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技术获取方式选择影响因素的文献综述

2013-04-11汤建影

华东经济管理 2013年7期
关键词:市场化途径研究

汤建影

(1.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江苏 南京 210016;2.复旦大学 管理学院,上海 200433)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知识经济时代,技术已经成为企业最重要的资源和竞争优势。迈克尔·波特在《竞争优势》[1]一书中将“如何管理企业的技术”提升到企业战略高度,提出了“技术战略”的概念:积累、开发、利用技术资源和技术能力,保持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方式。为了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企业必须制定与自身相适应的技术战略,作为技术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技术获取方式的选择对企业发展至关重要。

知识的公共物品属性决定了知识扩散可以通过各种机制发生。Alavi和Leidner(2001)在研究知识转移时,也发现知识的转移可发生在个人之间、个人与群体之间、群体之间以及群体与组织之间等[2]。因此,从理论上讲,企业获取技术的来源和途径是多样的。然而长期以来,大量、持续地投入劳动力、资源等要素,导致了劳动力成本和资源价格上升,在缺乏技术创新的条件下,许多规模小、技术实力弱、消化吸收能力差的中小企业一直处于产业链的低端,并形成了严重的路径依赖,逐步失去了技术创新的内生动力,它们在技术交易市场上无法获得所需的技术,也无法成为政产学研合作或研发联盟的竞争性谈判一方。大量的调查表明,非市场化的途径往往是中小民营企业的主要技术获取方式,如产品复制、雇佣离职员工、逆向工程等。

然而,随着知识产权保护法规的健全,不当的技术获取方式常常会给企业带来风险,由此导致的以侵犯商业秘密、知识产权为特征的诉讼,常常成为困扰中小企业的重要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如何结合中小企业特征,分析技术获取的有效途径和内在机制,寻求最恰当的技术获取方式,对于中小企业提高技术能力、降低行业技术壁垒,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和行业技术进步,都具有积极的实践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技术获取的途径

关于“技术获取”的相关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Arrow(1962)关于知识的公共物品属性的文章,Arrow认为,如果没有法律的保护,信息之类的无形物品将会被完全挪用[3]。Arrow(1996)进一步指出,技术知识可以通过文本化、反向工程、技术仿制、正式或非正式的人际契约等多种途径实现企业间的转移和扩散,企业可以通过这些途径获取所需的技术知识[4]。

根据研究视角的不同,学者们对技术获取方式进行了不同的分类。Zahra等人(1994)按照技术来源与企业边界的关系,将技术获取方式分为内部研发和外部获取两类,其中外部获取又包括许可、并购、雇佣员工等具体形式[5];Lambe和Spekman[6](1997)以及Durrani等[7](1998)则认为,技术联盟应当单独作为一种技术获取方式,即把将技术获取分为内部研发、技术联盟和外部获取三类,Cho和Yu(2000)[8]、Hemmert(2004)[9]等学者也持同样观点。也有一些学者将技术获取分为四类:“制”(如内部研发、雇佣技术员工等)、“购”(如技术购买、企业并购等)、“制与购”(如合作研发等)、“为制而购”(如内部研发和技术购买)(Lee和Om,1994)[10];Veugelers和Cassiman(1999)也提出了类似的观点[11],他们将企业的技术获取方式分为内部研发、外部购买(包含技术、设备、人员等的购买)、合作研发、非自愿性外溢。

整体来看,学者们倾向于将企业的技术获取方式分为三类:内部研发、合作研发、外部购买。内部研发是指企业利用自有的人力、资金和知识,在现有的研发机构和团队内进行的研发活动;合作研发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伙伴通过贡献不同的资源,共同努力达到互补目标的研发活动;外部购买是指企业通过研发合同、技术许可甚至是获得物等方式来获取技术的活动(Cho和Yu,2000)[8]。纵观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大都是围绕这三种获取方式展开的,包括企业间的合作研发[12-13]、专利技术转让[13]、建立合资企业[14]、技术交流与访问[14-16]、人员培训[17-18]、复制惯例[19-21]、联盟[22]以及组织联系的其他方法[23-24]、人员流动[25-27]等。无论哪一种技术获取方式,最关键是要找到与企业自身的情况最匹配的(Durrani et al.,1998)[7]、适当的技术获取方式,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Lanctot&Swan,2000)[28]。

