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道德关怀下的人性化教育理念
——以山东中医药大学践行“立德树人”“、以爱育爱”的学生工作价值取向为例

2013-04-11马晓亮陈萍

山东工会论坛 2013年4期
关键词:中医药大学立德树人关怀

马晓亮,陈萍

(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济南250355)

论道德关怀下的人性化教育理念
——以山东中医药大学践行“立德树人”“、以爱育爱”的学生工作价值取向为例

马晓亮,陈萍

(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济南250355)

在积极倡导学生工作“立德树人”、“以爱育爱”教育管理理念的山东中医药大学,倡导“尊重”与“关爱”,营造和谐的育人氛围;注重“主体”与“能动”,提升学生自我教育管理能力;关注“现实”与“利益”,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办实事;规范“制度”与“管理”,保证工作科学有序;培优“学风”与“目标”,将学生的主要精力引导到学习上;凸显“素质”与“整体”,促进学生共同发展与提高,时时处处体现了“一切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人的发展”的学生工作崭新思路。

道德关怀;人性化教育;教育管理;学生工作

古人云:“教,上所施,下所效也。”[1]这是我国传统教育理论体系中教育观念的集中体现。传统的教育体制,反映的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社会政治体制是具有鲜明集权特征的一种社会组织机制,其直观表现出的是多方面、多纬度的、由上而下的单向制约关系。这种体制下的教育者对受教育者自然拥有管理、约束和命令的权利,管理的权威性制约着受教育者的言行举止和思维取向,忽视了受教育者独立、自主和受人尊重的需要,从而也就失去了教育的本质属性和固有精神。

道德关怀下的人性化教育理念首要强调的是“以德为先”,是一种在“道德”观照下、基于人的一系列常规习性展开的系统研究。它以人的最根本的需要为出发点,通过调动极具人性化的积极因素,更充分地激发每个人的学习、工作热情,以达到更加有效地挖掘和开发人的潜能、提高效率、传递正能量的教育管理理念。也就是我们平时常常挂在嘴边的“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

近年来,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改革不断深入,高校学生工作也在诸多方面发生了重大变化,原有的教育管理制度已不能与当前高校日新月异的发展新需求相适应。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学生的实际需求(或诉求)与校规、校纪难以相融的情况,给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针对这种现象,要求高校学生工作者必须依据社会发展的新要求,积极探索,创新管理方法和管理模式,不断提升学生工作的有效性。因此,一种更贴近现实、贴近青年学生、贴近丰富多彩校园文化生活的教育管理模式便应运而生,这就是山东中医药大学注重人性化的“以爱育爱”的创新教育理念和管理方法。以下是这种“以爱育爱”、“立德树人”工作理念与范式的大致内容:

一、倡导“尊重”与“关爱”,营造和谐的育人氛围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hierarchy theory of needs)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由需要引起的,而需要又是分层次的,层次由低到高依次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情感和归属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2]。其中,尊重的需求属于较高层次的需求。因此,想要做好大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首要条件就是要尊重和关爱每一个学生个体,这也是道德关怀下的人性化教育管理至关重要的环节和方式。

提倡尊重、理解、关爱,就是要求每一位学生工作者不要仅仅把学生看成是管理的对象,更要重视学生的心理诉求。要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心灵的沟通,从而达到彼此更深层次的认知与了解,这其实是一种育心、育德、育人的“文化——心理”活动。在整个工作过程中,都要以“爱”为前提,用“心”去体味、去感知、去碰撞、去温暖、去指引,用“心”去把握一切。要相信每个大学生都有很强的上进心和自尊心,都想把学习和工作做到最好。要努力营造一种和谐融洽的气氛,启发和引导他们,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当然,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而且要关心学生的日常生活细节,特别是就业指导和创业教育等方面的问题。要积极与学生交朋友、沟通思想,了解青年学生的喜怒哀乐、兴趣爱好,真正做到从生活上关心他们,学习上帮助他们,思想上引导他们,人格上尊重他们。只有对所有的学生公平、公正、友好,确立起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以诚感人,以爱育爱,努力营造出一种积极奋进、健康和谐的校园育人氛围,学校的各项工作才能得到广大学生的理解与支持。

