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视频监控现疑点,信息碰撞锁真凶
——襄阳高新公安分局侦破“2013.1.9”双尸案述评

2013-04-11曹晓宝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 2013年5期
关键词:廖某专案组侦查人员

曹晓宝

(湖北警官学院 侦查系,湖北 武汉430034)

一、简要案情

2013年1月9日7时31分,襄阳市公安局高新公安分局接报警称,中清路陈营社区一民房内有一男一女倒卧地面,疑似死亡,请求处理。分局七里河派出所民警迅速赶赴现场,确认两人已经死亡后,立即开展现场保护工作,并迅速上报警情。接到警情通报后,市、区两级公安机关高度重视,迅速启动重大命案侦查工作机制。市局主管刑侦工作副局长、刑侦支队支队长,分局局长、主管刑侦工作副局长等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指挥案件侦破工作。与此同时,一个由市局刑侦支队、分局刑警大队和七里河派出所20余名民警组成的联合专案组迅速成立,在专案指挥部的组织指挥下,全面开展各项侦查工作。

二、侦破经过

警情就是命令。专案指挥部迅速将专案组成员分成若干小组,分别由市局刑侦支队一大队大队长、分局刑警大队大队长、七里河派出所所长各自带领组员开展工作。

(一)现场勘查打根基,案情分析定方向

现场勘查迅速分为实地勘验和现场访问两个小组同步展开。为查清死者身份,现场访问组围绕案发现场展开深入细致的调查访问。很快,获悉两名死者是外地到此处从事色情行业的高危人员,社会交往复杂,接触人员众多。根据走访情况,结合情报信息系统核查,两名被害人分别确认为余某(男,40岁,房县红塔乡七里河村人)、廖某(女,25岁,房县红塔乡李家湾村人)。实地勘验组在女被害人的身上提取到犯罪分子作案时使用的封胶带和口罩等涉案物品。结合两名被害人主要是胸部遭单刃锐器刺穿致死等情况,专案组对案情进行了充分的分析讨论,初步认定本案是一起有预谋的杀人案。作案人心狠手毒,作案过程为先用封胶带捆绑女被害人,然后用单刃利器刺死,男被害人则直接被单刃利器刺死。对于犯罪分子的作案动机,现场分析会上出现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是图财杀人,理由是被害人衣着完整,没有被性侵害迹象,而犯罪分子采用封胶带捆绑女被害人手脚和嘴巴,十分符合逼取财物的特征,而且被害人的钱包、银行卡、身份证等不在第一现场;另一种观点认为是报复杀人,理由是两名被害人衣袋里各有700余元现金,而犯罪分子杀人方式选择单刃利器直刺被害人胸部,深达心肺,几乎刀刀致命,符合仇杀的特征。专案组求同存异,决定围绕被害人近日特别是案发当晚的活动轨迹与接触人员展开调查。

(二)信息研判摸嫌疑,视频侦查卡时间

根据被害人案发当晚的活动情况,侦查人员调取了被害人的手机通讯话单。由于被害人从事的行业特殊,接触的人员众多,通话对象遍及全国各地,一时间难以从中发现有价值的线索。在对以现场为中心的周围住户进行调查访问中,有人反映案发当晚凌晨3时许听到有女人呼救的声音,但也有人反映是晚上12时许听到了呼救声。谁是谁非,莫衷一是,具体的案发时间难以确定。细心的侦查人员在走访现场附近的一家宾馆时发现,当天晚上女被害人廖某曾接到宾馆的应召电话并到该宾馆提供过性服务。据此,侦查人员调取了宾馆的监控录像。经过数小时的研判,确认廖某1月8日22时进入该宾馆,23时16分离开。命案与该宾馆嫖宿人员有没有关系?进一步核查得知,该宾馆嫖宿人员当晚并未外出,没有作案时间。但调查仍然获得一个重要线索,即被害人廖某当晚本是被嫖客包夜的,应在宾馆留宿,但是廖某接到一个电话后就离开了宾馆。据此,廖某接到的这个神秘电话有重大嫌疑。

(三)侦技结合锁嫌疑,拨云见日现端倪

通过视频侦查锁定的案发时间应在1月8日晚23时16分以后,结合该时间段被害人的通讯情况,侦查人员很快摸排出6个可疑的手机号码。侦查人员迅速在警务综合平台和有关信息系统的支撑下,逐一查询电话号码相关人员信息,在技侦部门的大力协助下,一个特殊的132号码显露出来。该132号码于1月8日中午开卡,1月9日凌晨即停止使用。种种迹象表明,该号码使用人有重大作案嫌疑。进一步侦查发现,案发时间过后,132号码变更为186号码。很快,该186号码的登记信息浮出水面:凡某某,男,1989年10月生,襄阳市樊城区太平店镇郭岗村人。根据技侦部门的工作,在案发时间段与132号码同行的还有一个189的手机号码,该号码的登记信息为:白某,女,1985年5月生,襄阳市樊城区太平店镇胥营村人。现在,两个可疑号码使用人已经逃至襄阳市樊城区太平店镇。

