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区青年志愿服务工作的探索和思考——以承德市双滦区钢城街道团工委工作情况为例

2013-04-11张岳峰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钢城志愿志愿者

张岳峰

(承德市双滦区钢城街道办事处,河北 承德067101)

社区是与城市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基层组织,是党和政府的基层组织与居民沟通的桥梁。社区青年志愿服务是指青年利用自己的时间、技能、资源为社区提供无偿援助的行为。社区青年志愿服务是社区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社区青年志愿服务有助于增进居民福祉、培植邻里感情、增进社区和谐、促进公平正义。共青团河北省委书记梅世彤同志高度重视社区青年志愿服务工作,多次表示应用好社区阵地,借助社区青年志愿服务形式推进志愿服务工作全面活跃。本文以承德市双滦区钢城街道团工委开展社区青年志愿服务工作的实例为依据,探索基层单位破除社区青年志愿服务发展瓶颈的方法。

一、社区青年志愿服务的意义

社区青年志愿服务是社区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充分认识社区青年志愿服务对于促进社区服务发展和构建和谐社区的重要意义。第一,社区青年志愿服务是社区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社区公共服务机制分为三种:行政机制、市场机制和社会机制[1]。行政机制是指社区公共服务由政府提供,其优点在于国家财政实力雄厚,投入大、见效快,其缺点在于对于财政支出压力大,且效率低下。市场机制是指服务机构按照市场需要提供服务,其优点在于能满足居民多样化需求,其缺点在于依靠市场机制难以解决弱势群体的服务需求。社会机制是指各类社会组织以志愿或自治的形式向居民提供无偿服务,其优点在于可以弥补行政机制和市场机制的不足,满足居民众多方面的服务需要。第二,社区青年志愿服务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随着我国改革的深化,分配方式的多样化导致社会群体收入差距持续扩大,各种社会矛盾凸显。满足弱势群体的基本诉求,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基本要求。社区青年志愿服务的发展弥补了政府服务的不足,其面向社区内部的老、弱、病、残、下岗职工等弱势群体为主要服务对象,从而维护了基本的社会公平正义。第三,社区青年志愿服务有利于培育社区居民的社区归属感和团结互助精神。社区志愿服务密切了志愿者与服务对象的关系,弘扬了助人为乐传统美德。尤其是志愿者为弱势群体提供无偿服务时,使他们深切感受到社区的温暖,在增强社区亲和力的同时也培育了居民的社区归属感。第四,社区青年志愿服务对于青年的自身成长具有重要意义。青年通过从事志愿活动,尤其是与本专业相关的服务时可以强化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并且增强了实践能力。同时,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也增强了青年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当前社区青年志愿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一)双滦区钢城街道社区青年志愿服务开展中存在的问题

钢城街道隶属于承德市双滦区,位于承德市区西南方,原名滦河街道。辖区总面积12平方公里,共有住户13584户,居民34770人,有企事业单位百余家,其中,承德钢铁集团、滦河发电厂等大型企业都坐落在辖区内。所辖凤凰、怡园、滦电、滦江、果山、行宫6个社区。钢城街道团工委下辖1个机关团支部和6个社区团支部,街道团工委依托7个团支部开展志愿服务工作。钢城街道团工委在开展志愿服务工作中遇到了经费短缺、志愿者不足、志愿者流动性大、活动不被居民认可等瓶颈。归根到底,其症结在于难以通过有限的活动经费满足社区居民多方面的服务需求。在经费有限的情况下,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起志愿者的积极性、如何在物质报酬之外给予志愿者回报、如何通过志愿服务活动本身给予志愿者成长和进步的精神体验、如何选准切入点为志愿者和居民搭建互惠互利的桥梁,这些便成为钢城街道团工委经常思考的问题。

(二)城市社区青年志愿服务开展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当前,在我国社区青年志愿服务中普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志愿服务工作机制尚未建立或并不健全,唯有建立完善的志愿服务工作机制,保证组织机构运转正常,才能确保志愿服务的规范性和长期性。二是缺乏经费保障,有限的经费只能保证简单志愿服务项目的开展,大型志愿服务项目的开展被视为奢侈的想象,志愿者的交通费用、午餐费用往往难以保证。三是志愿者的激励和回报机制尚未建立健全,志愿者对于名誉、荣誉的追求以及志愿者个人进步和成长的需求被忽视。四是志愿者团队缺乏凝聚人心的内部活动机制,往往只是因事而聚,事毕则散的“一次性”组织,而缺乏吸引力的志愿服务团队活动机制难以吸引青年形成从事志愿服务活动的稳定团队。五是志愿者队伍在现有基础上继续扩大规模十分困难。尽管有的社区青年志愿者队伍有一定的规模,但是却存在着志愿者队伍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比如,职业技能单一、工作不稳定、文化水平不高等,难以动员更多职业类别的青年乃至更多的社区居民参与到社区志愿服务中来。六是志愿服务的质量不高,缺乏专业性,志愿服务项目社区是由不同职业、不同文化习俗以及不同生活方式的群体组成,这种社区人口以及由社区人口所形成的文化差异性使得社区志愿服务也要能够满足于差异性的组织、群体或居民的实际需要。目前社区的志愿服务只停留在是否有志愿服务活动,而没有思考志愿服务质量的提升。