二、注重“主体”与“能动”,提升学生自我教育管理能力

在对学生具体的教育管理过程中,我们注重从“人”的角度考虑一切问题,亦即“人性化”或“人格化”地认定被教育者。我们认为,学生始终是教育的主体,是教育过程中的主动参与者,而我们只是组织者、指导者和帮助者,我们所起的作用就是引导、启发和帮助他们,但绝对不能去替代他们。当然,也只有充分认识到学生的教育主体地位,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更加有效地挖掘出他们的潜力,有力地调动起他们的学习、工作积极性,使学生的发展与成才成为他们的自觉行动,使整个教育过程呈现出蓬勃的生机与活力,从而达到一种较为理想的教育效果。

三、关注“现实”与“利益”,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办实事

扎实的工作作风在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是不可或缺且非常重要的。要深入工作第一线,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现实,努力做到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机结合。比如,我们通过深入调查发现,现实生活中学生存在的某些思想问题,是由于实际困难得不到及时解决而引起的,因此,这些问题的解决仅仅用思想教育的方式难以奏效,必须加大其他方面的工作协调力度,妥善处理,才能从根本上予以解决。所以说,必须始终以学生的诉求和愿望作为工作的首要警示信息源,把学生所关心的难点和热点问题作为工作的重要探究点,积极构建学生成长成才服务体系。

另外,鉴于当前大学生日益表现出的趋利性特点,在具体工作过程中还必须关心学生的切身利益。受整个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大学生关心自己的切身利益无可厚非,这种“利益”或许正是他们毕业找工作的动力,他们为此而努力学习、积极工作。对待学生的“利益”,我们必须坚持大局观、正义观,做到公平、公正、公开,避免先入为主,戴“有色眼镜”,使所谓“好”的学生处处受优待,而让其他学生受到不应有的冷遇。要在充分考虑全体学生的各方面利益关系的基础上,鼓励公平竞争,建立一整套科学化、人性化的竞争激励机制,引领一种健康向上、奋发有为的积极氛围,促进全体学生共同发展进步。

四、规范“制度”与“管理”,保证工作科学有序

管理是一门艺术。我们应把管理看成是如何使人的行为在一个组织中按照最有效率的方式去活动,从而达到预定的目标和绩效。人们通常都认为,制度是刚性的,是无情的;而人性是柔性的,是有情的。制度化与人性化往往存在冲突与矛盾,有些地方甚至是不可调和的。然而,我们可以换个角度来深入思考这一问题,即不妨将“制度化”视为“硬件”,将“人性化”视为“软件”,只有将二者有机结合,才能实现我们最为科学有效的管理,严格的制度化管理为道德关怀下的人性化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条件支持。我们倡导德性化、人性化的管理,更应该注重优化我们的各项规章制度。

当然,人性化管理并不等于“放羊式”管理,更不是摒弃管理,而是要切实考虑实际情况、照顾到“人”之德性的特点,做到统筹兼顾。既不能一味地去追求所谓的“人性化”,而忽视了制度的严肃性,最终导致管理工作杂乱无章;也不能死板教条,照抄照搬,搞本本主义,致使工作一盘散沙。只有实行在刚性制度框架下的人性化管理,才能更有效地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激发起激情与活力,形成奋勇拼搏、积极进取的优秀群体。我们认为,实行道德关怀下的人性化管理,首当其冲的就是在日常教育管理中逐步建立起一套科学、高效、规范、务实、与时俱进的管理规章与制度。

五、培优“学风”与“目标”,将学生的主要精力引导到学习上

山东中医药大学是一所具有浓厚优秀传统文化特色的高等学府,文化底蕴丰厚,注重学术基础,形成了严谨的学术传统和优良的校风、学风,深深影响和熏陶着每一位山东中医药大学的学子。优良的学风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和氛围,能促进全体成员相互学习,相互竞争,共同进步。作为在校大学生,其主要任务是学习,学知识、学技能,直至确立起“终身学习”的理念。

