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文化大激荡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论纲*

2013-04-11刘艳军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3年4期
关键词: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化

刘艳军,颜 旭

(1.湖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 长沙 410128;2.国防大学,北京 100091;3.解放军外国语学院,河南 洛阳 471003)

近代中国封建传统文化主导地位的丧失为马克思主义传入提供了文化前提,救亡图存的文化需求使马克思主义在众多西方文化中脱颖而出,与中国传统文化在社会理想上的内在契合使马克思主义获得广泛的文化认同,新文化运动的深入发展促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最终提出[1]。

一、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国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苏联模式的关系。20世纪30-40年代,斯诺、白修德、费正清、斯特朗等强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独创性,但却定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民族共产主义”,即按中国文化价值、历史传统和民族利益来解释的社会主义。俄国学者一直认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有民族主义和工具主义因素。理查德·沃克、沃尔特·罗斯托、魏特夫等则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过是苏联马克思主义的翻版,不承认毛泽东思想的独创性。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经典马克思主义的关系。福尔曼、费正清等没弄懂中共民主革命纲领与社会主义纲领的关系,因而否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有性。史华慈秉其师、施拉姆、迈斯纳等强调毛泽东思想的独创性和中国化,但却认为它是马克思主义的“异端”,因为毛强调人的因素、政治因素和政治运动的决定作用及行动上具有唯意志倾向和民粹倾向,把农民看作革命的主力,只是按列宁主义原则信奉马克思主义某些原理。佩弗、沃尔特等认为,毛泽东思想不是“异端”,但却将“文革”中的平均主义、反官僚主义和“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也当作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坚持和发展。三是毛泽东思想与邓小平理论的关系。“文革”刚结束时右翼和左翼学者都分辨不清毛泽东思想与其晚年错误,认为中国在进行“非毛化”运动。而严肃的自由派学者(美国学者费正清、施瓦茨、邹谠、谢伟思、沃尔德、迈斯纳,日本学者中西功,俄国学者季塔连柯、费奥克蒂斯托夫、戈尔德斯坦)一般都较早发现毛泽东中晚年思想的不同并比较毛邓异同,认为“毛主义的遗产也越来越被人视为毛以后取得成功的基础”,邓小平理论更接近马克思主义原典,“已消除了所有空想和偏见的成分”。但其中有些人由此认为,毛泽东思想不属于马克思主义体系,毛泽东是唯意志论者、民粹主义者、民族主义者。四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大多数人如施拉姆、魏斐德、斯塔尔、李约瑟,皮特·奥皮茨、韦克曼、布赖恩、费正清、布赖恩,倾向于把以往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看成是“被儒学思想方法的同化”,或认为“马克思主义经典思想本来就与儒学思想有许多共同之处,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只是发展了那些与儒学传统相符合的因素”,马克思主义早已实现了“中国化”,没必要再“中国化”了。也有相反的意见。施拉姆认为,毛泽东始终把一种西方血统的理论——马克思主义和中国文化视为他一心想编织的社会和政治织物的经线和纬线,但二者并未被整合为一个新的综合物。弗朗茨·舒尔曼说,中国的马列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组织产物”,而与中国传统文化无关。迈纳斯则进一步强调,毛泽东思想具有“与传统观念彻底决裂”的“强烈的反传统姿态”与“乌托邦思想特质”。顾立雅、列文森等禀持韦伯观点,认为中国传统历史文化无科学和民主精神等现代性因素,不具普世文明价值,终将在普遍价值的西方文明侵蚀下瓦解[2]。

