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利益共享机制的和谐安徽建设路径探索

2013-04-11

华东经济管理 2013年5期
关键词:安徽安徽省利益

林 森

(皖西学院 文化与传媒学院,安徽 六安 237012)

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必须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1]在十八大报告全文中,“和谐”被反复强调了31次之多,表现了党和国家推进社会科学发展的决心。实际上,建设和谐社会一直是我党的发展战略: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首次提出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具体描绘了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蓝图;党的第十七次代表大会报告提出,社会要实现更大程度的和谐,就要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充分调动人民大众投身社会主义事业。胡锦涛总书记曾经强调指出:“在发展的基础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保证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2]。国家屡次强调和谐的重要,也指明了发展须依靠群众,发展必须为了人民,目标是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发展”与“共享”、“改革”与“和谐”都必须统筹兼顾。

国家顶层设计虽然指明了我国改革的总体方向,但它并未提供适合每个地方的方案,这就需要学界、实践界结合不同地域的情况,探究适合本地和谐社会构建的蓝图。本文欲立足于利益共享机制原理,以“和谐安徽”建设为探索对象,来廓清究竟如何将中央的“和谐”战略落到地方政府的管理实践中。

一、利益共享机制

早在1993年,邓小平在同邓垦的谈话中就明确地指出:“十二亿人口怎样实现富裕,富裕起来以后财富怎样分配,这都是大问题。题目已经出来了,解决这个问题比解决发展起来的问题还困难。分配的问题大得很。我们讲要防止两极分化,实际上两极分化自然出现。要利用各种手段、各种方法、各种方案来解决这些问题。”而分配的实质内容就是利益的共享和切割问题。2003年党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中首次明确提出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并将之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内容,强调要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注重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而从实际中看,分配不公、两极分化是影响社会和谐的最不和谐因素。发挥执政党的功能,构建和谐社会,就要求我们党和政府充分发挥对社会的整合功能,妥善协调和处理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

建设和谐社会,公平地对待不同社会阶层中的利益相关者,需要通过利益共享机制予以保障。要构建和谐社会的利益共享机制,首先需要厘清利益共享和利益共享机制的概念和内涵。利益共享理论认为,劳动者不再仅仅是工资的领取者,而更多的是利益的获得和企业管理的参与者。利益共享理论是建立在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及其分配的理论之上。马克思(1861)认为,商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两因素:创造商品的劳动具有抽象劳动和具体劳动二重性。马克思也把生产商品的劳动划分成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在现代社会中,复杂劳动者不仅应当获得其一般的劳动收入,而且应当分享剩余价值。因此,依据利益分享理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者应与资本所有者一起在利润和管理权上实现共享。

目前,对究竟何为“利益共享机制”还有一些不同看法。Ostrom、Wingast、何影等从政治经济学角度指出,利益共享是政府依据公正的价值理念,通过利益群体间的协商与合作对共同利益进行配置的制度安排,它是化解矛盾和冲突、保证社会公平正义、保障共同利益创造者共享发展成果的机制保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制度保障。Giddens、Par⁃sons、陈波、洪远朋等从社会学的视角指出,利益共享必须遵循利益增长、利益兼顾、利益综合、利益保障和利益补偿的思路。刘先江等人从政治学的角度提出,利益共享机制主要包括利益表达、利益整合、利益分配和利益补偿等机制,利益共享的实现有赖于这些机制的良性有效运转,只有调适与改进这些机制,才能破除实现利益共享的机制障碍。无论出发点与视角有多么不同,各种理论都强调了利益共享是指参与合作的各个利益主体对合作行为所带来的合作收益进行公平、合理的分配和分享,其实质就是依据各个利益主体在合作过程中的投入和贡献大小对合作所带来的收益进行合理的分配,从而使合作各方都比较满意,进而还期望更进一步的合作。与此相适应,利益共享机制就是利益共享的运作规则,是利益共享的制度化形式,归属于制度规范体系。利益共享机制从公平享有这一关键点出发来寻求化解合作的利益矛盾和冲突之途径,并借助公正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与利益补偿机制来满足多元合作主体的利益诉求,从而形成均衡的利益格局并达成稳定的合作关系。它是保障社会发展成果为全体人民所共同分享、避免分配不公而导致贫富差距扩大的一整套旨在协调利益群体和平衡利益关系的实施规则。这种机制与规则不存在任何歧视性,保证社会成员拥有的机会和权利是平等的,这一机制为社会成员、利益集团、社会阶层之间的平等合作与互惠互利提供制度保障。在利益共享机制中,首先应具备共享的精神和理念,也就是在政府的公共政策理念中应该将处于不同社会阶层中的社会成员都包含在“共享”的范畴之内,公正公平地对待社会中的每一个人,赋予每个人分享社会共同利益。在利益共享机制中,还应该找到机制赖以实现的“抓手”,以保障不同社会阶层享有应得利益,避免由于付出与应得不平衡而导致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组织、阶层与阶层、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利益矛盾激化。