然而,由于当前国际形势的复杂多变,大学生会受到一些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冲击,以及国内市场经济的某些负面效应和社会不良习气的影响。致使一些大学生是非观念混淆,不能正确认识、评价自己,漠视自己对社会、对国家、对他人的责任,妄自尊大,集体主义观念淡薄,信仰迷失,不再珍惜大学的学习机会,时常将“挂科”作为炫耀的资本,将对金钱的追求和对财富的无限贪欲作为人生的动力。这便“有可能导致市场经济价值准则逾越市场活动领域,无限制地扩张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认识、评价和指导社会生活的通用原则”[3],更为严重的将会导致青年学生的社会伦理规范失衡,道德水准下降,并最终造成人和社会的畸形发展。为有效提高大学生学习的自觉性,首先要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外在行为方式,端正学习动机,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逐步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每一位大学生充分认识到学习文化知识、操作技能的重要性,培养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勤奋学习的良好风尚,增强他们的学习内动力。

六、凸显“素质”与“整体”,促进学生共同发展与提高

大学教育应以学生为本,而学生又各有自己的个性特点。因而,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必须从不同的实际情况出发,依据不同对象的个性和成长规律,按照具体的背景条件、环境特点、教育目的等,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实施相应的教育内容,把工作做到每位学生的心灵深处。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爱育爱,尊重学生、关心学生、服务学生,以学生为中心,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立德树人”、“以爱育爱”的人性化管理理念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全面提升青年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因此,学生工作的核心就是培养高素质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理论知识宽厚、应用能力强、作风严实和协作精神良好的中医药人才,形成具有中医药特色的符合教育规律的人才培养体系,主动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特别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需要。

然而,我们面临的现状是:由于近年来高校持续扩招,学生数量不断增长,致使生源质量参差不齐,学生在校期间诸多方面也表现出较大的差异。对此,我们要巧妙运用“罗森塔尔”效应,不断地激发学生主体发展欲望和追求崇高的自觉性,使他们自觉地将外在的社会规范、要求内化为自身的成长、发展需要,从而在内心获得提升境界、完善人生的动力。

此外,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提出:“思想政治教育既要教育人、引导人,又要关心人、帮助人。”对那些因各种原因不幸进入“特殊群体”的学生,更要付出百倍的爱心,用爱去温暖他们,凝聚他们,包容他们。要经常关心、鼓励和教育他们,及时化解他们心头的阴影,尽量减轻他们的心理负担,帮助他们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困惑,逐步培养起他们健康的竞争意识,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相互促进,共同进步。努力使他们形成朝气蓬勃、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秀品格,增强他们经受考验、承受挫折、克服困难、战胜自我的信心和勇气。

新形势下的大学学生工作肩负着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与服务三大根本任务。思想政治工作是基础和根本,是做好其他工作的前提和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应时时体现人性化的特点,以一个大写的“人”的方式去理解人、对待人、关怀人和爱护人,尤其是要注重关怀人的精神生活和精神生命的发展,这仅仅靠简单粗暴的灌输的方式是不可能解决的。事实证明,只有在道德观照下的、充满人文关怀的教育与管理,才能真正为青年大学生所接受,才能真正成为青年大学生健康成长的促进剂。

[1]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

[2](美)马斯洛著,许金声等译.人类动机的理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3]陈立旭.论文化的超越性功能[J].中国社会科学,2000,(02).

[4]何文华.关于做好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几点思考[J].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2009,(11).

[5]王金宝.现阶段高校班主任工作的若干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01).

[6]周智辉.新时期高校班主任工作摭谈[J].文教资料,2008,(11).

[7]张琳,禹旭才.高校学生工作中的人文关怀[J].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02).

(责任编辑:闫丽君)

G641

A

1008—6153(2013)04—0128—03

2013-06-04

马晓亮(1968-),男,硕士,山东中医药大学副教授。陈萍(1972-),女,硕士,山东中医药大学讲师。

猜你喜欢

中医药大学立德树人关怀
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肾病二科简介
《江中中医药大学学报》简介
现代就是细枝末节的关怀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情倾赣鄱 殷殷关怀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中医药大学本科生流行病学教学改革初探
湖北中医药大学
珍惜信任 传递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