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职业教育系统面临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

2013-04-11孔繁晔孔庆新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3年4期
关键词:子系统要素职业

孔繁晔,孔庆新

(山西大学工程学院,山西 太原 030013)

长期以来,职业教育领域存在研究方法比较单一,相关研究容易出现老生常谈,实际问题停留在经验层次上。系统科学思想的引入可以使职业教育研究的科学化进程加快,而新方法的应用则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职业教育是一个多目标系统,系统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使得社会环境、系统、要素有机地协调起来,通过系统的优化,达到提高整体效益的目的。工学结合是我国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思想在职业教育实践中的创新。“工”是指生产实践,“学”是指课堂教学。职业教育的工学结合,主要是职业学校与产业结合或企业行业联合办学,学生通过课堂教学与参加实际工作来掌握相应的科学文化知识与职业技能,适应不同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

一、职业教育系统面临的问题

按照系统论观点,复杂系统的变量来自不同标度层次,彼此存在差别的单元。按照这样的定义,在工学结合培养模式下,现代的职业教育系统是由企业系统和学校系统构成的动态复杂系统。复杂系统的行为是由独立的单元相互作用产生的[1]。就现代职业教育系统而言,企业系统和学校系统之间通过信息流、人才流和资金流的沟通与关联,产生了现代职业教育系统作为更复杂系统的整体行为。

具体而言,学校系统存在教学子系统和科研子系统两个单元。教学子系统进一步包含着教师、学生和教学内容三个要素。而科研子系统包含学科、基地、团队和制度四个要素。相对学校系统而言,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系统的构成要素是员工、资金、信息、物资和技术[2]。利用学校内外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与资源的工学结合模式,决定了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是保证职业教育质量的有效探索。

针对我国目前职业教育的现状,我国职业教育系统面临如下几大问题。

(一)学校系统和企业系统之间缺乏一个结构性平台,从而限制了两者相互促进作用的发挥

系统论告诉我们,复杂系统内部各个系统如果存在一个复杂结构,就会形成一个较强的控制力。增强复杂系统的构成单元之间的联系,能放大影响整体、改善整体。对于企业系统而言,学校系统拥有高素质人才专门从事教学科研的工作,理想的状态是学校的科研成果通过企业转化为企业的实际生产力。然而,现在学校系统的科研大多与实际生产有一定距离,与市场需求也有差距。对我国的职业教育系统而言,企业与学校在校企合作上存在的诸多问题,其根源在于企业和学校缺乏一个结构性的平台。目前我国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校企合作,比如高职院校“2+1”培养模式,为学生提供在企业一年实践的机会,也为企业选人用人提供机会。再比如“定向培养”学生,职业教育学校为企业提供“订单式”人才培养的服务。然而,从本质上来说,两者的合作是松散的、零碎的。虽然可以签订校企合作协议,但对企业而言,在学生顶岗实习的一年里,企业承担了很多责任,若学生不愿意在实习企业就业,还会造成短期行为,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的损失,影响企业进一步参与的积极性。所以,企业和学校之间缺乏一个长效的合作平台,使得两个系统无法真正契合,不能充分实现校企合作的功能。职业教育的教师,大多是通过提供培训服务和顶岗锻炼来了解企业实际的生产和需要,缺乏更有效的途径深入企业系统。

(二)学校系统内部科研子系统与教学子系统客观上存在地位和等级不同,不存在密切的联系

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即使有些教师了解企业的实际,但是不能掌握足够的资源进行科研创新,更不能将这些知识有效地传递给学生。有些学者认为,这是学校教师工作态度不端正导致的。笔者则认为有两个原因:一是职业教育学校重教学,轻科研;二是学校系统内部的教学子系统和科研子系统之间缺乏有效的串联关系。一方面,国家对高等职业学校的定位为教学型单位,忽视对其作为研究型单位转型的要求和扶持。与研究型大学相比,高等职业学校的教师在科研上缺乏机会和资源。然而,从客观需要来讲,高等职业教育应更加重视实际的操作性,更紧密地与企业生产相结合;另一方面,教学系统和科研系统在目前的职业高校中,更多体现的是一种并列的关系,教学系统和科研系统是分开评估的。教师工作表现的好坏与其在教学系统和科研系统两个子系统表现的好坏关联度不紧密,二者有各自独立的评估原则和标准。这就导致了职业教育的教师从主观上没有意识将科研与教学紧密的结合起来,往往教的是一套,而科研的又是一套,两者不能有效地相互促进。