国内学术界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多从两个层面入手。一是政治层面,侧重于从政治斗争的角度,围绕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路线同历次教条主义错误的斗争这条主线,从特定角度把握住了中国革命与建设的重大问题,揭示了中国共产党开启、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原因与贡献,具有重要价值;但无形中容易使人产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仅仅属于政治领域,与其他社会生活领域关系不大的误解,甚至片面地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解为一种权力斗争的需要。二是学术层面,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形成与发展为对象,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地位、作用,重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之间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的推演,具有整体性、连续性特色;但在保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理论与实践、学术与现实之间的张力方面有所欠缺,与中国人活生生的现实和中国近现代思想运动衔接不紧,一些关乎文化层面的极其重要的问题诸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根据问题(即马克思主义到底具有何种区别于任何其他理论的特质和文化品格,使它能够不断世界化、民族化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前提问题(即如何理解和对待马克思主义、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关系,如何看待中国的“文化实际”等)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挑战(即马克思主义如何面对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不断加强的文化全球化所带来的冲击)则被忽视了,使得原本内涵丰富深刻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被简单化和平面化了。但也有一批学者(张岱年1987,张念丰、张秉楠、邵汉明 1999,叶险明、梅荣政、陈金龙、张琳、何虎生、阎虹珏、张静如、吴珏、郭德宏、袁立培2001,郭建宁、李海荣 2002,许全兴2003,刘宏元、邓春玲等)试图拓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视域,学术眼光已经逐渐触及到了文化层面这一人类历史和人类生活的深层结构与内涵,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见解,为我们基于文化学视野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可贵的基础和借鉴[3]。

二、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一)有利于通过学科交叉拓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领域

以近百年来中西文化大激荡为背景,在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指导下,广泛借鉴文化学、文化社会学和文化哲学等理论和方法,从世界文化整体以及不同文化之间相互影响的角度,看待民族文化发展变迁的种种现象,从东西方文化大交汇、大碰撞、文化全球化、文化现代化角度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将有利于通过学科交叉拓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领域[3]。

(二)有利于深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背景的研究

“事实充分证明,在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壮阔进程中,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4]以近百年来中西文化大激荡为背景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利于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合理观照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所遭遇的文化危机,以及由此引发的社会文化心理变迁和种种思想运动[3]。

(三)有利于促进中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交流,回应西方学术界的质疑和论争

以近百年来中西文化大激荡为背景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利于新时期我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博采众长,开阔视野,拓展思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一元指导下,在不同观点的争鸣交锋中,坚持正确思想导向,正确阐释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精髓和方法,消除隔阂和误解,有力回应马克思主义是否还有必要继续“中国化”等质疑和论争[3]。

(四)有利于牢固确立马克思主义在文化领域的指导地位,确保国家的意识形态安全和社会稳定

目前,大量涌入的西方文化和本国内部的腐朽落后文化形成了对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双重夹击。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提升,一直对广大发展中国家进行文化渗透和侵略,妄图消解其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西方敌对势力,近几年更是把我国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妄图对我国也进行文化控制,希望在我国也发生“颜色革命”[3]。以近百年来中西文化大激荡为背景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利于准确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当今时代文化发展新趋势和各族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积极采取相应的有效对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牢固确立马克思主义在文化领域的指导地位,确保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和社会稳定[5]。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基本思路和方法、重点、难点

(一)主要研究内容

1.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西文化大激荡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中处于何种地位?中国传统文化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产生了何种影响?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在文化观念层面有哪些契合之处?这些契合能否构成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以生根发芽的文化根据?当前新的历史境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怎样的机遇又提出了哪些挑战?两者能否统一推进,能否达到以及如何达到和谐共融[3]?

2.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以及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之间是否具有必然的内在联系和交互作用呢?如果有,那么它得以产生的基础是什么?又包含哪些内容[3]?

3.党员、干部和群众的文化需求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改革开放日益深入、所有制成分日益多元化和人们思想观念日益多样化的条件下,党员、干部和群众的文化需求是什么?有哪些?马克思主义与党员、干部和群众的文化需求之间有无差距及其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应采取哪些措施来弥补[3]?如何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使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坚定理想信念,增强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真正做到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创业?如何发挥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好满足人民精神需求、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获得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5]?

4.文化全球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面对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的新形势[5],是只看到文化全球化的消极面而因噎废食,保守地维护本土文化,还是主动融入、积极应对全球化,吸收人类文明发展成果,丰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形成与我国国际地位相对称的文化软实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3,6]怎样既发挥共存于全球化进程中的多元文化适应不同境遇不同思想的人们复杂文化需求,有益于创造丰富多彩社会生活的积极作用,又防止和克服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境遇下外来文化影响加剧、政治信仰多维多变、价值追求多元对立、道德观念扭曲失范、行为取向破碎分裂、特色文化消失灭绝等消极影响和文化危机[7]?