(四)调查走访缩范围,落地排查辨身份

确认犯罪嫌疑人已经逃到太平店镇以后,专案指挥部果断作出决定:移师太平店镇,捉拿犯罪嫌疑人。但问题也随之而来,持有186号码的人是不是凡某某?持有189号码的人是不是白某?谁也无法肯定。白某为一女性,从现场勘查反映的情况来看,女性作案的可能性不大。1月10日,专案组再次启用有关系统,查询凡某某和白某的家庭和社会关系,迅速掌握相关人员的基本情况,并调取凡某、白某丈夫李某、弟弟白某某的照片。在技侦部门的协助下,专案组在太平店镇寻找上述人员的住所。

(五)集思广益定方案,机智应变擒嫌犯

在技侦部门的再次努力下,手机号码186的犯罪嫌疑人的活动范围被缩小到两幢紧紧相连的两层居民楼内,抓捕行动势在必行。侦查人员连夜探查居民楼的情况,发现该居民区都是独门独院,楼房分布密集,周边道路狭窄,居民之间十分熟悉,稍有不慎就会打草惊蛇,前功尽弃。专案组迅速召开抓捕方案商讨会,经过激烈的讨论,形成了智取抓捕在先,硬闯强攻备用的抓捕计划。考虑到场地狭小,夜晚光线不足,一旦嫌疑人跳窗,极易引发伤亡等意外事件,于是,抓捕时间定在次日白天择机进行。1月11日上午8时许,侦查人员按照事先制定的计划依次到达指定地点,先锋队员头戴电力系统职工工作帽,开着工程车进入目标居民楼门口,以检修电线为掩护寻找抓捕时机。没多久,目标居民楼大门被打开,侦查人员随即进入,发现嫌疑人并不在此房屋。抓捕小组当机立断,迅速调转警力,采取架梯攀登的方式火速进入另一幢居民楼,在犯罪嫌疑人来不及做出任何反应的情况下,一举将其抓获。经现场突审,犯罪嫌疑人很快承认杀人犯罪事实。现场身份验证表明,犯罪嫌疑人真实姓名叫叶某某(男,1991年2月生,襄阳市樊城区太平店镇梁庄村7组人),189的电话号码是其在凡某某经营的通讯门店购买电话卡时所得。叶某某交代与其一起作案的还有同伙李某(男,1988年10月生,襄阳市樊城区太平店镇王台村4组人),即189电话登记人白某的丈夫。

(六)追缉堵截巧部署,千里之外抓逃犯

缉拿犯罪嫌疑人李某时不我待。专案组迅速调集警力直扑李某所在地,但当侦查人员赶到李某家时,李某已经闻风而逃。技侦部门工作显示,李某1月11日上午即从太平店镇出发,经过丹江口,稍作停留后到达十堰市。专案组迅速安排一支由精干力量组成的追缉小组,向十堰市进发。遗憾的是,当追缉小组到达十堰市后,犯罪嫌疑人李某切断了与外界的一切联系。专案组迅速部署网上追逃方案,将犯罪嫌疑人李某的情况第一时间在全国公安专网上发布。工夫不负有心人。1月14日19时许,专案组接到犯罪嫌疑人李某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被抓获的消息。1月19日,专案组将犯罪嫌疑人李某押解回襄阳。经审查,李某承认,1月8日晚23时许,他邀约犯罪嫌疑人叶某某一起持刀窜入被害人廖某的租住房内,先用事先准备的封胶带捆绑被害人的手脚,然后将极力反抗的廖某和听到呼救声进入现场的余某捅伤致死后逃离现场。至此,一起双尸命案全面告破。

三、几点体会

(一)领导重视,大员靠前指挥是命案侦破的前提

本案发生以后,襄阳市公安局和高新公安分局高度重视,市局主管刑侦工作的副局长第一时间带领刑侦支队、技侦支队领导和骨干刑事技术人员赶赴现场,指导侦破工作;高新公安分局局长不仅第一时间达到现场,而且全程参加专案组的组织指挥,主动为专案提供人、财、物的保障,极大地鼓舞了全体侦查人员的信心与斗志,使全体参战人员不畏艰难地忘我工作。