二、利益共享机制的实现路径

要推动和谐社会建设,利益共享机制必然要超越自身的原始意义,与和谐社会的题中之义结合起来以嵌入到和谐社会的构建中去。综合管理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的理论原则来看,实现利益共享机制具有较为确定的路径。

(一)在共享理念上,强调公平、公正

正如上文所提及,利益共享机制的首要因素就是精神、价值层面的东西,在利益共享机制的构建中首先需要完善公共政策的战略、价值,提出促进公平、公开、公正的利益共享政策精神与政策价值原则,突破“唯GDP”论、“发展优先论”、“不均衡发展”等价值的束缚,将各阶层、各地区、每个人的平等共享提到战略的高度。尽管战略、精神、价值往往显得“虚”、“空”,但殊不知,“战略与政策是党的工作的生命”,在共享理念上强调公平、公正,是实现共享目标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步骤,它起着廓清视野、冲破迷雾、指引方向的作用。

(二)保障不同社会阶层中利益主体的合法权利

从政治学角度考查,利益共享机制就是保护不同利益主体的平等参与国家管理的权利,这不仅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保证[3]。建设和谐安徽,保护人民的合法权益是基本任务。公共设施和社会福祉是社会全体共同创造的,也一定要为全体人民所使用和享受。利益共享机制是保障社会不同阶层的利益者平等使用公共设施和共同享受社会福利的必要手段。

(三)缩小利益差距,缓解社会矛盾

利益共享和利益分化是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相互影响的两个方面,利益共享机制是缩小社会利益差距的有效方式。不同社会阶层中的利益相关者如果不能共享社会发展成果,就难以调节和控制利益分化所带来的利益矛盾和社会冲突,稳定和谐的社会秩序就难以实现和维持。

资源稀缺与人们利益需求不断增加之间的矛盾冲突,无法彻底消除,唯有通过利益共享机制来化解与缓和。保证不同利益相关者共同分享社会发展成果,这是缓和社会矛盾确保社会和谐的有效方式。当然,强调利益共享并不意味着利益均分,退回到以前的大锅饭和平均主义,而是在按劳分配与利益分化基础上,对社会弱势群体实施制度关怀与补偿机制,保障低收入民众享受社会基本保障和公共福利。

三、利益共享机制在安徽的构建

国家顶层设计的社会和谐、全民共享改革成果的指示指明了改革的方向,利益共享机制理论廓清了思想迷雾,但究竟如何在我国地方政府实践利益共享机制,则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后文以“和谐安徽”的建设来进一步探讨如何落实利益共享机制,以建设“和谐安徽”。总体而言,和谐安徽就是要把安徽省建成全民共同参与、共同担当与共同分享的社会,并实现人与自然、人和社会、人与人及其自身协调一致的利益共同体。现实社会中的冲突大多集中体现在利益冲突上,主要是由于各阶层与各群体的利益协调不力而引发的,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是要建立完善的制度以保障利益和谐的关系,社会制度本质上是利益的制度,是一个调节机制,限制或引导人民的利益的行为[4]。

(一)利益共享机制对安徽实现全面和谐社会的意义

只有构建公平正义、惠及全体的利益共享机制,才能让不同利益主体分享到改革发展的成果,实现社会的公正和谐,才能使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各得其利,从而调动更大的积极性投入到社会生产和建设中去,实现更好更快的经济发展,做大共享的利益“蛋糕”。