三、推进社区青年志愿服务工作开展的措施

近一年来,钢城街道团工委围绕和谐社区建设开展了一系列社会效果显著的志愿服务活动,比如,钢城街道办在便民服务方面提出“66710”服务模式,即为社区居民提供全方位的优质社区服务,打造10分钟便民生活服务圈,其中,相当比例的服务由街道团工委组织的志愿者提供。钢城街道团工委精心构建志愿服务团队活动机制,吸引了3750余名志愿者先后加入志愿服务队伍,其中,有273名志愿者受到团队精神的感召,成为经常参与志愿服务的固定人员。如今,钢城街道团工委开展的志愿服务活动在内容上已从清扫社区、法律咨询、关爱老人等单个项目向着有规模、不间断、有阵地的大型生活服务项目拓展,其中,果山社区团支部书记刘大伟同志协助社区组建了居民教育咨询基地、青少年校外教育基地、学龄前教育基地三大基地,共为5300余名居民提供政策和法律咨询,为700余名青少年提供教育辅导。通过钢城街道的实践探索,结合全国其他社区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开展的经验,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四方面推进社区青年志愿服务工作。

(一)健全社区青年志愿服务工作机制

一是健全领导机制,加强市区两级社区志愿服务工作委员会建设,并充分发挥其指导、协调社区青年志愿服务活动的作用。二是健全沟通机制,由团委牵头成立由各机关、高校、社区组成的青年志愿服务联席会议机制,定期召开会议,通报情况,发布信息,总结工作,部署任务,研究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实施方案,并按照各自分工抓好落实。三是健全社区青年志愿服务激励机制,如建立社区青年志愿者星级评定和优秀志愿者表彰制度,将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纳入中小学德育课程体系等。四是健全资金保障机制,建议将政府对社区青年志愿服务的资金投入和经费支持纳入公共财政预算,或成立志愿服务专项基金。

需要注意的是,在社区青年志愿服务工作机制尤其是志愿服务激励和回报机制尚未完备时,相关负责同志也要想法设法给予社区志愿者以力所能及的回报。一个国际知名公司的总裁说:“对于企业来说,顾客就是上帝,而对于公司负责人来说,员工则是我们的上帝,因为员工向顾客提供产品,只有让员工舒心工作,他们才有心情生产更好的产品。”志愿服务工作的宗旨是奉献社会,负责青年志愿服务工作的同志的宗旨首先是服务好青年志愿者[2]。要多筹划青年志愿者的评比表彰活动,给青年志愿者以荣誉回报;要擅于宣传本地优秀青年志愿者,给青年志愿者以名誉回报;要积极引荐优秀青年志愿者与志愿服务方向相关的党政部门领导接触,使青年志愿者获得在思想上和政治上进步的机会,要将青年志愿者的利益和诉求放在心上,尽一切可能给予青年志愿者福利,让乐于为社会无私奉献的人从青年志愿服务之外获得最大收益。

(二)加强志愿服务理念的传播

志愿服务意识正在广大社区青年乃至全体社区居民心中觉醒,我们要做的就是加速这一过程。一是以宣传感染群众,比如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杂志、互联网等大众传媒和社区宣传栏、道路广告位等设施发布社区志愿服务公益广告,广泛宣传社区志愿服务的理念、活动和宣传先进人物和典型事迹,营造社区志愿服务的良好氛围,不断扩大社区志愿服务的影响力,吸引社会公众的积极参与。二是以行动感染群众。青年志愿服务建立在无偿奉献社会的观念基础上,因此,青年志愿者最有可能做到通过真情服务打动群众[3]。比如照顾老人,雇佣保姆也能做好,但是青年志愿者需要做到更多。青年志愿者应当在态度、神情、服务方式、服务效果等更多方面多加思考,通过高质量的服务打动居民,进而使居民内心深处受到志愿服务精神的感染。钢城街道行宫社区团支部书记封亚宁招募青年志愿者成立“四点半课堂”,并且不断创新教育服务模式。家长被工作同志和青年志愿者的精心设计所感染,许多家长自愿在闲暇时间为学生讲解擅长的电子琴、国画、乒乓球等艺术体育项目,使“四点半课堂”向着“以教促教”的良性循环方向发展。这就是“以行动打动群众”,“以志愿服务促进志愿服务”的一个范例。

