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大学生自救能力的培养

2013-04-11赵红梅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3年4期
关键词:价值观心理健康理论

赵红梅

(山西大学工程学院思政部,山西 太原 030013)

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主要趋势,各国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在日趋增加的同时,国与国之间的竞争也愈演愈烈。知识成为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因此,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关键性因素。“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中必须解决好的根本问题。正确认识和切实解决好这个问题,事关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事关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1]632因此,“办好高校,首先要解决好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1]640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是历史发展对大学生的必然要求,而自救能力的培养对青年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将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自救及自救能力

《左传·桓公五年》中,有“苟自救也,社稷无陨多矣”。《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中,有“君不若引兵疾走大梁,据其街路,冲其方虚,彼必释赵而自救”。由此可见,自救主要是指在一个危险环境中,没有他人的帮助扶持,靠自己的力量脱离险境,即自己拯救自己。

目前,“自救”主要适用于两个方面:一是个体在自然灾害发生时如何避难和逃生;二是个体在出现心理问题时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心理的自我调节,摆脱心理困境。本文中,笔者将“自救”适用到大学生应该具备的一种能力,即自救能力。自救能力是指大学生在价值观的判断和选择、出现心理问题和行为中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应该具有的自我分析、自我辨别、自我应对和自我解决的能力。那么该如何培养大学生的自救能力呢?

二、大学生自救能力的培养

(一)价值观自救

价值观自救是指青年大学生应具备根据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能够正确判断、分析和选择正确科学的价值观的能力。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和选择必然受到社会环境和自我经历的影响。马克思指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着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际局势的风云变化和互联网时代的影响,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日趋复杂,西方敌对势力千方百计对我们实施“西化”“分化”的政治图谋,大量输入西方的思想和文化,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呈现出了多样性、不稳定性和矛盾性。初生牛犊不怕虎的他们一边高喊着“我以我血荐轩辕”,但同时在拜金主义、个人主义、极端享乐主义的影响下难过钱权名利观,也相信“有钱能使鬼推磨”“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人生在世,吃喝玩乐”和“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等价值观念。价值观的多样化、多元化,必然对大学生的成人和成才造成影响。如何去伪存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大学生实现全面自救的首要条件。

首先,要从理论上对大学生在价值观方面进行正确的引导。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必须要接受大学生价值观念多样化、多元化存在的事实。由于每个大学生的生活环境、社会经历、成长背景、交往范围等的不同,产生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同的价值观念是必然的。在尊重学生已有价值观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要通过科学正确的引导让学生了解、理解和逐步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性和重要性。课堂的理论教育是价值观宣传的主阵地,理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具备能运用理论去分析、辨别、区分主流价值观念和其他价值观念的不同,面对思维活跃、善于接受新鲜事物的有不同价值观念的学生,我们更应该讲方法,重实效。

其次,要通过实践来深刻理解核心价值观的科学性和重要性。高校大学生还处于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对社会现实的认识还比较肤浅,因此为了让大学生能够在思想上真正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学校、社会和国家要竭尽全力解决学生实际遇到的生活、学习和就业问题。对于很多来自农村或贫困地区的大学生,通过学校提供的勤工俭学机会、社会创造的打工机会和国家的贷款、助学金等顺利完成学业;学校要让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在学校的指导下让毕业的学生能够顺利就业。这些实际的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会让大学生从感性的价值取向上升到法律和道德范畴的理性价值取向,最终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目标取向的一致性。

通过理论的引导和实践的切身感受,使大学生深刻认识到,只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是与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状况相适应的并对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能起到促进作用的正确、科学的价值观,应该用正确的价值观来指导自己的行为。当在生活、学习、就业过程中受挫时,大学生应该对暂时的不顺利作出准确的判断、科学的分析,能够具有依靠价值观自救的能力。

(二)心理自救

人的“思想”和“心理”本质上是一个整体。在高校大学生群体里发生的意外事件,表面上看起来是心理问题,但归根究底是思想问题。马加爵在行刑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觉得没有理想是最大的失败。这几年没有什么追求,就是很失败。”“有信念的人,活着才会快乐。”由于思想和心理的整体性,在思想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时,人的心理就会出现问题,在大学生实现价值观有效自救的同时,心里自救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心里自救是指通过多种方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换言之,心理自救就是自己通过努力,战胜自己这个最大的敌人。