(二)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1.以充分认知和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内涵为前提和基础。从文化传播与交流的角度看,正是在中西文化大激荡的背景下,在对西方各种理论、思潮逐步认识与解读、比较与借鉴中,中国先进分子最终认同和选择了马克思主义这一西方先进的“舶来品”,并进一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宣传、传播和研究以及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交融与会通,产生了中国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又进而指引中国文化展开了与世界其他民族文化的交流[3]。从文化继承与整合的角度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推进过程,就是中国人民在历代中国共产党人的领引下,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世界近现代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潮进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8],“古为今用,洋为中用”[9],“屁股坐在中国的现在,一手伸向古代,一手伸向外国”[10],“以我为主,为我所用”[11]地继承、弘扬、发展和整合的过程[3]。从文化创新与变迁的角度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双重“返本”与“开新”:既要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又要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时代化;既要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精华,又要推进中华民族文化实现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创造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3]。

2.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根据、文化前提、文化挑战等问题为研究对象和目的。将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相结合,将着眼学科理论体系建构的整体性研究与具体问题的分析研究相结合,真正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置于160多年来马克思主义民族化的历史进程中去考察,置于近百年来中西文化传播与交流、继承与整合、创新与变迁的发展过程中去理解,置于当代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构建过程中去审视[3]。

3.以广泛借鉴文化学、文化哲学、文化社会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为特色。针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长期性、复杂性、多维性,力图熔文化学、文化哲学、文化社会学、文化传播、文化生态、文化接受、文化冲突、文化选择、文化融合、文化现代化等各具特色的理论和方法于一炉,以改善过往研究中一定程度上存在的“器”不对“用”状况[3]。

4.以文化学视野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规律,重视马克思主义民族化过程中所需要的文化支撑,注重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和大众化。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以生根、长叶、开花、结果,一是其倡导的革命精神与中华民族的生存境遇悲惨甚烈相关,但更为重要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与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价值观有深层次的契合之处[12]。也正因如此,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陷入低潮,原来许多生活在僵化的社会主义模式和体制下的群众对社会主义产生误解甚至极度反感之时,中国人民仍然保持着对社会主义和中国共产党的高度信任。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深层次原因之一就是忽视马克思主义民族化过程中所需要的文化支撑,社会文化意识形态与马克思主义处于分离状态,并未形成与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政治、社会和生态建设相适应的自觉文化精神[3,13]。“占据苏联党政机关要职的‘精英’们听任与市场力量发挥作用相联系的政治和思想在社会主义制度内部任意发展,放弃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代之以典型的物质主义、实用主义。”(大卫·科茨)“未能长期地全面贯彻社会主义价值观”(埃克·考普夫),“放弃意识形态上的垄断主义,给思想以自由”(卡瑟琳·丹克斯),“官方意识形态的消失加速了苏联的解体”(彼得·拉特兰)[14]。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化的同时,还与时俱进,注重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和大众化。“洋八股必须废止,空洞抽象的调头必须少唱,教条主义必须休息,而代之以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15]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深层次原因之二就是忽视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和大众化。自斯大林到安德罗波夫在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上观念僵化,不能根据时代变化和本国具体情况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官方政治文化染上了“精神分裂症”(具有“意识形态面孔”和“真实面孔”的双重面孔),结果多数人对它日益疏远(沃克)。国家对社会文化相对独立性的干预及对坚持独立精神知识分子阶层个人命运的严厉打击导致“僵化的社会文化系统无法通权达变”(哈贝马斯,戈尔巴涅夫斯基)[14]。