近几年的安徽建设,已经渐进式地体现出“发展”与“共享”、“改革”与“和谐”有机结合。2012年,安徽省生产总值(GDP)17212.1亿元,比上年增长12.1%,增幅居中部第1位;财政收入3026亿元,比上年增长14.9%,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792.7亿元,增长22.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024.2元,增长13%,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160.5元,增长14.9%①。安徽省实施“861”行动计划,建设“皖江城市带承接转移示范区”、“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实验区”、“合肥经济圈”、“皖北经济区”和“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大力推进安徽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2012年安徽省财政将更多财力向民生倾斜,全年卫生支出3161.2亿元,占全省财政支出79.9%①。

(二)安徽省构建利益共享机制的原则

(1)发展优先原则。构建和谐安徽,最重要的就是坚持可持续发展,把科学发展作为解决和谐安徽建设的重中之重。只有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才有更好的物质基础保证安徽的全面发展和进步,才能为缓解当前利益分化所导致的社会矛盾、解决社会发展进程中出现的各种不和谐问题提供重要前提。因此,解决和谐安徽建设进程中遭遇的基础性问题,那就是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最大限度地为实现和谐安徽建设奠定雄厚的物质财富。关注并解决社会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必须推动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必须坚持以发展促和谐,并以和谐促发展,从而推进社会进步。

(2)公平公正原则。社会平等的基本内涵,体现在政治利益、经济利益以及其他利益在社会全体成员中的合理配置。它包含权利平等、机会平等、发展平等、分配合理、司法公正等多方面。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就是公平公正,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以及当代政府的主导政策与价值取向相一致。和谐安徽建设需要公平公正,这包括文化、经济和政治上的公平与社会公正。从协调社会利益的角度看,和谐安徽建设的挑战主要源于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社会政策上的不平等、区域发展不平衡和城乡差距较大等方面。

(3)统筹兼顾原则。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就是统筹兼顾,统筹兼顾是正确处理经济与社会发展中重大关系的主要原则,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始终坚持的根本方法。胡锦涛同志指出:在我国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我们必须自觉地运用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的利益,才能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在建设和谐安徽的进程中,自然会出现各种问题和矛盾,只有坚持统筹兼顾原则,才能真正处理好全省人民的内部矛盾和利益冲突。也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全省人民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共同参与和谐安徽建设,最终实现利益共享。

(4)利益保障原则。利益保障就是多角度与多层次满足劳动者日益增长的利益需求与消费需要,构建利益共享机制必须充分考虑所有劳动者的共同利益,既要满足现实的劳动者,也要思虑未来的劳动者,还要兼顾退休者和无工作而无所谓退休的老年群体利益。社会稳定依赖于社会保障制度的健全与社会福利体系的完善。当前安徽省经济社会发展处于转型时期,社会中出现了因年老、疾病、伤残等原因导致的贫困群体渐趋增大,社会保障机制建设迫在眉睫,客观需要政府通过倾斜分配政策的方法来解决这部分人最基本的居住、生活、医疗问题,通过对这些特殊贫困群体提供利益保障,平衡社会利益关系。

(5)利益补偿原则。在当前现代化进程中,城市和农村都普遍存在弱势群体。要真正实现利益共享必须关注弱势群体,帮扶他们,协调导致弱势群体存在的利益矛盾与冲突,最为紧要的任务就是尽量地去弥补弱势群体的利益和权利的损失或缺位。最根本措施就是建立利益补偿机制,确保公平与规范,本着“优势鼓励、弱势扶持”的政策导向,不断缓解社会矛盾,保障社会稳定与发展。

(三)构建过程

(1)实施上下联动机制,积极主动协调落实。建设和谐安徽是一项关系到全省发展的重要工作目标,遵照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主要负责、社会多阶层协同、人民群众共同参与的思路,认真抓好并逐步落实和谐安徽建设的内容。换言之,就是坚持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规划符合省情实际的蓝图,制定分级分步实施的工作计划,渐进推动和谐安徽建设。具体说来,就是由省政府牵头会同相关责任部门以及地方政府成立安徽省建设和谐社会领导小组,分级制定《建设和谐安徽目标管理责任书》,明确各部门、各地方政府在实施过程中的职责和任务,加强对其督导,形成政府主导、多部门配合、省地共建和谐安徽的良好格局。在省委领导下,各职能部门与地方政府要互相配合,形成以块为主、条块结合的工作机制,实现资源共享、互惠互利。近几年安徽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绩,其与上下联动机制和领导协调落实是分不开的。

