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主义影响下的我国文化安全危机及其化解
2013-04-11林于良
林于良
(江苏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徐州221116)
在西方消费主义的分析语境下,消费已经不再是一种传统的经济学意义上的概念,而日益成为一种符号或影像系统的中心范畴。西方消费主义正是以消费为中心范畴构造了一种影像系统(或称符号系统)来操纵消费者的欲望,使消费者在消费的虚拟世界里获得各种各样的情感体验,从而不自觉地将裹挟西方价值观念的生活方式作为理想生活的标尺。当前西方消费主义正是以这种悄然方式渗透到中国城乡社会的日常生活领域中的,但中国的消费大众很难辨别裹挟在这种生活方式中的西方价值观念,更无暇批判这种隐性的文化侵袭。消费领域的文化渗透,不仅悄然冲击中国社会的主流价值观,更在深层次上威胁着我国的文化安全。我们不禁会问,作为生活方式的消费似乎不应具有任何意识形态属性,何以能够关乎我国的文化安全?显然,对问题的深层解答需要超越传统经济学和社会学的眼界去叩响政治学的大门。需要追问,究竟消费主义是如何渗透、如何威胁我国文化安全的?应对消费主义渗透,维护我国文化安全现实有效的方法是什么?对这些问题的解答,从根本上说,需要重新审视消费的实质和作用,重新考察新时期我国文化建设的策略,进而就当下影响我国文化安全的消费主义渗透问题做深度的分析和研究。
一、西方消费主义影响下我国文化安全状况审视
西方消费主义是指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受到物的包围”[1]1的美国消费社会,并逐渐流行起来的一种“价值观念、文化态度或生活方式”[2]体系。以感性消费、时尚消费、奢侈消费和炫耀消费为表征的消费主义,极力鼓吹消费主义价值观和生活方式,消费的目的和对象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异化。问题的紧迫性在于,消费主义已穿越无形的国界深入中国,并逐渐影响国人传统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价值观念”[3],奢侈消费、资源危机和精神危机纷至沓来。
西方国家对社会主义国家分化和演变的企图一直都没有停息过,只是在军事和经济等手段失灵以后,他们发现了一个更加隐蔽有效的方法——消费领域的文化渗透。他们借助消费主义的全球扩张,凭借各种先发优势,以传媒示范竭力将西方的消费方式树立为幸福生活的标尺,把裹挟西方价值观念的物质产品与文化产品打包兜售给中国,以此来分化、弱化和转化社会主义文化的核心地位,破坏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这种悄然的文化侵袭势必会对我国文化建设系统的有序运作和良性循环带来严重的甚至是“功能性”损害。
(一)利用经济手段植入西方文化,我国文化安全维护难度空前增大
消费主义语境下,西方国家进行文化入侵的主要方式是凭借各种先发的优势、利用经济手段植入其文化价值观,通过文化贸易进行文化渗透。以消费为媒介的经济领域的文化入侵,使我国文化安全的维护难度空前增大。其实,消费和消费品原本并不涉及价值因素,问题在于,消费主义分析语境下的消费不再关注商品的使用价值,而更加关注商品背后的符号价值和象征意义。消费主义逐渐将人们的消费欲望转移到经过编码后的商品符号价值及其象征意义上,因而人们购买商品不再仅仅是为了获得商品的使用价值,而是为了满足被刺激起来的且不断膨胀的欲望所形成的“虚假需求”,消费者在这种“欲望循环”中不断完成商品符号系统的文化解码和实践认同。相对于西方国家的文化产品知识技术而言,我国的文化产业尚处于劣势,因而西方国家利用经济手段植入文化就有机可乘,此种情形下,西方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就成了幸福生活的当代指称,消费主义就在这个过程中悄然消解着我国的民族文化。同时,伴随信息产业、资讯、影视乃至传媒等领域的逐渐开放,消费主义隐藏在广告宣传的背后,通过传媒示范的作用,建议或怂恿人们消费某种商品,使得经过选择的西方社会价值观一再被大众消化吸收,从而按照他们所设计或希望的模式向中国成功输出本国的价值观念、意识形态和政治文化等,形成对中国的文化侵蚀。我国传统的国家文化安全维护手段已难以应对来自经济和技术等方面的挑战,面临集体失语的危险。
(二)利用网络传媒削弱我国国民的社会主义文化认同感
国家文化安全是一个国家安全体系的深层主题,其重要表征和条件就是国民对社会的主流文化具有高度一致的认同感。在现实社会中,“文化的认同感、整合能力是政治得以克服地理上的离心力并使其超越一般的政治组织成为一种可能。而文化安全与否的一个重要表现就在于它能够在多大程度上使人们在国家和民族问题上形成高度一致的认同。只有这种认同,才能形成有效的整合能力。这种整合能力是一个国家兴盛所需要的凝聚力程度的表现,更是一个国家安全稳定的基石。”[4]18在消费主义影响下,西方国家通常利用网络传播的话语权优势,通过营造国际流行的时尚和明星的消费示范等娱乐文化来宣传他们的生活方式、道德标准、宗教传统等,严重冲击和消解着我国的主流文化。同时,长期接受西方文化信息的人们在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等方面都会逐渐受到影响,这在客观上弱化了我国国民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当今中国,只要你稍加留意,一旦西方节日来临,媒体和网络都会不惜版面大肆炒作、极尽渲染之势。毋庸置疑,这种做法的确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甚至缓解了消费者的工作压力,为他们送来了欢声笑语,但是受这种西方消费文化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已经在对待本民族的文化问题中迷失了自我,我国的优秀民族文化在消费社会似乎已无立足之地,显得无所适从。由于这种新的文化渗透方式极具隐蔽性和快捷性,所以一些人在不知不觉中就发生了价值观的扭曲和错位。他们开始以“怀疑的目光来抵制正统、以嘲弄的口吻来否定理想、以游戏的姿态来看待人生、以狂欢的方式来放纵自己”[5],他们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作为自己的价值取向和人生追求的目标。这是极其危险的,它给当前我国的文化安全带来了巨大的隐患。消费主义的这种文化渗透方式,不但会削弱我国国民的社会主义文化认同感,还会摧毁中国社会发展所需的精神力量和主体人格,因而消费领域的意识形态渗透问题不容忽视。
