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管理心理学教学模式研究

2013-04-11李儒林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建构主义心理学建构

李儒林

(川北医学院 人文社科学院,四川 南充637000)

一、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理论的雏形来源于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的理论。在皮亚杰学说的基础上,科尔伯格在认知结构的性质与认知结构的发展条件等方面做了进一步的研究,斯滕伯格和卡次等人则强调了个体的主动性在建构认知结构过程中的关键作用,并对认知过程中如何发挥个体的主动性做了认真的探索。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体现出三个重要特点,即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互动性和情境性[1]。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建构知识的过程,学习者需要通过新、旧知识经验之间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来形成和调整自己的经验结构。

二、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改革管理心理学教学模式

管理心理学是研究管理领域中人的心理行为运动规律的课程,其核心是研究如何最大限度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该课程具有理论性和实践性强的特点。由于受到传统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模式的影响,作为一门应用型课程,管理心理学的传统教学方法是以教师“讲”为中心,讲管理心理学历史背景、研究意义和方法、目标管理心理、人员招聘、人员激励、人际交往与心理保健等,而学生完全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课堂上忙于记笔记、课后背笔记,应付考试了事。该课程的教学仍然局限于灌输教材知识、讲解传统理论,忽视了课程自身的特点。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讲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或学习伙伴)的帮助,充分利用各种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而获得。”[2]“只有让学习者自己分析问题情境,自己寻求与解决问题有关的知识和技能,自己调控认知策略,才能达到建构他们各自独特的认知结构的目的。”[3]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普遍适用性,研究者进行了管理心理学教学模式设计。

(一)新旧知识的建构。建构主义认为,事物的意义并非完全独立于我们而存在,而是源于我们的建构。建构主义者突出强调知识的动态性,强调学习者知识经验的丰富性和差异性,强调学习的主动建构性、社会互动性和情境性。基于这样的学习理论,在管理心理学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被置于具体的情境中,由问题引起学生对知识的好奇并激发其使用先前知识、建立问题空间、搜寻数据、重建心智模式的认知过程。例如,人员交往与心理保健这一章中,包括人际吸引力,人际吸引力的影响因素这一节中涉及到第一印象,这是很多大学生都非常感兴趣和关注的话题,可以让同学们畅所欲言进行交流,第一印象好坏,可以有很多评价手段,如性格、气质、能力和仪表等。同学们又如何评价一个人的性格呢?课前同学们会主动去了解心理学方面的性格和气质的区分,性格和气质的分类,以及如何更科学利用心理量表评价性格和气质。另外仪表中包括服饰,通过一个人的服饰可以考察其审美能力,在不同的场合应该怎样搭配衣服,颜色会给人一种什么样的心理感受。所以这一节内容不仅是管理心理学书本上的知识,还包括心理学和大学生礼仪等知识点。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会主动发现这与生活密切相关,希望能更好帮助他们应对生活,他们会通过多种方法去了解,又能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建构新知识。

(二)案例情境的建构。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的。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使学习者能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和索引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从而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2]因而,学习应以解决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为目标,在与现实情境相类似的情景中发生,培养分析和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能力。管理心理学的基本内容是抽象化的理论和实证化的原理,学生运用这些原理解决实际管理问题,通常有一定的难度。教学中教师在讲解某一基本原理时,必须注重引进一些案例加以说明。因此,在管理心理学教学设计中,应尽量增加热点讨论,实施过程是通过选取与管理心理学研究有关的一些热点问题,组织课堂讨论,同时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这种教学方法对学生思维能力、表达能力、沟通能力的培养都有极好的效果,学生们参加的非常踊跃。例如,2010年上半年出现的“富士康员工连跳事件”就成为我们课堂讨论的素材。同学们通过分组讨论,从不同方面陈述自己的观点,作为一个企业管理者应具备什么样的领导素质,如何形成良好的企业文化,员工应如何应对挫折,如何解决自我价值观与企业文化的冲突。同学们在认知过程中把外界刺激所提供的信息整合到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同时个体的认知结构因外部刺激的影响而发生改变。