(三)充分理解青年需要,设计适合青年发展的志愿者团队活动机制

青年志愿者为了奉献社会走到一起,但是除了奉献社会,青年志愿者还希望在活动中满足交往的需要、学习的需要、爱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满足青年志愿者非利益诉求比满足其利益诉求更加重要。钢城街道青年志愿者团队的活动机制主要包括四点,一是青年志愿服务团队负责人的“竞选制”,二是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实施细则的“辩论制”,三是青年志愿服务项目组成人员的“搭配制”,四是志愿者之间相互鼓励的“时刻激励制”。“竞选制”即是青年志愿服务团队负责人经常改选,使每位青年志愿者积极主动地发表对于团队发展和活动开展的意见,争取获得团队的领导机会;“辩论制”即是在每次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实施前,每位青年志愿者各自设计方案,在辩论中集中体现大家的智慧。青年人渴望自我实现、渴望提高才干,迫切需要提高演讲才能。社会上流行的演讲口才辅导班主要通过学员之间的口才练习达到训练效果。通过“竞选制”和 “辩论制”不但产生了最优秀的项目决策人和最科学的项目筹划,提高了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实施效果,而且满足了团队成员自我实现和自我发展的需要。优势的机制一旦建立,进步的团队精神一旦形成,其外部辐射力是惊人的。2011年,钢城街道怡园社区只有7名青年经常参与青年志愿服务活动,引入“竞选制”和“辩论制”后,65名社区青年抱着体验这一团队活动模式的想法加入青年志愿服务团队,其中已有39名青年成为青年志愿服务团队的稳定成员。“搭配制”即是在活动时注意青年志愿者性格、经验等方面的差别,尤其要善于搭配不同性别的青年参与活动。承德高校由于专业设置的原因,在不同程度上存在性别失调的情况,我们在开展活动时注意搭配不同性别的学生,使我们的青年志愿活动对高校学生产生了异常强大的吸引力。“时刻激励制”即青年志愿者之间要不遗余力地给予其他同志以言语的表扬,但是每句表扬中都要点明其他同志做法中的亮点,使大家时刻获得正面力量的鼓舞。通过四项团队活动机制,使青年志愿者团队的信仰和利益相互强化,使团队精神和奉献精神相互强化,使大家在团队内获得崇高和进步的体验,从而提高志愿者团队的凝聚力和辐射力。

(四)选准社区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发展方向

一是大胆探索政府采购服务等社区志愿服务新方式。2007年,广州市海珠区政府按照“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理念,委托海珠区团委向“启创”购买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项目,这是国内首次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委托民间志愿服务组织开展专业化的社会志愿服务[4]。“启创”的服务项目包括了社区精神文化建设、问题青少年纠正辅导、家庭纠纷干预、就业导航、居家养老等多个方面,政府通过购买这些服务项目,让专业的社会工作者带领志愿者一起参与社区事务管理,对社区关系的调整和润滑,特殊人群的精神健康和社会融入等方面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有力地推动了和谐文明社区的建设。二是以青年志愿者和公众双方受益为青年志愿服务重点发展方向。单向受益的行动难以长久,要让活动双方都有实在的收获。在缺乏经费支持的情况下,要尽力将许多青年志愿服务项目的活动打造成一经启动就基本能自行运转的“永动机”。许多专业的大四学生需要实习和锻炼机会,同时很多居民又需要获得专业的服务,我们应当了解双方诉求,争取找到双方利益结合点,为活动双方搭建连接的桥梁。三是“半志愿服务”和青年志愿服务相互补充。“半志愿服务”即是完全由志愿者向公众提供无偿服务代价较大,因此由政府或有关组织支付其成本推动开展的志愿服务。比如,小型医疗机构愿意为社区提供测血压、测身高体重的志愿服务,但是不愿为社区提供测血糖、血脂的服务,因为测血糖、血脂对于医疗器械的消耗较大。鉴于此,将来可以向类似机构支付其成本,促使其开展便民服务。“半志愿服务”打消众多高精尖行业从业者的顾虑,激活了其服务社会的理念,以较少的成本为居民争取了无偿的高素质劳动力,其开展是可以用较小成本撬动更高质量的社会服务,能够大大拓展志愿服务的活动领域。从志愿服务到“半志愿服务”,这不是志愿精神的退化,相反是志愿精神渐进式的大发展,是志愿精神对于更大社会领域和更多公民意识的征服。

共青团河北省委书记梅世彤同志表示,“要遵从志愿服务精神的理性感召,追求理想与现实的真切统一,把潜力无限的志愿事业不断推向前进。”社区青年志愿服务工作应当充分发挥青年的热情,继续加强青年志愿服务团队的自身建设,充分了解社区居民诉求,努力探索青年志愿服务活动的最佳切入点,使青年志愿服务工作足以承载国家、社会和广大居民的关注和重视,推动青年志愿服务质量不断提高,推进和谐社区建设再上新水平。

[1]龚万达.青年志愿服务20年——中国青年志愿服务研究综述[J].思想理论教育,2010,(11).

[2]陈红红.浅析社区青年志愿服务的发展——基于天津开发区雅园社区的经验[J].社会工作:上半月,2009,(8).

[3]高正辉.上海非政府组织社区服务功能初探[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08.

[4]王思斌.我国城市社区福利服务的弱可获得性及其发展[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1).

猜你喜欢

钢城志愿志愿者
高考志愿被篡改,考生该何去何从?
志愿者
我志愿……
我是志愿者
中秋
美 丽 的 天 鹅
彩色铅笔
为志愿者加油
我是小小志愿者
如何防止高考志愿再遭篡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