(三)研究的重点、难点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出的历史文化背景和环境问题。一个具有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东方文明大国,为什么不用自己的传统文化来解决近代中国社会问题,反而要用西方产生的马克思主义来“化”呢?[16]“事实说明,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主义,旧式的农民战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革命,照搬西方资本主义的其他种种方案,都不能完成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和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要解决中国发展进步问题,必须找到能够指导中国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革命的先进理论,必须找到能够领导中国社会变革的先进社会力量。”[4]近代中国人民为振兴中华而进行的反帝反封建革命斗争,需要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作指导。从文化上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确立,归根结底是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对西方文化和固有文化都陷入了一种肯定—否定、否定—肯定的架构之中,即西方文化在现代化方面是先生,值得肯定,但先生作为侵略者老是欺负学生,又要否定。面对西方文化的强劲攻势和近代中国的节节败退,屡战屡败,不适应时代的中国传统文化是应否定的,但否定中又有民族性、民族感、民族精神问题,因此又应肯定。要肯定的又应否定,要否定的又应肯定,构成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文化认知的矛盾和复杂背景[17-18]。借用王国维先生的话就叫作“可爱者不可信,可信者不可爱”[19]。近代以来中国人关于文化认知的许多命题和悖论都与这一背景有关。由此产生的可能的结果和合适的出路,就是接受马克思主义这种“西方的反西方主义”。马克思主义是“西方的”,但它又揭露了西方资本主义的矛盾、危机和罪恶,在这个意义上,它又是“反西方”的[17-18]。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当代价值,应发扬光大;但中国传统文化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不可避免地带有历史和阶级的局限性,不可能引导中国人民去认识和解决近代中国的社会矛盾,为民族振兴指明出路,与此同时还有一个如何实现自身现代化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问题[16]。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价值选择上既接纳移植西学同时也重视对中国文化传统的当代重构,对传统文化一面回眸、一面前瞻,旨在激活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实现内在对接的文化之根,为它中国式的当代拓展提供更加适宜的文化土壤[20]。

2.牢固确立马克思主义在文化领域的指导地位,成功抵御西方文化渗透问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生、推进与广义的全球化进程密不可分。文化全球化大大增加了世界不同国家、民族的文化交流与对话、借鉴与吸收的机会,从而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带来外在的强劲动力和可资对比、学习的参照物[6]。但是,伴随着中国经济转型与社会转型带来的社会思潮的多元化,尤其是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文化的入侵,以及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原苏东地区进入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文化圈,随之带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文化圈有所萎缩,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文化共同体迅速扩张,综合国力的竞争、二元文化样式的冲突以及多元价值体系的相互激荡日趋激烈,并日益凸显出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作用,进而使中国的主流意识形态近年来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认同危机,以马克思主义作为主导的中国主流意识形态影响力有所下降,意识形态去政治化趋势严重,从而造成情感货币化加剧,公共意识退化,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个人认可程度降低,个人主义意识加重,大众明哲保身主义流行,人与人之间关系日趋冷漠,公民与国家之间关系日趋离散,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一些社会成员人生观、价值观扭曲。从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与近代中国新文化运动时期相比,当代中国面临的中西文化大交汇、大碰撞、大激荡,无论是就广度还是深度而言,也无论是就强度还是烈度而言,都有过之而无不及。因此,如何多视角、全方位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牢固确立马克思主义在文化领域的指导地位,就成为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御能力,顺利实现和平崛起的重中之重[3,7]。

[1]颜 旭.近代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原因探析[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9(2).

[2]周全华.国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研究述略[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9(5).

[3]颜 旭.论作为文化命题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5).

[4]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1-07-02(2).

[5]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1-10-26(1).

[6]颜 旭.近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述评——基于研究视角的分析[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6).

[7]颜 旭.文化全球化的内在效应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维护[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3).

[8]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707-708.

[9]毛泽东.毛泽东文艺论集[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227.

[10]何其芳.何其芳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40.

[11]江泽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 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N].人民日报,1997-09-12(2).

[12]张岱年,等.中国文化与文化论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190.

[13]朱荣英.试析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文化底蕴[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

[14]廖胜刚.西方学术界关于意识形态若干问题的研究综述[J].怀化学院学报,2007(1).

[15]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34.

[16]杨瑞森,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的几个哲学问题[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3).

[17]唐君毅.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346.

[18]唐君毅.人文精神之重建(二)[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443.

[19]王国维.三十自序二[M]//王国维.静安文集.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160.

[20]朱荣英.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转型与价值选择[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

猜你喜欢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再论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的三个维度①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认真看书学习 弄通马克思主义
谁远谁近?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若干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