]李溪桥.纪念父亲诞辰100周年,逝世20周年[M]//李溪桥.李蒸纪念文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31-32.
[12]周僖.城固县长周僖在西北大学欢送会上的讲辞[J].国立西北大学校刊,1946(复刊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