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金融战略语境下的国际金融中心构建研究
2013-04-11王保庆李忠民
王保庆,李忠民
(1.陕西师范大学 国际商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2;2.运城学院 经济管理系,山西 运城 044000)
一、引 言
从美国的西部开发到伊利运河的修建,从铁路的兴起到南北战争,从19世纪后期开始的工业化进程到两次世界大战,一直到近年美国兴起的高科技产业,可以说在美国经济的每一个发展阶段,以华尔街为代表的美国资本市场都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华尔街为美国经济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资金,“看不见的手”帮助美国实现了社会资源的最优配置,而华尔街本身也随着美国经济的发展而成为全球金融体系的中心[1]。“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的战略布局向亚太地区的转移,加之2008年爆发的世界金融危机,传统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已经撼动,这给中国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2],因此,在国家金融战略的语境下,探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以及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问题,对于充分利用资本市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并实现可持续增长,有着尤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中国金融发展的现状
从实体经济与金融发展的关系来看,当前中国正处于金融压抑与高速货币化并举的时代。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国金融业不断改革与发展,货币化程度急遽提高,国内生产总值从1979年的4063亿元增长到2011年底的47.2万亿元人民币,增长近118倍。M2从1979年的1363亿元增长到2011年的85.2万亿元,增长了625倍。M2占GDP的比例从1979年的34%提高到2011年的接近200%。金融资产总额从1979年的2000亿元上升到2011年底的113.3万亿元,增长565倍。股票市场总市值占GDP的比例从1990年的0.5%上升到2011年的45.3%(这一数据在2010年对应的值为67%),债市总规模占GDP的比例从1990年的1.2%上升到2011年的45%。
由此不难看到,中国的货币化速度相当惊人,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M2占GDP的比例最高。另一方面,麦金农(Ron⁃ald I.Mckinnon)所说的金融压抑问题在中国也相当显著,主要表现在金融市场发展不均衡、金融效率低下、金融资产单调、金融服务覆盖不广泛等方面。
金融压抑不论是就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效率,还是对金融业本身的发展,都有极大的影响。在金融效率方面,较多的行政审批和管制仍然广泛存在,尤其体现在产品准入和机构进入的行政壁垒上。这种做法虽然局部地起到了风险防范的作用,但是其不可忽视的另一个消极影响就是遏制了金融创新的动力,限制了市场在资源配置过程中的作用,这必然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到金融效率的提高。在金融资产方面,证券、保险、基金的规模仍然较小,中国金融业超过100万亿元的总资产中,银行信贷资产占比约91%。在金融市场方面,股票市场上新股发行仍然实行审批制,有机会在股市进行融资的企业还只是少数,由于大股东热衷于融资,中小投资者热衷于炒作小盘股,不论是市场估值体系还是供求关系都出现不同程度的扭曲。债券市场近年来虽然有长足的发展,但是由于交易所市场与银行间市场分割,总体而言仍然滞后,在金融服务覆盖方面,大量正规金融机构的重点服务对象是大型企业以及城镇居民,而在遥远的农村地区金融服务严重滞后,这无疑制约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最近几年虽然货币供应量以及信贷增长速度均呈明显上升势头,但是对于中小企业而言,融资渠道单一、资金短缺的难题仍然得不到很好解决。
中国最有创新活力的民营企业不能得到足够的信贷支持,国有企业的信贷软约束现象依然很普遍,从国家层面来看,这便是严重的“货币错配”。从国际金融运作层面来看,中国金融运行机制由于受他国影响屡屡处于劣势,当然其中也包括中国整个金融制度的架构体系,要举出一些具体表征现象也很容易:比如说,人民币要达到如美元那样可自由兑换货币的要求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人民币汇率不敢自由浮动,仅此两条足以证明在国际上我们实际上是“金融弱国”,虽然开篇提到中国货币化程度发展迅速,但是金融市场开放的深度与广度,在国际上看来,仍处于起步阶段,国际资本自由进出的大门至今都没开放;加之国际国内大宗原材料以及能源定价主导权始终被国外资本控制,这样来看,中国更像一个“跛足巨人”[3]。
三、中国金融战略的落脚点——实现国内金融的充分市场化和加快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
中国经济未来增长的动力因素,可以着重概括为五个方面:一是尚未完成的工业化、城镇化,二是高储蓄率,三是经济全球化,四是体制改革尚存进一步挖掘的空间。当然也面临多种不利因素的挑战,比如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限制、经济结构的失衡、人口老龄化以及国际金融动荡不安、亟待改革的金融秩序。
从以上所述的机遇和挑战并结合中国未来金融业发展的需求以及现实中国金融滞后或者中国金融的供给能力来分析,经济金融现实以及理论逻辑都决定了,中国金融发展战略的总体方向应该是加快国内金融充分市场化和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所谓国内金融充分市场化是指,中国金融应当从资金价格、微观治理、市场准入到金融运行,通过促进以市场机制来引导资源要素配置的手段,来从根本上应对“稳增长,调结构”的挑战。
