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烟台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中形象定位的探讨

2013-04-11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13年6期
关键词:烟台蓝色制造业

城市形象是一座城市历史文化底蕴与外在表现的综合体现,是城市的总体特征给城市内部居民和外部公众的印象和感受。良好的城市形象是一笔宝贵的无形资产,可以为城市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之后,半岛蓝色经济区内的7个城市,依据各自的实际提出了城市形象。比如,青岛提出的城市形象是 “蓝色硅谷”。烟台作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核心城市之一,应依据独特的良好的资源禀赋和雄厚的产业、工业基础等差异化要素,确立区别于其他城市的形象定位,为烟台打上蓝色品牌竞争力不断提升的深刻烙印。

烟台城市形象的定位

烟台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城市形象定位为:蓝色制造。“蓝色制造”,就要立足烟台现有第二产业特别是制造业的基础,把握先进制造业的发展趋势,以科技为支撑,深度开发、充分利用、合理配置制造业的资源,大力培植壮大链条长、关联度高、带动效应大的现代制造业,着力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助推烟台从低端制造向高端制造跨越发展,提升烟台制造业竞争力,打造蓝色经济发展的制造业优势。

把烟台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中的城市形象定位于 “蓝色制造”,其目的在于:一是通过大力发展 “蓝色制造”,充分发挥先进制造业创新性强、先导性突出、成长性好的优势,大幅度提升经济发展的层次和水平,辐射带动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有效促进现代产业体系的形成,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二是通过大力发展 “蓝色制造”,发挥先进制造业的优势,实现烟台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中产业方面占据一席之地;三是通过大力发展 “蓝色制造”,叫响 “烟台制造”,树立起烟台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城市形象,进而树立在全国沿海城市的形象。

烟台“蓝色制造” 形象定位的依据

(一)实体经济回归的反思

实体经济是社会生产力的集中体现,是创造社会财富、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物质基础。2008年的世界金融危机,让人们在一个全新的层面上对实体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新的认识。在深刻把握经济发展脉搏和遵循经济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大力发展制造业是世界经济摆脱金融危机,重回上升轨道不可逾越的阶段。相比较而言,新兴市场国家受世界金融危机的冲击较小,得益于其本国制造业发展保持良好势头,并带动整体经济快速发展。欧美国家则在遭受世界金融危机重创后,对制造业发展投入更多关注,提出 “重回制造业时代”。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实行更加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重视推动实体经济稳健发展,把制造业作为国民经济实现可持续增长的主要力量,依靠制造业的发展,推进城镇化的进程,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有利于保持我国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

目前国际金融危机导致全球经济增速减缓,国际市场需求明显不足,全球经济格局发生新变化,我国实体经济发展面临重大机遇和挑战。在当前发展环境复杂多变的形势下,要充分认识发展实体经济的重要意义,集中精力做大做强实体产业、实体企业和实体项目,筑牢实体经济发展基础。

烟台是制造业大市,增加税收、扩大就业、发展外经贸关键在于巩固和发展工业企业。当前,烟台仍处于工业化快速增长时期,要继续保持高增长,依靠的动力仍是制造业。为此,烟台要继续坚持产业立市、工业强市的发展思路,大力实施高端化、规模化、集群化、品牌化的发展战略,改造提升传统支柱产业、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膨胀壮大骨干产品集群,在更高层次、更广领域推动工业加快发展。

(二)烟台 “蓝色制造” 的优势

近年来,烟台坚持产业立市、工业强市的发展思路,大力实施高端化、规模化、集群化、品牌化的发展战略,改造提升传统支柱产业、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膨胀壮大骨干产品集群,在更高层次、更广领域推动工业加快发展。

