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儒学的当代价值之交锋

2013-04-11

关键词:儒学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邢 起 龙

(湖北工业大学 经济与政法学院, 武汉 430068)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可回避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关系问题。自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以来,就存在中国化的内在要求。“因此,马克思主义要在‘世界的一切文明语言’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就必然产生一个民族化的问题”。[1]实际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民族化,就是形式上要运用自己民族的语言和思维形式来解读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内容,使得它所传播到的民族能够认同它、理解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儒学之间是否存在联系?是一种什么关系?这个问题的回答关系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民族化、时代化的实现。

党的十八大再次提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以及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可以说,这是回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儒学关系问题的最好依据。这个问题曾一直困扰着理论界,随着中国文化自信度上升,这个问题再次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反思。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曾经言必马克思主义,全面否定儒学,甚至根本否定儒学与马克思主义相提并论。随着思想的解放和理论的突破,又出现了一个错误倾向,那就是有人看到传统文化的复兴,却形而上学地要否定马克思主义的地位。全面否定儒学的教训是深刻的,用儒学取代马克思主义也是危险的。由于近代激进知识分子彻底批判儒学,再加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以致于人们认为儒学与马克思主义是对立的价值体系。本文对此持谨慎态度,认为需要理性看待社会的需求和文化发展的内在驱动规律,绝不能再用一个理论否定另一个理论。就目前社会发展来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有必要的,更重的是要关注二者各自的特点,并以交流、对话或互补为目的。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时代的诉求

马克思主义曾经是为解决中国的时代问题而传入中国,而今天中国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深刻变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产物,更是时代诉求。

马克思主义在欧洲产生,但是该理论视野已经超出了一个民族和国家。民族独立和社会现代化是近代中国的时代主题,历史实践证明,这两大任务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思想武器完成的。近代以来,面对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到处寻找救国的方案,由“师夷长技以制夷”发展到对本民族文化的批判,从怀疑物质方面即武器的落后到怀疑精神方面即思想文化方面存在问题,在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影响下,先进的中国人便转向以俄国为师,引进马克思主义。中国人找到了马克思主义,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为主动。在这段痛苦的历程中,所谓先进的中国人开始致力于彻底地对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国主流文化进行摧毁性的拷问。

改革三十余年来,我国的社会结构和人的精神世界发生了深刻变化。社会和谐是时代要求,也是多方矛盾的结果,对和谐的追求也走过一段迷茫。最初以维稳求和谐,维稳曾成为各级政府的头等大事。随着经济状况的改善,意识形态领域有一种“马克思主义过时论”的论调,“马克思主义能否再次救中国”成了经济时代一个普遍困惑。十八大重申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和继承传统优秀文化的基本要求,说明中国共产党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同时,也开始重视优秀传统文化,如何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生根。事实证明,在当代中国,无论用儒家思想来拒斥马克思主义,还是以马克思主义以排斥儒学,都是违背时代潮流的。

二、儒学的当代社会价值

有人认为,马克思主义取代儒学的地位,就意味着儒学失去了当代价值,这个观点本身就是反历史唯物主义的。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就把目光聚焦于文化源头古希腊,使得欧洲文明再放异彩,这个经验事实足以给我们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成功范例。儒学,尤其是先秦儒学所具有的价值已经受到人们的关注,如上博简和郭店简的整理重现了先秦政治和文化的灿烂,先秦时期基于“民之父母”的从政思想更是当今政治体制改革思想的源头。经验证明,儒学所蕴含的合理性资源应成为当代社会的价值源泉。归纳之,儒学的当代价值有以下几方面:

(一)儒学具有活泼性、朴实性和包容性品格

先秦儒家特有的“民本”思想,“与民同乐”的从政理念,对“孝亲”的理解等,反映了先秦时代儒家的亲和力;儒学还具有包容性,尤其佛学在中国的传播直至最终融合到儒家文化之中,这个成功范式值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反思和借鉴。事实上,马克思主义和儒学有着诸多的相似性,如二者在历史上的地位有着相似性。儒学自形成以来,一直在曲折中发展。虽然历经秦和汉初的打击,但从汉武帝以来就开始 “独尊儒术”,即使后来与佛道相互较量,其正统地位亦岿然不动,而且成为汉朝以后各个朝代的主流意识形态。建国以后,马克思主义取代儒学并成为社会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自传入中国近一个世纪以来,虽然属于官方文化,但在民间仍处于弱势地位,这主要在于马克思主义的思维和表达形式与我们的民族性思维形式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但是,马克思主义是资本主义初期的产物,它所关注的是资本主义积累时期的诸多问题,事实上,这与改革之初的中国有着某些形似性,因而能够引起中国人的共鸣。根据张岱年的观点,“中国文化中有悠久的唯物论、无神论、辩证法、历史观中的唯物论因素、民主主义、人道主义和大同的社会理想,如此等等,因而马克思主义很容易在中国的土壤里生根”。[2]186

(二)儒学具有比较宽广的人文视野

儒学所设定的三大维度与马克思主义的三个基本关系有共同性。儒学更关注人的问题,先秦儒学很敬畏“天”。如性命之学,认为人是来自于天,因而人人具有伟大的神性,故而,在天命面前人人具有平等性。儒学以内推方式把人来自天的神性,以及人与人关系之中所表现出来的“诚”推广到社会,要求人要做一个有责任感的社会公民。深挖马克思主义学说中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关系的问题,马克思当年所担忧的资本主义发展会导致三大关系的失衡,目前已摆在人们面前。