(二)技术获取方式的影响因素

Ford(1988)在研究技术创新战略时,采用矩阵法说明了在不同环境下,应采用何种技术获取方式[29],这是较早专门针对技术获取方式影响因素进行讨论的文献之一。按侧重点的不同,相关研究可以分为两类:

1.针对单一技术获取方式的研究

以对合作研发和外部购买两种技术获取方式最为常见。学者们基于沟通理论,对合作研发和外部购买的共同点,即组织间的技术转移展开研究。根据沟通理论,组织间的技术转移可以被看做是典型的沟通过程,其影响因素包括发送方、接收方、技术特征、情境因素等四个方面(Szulanski,1996[20];Cummings和Teng,2003[30])。

在研究合作研发时,学者们从知识管理的角度对技术特征如何影响合作研发进行了研究,主要包括因果模糊性(Szulanski,1996[20];Simonin,1999[31])、粘滞性(Szulanski,2000[21],2001[22])、路径依赖性(Teece,1998[32])、专属性(Simonin,1999[31])、嵌入性(Cummings和 Teng,2003[30])、知识距离(Cummings和Teng,2003[30])等。

研究外部获取影响因素的文献主要包括Veugelers(1997)[33]、Croisier(1998)[34]、Lowe 和 Taylor(1998)[35]、Howells(2004)[36]等。程源和高建(2005)[37]以韩国三星公司DRAM技术能力成长为例,对企业获取外部技术的机制进行了研究,揭示了外部技术知识的可转移性与企业技术能力之间的关系,以及技术源从外部向内部转化的层次性。

2.针对不同技术获取方式的比较研究

在国内的研究中,周小云和黄立峰(2004)[38]从制度分析的角度探讨了中小企业的技术获取方式的影响因素;崔雪松和王玲(2005)[39]详尽分析了企业可能获得技术的来源及获取方式,认为影响企业技术获取方式的因素包括技术类型、地位、生命周期、需要紧迫性以及投资约束风险等五个方面。朱爱辉(2007)[40]对我国300多家制造企业的技术获取情况进行了分析,从规模、行业、生命周期、竞争程度等方面着手,探讨了我国制造企业产品技术和工艺技术获取方式的现实情况。彭新敏等(2007)[41]分析了我国104个IT企业新产品开发中的技术获取模式,分别从技术特性、企业特质、环境特征三个角度分析了对企业技术获取方式的影响。并进一步研究发现(彭新敏等,2008)[42],企业技术获取方式是随着技术能力的增长进行动态演进的。

国外的研究相对更加丰富,主要包括Lambe和Spekman(1997)[6]、Friedman(1998)[43]、Durrani等(1999)[7]、Cho和 Yu(2000)[8]、Jones等(2000)[44]、Yoshikawa(2003)[45]、Baines(2004[46])、Hemmert(2004)[9]、Hung 和 Tang(2008)[47]等。其中以 Cho和 Yu(2000)[8]和Hung和Tang(2008)[47]所做的研究最有代表性。Cho和Yu(2000)综合了以往学者的研究成果,在将技术获取方式分为内部研发、合作研发和外部购买三种方式,分别从技术特性、企业特质和环境特征三个方面分析了企业技术获取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其中涉及的技术特性主要包括技术生命周期、对标准的需求、技术不确定性、研发成本等[8];Hung和Tang(2008)则将技术获取方式分为技术授权、合作研发、合资企业等三种形式,分别从技术能力、企业规模、以往经验、技术泄漏等四个方面进行分析[47]。

