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安信息技术应用系列课程综合改革研究与实践

2013-04-11苹,吴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 2013年5期
关键词:项目组警务公安

唐 苹,吴 渝

(重庆警官职业学院,重庆401331)

随着公安信息化——“金盾工程”建设的不断深入,信息技术的应用在公安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日益显著。如何根据实战需求培养学生公安信息化应用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将是公安高等院校必须思考的问题。重庆警官职业学院作为重庆市唯一的公安院校,解决上述问题的好坏将直接影响重庆公安事业的发展。

一、转变教学观念,树立以应用为核心的教学理念

以前我院公安信息技术教学的观念停留在“知识要系统性、完整性”的思想禁锢中,实践教学仅仅是理论教学的一个环节、一个补充,教学内容的安排上仍旧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重课堂、轻课外的现象。这种教学观念直接导致学生在很大程度上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部分学生也因为缺乏应用理论的实践机会,学习积极性降低,最终导致基础知识薄弱。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高职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技能人才。“应用性技能人才”有别于“学术性人才”和“工程性人才”,强调的是人才的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因此,本项目组在教学改革和实践过程中,紧紧围绕理论知识为公安实践服务的中心思想,从警察职业需求分析入手,不再过分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理论教学始终坚持“必须、够用”的基本原则。在实践教学的设计和安排上,坚持以公安信息技术的实际应用为核心,并确保基础的、常用的理论知识融入到实训中,从而达到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怎么用”的目的,最终使学生学习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得到强化和融会贯通。

二、增加公安专业教学内容,突出警察职业教育特色

长期以来,我院公安信息技术课程使用的是普通高职计算机教材,教学内容主要是两部分:计算机文化基础和office常用软件的使用。显然,这其中缺失了涉及警察职业特点的专业应用技能的教学内容。尽管原有的教学内容也是必需且实用的,但它们远远不能满足警察职业需求,以至于学生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后,还要从零开始学习警务软件的使用和操作规范,需要较长时间才能适应公安工作。因此,本项目组从公安实际出发,在学院原有计算机基础课程之上,针对不同的公安专业分别增加了《公安信息系统应用》、《公安信息技术基础》、《刑事信息技术》等课程。同时,为了使教学更加贴近重庆公安实际,本项目组成员在深入基层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共同编写了《公安信息技术基础》教材一部,该教材内容涵盖公安网使用安全常识、常用办公软件在公安日常工作中的应用、常见警用软件的操作和常见警用设备的使用,这些教学内容受到学生及公安一线部门的一致好评。

三、创新教学模式,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

我院入学新生计算机知识水平和操作水平参差不齐的现象严重。尽管计算机文化课程在我市中小学校均有开设,但是重庆市作为城乡结合的直辖市,各区县经济发展并不平衡,计算机知识的普及程度也各有不同,这种现状造成我院新生计算机基础知识水平差异较大。本项目组在前期的调研中发现,即使是同一个班上的学生,计算机知识与应用能力也相差很大:有的学生不仅熟练掌握计算机的日常操作,还能编写程序或网页制作;而有的学生甚至连计算机都没有用过,更谈不上具有计算机基础知识。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仍然沿用以往“一刀切”、“齐步走”的教学模式(即教师在课堂上统一讲授,学生在教师讲授后统一练习),很容易出现两无着落的现象:基础好的学生“吃不饱”(由于基础好,课堂上大部分时间无事做);基础差的学生“吃不了”(因为学得慢,跟不上课堂的教学进度)。在这种模式下,基础好的学生和基础差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都受到了挫伤:前者认为教学内容太简单、没意思;后者认为教学内容太复杂、太难学。

本项目组认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是对信息进行加工并吸收的主体,而不是被灌输的对象。因此,应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注重培养学生实现自我反馈的能力,让学生能根据自身行动(如:计算机上进行某项操作)的反馈信息(即该项操作的操作结果)来形成对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认识及其应用的理解。另外,如果能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激发学生利用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和索引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从而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最终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一)建立“警务仿真系统”+“案例教学”的教学模式

“警务仿真平台”就是以强大的计算机软硬件和数据库为基础的一套公安信息化应用平台,该系统依托公安网络,包含公安业务所涉及的常用信息系统,是为实践教学打造的一个与公安一线工作平台相同的实训环境。“案例教学”就是将公安工作中的真实案件作为实践教学的素材,并且将公安信息化应用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思维方式融入案例的操作要求中。同时,在实际操作中学生将按照真实的工作要求,分别承担不同角色(如:派出所所长、警长、治安民警、刑侦民警等)的工作任务,并在“警务仿真系统”中完成该警务角色应完成的信息化应用操作。