(三)以文化贸易为突破口大力推行文化输出战略,引起反向民族文化认同
文化贸易的发展为西方发达国家向我国输入文化产品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他们以跨国公司为前沿阵地,大力推行文化渗透战略,使其文化和价值观依附文化贸易的形式穿越国界渗透着尚未发展成熟的我国文化产业。反映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文化产品在消费过程中,必将培养出西方文化风格的消费群体。同时,西方国家的物质生活标准方式将会伴随着我国国民的消费过程被系统地植入我们的文化之中,继而消解我们民族的文化。就像法国思想家担忧的那样,“通过电影,人们会逐渐熟悉美国的产品、美国的生活方式、行为模式和价值观念……人们将会对自己的本土文化和传统失去尊敬。”[6]197更为糟糕的是,进入我国的海外跨国文化公司,不但会改造其子公司所属员工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及生活方式,同时还会在社会上产生强烈的示范效应,进而导致我国国民生活方式的日渐“西化”。因此,在消费主义的介入下,“意识形态成功地征服了消费者,并使人们对商品的消费活动成为认同意识形态的日常生活实践”[7]。无论我们是否承认,这种情况已经成为我们必须正确面对的严峻现实。一旦我们失去对本土文化的尊敬和认同,消费主义势必会诱使“人们在审美情趣、生活方式乃至价值观方面日益趋同,这些无疑都严重冲击了民族文化和民族认同”[8]。这种反向民族文化认同问题将会严重威胁我国的文化安全。
二、当前实现我国文化安全的现实路径
文化在国家安全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重要,文化安全已经成为国家综合安全体系中的深层主题。特别是在消费主义影响下,我国文化安全状况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因而在错综复杂的形势下找到维护我国文化安全的现实路径,无疑是我国当代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
(一)建立马克思主义为主导的文化统一战线,确保核心价值安全
不管我们是否承认,文化的多元交融已经成为社会的现实状况,我们的社会成员每天都经历着主流思想和多元文化的交锋,他们徘徊在两者之间,经受着痛苦的思想挣扎。显然,仅仅依靠对外防范是绝不可能实现文化安全的。在多元文化交融的背景下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领导权、如何用马克思主义来化解各种价值观之间的紧张状态,成为问题的关节点。学者们在实现国家文化安全的具体路径上进行了许多有益的讨论,归结起来,至少有一点是普遍共识。那就是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话语权和领导权,建立以马克思主义为主导的文化统一战线。当然,马克思主义绝不可能是高高在上的空洞的领导者,马克思主义必须要“‘榨取’被领导的思想体系中一切不可辩驳的合理成分,使之融入到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里面,变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积极的文化力量”[9]。也就是说,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文化建设中的领导权不是要绝对地排斥其他文化,显然任何文化对抗都不可能长久实现文化安全。要使社会主义文化保持合理的弹性和张力,在“解释外部条件可观察到的变化时保持灵活的适应性和包容性……从而赢得成员的持续认同与忠诚”[10]。只有这样才能在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和发展的同时,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感召力,才能以优秀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来“回应、平衡西方政治价值体系的冲击”[11],确保我国核心价值的安全。
(二)培育创意型文化产业,提升文化竞争力,把握文化评价话语权
凭借先发的各种优势,利用经济手段植入西方文化、通过文化贸易进行文化渗透是当前消费主义语境下西方国家进行文化入侵的主要方式。显然,文化产业和世界话语权的强弱已经成为危及国家文化安全的重要因素,我国必须大力推进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增强国家的文化产业实力,提升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以更好地维护我国的文化安全。具体而言,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思考。首先,文化产业的发展应该立足开发民族传统文化资源,创造出能够引领时代风尚的具有原创价值的高端文化产品。西方国家的文化输出意图能够实现,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仍然处于低端位置,创造出的文化产品无法满足人民群众的热切需求。因而,我国文化的发展必须要在结合我国传统文化资源优势的基础上,以创意型文化产业为发展重点,创造出更多的喜闻乐见的优秀文化产品。其次,要建立科学的文化产业管理体系。一个国家的文化产业管理体系是否健全直接影响着该国的文化安全,关系着能否抵御消费主义的文化渗透和文化侵袭。在具体做法上,可以试点建设国家文化安全危机决策咨询机构,承担国家文化安全形势的实时监控和国家文化安全预警机制和制度的建设工作,统一协调处理文化安全管理重大政策的制定、文化安全危机的处理。同时应该确保公民有序参与文化安全管理系统的构建,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国家文化安全管理体制的效用。最后,要注重实现文化产业的开放融合。一种文化要被另一种文化所接受和理解就必须让这种文化同另一种文化进行对话和交流,而中国文化只有坚持开放融合,才能实现这个夙愿。在此过程中,我们还必须注意到国家间的文化差异,学会在保持本民族特色的基础上结合当地文化风格进行巧妙的文化转换。