(2)实施医疗卫生改革,积极改善就业局面。安徽省在全国率先提前一年实现基本药物制度基层“全覆盖”的基础上,组织开展“回头看”、完善机制、提升能力、规范运作、筑牢网底,研究出台巩固完善基层医改的30条政策措施,医疗卫生保障有力。2011年安徽省实施41项免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95%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现标准化建设,共有卫生机构7357个。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109万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业人口4917万人,参合率为98.9%[5]22。

2010年以来,安徽省委省政府一直把落实就业工作放在首要位置,积极完善就业政策。大力实施创业带动就业,着重做好城镇困难人员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等。省职能部门以及各市、县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决策安排,全省就业态势保持良好。2011年年末在岗职工365.7万人,城乡私营企业从业人员和个体劳动者598.5万人,比上年分别增加26.7万人和27.7万人;全年安徽省城镇新增就业62.3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4.1万人[5]22。2012年安徽省城镇新增就业65.9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7%①。

(3)大力实施民生工程,积极推进教育发展。2007年以来,安徽省分步实施惠及千万民众的民生工程,2011年达到33项,安徽省政府出台《关于2011年实施民生工程的通知》,计划投入资金388亿元,实际拨付资金468亿元,惠及6000万城乡居民[5]23。这些工程得以有效推进的关键就是领导班子有力协调。省里专门成立了民生工程协调小组,办公室设在财政厅,其成员均是省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主要负责人,组长由常务副省长兼任,主导并协调推进这些既定民生工程建设;并责成各成员单位分别成立工作班子,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各市、县建立其相应的协调机构,分级落实各项工作,协调完成省里政策既定内容。

教育机会均等于人的长远发展以及基于社会整体效率的提高所起的作用是巨大的。政府是实现教育公平的主体,有责任引导居民教育消费观念理性化。教育的均衡发展与教育机会的平等来源于政府对教育的投入。2011年安徽省全面实施免费义务教育,受益学生693.5万人,在21个县开展农村学前教育试点,农村小学和初中生公用经费补助标准每人每年分别提高到525亿元和725亿元,加固改造校舍面积944万平方米[5]21。

(4)实施人才兴皖战略,积极跟进激励监控。安徽省在人才培养上,实行在示范区内高校、科研院所、技师学院、中职学校、技工学校以及大型企业等均建立培训机构,为示范区承接产业转移源源不断地输入高科技人才、高技能人才、高级管理人才和“双师型”人才。在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才选拔、学术和技术带头人人才选拔培养以及博士后工作等方面予以政策倾斜等多种措施。

充分依靠专家、学者和专业部门相关人员,依据和谐安徽建设目标体系,定期参与和谐安徽建设任务、目标、进度、实施效果的评估和技术指导,使和谐安徽建设各项指标评估方法更加规范。在不断完善建设和谐安徽的评估机制和评估方法的基础上,力求科学、公正、全面地对安徽省和谐建设工作的各项指标、进展情况和实际效果进行监测和评估。同时,为了弘扬在和谐安徽建设工作中的先进人员、先进典型,推广工作中的好做法,建设和谐安徽领导小组每年评选表彰一批地方政府、职能部门、社会组织、家庭和个人先进。通过评选和评比激发人们参与和谐安徽建设工作的动力,使不同层面的和谐社会建设工作得到有效推进。

为严格责任追究,实行目标管理考核,安徽省各级政府之间、政府与有关部门之间大都签订了目标责任书。为了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在民生工程的推进过程中,由省政府牵头,各地强化督导检查力度,先后进行了专题调研、综合督查、专项检查,保证了各类建设工程与民生补助资金的使用和管理规范、合理、高效。

(5)实施文化强省战略,积极改善公共服务。《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指出: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积淀的精神财富,是我们建设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是发展当前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6]。安徽省积极推行文化体制改革,按照“改一块、巩固一块、提高一块”的工作方针,推动文化转企业并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继续完善宏观管理体制,实行股份制改造,建立健全文化企业微观运行机制。组织实施省属文化企业负责人“双效”业绩考核工作,制定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配套体系,贯彻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2011年马鞍山、铜陵和淮南分别入选全国第一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示范项目,文化民生工程强力推进,建成乡镇综合文化站583个,农家书屋6924个,完成国家下达的7072个广播电视“村村通”建设任务[5]31。