除上述因素外,也有学者从微观层面研究了企业管理者对技术获取路径选择的影响。Tyler和Steensma(1995)发现,管理者的技术偏好(对技术的熟悉程度、对使用技术建立竞争优势的倾向、对技术风险的态度等)是影响企业技术获取的重要因素[48];社会资本的影响作用也得到了学者们的关注。研究表明,企业社会资本作为企业内外部关系网络中可利用的实际和潜在的资源(Nahapiet和Ghoshal,1998)[49],有助于企业建立技术创新的优势(吴晓波和韦影,2004[50]、2005[51])。Vanhaverbeke等(2002)[52]认为企业间的联系对企业的技术获取模式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王庆喜等(2007)[53]发现小企业主的社会关系网络是获取外部资源的重要通道,社会关系越广,则其获取外部资源的可能性就越大。

风影的悟性特别好,做什么事情都一学就会,似有天赋。而且最难能可贵的是,他总是一心一意,有一颗大静之心。风影不经意间抬起头来,吓了一跳,见师父将右脚掌置于左大腿上,将左脚掌置于右大腿上,双腿盘坐,一脸的庄严之相,这不是佛又是什么?刚才风影自以为下了一着妙棋,正暗自沾沾自喜,忽见师父像一根定海神针,进退自由,不计得失,宠辱不惊,云卷云舒随它变,花开花落两由之,心底里便开始惊风雨泣鬼神了。师父到底是师父,连下棋都六根清净,心地一片澄明,不枉多吃了几年斋饭。风影感到师父在高高的云端之上,而自己却是一只在尘埃中爬行的小蚂蚁。

三、相关研究评述

(一)研究脉络分析

不难发现,国内外关于企业技术获取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主要以“技术知识转移”为研究视角,剖析技术知识如何实现从一个企业到另一个企业的转移和扩散;另一类主要以“如何获取技术”为研究对象,剖析企业获取技术的来源、影响因素和绩效。第一类研究出现的时间较早,以Szulanski(1996[20],2000[21],2004[22])的系列研究为代表,主要研究的核心问题是“技术知识在不同主体间的转移和扩散的过程”,研究对象为“技术知识”而不是“企业”,研究过程中普遍采用了基于沟通理论的研究框架和逻辑结构,涉及的影响因素包括技术知识的发送方、接收方、技术知识本身、转移途径。第二类研究出现的时间相对较晚,以Hemmert,2004[9]、Hung和Tang(2008)[47]等学者的研究为代表,主要研究的核心问题是“企业如何获取所需要的技术”,研究对象为“企业及其情境”,研究过程综合了交易成本理论、资源基础理论与社会资本理论等,涉及的影响因素围绕企业及相关情境展开,因此研究内容更加丰富。

近几年来,上述两类研究都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焦点,但是从“技术知识转移和扩散”相关研究主题的发展脉络来看,以“转移过程”为重心的第一类研究,已经逐步发展到以具体的“转移途径”和“转移主体”为重心的第二类研究。从逻辑上讲,直接以企业为研究对象的第二类研究,更有助于揭示企业技术获取的内在机理。

(二)研究不足分析

从现有文献来看,尽管学者们围绕企业技术获取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已经展开了大量的研究,但仍存在几点不足。

1.缺乏对非市场化途径的关注

Maskus(2004)以技术知识转移过程中,发送方与接收方之间是否存在技术交易行为作为标准,将文献中涉及的企业获取技术知识的途径分为市场化和非市场化两类[54]:市场化途径涉及技术交易,而非市场化途径则并不涉及技术交易。从具体的途径来说,市场化途径包括:商品或服务的贸易、外商直接投资、技术授权、建立合资企业、人员的交流等,非市场化途径包括:模仿、员工离职、专利申请、技术人员的临时性迁移等。近几年,围绕“市场化途径下”的企业技术获取,学者们展开了大量的研究,但是对于“非市场化途径下”的获取技术的机制,并没有予以足够的关注。由于市场化途径与非市场化途径在本质上存在差异,因此市场化途径下的企业技术获取影响因素,无法回答非市场化途径下的技术获取方式选择机制。