(三)建构以人为本的科学消费观,在消费正义的实现中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消费主义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文化价值观念,它认为消费不再是“日常生活的一个必要环节”,而是“精神满足和自我满足”[12]的一种途径,是一种“获得幸福和个人身份的通道”[13],是实现人生价值和意义的根本方法。如前所说,消费主义用符号和象征意义去表征人们所追求的价值,使人们错误地认为只有大量的占有物质财富,使用高档的消费品才标志着成功[14]168。他们大声疾呼“我所占有的和所消费的东西即是我的生存”[15]32,鼓励人们到消费中去寻求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在疯狂的占有和消费迷梦中,人们用消费品的数量和服务的档次不断确证自我的价值。消费主义价值观把幸福感的获得建立在商品消费的数量和档次上,消费竟变成了人生价值的标杆、人的幸福感竟要依靠物的满足来实现,荒诞至极!人类就这样被消费主义价值观成功地变成了悬挂在“自己编织的意义之网上的动物”[16]5,心中不再有崇高的信仰和神圣的目标,只是在“为商品而生活”[17]10,最终消失在“商品的符号海洋之中”[18]5。显然,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坚决摒弃这种消费价值观,建构起以人为本的科学消费观,以文明合理的消费方式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中国的文化建设需要的不是消费主义培育出的自私而奢靡、低俗而颓废的人格类型。维护文化安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仍然需要全体社会成员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凝聚人心,抵制及时享乐主义对人们意志的销蚀。另外,科学消费观还主张从发展经济入手,在共同富裕的实现进程中实现消费正义,以科学消费观的强大感召力来抵御消费领域的文化渗透,维护国家文化安全。要实现消费正义,必须要从根本上消除人们心理上的不公平感,这就必须从根本上消除消费领域的两极分化问题。虽然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奢侈品消费的第一大国,但是中国的人均GDP仍然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中国的贫富差距问题依然十分严重,且严重制约着中国人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制约着中国社会全面消费正义的实现。在这种背景下,先富起来的阶层应该学会拒绝消费主义的诱惑、拒绝奢侈消费方式,找回自身的社会责任感,投身到社会慈善事业中去帮助更多的贫困阶层,为实现消费正义与社会和谐贡献力量。我们坚信,中国社会的财富阶层们只有找寻到了自身的价值、自身的社会责任感,才会使自己的社会地位更加稳固,而奢侈消费绝不可能提升他们的社会地位和身份认同。只有在消费正义的实现进程中,真正让每个人通过自身的劳动摆脱消费主义的纠缠,才能实现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才能打破西方的文化垄断、文化霸权,继而粉碎其文化侵略的阴谋,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1][法]波德里亚.消费社会[M].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2]张美君.国内消费主义研究综述[J].理论与现代化,2005,(5).
[3]岳书亮,李德.消费主义文化的全球化及其对我国的渗透与危害[J].晋阳学刊,2004,(3).
[4]胡惠林.中国国家文化安全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5]赵玲.消费维度中的西方意识形态影响与批判[J].政治学研究,2011,(3).
[6]张骥,等.中国文化安全与意识形态战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7]徐海波,王萍.论消费文化的意识形态功能[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8,(3).
[8]苏国勋.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冲突与共生[J].国外社会科学,2003,(3).
[9]任平.差异性社会与当代中国社会发展[J].阅江学刊,2010,(3).
[10]沈湘平.合法性与意识形态建设[J].天津社会科学,2002,(1).
[11]徐晓林,等.文化安全视野下的中国教育“走出去”战略[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2,(1).
[12]卢风.论消费主义价值观[J].道德与文明,2002,(6).
[13]纪秋发.消费主义的危害与遏制[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7,(2).
[14]卢风.应用伦理学[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15][美]弗洛姆.占有还是生存[M].关山,译.北京:三联书店,1989.
[16][美]克利福德格尔兹.文化的解释[M].纳日碧力戈,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17][美]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M].刘继,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
[18]杨魁,董雅丽.消费文化:从现代到后现代[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