另一方面,中国在崛起过程中,假设天然地存在着一种平等稳定的国际货币体系或者一个稳定的国际汇率制度,那么中国可能不必要去刻意追求人民币国际化这一目标。然而现实金融世界问题相当多,也远不太平,人民币国际化就是要尽力消除现实金融弊端对中国发展(不仅仅是金融发展)的消极因素,这实际上也是维护自身利益的一种迫不得已的做法,这一过程也注定是各方利益博弈的一个长期趋势需求,可以想见,人民币实现国际化即要成为世界主要储备货币,将需要相当漫长的时间。但是尽早开启这一战略决策部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中国经济要调结构、保增长,需要人民币国际化。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资金稀缺,所以通过出口导向的经济发展模式,积累外汇,是当时经济起飞的需要。进入2000年以后,中国在国力日益增强的兴奋或者是由于经济增长路径的惯性驱动下,我们不自觉地积累下大量美元,当然这一过程也是经济结构失衡进一步加剧、隐患大量堆积的过程,这突出表现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不可持续性。在美国过度消费的中断以及中国业已形成的巨大产能的背景下,必须通过人民币清算、对外投资等途径,来适度扩大中国政府的调控能力以保证在全球范围内的调控影响力。
第二,从世界金融发展史来看,建立与本国经济国际影响力以及开放度相一致的国际货币将强烈有力地支持大国经济的崛起。大国货币演变为国际货币的过程往往也同时伴随着一个经济大国的崛起。我们无法想象一个崛起的大国而没有本币的国际化,这在信用货币时代,几乎不可能。
第三,人民币国际化,将有助于全面提升我国金融体系的运行效率。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意味着我们在金融领域进一步加大开放力度是唯一选择,外资银行和金融机构将与我们同台竞技,这一切都会倒逼中国金融业进一步完善自身经营机制、加大改革开放的力度,提升金融效率,无疑会促进中国金融业由目前“金融弱国”向“金融强国”的转变。
第四,人民币国际化,是防范外部经济运行风险的治本措施。目前我们宏观经济的外部风险中很大程度上根源于美元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可以有效防范大国外部经济风险中的两类风险:一是定价权风险。由于发行国没有货币发行约束,所以在资金上拥有相当宽松的优势,当在世界市场上相关交易的定价权被别人试图左右的时候可以在短期内轻易摆脱;二是市场价值波动的风险,由于在货币错配的情况下以外币标价的资产更容易暴露在风险之下。包括中国在内的众多“债主”对美国财政以及货币政策均无话语权,事实上这类风险也恰恰是将本国金融市场的调控权力交由外国政府掌控的结果。
第五,从国际货币体系演变来看,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有助于弥补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缺陷。从世界货币金融发展史来看,将本币发展成为“超主权货币”几乎是有百利而无一害。当前美元发行不受约束而导致的国际货币体系引发的诸多问题,使得众多国家纷纷呼吁,希望改革现存的国际货币体系。人民币目前正被国际上众多研究机构和学者看好成长为新的国际货币,虽然人民币取代美元的地位现在还不能看到,但是,形成多种国际货币,可以有利于形成一种有制衡机制的新均衡格局,正如蒙代尔(Robert Mundell)所说:“整个货币史的一个共同主题是,最重要的金融大国拒绝对国际货币进行改革,对自己是有好处的,因为改革将会降低自己货币的垄断力量”。
四、人民币国际化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在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中,相对于多数“金融外围国家”而言,美国是典型的“金融霸权国家”。在美国强大的金融霸权影响下,任何一个“外围国家”的货币走向国际化都十分困难。因为美国可以只关注国内经济目标而不顾及外部经济影响,美元的“实际中心货币”地位,使得美联储在制定货币政策时无需过多关注其他国家的外汇干预,在决定本国利率水平时较少关注其他国家的通货膨胀及货币政策,事实上的金融霸权地位又迫使美国的贸易伙伴都只能被动地接受其政策并顺应其调整自身的政策,自身调整可选择的方向和力度已经没有多大空间,在这样的形势下,任何国家货币的国际化,都必将同时面对来自本国经济的内部压力和美国引致的外部调整压力,因而一国货币的直接国际化是困难的[4]。
一个具有深度、广度、弹性的金融中心能支撑起本国货币投融资、流动性管理和风险管理,也能为本国货币的境内供给和境外需求提供清算渠道,是推进一国货币走向国际化的重要因素[5]。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创设人民币离岸市场,应该上升为国家金融战略的重要步骤,同时也必将成为新形势下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面临的必然选择,这一方面是因为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必然需要一个庞大的金融中心来满足其交易需求,另一方面由于金融危机对上海的外向型经济冲击较大,上海建设金融中心有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高附加值产业的比重,进一步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这就要求部分实质性地开放国内金融市场的同时,稳步扩大离岸和在岸两个市场的通道,以部分隔离人民币国际化途中的风险往国内传递。近期欧债危机愈演愈烈,进一步凸显了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经过30年来的改革开放,不论是硬件方面还是软件方面,上海相比于国内其他城市拥有了更强大的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优势。上海目前不论是在金融市场建设[1]开发上还是在金融机构的开放力度和培训教育上,均取得了显著成效。上海作为中国资产交易最活跃、资金集聚最为密集的城市,已经为中国金融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有效的需求。