1.工业增长势头强劲。2011年,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2543.44亿元。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法人企业)2894家,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4.4%。2010年,烟台市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在山东省率先突破万亿元大关,达到10967亿元,在14个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中,继上海、天津、广州之后成为第4个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万亿元的城市。2011年,烟台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再攀新高,达到12086亿元,实现利润857.2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利润分别居山东省第2位和第1位。烟台工业利税首次突破千亿元,达到1115.3亿元,同比增长37.2%。近年来,随着国家增值税的转型、扩大内需政策的实施,工业投资进一步加大,烟台装备制造业发展迅速。依托斗山机械、方圆集团、英福莱集团、冰轮集团等龙头企业,发展工程机械、建筑机械、农业机械和制冷设备为代表的工程建筑机械及专用设备制造业。2011年,全市装备制造业年主营业务收入达到4000亿元,年均增长12%;70%以上的重点企业技术装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2.制造优势比较明显。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七市二县中,从制造业角度来看,与其他地市相比,烟台的制造业有明显的优势。2011年,青岛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3150.72亿元。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法人企业)4727户数,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3.46%。比烟台低0.9个百分点。

3.优势产业效益突出。近年来,烟台集中力量膨胀机械制造、电子信息、食品与黄金四大支柱产业,集中力量做大做强汽车、手机、电脑、食品、黄金、葡萄酒、船舶、MDI、特种化纤以及核电装备十大产品集群。2011年,食品、机械、黄金、电子四大支柱产业共1539家企业,全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367.12 亿元,增长21.3%。实现的主营业务收入、利税、利润占全市总额的比重分别升至61%、59.5%和59.6%。一批龙头企业迅速涌现,全市主营业务收入过10亿、100亿元的工业企业分别达到126户和16户。

4.海洋制造业异军突起。近年来,烟台市充分发挥海洋装备制造业的龙头带动效应,实施产业集群发展,烟台市海洋装备制造业正强势崛起。目前,全市共拥有规模以上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企业24家,海洋工程装备年生产能力25万吨,造船能力120万载重吨,船段生产能力30万吨,形成了海洋工程船舶、海洋石油钻井平台、豪华游艇、集装箱船、化学品船、散货船等多样化的产品体系。2011年,烟台市船舶及海洋装备机械造业产值205.8亿元。特别是在特种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方面,烟台具有领先优势。海洋平台订单占全球同类产品市场份额的25%,居国内第一、世界第三,能够生产在4000米海域钻探的世界最新先进海洋钻探瓶体。

船舶制造业正在成为烟台临港产业新的增长点。目前,共有来福士海洋工程、中柏京鲁船业、巨涛海洋重工等16个船舶制造企业在烟台设厂。

烟台打造“蓝色制造” 形象的目标

把烟台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城市形象定位于“蓝色制造”,并不意味着烟台制造业的发展已是登峰造极,而是在对自身制造业现状有清醒认识的基础上苦练内功,推动 “烟台制造”由 “静态的自我满足” 向 “动态的自主创新” 提升,即在烟台的制造业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面向经济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迫切需求,以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为主线,以信息化、高端化、服务化、品牌化和市场化为主攻方向,大力推进技术创新,着力推进技术改造和重大项目建设,培育发展高端制造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壮大支柱产业和龙头企业,推进产业集群发展,加快实现由低端制造业向高端制造业的提升,实现产业链和价值链低端向研发、设计、品牌、服务等高端延伸,把烟台建设成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制造业强市。

“蓝色制造” 的高端化发展目标定位: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建设与胶东半岛高端产业聚集区建设为契机,始终围绕结构调整这条主线,立足烟台产业发展条件,以优势制造业为基础,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强核心竞争力为目标,突出产业发展重点,不断调高调优调强制造业,加快构建先进制造业体系。

烟台打造“蓝色制造” 形象的重点

(一)优先发展高端制造业

高端制造业是烟台打造 “蓝色制造” 的重点内容,必须放到优先发展的位置。要以重大科技项目为引导,整合创新资源,组织联合攻关,突破关键技术,掌握自主知识产权,提升核心竞争力,把握高端制造业发展的主动权。