(二)传统侦查方法是获取命案侦查线索的源泉

本案早期的处置工作做得十分到位。一是表现在处警迅速,现场保护得力,为现场勘查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七里河派出所接到报警后,迅速到达现场,并对现场实施了有力的保护,使现场免遭人为破坏,为后期的实地勘验和提取痕迹物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是调查走访深入细致,卓有成效。调查走访是命案侦查获取线索的主要渠道,而深入细致则是调查走访取得实效的根本要求。本案中,参加调查走访的高新分局刑警大队和七里河派出所的侦查人员正是根据专案指挥部关于对围绕案件知情人、被害人关系人和现场周边开展摸排的部署,深入开展调查,没有放过任何疑点,没有漏掉点滴线索,确保每条线索逐一核实查清,为最终发现有价值的侦查线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短短的一天时间内,专案组先后询问排查相关人员100多人,制作笔录50余份,工作量之大,工作效率之高,可见一斑。也正是在不留盲点、不留死角的走访调查中,专案侦查工作出现了曙光。1月9日晚,侦查人员在对某宾馆的走访中获取了被害人廖某的信息,进而缩短了专案组对发案时间的判断,同时捕捉到犯罪嫌疑人的蛛丝马迹。

(三)情报信息助推命案侦查工作走入快车道

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命案侦查脱离情报信息简直寸步难行。但是,在当前信息数量庞杂、公安信息质量不高、运用社会信息权限不足的情况下,如何多维度、多视角挖掘和利用信息用于侦查破案却是一个难题。本案在信息运用上显著的亮点,就是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信息拓展嫌疑对象的范围。在获取189嫌疑手机号码后,侦查人员通过婚姻登记信息系统关联到189登记人白某的丈夫,然后扩展至其家庭,弥补了公安系统户籍信息的滞后性和不足。这为确认第二名犯罪嫌疑人发挥了关键性作用。

(四)现代科技侦查技术为缩小侦查范围、指明侦查方向提供了智力支撑

传统侦查方法获取的案件信息是侦破案件的出发点和基石,但要使案件获得重大突破,离不开现代科技侦查技术的综合运用。对于本案来说,基于现场勘查、调查访问掌握的案情,并不能很快把专案组的视线导向犯罪嫌疑人,而技术侦查等科技手段的应用为案件的侦破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侦查人员通过调查访问确认了相对具体的案发时间段以后,技术侦查对该时间段的可疑通话信息进行的甄别,为缩小侦查范围,指明侦查方向起到决定性作用。侦查人员通过被害人廖某的手机通话信息,筛选出犯罪嫌疑人的手机号码,而此号码不仅通过通话记录印证了作案时间,更重要的是其使用特点(当天开卡,案发后弃之不用)彰显的反侦查伎俩强化了专案组对其涉嫌犯罪的判断,而该号码相关活动轨迹又明白无误地揭示了的犯罪嫌疑人的逃跑路线。正是这一点,指引着侦查人员循线追踪并一举将其抓获。

四、教训和启示

本案的侦查从实效性和办案质量上看,无疑是成功的。但案件侦查中反映的一些问题也不容忽视。一是公安基层基础工作不能完全满足命案侦查的精确定位需求。本案在抓捕犯罪嫌疑人环节,虽然能够通过户籍信息确定犯罪嫌疑人的姓名和住址,但当侦查人员找到户籍地寻求当地派出所、村委会等基层组织帮助时,社区民警、村委会干部并不能提供详细准确的信息。这给侦查部门快速反应、精确打击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二是公安系统数据库和信息质量不能很好地满足办案的需要。本案侦查过程中,侦查人员需要查询的人员信息、涉案信息经常出现记录不详或缺项现象,有的人口信息甚至是十多年前的状况,没有及时得到更新,这在一定程度上延误了案件侦办的速度。三是视频监控设备的数量和质量不能满足日益增多的各类案件侦办需要。本案在确认犯罪嫌疑人逃跑路线以后,专案组部署了顺线追踪方案,并组织侦查人员沿线调取视频资料。遗憾的是侦查人员在调取视频资料时发现,许多路口要么没有安装监控摄像头,要么摄像头损坏,少数几个地方调取到视频资料,其质量却较差,难以从中发现有价值的线索。

猜你喜欢

廖某专案组侦查人员
广州海珠侦破虚构交易诈骗案
离婚协议对农村承包地分割不能当然约束承包地征收补偿款的分配
养儿不教成村上毒瘤小小少年终被刑罚
“神秘失踪”专案组
侦查人员出庭作证问题研究
我国侦查人员出庭作证制度的构建
侦查人员出庭作证的困境及完善策略
“黄昏恋”警惕甜蜜陷阱
中纪委打虎80年
新刑诉法视角下侦查人员出庭作证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