(三)学生自主性的建构。建构主义认为应以学生自己的经验为背景,来对知识进行合理性的理解、分析、批判和吸收,主动地建构知识,这种建构是无法由他人来代替的,只能由他自己来建构完成。基于建构主义理论指导,管理心理学教学设计中特别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并成为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学生转变为一个具有积极建构意义的、具有自我指导学习理念和能力的、主动的学习者。教师转变成为促进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支持者。如在管理心理学中时间管理一章中,涉及时间概念的解释,时间的解释同学们并不陌生,因为他们已在前期的哲学课程中了解过,以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如何去理解时间的特性。同学们不再按照文字去理解,而是根据自己的知识和日常生活经验去理解。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管理者,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我们都会面临无数的选择,怎样从选择的角度去理解时间的矢量一维性,同学们在这一时期面临着多项任务,如学习提高、能力训练、社团活动、社会交往以及社会实践,等等,那么怎么才能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争取到更大的未来。同学们接触这些知识点时,拥有部分相关知识,但又不是特别清晰,在这样的背景下,他们有具备可学习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自由发言,要把内容以简要的语言准确地表达出来。为了让学生控制好时间,通常采取的方法是,课前告知学生发言的时间,让学生根据时间组织好内容;建议学生在正式发言前拟定提纲或做PPT。但应注意的是,教师不应对学生发言的内容和思路进行过多的干预,否则会抹杀了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也就谈不上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了。

(四)内容开放性的建构。建构主义强调知识获取的自主建构性、学习环境的情境真实性以及学习过程的反复性,使得教学成为一个很开放的教学过程。在教学内容方面,主张跨学科知识的习得和应用,往往不是单一学科内容的教学,更不是简单的来自教科书对问题的阐述和总结,而是融合多学科交叉的内容。如管理心理学与普通心理学关系密切,普通心理学研究抱负、信心、动机、思维、情感、意志等心理现象。管理心理学则研究这些心理现象在管理中的意义,分析它们对于目标行为的制约作用,因此,普通心理学是管理心理学的基础。如我们在讲解案例王洪怀从拾破烂到百万富翁这一节中,分析了他的思维的特点,这样的一种思维方式对于目标的确定有什么意义?这种目标确定对于成功的意义是什么?管理心理学与社会心理学的关系密切,社会心理学是研究在社会生活条件影响下,个体或若干个体心理活动发展和变化规律的科学,包括社会知觉、社会动机、社会态度、人际沟通、人际影响、人际关系,等等。管理活动在本质上也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管理心理学与社会心理学是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如何利用心理学的实验来理解团体中的某些现象,如在谈及群体心理中某些人会从众,但也有少数人一味从众和一味坚持自己观点。其实在心理学上有著名的实验证明“阿施效应”,同学们就有必要丰富社会心理学知识。管理心理学与文化人类学的关系最为密切。由于文化传统直接影响着个体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生活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个体和群体必然受到该文化的影响。如美国女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二战”后受命于美国政府完成的报告。当时美国政府急于制定关于战后日本治理的政策,本尼迪克特根据文化类型理论,运用文化人类学的方法,通过对等级制度、“恩”与“报恩”、义理与人情、耻感文化、修养和育儿方式等的考察,从结构上深入探讨了日本人的价值体系,得出了日本的社会组织原理是不同于欧美“个人主义”的“集团主义”,日本文化是不同于欧美“罪感文化”的“耻感文化”的结论,我们由此可以看出人类学对于管理心理学的重要性。以上这些,我们都能体会到一种开放式建构体系,每一种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交融,但这些知识的获得并不是依靠老师来传授,而是同学们自己的认知过程不断同化和顺化的过程。

四、评价体系

管理心理学考试在教学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科学的考试方法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使老师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学中我们积极探索考试模式改革,力争实现考核方式的多样化和综合化。

(一)改革考试内容,确定考试的能力导向。在考试内容选择方面,既要能够反映学生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又要有利于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和技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适当增加一些案例分析题,提高考试内容的灵活度,考察学生思维能力。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改变以前“背多分”的现象。

(二)采用多种考试方法。尝试采用开卷和小论文等多种多样的考试方法。在主观题考核中,只要学生观点基本准确,分析思路基本清楚,能够自圆其说即可,不能一味强调学生将教材上的原文原话照搬照抄。让学生参与课题,选择其中的一些子课题,多了解本学科的一些发展动态,对其研究方法进行讨论,指导学生书写论文。

(三)改革评价方式。基于我国目前管理心理学教学的现状,笔者认为管理心理学教学评价应采取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以形成性评价为主的方式。形成性评价是教师、学生本人及同学对学习者的日常学习过程进行多种方式的评价,教师可以通过考试结果、平时作业和课题的完成情况给予评价。学生自己评价自己及让同学(伙伴)来评价可通过自评表和学习日志等工具来进行,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探究学习能力。

[1]张建伟.从传统教学观到建构性教学观——兼论现代教育技术的使命[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9).

[2]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J].电化教育研究,1997,(3)

[3]章伟民.建构主义及其教学设计原则[J].外语电化教学,2000,(9).

猜你喜欢

建构主义心理学建构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计算机教育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旁批:建构主义视域下的语文助读抓手——以统编初中教材为例
借鉴建构主义思想培养财会专业人才
建构游戏玩不够
紧抓十进制 建构数的认知体系——以《亿以内数的认识》例谈
建构主义视角下的翻译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