2.缺乏针对特定类型企业的研究

3.未能体现技术获取方式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文献中关于企业技术获取方式的研究中,多是基于横截面资料进行的研究,缺乏纵向的跟踪研究。对于企业来说,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创业期、成长期、成熟期),其技术获取的途径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纵向的跟踪研究,远比对现状描述的横截面研究更有价值。另一方面,学者们关注比较多的是内部研发、合作研发、外部购买等三种技术获取方式,但实际上每一种获取方式内部仍然有丰富的内涵;除此之外的许多非市场化技术获取方式(如逆向工程、技术仿制、雇佣离职员工等)也没有被重视。同时,在围绕上述三种获取方式进行研究时,学者们普遍隐含着一个前提,即从内部研发,到合作研发,再到外部购买,企业的参与程度是逐渐变化的Cho和Yu(2000)[8]、Hemmert(2004)[9]、Hung和Tang(2008)[47]。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外部购买是技术权益从技术的出让方转移到受让方的过程,其中涉及契约行为,因此是一种市场化的行为;内部研发不涉及契约,属于企业内部层级化的范畴;而合作研发由于通常既有契约,又有明显的层级组织,因此是介于市场与层级之间的一种获取方式。也就是说,上述三类技术获取方式,同时包含企业边界的变化以及市场/层级维度的变化,因此企业参与程度的变化并不一定是线性的。也就是说,企业倾向于内部研发,并不一定排斥外部购买,合作研发并不是从内部研发到外部购买之间的中间状态。

4.已有的研究结论存在分歧

从研究结论来看,相关文献的研究结论不尽一致,甚至存在矛盾现象。对上述三种技术获取方式的研究中,关于选择合作研发方式的观点基本一致,但是在内部研发和外部购买方面,学者们的部分研究结论并不一致,有些结论甚至彼此对立(Hung和Tang,2008[47])。同时,现有的研究结论还有待完善。在现有的研究结论中,技术特征对技术获取方式的影响都是线性的,但实际上由于技术特征的复杂性以及企业特质的千差万别,企业对技术获取方式的选择有可能受到技术特征的非线性影响,这在已有的文献中从未涉及。同时,在现有研究中,受调查手段和数据来源的限制,大多数是采用描述性统计、回归分析、方差分析等统计方法,无法揭示变量间更为复杂的关系,对于影响因素中关于企业特征的产业类别、地域、经理人特征等类别变量没有进行系统研究,也缺乏描述技术获取方式变化规律的跟踪研究,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研究结论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四、研究展望

在管理实践中,中小民营企业常常结合自身实际,因地制宜地选取最适合的技术获取方式,因此关于企业技术获取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必然是多样的。相对于市场化途径来说,非市场化途径的表现形式更加丰富,这进一步增加了研究企业技术获取方式选择的难度。尽管相关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其中的许多深层次的理论问题仍有待深化,主要包括:①企业常见的非市场化技术获取方式的类型、共性特征分析;②在创业、成长、成熟等不同阶段,企业技术获取方式有何差异;③企业选择技术获取方式时,市场化途径下的影响因素与非市场化途径下有何不同;④外部技术获取对企业知识网络关系重构过程分析;⑤企业技术获取的路径选择与区域产业集聚的互动影响关系。

由于技术获取方式是企业技术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研究技术获取常常涉及企业的核心秘密,尤其是研究非市场化途径下的技术获取方式要比市场化途径下困难得多,这也是相关研究较少的原因之一。在实证研究中如果处理不当,会使受访者产生抵触情绪,从而降低调查问卷的回收率,影响研究结果的客观性,甚至会使问卷回收数量过少而无法分析,因此,如何设计访谈大纲与问卷题项、如何组织问卷调查、如何控制数据质量,如何进行跟踪研究,都需要在研究实践中灵活处理。

[1]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195-213.