首先,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衡。《易经》中所反映的“天人合一”思想正是古代人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维模式。先秦时期不是把“天”“人”看成绝对对立的,而是把人看成是“天”的一部分,“人之始生,得之于天”,而且人是“敬畏天的”。“人定胜天”这个命题从某种意义上是打破了“天人合一”的架构,破坏了“畏天”的心理平静。时至今日,科技改变世界的同时,也改变了社会环境,同时使得自然和社会环境日益恶化。人们对自然资源的贪婪性地破坏,如城市化进程中的房地产的发展,填湖、圈地,开矿采煤,出口原木等,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

其次,人与人关系的失衡。孔子儒学中“仁”的范畴,虽有着不同层次的含义,但所反映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模式是不变的,那就是“仁”确定了人与人之间的范式,成为社会和谐的基础。古人所设定的“五伦”关系在于社会成员按照一定的社会法则扮演自己的角色,使得社会秩序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与和谐性。虽然现代社会不存在君臣之间的关系,但个人与领导之间的关系依然存在,所以“君臣有义”依然有着现代价值。

再次,心与身的矛盾。儒家告诫人要时时修养自己,即使有德行的更要“慎独”。实际上,就是历练自己的“心”。所以古代的教育很重视“成己”和修德。现代社会的生活压力,皆源于对物质的追求,致使心理的焦灼成为时代的通病,如精神的分裂、人格的分裂、乃至自杀等现象层出不穷。于是,许多人不约而同把目光聚焦于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认为,儒学对心身问题修养功夫是疗救社会人格病态的很好方法。

(三)儒学具有重民与亲民思想

儒学中有着类似民主的元素,如重民与亲民思想,起码在先秦时期,各种思想都凸显了这一点。由于现代人不具有传统文化的知识和解读能力,也就看不到儒学的现代价值何在,更没有人去关注它存在的合理性和价值。现代人普遍所理解的现代化其实是西化,寄望于从西方引进如民主样的种子,而忽视了自己文化中所蕴含着的丰富文化资源。

“儒学其实是教养,是文明。当今的社会,尤其需要提升民众、国民的教养水平,尤其需要强调文明的程度。健康的现代市民社会需要‘温良恭俭让’和有所敬畏的公民。公民社会是凸显个体教养与社会公德公信的社会,故现代性的诗书礼乐之教养,不仅对君子,而且对每一个公民都是必要的,它毋宁是现代公民社会的必需,是构建当代文明社会的基础。文化修养的形成,需要环境、氛围的熏陶,长时间的、几代人的积累。儒家教育是性情教育,在我们当下的家庭、学校、社会教育中应自觉加强儒教的熏陶”。[3]中国在参与今日的全球化进程中,为了抵御以美国为主的西方强势霸权,文化自信是必要的,其根本途径就是要寻找民族的主体性,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把视野投入丰富的儒学资源之中。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条件

儒家文化在中国绵延二千多年,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至今还在世界上产生广泛影响。在人类迈向现代化的过程中,我们不得不思考到底什么是现代化,现代化的模式是什么。事实上,谁也说不清楚,现代化仍处于探索之中。但我们不能机械地抛弃本民族的文化资源,一味追求看不到边际的现代化。所以,应该立足民族文化,进行理论创新,然后往前看,追求现代化,也就说,追求现代化也应该结合民族文化资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应如此。

第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的结合。“结合”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途径,也是形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必要前提。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基本途径,但也要祛除对这种结合的机械性理解。“长期以来我们习惯地认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就是从传统文化中挖掘积极的思想资源,加以马克思主义解释”。[1]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就其本性、可能性与总的趋势而言,是具有普遍性的,适用于全世界无产阶级的解放斗争和社会主义运动。但马克思主义在哪一个民族、哪一个国家何时发挥作用,以及作用的方向和大小,则取决于满足这个民族、国家实践需要的程度。各个民族、国家的客观情况、实践特点是千差万别而又变化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没有也不可能把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的每一历史时期的情况囊括其中,更没有也不可能预先给出解决具体问题的现成答案。

第二,要突破以往理论上的错误认识。长期以来,人们对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有一个机械的、片面的认识,极大妨碍了对以儒家文化为主导的传统文化的继承。坚持马克思主义就得拒斥以儒学为主体的传统文化,二者只能取其一,而忽视了二者应是不同的文化样态这个事实。根据邓小平的理论,意识形态领域的争执可以搁置起来,采取求同存异的思路。

第三,正视儒学中的合理性因素。儒学的主要精神在于完整的人格养成,其意义和价值经过几千年经验的证实,对于解决当代社会某些问题具有启示意义,如人的精神建构的问题、社会公德的问题,等等。故而,我们应怀着积极的态度去发掘儒学中的有价值的资源,尤其要借鉴儒学中具有当代价值的元素进行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建设,这对于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有积极意义的。

历史经验证明,马克思主义只有融入一个民族文化之中,才能保持其生命力,才能为人民群众所认同和掌握,否则,这个理论存在的合理性就应该受到质疑。在文化建设的今天,我们必须重新反思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儒学之间的关系,注意把握两点:一是儒学要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也要与时俱进,都要适应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二是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儒学为主体的传统文化的融合,丰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容,以解决新的社会和时代问题。

[1] 杨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与实质[N].北京:光明日报(网络版),2008- 12- 16.

[2] 郭齐勇.儒学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中国现代化[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09,(6).

[3] 刘宏章.关于马克思主义与儒家文化之间关系的思考[J].孔子研究,1996,(3).

猜你喜欢

儒学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再论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的三个维度①
正确认识和把握藏传佛教中国化的几个问题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儒学交流在路上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若干问题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宋代儒学对汉唐儒学的突破
什么是儒学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