这种教学模式使教学过程生动有趣,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强化了理论知识与职业技能。另外,几乎真实的实训环境,使实践教学与公安实战零距离,最终实现学生的信息化应用职业技能与公安实战需求的无缝对接。

(二)充分发挥视频教学手段的优势

本项目组在长期的实践教学中发现,教师在课堂上进行现场操作示范的教学方式存在多个问题:一是现场演示过程中若遇到机器故障、软件问题、网络不通等情况,操作示范将无法正常进行,课堂教学受到很大影响。二是教师操作演示时难免需要边操作边讲解,有时两者不容易同时兼顾。三是有的操作画面停顿时间太短,学生无法及时看清;有的操作画面切换过程又很耗时,拖延教学进度。四是学生对计算机操作的接受能力有快有慢,现场操作示范无法照顾到每个学生的接受能力。

视频教学的优势在于它依赖的教学条件比较少,可以反复播放,播放时可快可慢、随时停顿,这些特性可以让教师专注于对教学内容的讲解上。因此,本项目组给每个实践教学内容准备了操作视频,以解决上述现场操作教学中的问题。另外,这些视频不仅能够供教师教学时使用,还能供基础好的学生超前学习使用和基础差的学生反复观摩学习使用,从而解决前面提到的“吃不饱”和“吃不了”的问题。

(三)教师少讲、学生多想,努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我院是公安高职院校,招收的学生普遍基础差、底子薄、学习能力弱,再加上以往单向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学习上对教师产生了很强的依赖心理: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一旦遇到困难立即找老师,问不到答案就不知道怎么办。本项目组认为,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在书中找答案的意识。因此,在编写《公安信息技术基础》教程一书时,参编教师特意将实训环节中的操作过程详细描述,并为关键步骤配上了操作截图。实训教学中,任课教师不再对教材中讲明的操作步骤进行讲解。对于学生操作中遇到的问题,若在教材中能够找到答案,教师将不再回答,强迫学生看书找答案,若教材中未涉及该问题的解答,教师一般也不会直接回答,而是尽量启发学生运用已有知识思考答案或大胆尝试操作。通过一年多的实践教学,这种“教师少讲、学生多想”的教学方法产生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逐渐形成了思考的习惯。

四、贴近实战,保障实践教学改革可持续发展

公安信息化建设是一个不断深化、不断完善的过程。及时掌握公安工作的最新动态和资讯是确保教学内容与警察职业技能需求保持一致的重要前提条件。

(一)设立专人负责收集公安业务单位实时资讯

本项目组在立项之初就意识到资讯的重要性,因此,项目组设立了教学秘书专门负责收集和整理公安工作信息。公安工作信息包括公安机关上级部门给基层业务单位下发的文件、工作要求、会议纪要、通知通报等。收集的方式主要是关注各职能部门公安网主页信息、办公自动化系统中流转的各种文件,并将各种信息汇总,教学秘书将对其进行信息整理,摘录出教学需要的信息,经过分析后,形成报告文件,为调整和更新教学内容、实验实训室建设、教师实践锻炼等给出指导意见。目前,教学信息的收集整理工作已初见成效:学院根据项目组提出的意见,建立了具有全国领先水平的“公安基础警务综合实训室”和“警务仿真平台”;项目组于2010年8月编写完成的《公安信息技术基础》教材,其内容与当年10月公安部下发的“公安信息化技能培训教学大纲”要求基本相符。

(二)依托学院资源,保障教师贴近公安一线锻炼机会

公安工作无论内容还是方式都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公安信息技术的应用更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断扩展的。从事公安信息技术教学的教师不仅要掌握最新的公安资讯,更要不断学习和提炼信息技术在公安工作中的实际应用。因此,项目组依托学院资源,先后多次组织教师到公安一线实践锻炼,为信息化教学收集了大量真实、鲜活的案例,这些案例都应用到了实际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项目组警务公安
CSCO生物统计学专家委员会RWE项目组简介
Association between estradiol levels and clinical outcomes of IVF cycles with single blastocyst embryo transfer
基于数字化平台的项目组管理实践
“老公安”的敛财“利器”
Frequent attacks on health workers in China: social changes or historical origins?
“10岁当公安”为何能畅通无阻
HIV感染的警务预防与处置
公安报道要有度
警务训练中腹痛的成因及预防
警务实战训练教学中开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