[2]Alavi M,Leidner D.Research commentary:technology-mediate learning-a call for greater depth and breath of research[J].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2001,12(1):1-10

[3]Arrow K J.Economic welfare and the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for invention[C]//Josh Lerner,Scott Starn.The Rate and Direction of Inventive Activity:Economic and Social Factors,New: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62:609-625.

[4]Arrow K J.Technical information and industrial structure[J].Industrial and Corporate Change,1996,5(2):645-652.

[5]Zahra S A.Technology strategy and financial performance:examining the moderating role of a firm’s competitive environment[J].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1996(11):189-219.

[6]Lambe C J,Spekman R E.Alliances,external technology acquisition,and discontinuous technological change[J].Journal of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1997(14):102-116.

[7]Durrani T S,Forbes S M,Broadfoot C.Managing the technology acquisition process[J].Technovation,1998,18(8/9):523-528.

[8]Cho D,Yu P.Influential factors in the choice of technology acquisition mode: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small and medium size firms in Korean telecommunication industry[J].Technovation,2000,20(2):691-704.

[9]Hemmert M.The influence of institutional factors on the technology acquisition performance of high-tech firms:survey results from Germany and Japan[J].Research Policy,2004,33(6/7):1019-1039.

[10]Mushin Lee,Kiyong Om.A conceptual framework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management[J].Technovation,1994,14(1):7-16.

[11]Veugelers R,Cassiman B.Make and buy in innovation strategies:evidence from Belgian manufacturing firms[J].Research Policy,1999,28:63-80.

[12]汤建影,黄瑞华.合作研发企业间知识共享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预测,2005,24(5):20-25.

[13]方凌云.企业之间知识流动的方式及其测度研究[J].科研管理,2001,22(1):74-78.

[14]Levine J M,Higgins E T.Choi H-S.Development of strategic norms in groups[J].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2000,82(1):88-101

[15]Rulke D L,Zaheer S,Anderson M H.Sources of managers’knowledge of organizational capabilities[J].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2000,82(1):134-149.

[16]Stasser G,Vaughan S I,Stewart D D.Pooling unshared information:The benefits of knowing how access to information is distributed among group members[J].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2000,82(1):102-116.

[17]Moreland R L,Myaskovsky L.Exploring the performance benefits of group training:Transactive memory or improved communication?[J].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2000,82(1):117-133.

[18]Thompson L,Gentner D,Lowenstein J.Avoiding missed opportunities in managerial life:Analogical training more powerful than individual case training[J].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2000,82(1):60-75.

[19]Szulanski G.Exploring internal stickiness:Impediments to the transfer of best practice within the firm[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Winter,1996,17:27-43.

[20]Szulanski G.The process of knowledge transfer:A diachronic analysis of stickiness[J].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2000,82(1):9-27.

[21]Szulanski G,Jensen R J.Overcoming Stickiness: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of the Role of the Template in the Replication of Organizational Routines[J].Managerial And Decision Economics,2004,25(6-7):347-363.

[22]Larsson R,Bengtsson L,Henriksson K.Sparks J.The interorganizational learning dilemma:Collective knowledge development in strategic alliances[J].Organization Science,1998,9(3):285-305.

[23]Darr E,Argote L,Epple D.The acquisition,transfer and depreciation of knowledge in service organizations:Productivity in franchises[J].Management Science,1995:41(11):1750-1762.

[24]McEvily B,Zaheer A.Bridging ties:A source of firm heterogeneity in competitive capabilities[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9,20(12):1133-1156.

[25]Almeida P,Kogut B.Localization of knowledge and the mobility of engineers in regional networks[J].Management Science,1999,45(7):905-917.

[26]Song J,Almeida P,Wu G.Learning-by-Hiring:When is Mobility More Likely to Facilitate Inter-firm Knowledge Transfer?[J].Management Science,2003,49(4):351-365.