(三)企业系统开放性不足

依据系统论的观点,系统的开放性是形成有序的根本条件,是系统演变的必要条件[3]。在我国的职业教育复杂系统中,与学校系统积极谋求合作相比较,企业系统缺乏与学校系统合作的主动性。一方面是由于企业系统缺乏自主创新的实力和远见。由于我国企业既缺乏自主创新的意识,也缺乏研究与发展的经费支持,因此企业系统并不主动谋求建立与学校系统的长期合作平台。另一方面缺乏外力化解学校系统和企业系统两者之间的冲突矛盾。对于职业教育而言,学校系统和企业系统虽然存在共享人才流、信息流和资源流的可能性,但是两者的目的和利益并不是完全相同的。因此,校企合作上升到更高的有序的状态有一定困难。

二、解决我国职业教育系统面临问题的主要方法

(一)通过外力建立中央控制机制,构建学校系统和企业系统之间的结构性平台

由于学校系统和企业系统之间客观存在冲突矛盾,因此需要一个中央控制系统的机制和力量[4]。如果由政府出面建立一个校企合作的平台,就能够协调和沟通学校系统和企业系统,从而使得两者在更高的平台上实现更紧密的合作,使得职业教育系统在更高的层面上实现新的平衡状态。比如,国家可以建立相关的信息平台,反映企业希望学生获知的教学内容,并建立反馈机制,通过追踪学生的发展情况,不断完善和更新教学内容。国家还可以通过约束和激励的手段督促建立校企之间的长效合作,逐步完善企业系统和学校系统之间资源和信息的共享。通过密切职业教育系统内部的学校系统和企业系统的联系,两者内部各个要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将会更加完善,职业教育复杂系统的运行效率才能得到有效的提高。

(二)在学校系统中实现教学子系统和科研子系统的串联,增强学生要素和教学内容要素的动态关联性

系统内部子系统由并联结构变成串联结构的整合过程,根本的问题是要转变系统设计的思路和评估的标准。从机制层面而言,一方面是要将教学子系统中的教学内容要素与科研子系统中的学科要素紧密结合,准许并鼓励老师讲授其研究领域最新的科研成果。系统内部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从本质上说是博弈的结果,由竞争获得优势的一方来决定。在学生要素和教师要素的博弈中,教师要素无疑处于一个优势的地位。在我国目前职业教育的体系中,教师控制着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的安排,而学生要素在教学活动中相对处于一个被动的状态。笔者认为,在以教学系统为主的职业教育复杂系统中,教育大纲的设计应充分考虑科研系统的发展情况,结合生产实际不断更新变化。另一方面要求教学子系统中的学生和教师两个要素从观念上取得根本转变,教师和学生都应该树立为生产服务的观念,以生产为导向进行教学科研活动。客观上要求职业教育的教师向“双师型”标准转变,对学生的考核也应既重视知识的考核,又注重实际操作技能的考核。

(三)鼓励企业把人才流要素转移到学校系统,并给予资金流和信息流的支持

企业系统的人才流要素包括企业人才的选拔和企业人才的培训。如果将企业选人用人的机制和职业高等学校紧密相连,不仅能够有效降低企业的成本,还可以实现企业系统和学校系统更为紧密的沟通[5]。具体而言,企业招聘选拔的人才必须接受过企业认可的高等职业学校的培训教育,获得相关的资质,而高等职业学校的教师必须获得企业的认可和培训。如果真正实现了人才流的转移,企业就有足够的动力为学校提供科研经费;而学校的教师和学生也能以生产为导向进行教学科研活动,为提升学校和企业的经济效益服务。通过转移人才流,实现这一利益合作点的发展和建设,既解决了学校缺乏实验设备、学生缺乏实际操作能力的问题;又解决了企业缺乏科技创新能力或者创新成本太高的问题。如果双方能够成功转移人才流,双方的合作将呈现长期、紧密、有序、高层次的状态。

在系统论方法论的指导下,本文从系统的角度提出了改善我国职业教育系统的几条解决措施。鉴于我国职业教育系统发展水平还比较低,相关措施还不完善,因此,真正实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针对工学结合的具体措施和解决途径,可为未来的研究者提出研究方向。

[1]陈丽娜.从系统科学角度认识循环经济[J].科技管理研究,2010(20).

[2]李凤云.基于企业系统观的成本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3(3).

[3]杨硕英.系统思考与变革组织学习[J].中国人才,2002(9).

[4]李 正.论系统科学对高等教育研究的影响[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20).

[5]钟 玮,唐海秀.内部控制系统要素功能耦合与动态演进[J].审计研究,2010(4).

猜你喜欢

子系统要素职业
不对中转子系统耦合动力学特性研究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GSM-R基站子系统同步方案研究
掌握这6点要素,让肥水更高效
驼峰测长设备在线监测子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职业写作
观赏植物的色彩要素在家居设计中的应用
论美术中“七大要素”的辩证关系
我爱的职业
也谈做人的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