探讨人民币国际化背景下的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不能不认真分析香港。香港,既是中国概念下的特殊[5]国际金融中心城市,同时又是中国身边典型的美元区。香港与深圳、上海相比,有着明显的国际金融市场的优势,与伦敦、纽约相比,又有着中国人文、地理和特殊经济背景的优势。香港的发展与内地的相关性,以及人民币资产在香港发行,将推动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人民币国际化为香港成为亚洲最大的人民币离岸中心提供了良好的历史机遇期[6]。
2012年1月份,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十二五”时期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规划》,文件明确提出,上海将逐步形成人民币跨境投资中心、人民币产品基准价格形成中心、大宗商品定价中心和金融资讯服务中心;人民币产品创新中心、人民币资产管理中心、航运贸易金融服务中心和人民币跨境支付清算中心,除此之外,根据文件的精神,未来人民币的基准利率和汇率都将在上海产生,无疑这为人民币国际化路径指明了具体方向。对上海而言,人民币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实质上是国内金融市场向国际层面的延伸,其发展规模与速度,一方面会受到资本账户开放程度的制约,另一方面又反作用于中国资本账户的开放。上海人民币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也标志着中国市场体系的全盘升级,这是国家金融发展战略的具体实施。所以,上海在资本账户完全放开管制之前,上海人民币市场成长为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这一目标还远没实现,于是,借助香港离岸人民币金融中心的缓冲作用,上海会有助于自身人民币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早日实现,而不是相反。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上海抓住机遇,充分利用香港的优势,快速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一方面符合国家战略的总体方向,另一方面,将十分有利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确立。当然,“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逐步积累的自然历史过程,对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目标定位,应遵循经济规律和市场选择,保护好金融生态,因势利导,逐步推进”[7]。
布局沪、港联动金融格局,本质上更倾向于一种过渡性质的设想。2020年前,香港侧重于境外人民币和传统的金融交易业务,上海侧重于境内人民币金融交易,二者定位有着明显差异。当大陆内地资本账户完全可自由兑换最终得以实行时,二者的定位则会渐渐模糊。那时,在境外市场上,全球各地的人民币都可以畅通的参与境内的各领域的金融交易,也同样意味着中国金融开放新格局的开端。
五、结 论
当前愈演愈烈的欧债危机,实际上是国际货币体系不稳定的深层次矛盾的体现。随着中国在经济总量方面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民币升值预期导致的外汇占款不断增加对国内通货膨胀带来巨大压力,同时又面临经济下滑的严峻宏观经济态势这,对货币政策调控的空间造成不小的挑战。上升到国家金融战略来讲,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以弥补当前的国际货币体系给中国带来的损失与阻滞,为中国货币政策提供更加灵活的操控空间,这完全符合中国的利益。而且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一方面国际社会日益呼吁中国应当在更多的国际事务中发挥大国角色,另一方面,中国也必须以大国眼光来看待人民币国际化问题[8],认识到人民币问题将是中国参与全球经济活动、影响国际金融市场的核心问题之一。其次,人民币国际化除去能直接为中国带来可观的铸币税外,将有助于增强中国在世界市场的定价能力、拓宽自身金融体系的广度和深度、提升中国金融业的竞争实力。
在人民币国际化战略大背景下,加快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有助于利率和汇率的市场定价机制进一步完善,提高货币政策的执行效果。从2008年开始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其引发的灾难几乎波及所有国家和社会的各个层面,必然引发社会各界对金融发展乃至社会发展的深刻反思,但是,总的来看,金融在现代社会中的核心地位没有改变,资本市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相反更为凸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必将是一个长期过程,与硬环境相比,尽快建立与全球金融体系接轨的政策服务环境、信用环境、人文环境和法制环境等是加快金融业集聚的内生变量,因为这些变量可以通过降低市场交易成本、提高金融市场容量,加速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
[1]祈斌.伟大的博弈[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1:15-20.
[2]周光友,罗素梅.国际金融中心形成模式的比较及启示[J].现代经济探讨,2011(1):56-60.
[3]夏斌.2020:中国金融战略的主要思考[J].国际经济评论,2011(2):28-51.
[4]石凯,刘力臻.后危机时期的人民币国际化问题研究[J].亚太经济,2012(1):27-30.
[5]国家外汇管理局上海市分局课题组.人民币国际化与外汇管理体制改革[J].上海金融,2011(7):28-32.
[6]陈彤.香港与新加坡国际金融中心发展比较研究[J].亚太经济,2012(1):94-98.
[7]刘刚.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进程判断——基于与主要国际金融中心的比较分析[J].现代经济探讨,2007(4):26-31.
[8]缪建民.关于中国金融战略的思考[J].国际经济评论,2011(2):5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