[27]Almeida P,Kogut B.The Exploration of Technological Diversity and the Geographic Localization of Innovation[J].Small Business Economics,1997,9(1):21-31.

[28]Lanctot A,Swan K S.Technology acquisition strategy in an internationally competitive environment[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anagement,2000(6):187-215.

[29]Ford D.Develop your technology strategy[J].Long Range Planning,1988(21):85-94.

[30]Cummings J L,Teng B S.Transferring R&D knowledge:the key factors affecting knowledge transfer success[J].Journal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2003,20(1/2):39-68.

[31]Simonin B L.Ambiguity and the Process of Knowledge Transfer in Strategic Alliances[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9,20(7):595-623.

[32]Teece D J.Capturing Value from Knowledge Assets:The New Economy,Markets For Know-How,and Intangible Assets[J].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1998,40(3):55-79.

[33]Veugelers R.Internal R&D expenditures and external technology sourcing[J].Research Policy,1997,26(3):303-315.

[34]Croisier B.The governance of external research:empirical test of some transaction-cost related factors[J].R&D Management,1998,28(4):289-298.

[35]Lowe J,Taylor P.R&D and technology purchase through license agreements:complementary strategies and complementary assets[J].R&D Management,1998,28(4):263-278.

[36]Howells J,James A D,Malik K.Sourcing external technological knowledge:a decision support framework for firm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2004,27(2/3):143-154.

[37]程源,高建.企业外部技术获取:机理与案例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1):43-47.

[38]周小云,黄立峰.中小企业技术获取的制度分析[J].价值工程,2004(1):25-28.

[39]崔雪松,王玲.企业技术获取的方式及选择依据[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2):141-144.

[40]朱爱辉,黄瑞华.我国制造企业的技术获取方式调查分析[J].生产力研究,2007,22:102-104.

[41]彭新敏,吴晓波,卫冬苇.我国IT企业新产品开发中的技术获取模式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7,25(5):927-934.

[42]彭新敏,吴晓波,卫冬苇.基于技术能力增长的企业技术获取模式研究[J].科研管理,2008,29(3):28-34.

[43]Friedman L.Technology acquisition decision making revisited:lessons learned in an age of environmental uncertainty[J].International Journal Technology Management,1998,15(3/5):222-236.

[44]Jones G K,Lanctot A,Teegen H J.Determinants and performance impacts of external technology acquisition[J].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2000,16:255-283.

[45]Yoshikawa T.Technology development and acquisition strategy[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2003,25(6/7):666-674.

[46]Baines T.An integrated process for forming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acquisition decision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perations and Production Management,2004,24(5/6):447-467.

[47]Shiu-Wan Hung,Ruei-Hung Tang.Factors affecting the choice of technology acquisition mode: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electronic firms of Japan,Korea and Taiwan[J].Technovation,2008,28:551-563.

[48]Tyler B,Steensma H.Evaluating technological collaborative opportunities:a cognitive modeling perspective[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5,16:43-70.

[49]Nahapiet J,Ghoshal S.Social capital,intellectual capital,and the Organizational advantage[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98,23:242-266.

[50]吴晓波,韦影.我国制药企业技术创新的战略网络研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4(6):24-28.

[51]吴晓波,韦影.制药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网络中的关系性嵌入[J].科学学研究,2005,23(4):561-565.

[52]Vanhaverbeke W,Duysters G,Noorderhaven N.External technology sourcing through Alliances or acquisitions:An analysis of the 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s Industry[J].Organization Science,2002,13:714-733.

[53]王庆喜,宝贡敏.社会网络、资源获取与小企业成长[J].管理工程学报,2007,21(4):57-61.

[54]Maskus K E.Encouraging International Technology Transfer[R].ICTSD-UNCTAD Project on IPRs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ssue,2004(5):10-13.

猜你喜欢

市场化途径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构造等腰三角形的途径
试论二人台市场化的发展前景
离市场化还有多远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多种途径理解集合语言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解读玉米价格市场化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