(二)做大做强先进装备制造业

烟台具有发展装备制造业的基础和优势。坚持自主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相结合,以国家重点工程为依托,以重大成套装备为主攻方向,提高核心零部件加工制造和系统集成的整体水平,打造掌握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先进装备制造业体系。

(三)大力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是发展高端制造业的关键方面和重要途径。要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动工业化与信息化相融合,紧紧抓住设计、制造、管理、流通4个环节,积极运用高新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大力改造传统产业、传统工艺装备、传统生产方式,促进传统制造业高端化。

(四)加快发展海洋高端制造业

把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与建设胶东半岛高端产业聚集区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烟台区位、资源、产业、科技人才、基础设施等优势,培育海洋制造优势,促进海洋高端制造业加快聚集。坚持产业高端化、企业集团化、产品集群化发展方向,加快提升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以中集来福士、大宇造船、中柏京鲁船业等为龙头,进一步发挥蓬莱、开发区两个船舶工业聚集区的示范带动作用,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海洋装备制造业基地。大力发展海工装备,发展自升式和半潜式钻井平台、浮式生产储油装置、多功能供应船、大型起重铺管船、深水系泊系统、自动调压载系统等特色优势产品。

烟台打造“蓝色制造” 形象的对策

(一)健全和完善促进制造业发展的政策

烟台要认真落实国家和山东省有关科技创新、技术改造、高新技术产业化、人才引进培养等方面的各项优惠政策和措施,并结合烟台实际,围绕打造 “蓝色制造” 城市形象,积极探索建立促进制造业发展的长效机制,在土地、税收、财政、金融等方面优先支持高端制造业发展。进一步强化政策措施,大力支持符合产业政策和规划要求,技术水平高、市场前景好、带动力强的重点先进制造业项目,带动整个制造业的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加大制造业的科技投入。探索适合市场规律的科技投入运行模式,建立健全新型投融资体系,引导和鼓励金融机构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技术改造项目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加强利用资本市场、外资、民间投资、风险投资增加技改投入,支持制造业企业的技术改造。强化制造业人才队伍建设。创新机制,加强企业家、专业技术人员、技术工人的培养和引进,壮大人才队伍规模,提高人才素质,为制造业的科技创新活动提供人才支撑。

(二)推动制造业由投资推动向创新驱动的方向转变

健全完善创新体系,以企业为主体,以骨干企业为依托,建立健全以企业技术中心、行业技术中心、区域创新平台、产业创新联盟等各类技术创新平台为核心的自主创新体系。坚持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加快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步伐,增强信息产业支撑制造业高端高质高效发展的能力,着力推动制造业信息技术的集成应用,全面提升制造业信息化水平。支持有实力的重点制造业企业,跟踪产业发展方向,研究应用并行工程、协同技术、虚拟制造、网络化制造等新一代制造技术,探索研究先进制造模式,通过引进、消化和吸收再创新,推广和应用智能制造、敏捷制造、绿色制造、集成制造、柔性制造、精益生产等先进制造模式,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制高点。

(三)围绕制造业的重大需求积极推进产学研合作

深化产学研合作,创新合作模式,拓展合作领域,提高合作层次,推动制造业企业与国内外重点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联合建立研发机构,开展原始创新研究,搞好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加快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步伐。深化体制改革,建立起政府、企业、研发人员与社会各界共同支持的制造业技术创新机制,提高制造业资源的组织动员能力和协同集成能力,构筑创新成果产出、应用、评价的科学体系。

参考资料

1.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N].人民日报,2012-11-18.

2.福建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以更大的力量发展好实体经济[N].经济日报,2012-12-24.

3.周民良.依靠创新驱动改造提升制造业推动经济发展[N].经济日报,2012-5-4.

猜你喜欢

烟台蓝色制造业
冰雪制造业的鲁企担当
《烟台果树》征稿简章
蓝色的祝愿
蓝色的祝愿
烟台 身在蓬莱就是仙
喜看新中国七十年突飞猛进的制造业
烟台优利机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鲜美烟台 四月芳菲
蓝色使命
蓝色的五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