首先,明确心理健康是健康的重要内容和心理健康的重要意义。社会转型时期,社会发生急剧变革,各种压力加大,心理素质不高,没有健康身心的人就会被压力摧垮,变得消极、颓废、萎蘼。心理健康已经成为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条件之一。健康的心理对于大学生的身体健康,对“涵养”积极乐观的心态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其次,高校应该对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防微杜渐。现在大学生的生活环境越来越优越,但学生的抗挫能力却越来越弱。四六级没有通过、失恋、和同学吵架或者由于犯错受到批评等一些日常小事,常常成为他们放弃生命或剥夺他人生命的理由。因此,高校应该从大一新生开始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让新生对即将来临的大学生活提前做好心理准备;还要对不同阶段的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心理健康讲座,及时帮他们解决心理困惑。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健康讲座,让学生充分地了解自己、认识自己。

最后,要培养学生具备自我判断和自我分析心理问题的能力,最重要的是要掌握心理自我调节的方法。大学生一方面要尽快地适应大学生活,顺利完成自己的学业;另一方面要应对人际交往就业等问题。因此,对正处于特定心理期的大学生来讲,掌握基本的心理调节方法就显得更为重要。基本的心理调节方法有:暗示调节法、放松调节法、呼吸调节法、想象调节法等。通过心理的自我调节,控制和即时调整自己的情绪,能够尽快消除那些不愉快的心理刺激和生活中负面事件的影响,理智接受非个人能力能改变的现实,从而去良好地适应社会,保持自我意识良好,达到身心健康的目的。

人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顺境和逆境总是结伴而生。顺水行舟,我们需要戒骄戒躁;逆水行舟,我们需要越挫越勇。只要每个大学生目标明确,抱着积极乐观、“办法总比问题多”的心态来应对自己人生的种种困难和挫折,学会从心理上自我剖析和自我调节,实现心理自救,就能逐步完善自己的人格和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三)行为自救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价值观自救和心里自救能力培养的最终目标,是学生能用正确的理论和积极健康的心理指导自己的行为,分析和纠正自己的行为并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即实现行为自救。

在学生的实践过程中,很多学生都知道应该树立远大理想和科学的人生价值观,也知道应该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应对人生的困难和挫折,但在面对很多具体事件时却无法运用理论来指导自己的实践,出现了“行”和“知”的严重脱节。学生的行为自救能力,是检验前两个方面自救能力培养是否合格的一个重要标准。

首先,理论课程的讲授要注重与学生实际密切联系。考试不是理论讲授的目的,最终目的是要让学生真正理解和运用理论来指导自己的实践。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教育的理论讲授中要用通过分析学生在学校和将来工作中会遇到的实际问题,如人际关系问题、个人感情问题、生活目标问题等,培养学生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只有通过不断地实践,学生才能更加深刻地理解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性和提高自己的行为判断力,从而在实践中少走弯路。

其次,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属性,只有参与到社会实践中,在与人的不断交往中才能不断地完善自我,提高自我。十年寒窗苦读之后的大学生不能只是“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要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学生可通过参加学校的社团活动、勤工俭学、到社会上做兼职,利用寒暑假打工等社会实践活动来检验自己的所学和所知。在实践过程中,老师应该帮助学生分析失败与成功原因并鼓励学生敢于更多地尝试;学生自己则应该在老师的帮助下总结经验、吸取教训,通过实践将外在的理论内化为自己的精神力量和行动指南。

最后,要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作为大学生已经是法律意义上的成年人了,但很多大学生缺乏责任意识。从小到大很多学生只需要对自己的学习负责,其他事情无论大小好坏都由他们的父母来负责。在进入大学和走出大学校门之后,他们已经成为一个独立而自由的个体,独立和自由就意味着责任。在实践过程中大学生不免会犯错或者失败,父母和老师应该让学生勇敢地去面对行为的结果,反思自己的行为,承担他们应该承担的责任。不经一事,不长一智。

大学生自救能力的全面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价值观的自救为心理自救和行为自救,明确了目标和方向,是整个系统工程的基础;心理自救在正确方向的指引下提供健康的心理条件,是整个系统工程不可或缺的条件;行为自救是系统工程建设的最终目标。三者紧密结合,缺一不可。作为高校,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的作用,实现大学生自救能力的全面培养,实现大学生“高分低能”向“高分高能”的转变,为社会培养出可靠的建设者和合格的接班人。

[1]胡锦涛.切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M]//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价值观心理健康理论
我的价值观
坚持理论创新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