四、基于利益共享机制的和谐安徽建设路径选择

虽然和谐安徽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利益共享机制已经得到很好的培植,并在经济文化建设中得到贯彻实施,但是这只是对自身的纵向比较。如果将安徽省与上海、浙江和江苏等省市进行横向比较,就会发现安徽省的经济文化建设还存在很大的差距,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和谐安徽建设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一)坚持以人为本,着力推进民生工程

加快和谐安徽建设进程,既要大力推进经济发展,又要着力解决好民生工程。就后者而言,就是要多解民生之忧,多谋民生之利,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等方面不断取得新进展,解决好全省人民最关心的现实利益问题。

政府必须完善政绩考核制度,把民生作为评价政绩的主要标准,从“与民争利”转向“为民谋利”。坚持皖兴必先民富,突出富民优先导向。充分利用好安徽许多有利的条件——交通便利、生产成本较低、腹地市场广阔、资源丰富、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同长三角互补性较强、区位地缘环境独特、历史文化底蕴悠久,与长三角的无缝接轨较易[7]。以《关于实施“十二五”居民收入倍增规划的指导意见》为准绳,全面贯彻落实民生普惠工程、创业富民工程、就业提升工程和财富增值工程,让全省人民参与到经济社会建设大潮中来,共同分享发展成果。

(二)坚持源头治理,着力完善体制机制

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致力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制度创新,进一步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民主科学社会管理体制,进一步推进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构建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并谋求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应急处置相结合的高效管理方式。

加强党对构建和谐安徽建设的领导,当务之急必须提高党协调各种利益关系的能力,当前最为重要的就是完善体制机制。进一步健全利益共享机制,将其视之为和谐安徽建设的头等大事,群众利益无小事,诸如征地、拆迁、就业、社会保障等问题,都是关涉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民生问题,决策时要慎之又慎,努力使之科学化、民主化,从源头上防范和化解社会矛盾。

要从政治高度关注公民的利益申诉以及权利平衡问题,建立健全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加大网络虚拟环境的安全管理力度。安徽省在国内率先开展市、县、乡三级党政领导干部开门接访与带案下访活动,拓宽了群众诉求表达渠道,这方面还有很大的操作空间和创新力度。

(三)坚持教育引导,着力健全公共服务

精神文明建设助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提升幸福指数。安徽近年组织开展了千名理论工作者下基层、万名党员巡回宣讲、社科知识大普及、人文讲坛等活动,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全省要逐步改变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继续强化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社会经济发展大局,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循环经济重点发展,助推全省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全面弘扬“四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个人品德)。充分发挥安徽人文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的优势,加快文化强省建设步伐,强力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全面推行文化惠民工程。

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务必须通过不断提高劳动收入来解决,结合安徽省情实际,最为直接有效的就是政府出台扶持政策激励劳动者不断提升技能,鼓励有条件的劳动者自主创业,增加财产性收入,畅通社会流动渠道。共享和谐安徽建设的成果,优先提升公共服务水平,这就要求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向公共服务领域倾斜。安徽是传统农业大省,安徽是否发展、和谐,主要看农村是否发展、和谐,农村发展,全省发展;农村和谐,全省才能和谐。安徽农村特别是大别山区等偏远地区的基本公共服务比较欠缺,省政府应加大资金和政策的投入,重点扶持发展这些相对落后区域的文化、卫生、教育、就业服务、社会治安、生态环境、公共基础设施、社保等方面,最终形成能够提供基本公共产品的、惠及全省人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在建立和健全利益共享机制基础上,齐心协力推进和谐安徽建设。唯此,社会的民主、公平、正义才能得到保障,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关系才能理顺,一个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的和谐安徽才能真正形成。

注 释:

① 数据来源:李斌在安徽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N].人民日报,2012-11-09.

[2]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5-06-27.

[3]何影.利益共享的政治学解析[J].学习与探索,2010(4):80-82.

[4]塞缪尔·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李盛平,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10.

[5]《安徽年鉴》编委会.安徽年鉴[M].合肥:《安徽年鉴》出版社,2012.

[6]李长春.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1-10-16.

[7]张梵,胡佩.安徽列四大方阵对接长三角[N].安徽晚报.2008-09-18.

猜你喜欢

安徽安徽省利益
成长相册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论确认之诉的确认利益
环保从来就是利益博弈
安徽医改自我完善主动纠错
安徽药采如何“三步走”
安徽 诸多方面走在前列
安徽为什么选择带量采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