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杭州科技创新工作的三块“金字招牌”

2013-04-11严晨安

杭州科技 2013年4期
关键词:金字招牌科技型杭州市

严晨安

2013年07月,“人间天堂”又添了一束荣光,杭州市增加了一块“金字招牌”——按照科技部的要求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建设创新型城市(县、区)的指导意见》精神,荣获了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称号。

近年来,杭州市以构建和优化区域科技创新体系为重点,聚集十大产业创新发展,努力做好营造创新创业环境、培育科技创新主体、组织重大科研攻关、完善科技创新服务、促进成果转移转化等工作,成功创建了省级自主创新示范区。

2012年以来,杭州市连续增添多块“金字招牌”:

2012年1月,杭州市被国家科技部、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中国证监会、中国保监会五部门联合授予首批“国家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城市”铜牌,为杭州市的科技金融结合提供了理想的外部环境。

2012年5月,杭州荣获全国首批“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为杭州建设“一基地四中心”,加快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再添重要平台。

这些“国”字打头的帽子,是对杭州科技工作的充分肯定:2012年,全市 R&D投入占 GDP比重2.88%,杭州创新指数为113.07,知识产权工作保持领先优势,继续位居全国省会城市第1位。

从“天堂硅谷”到“创新型城市”目标定位更大气

近年来,科技创新正引领着杭州这座人间天堂,以文化创意、旅游休闲、金融服务、先进装备制造、信息软件、电子商务、物联网、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能源等十大产业为支撑,吹响了城市未来战略发展的号角。

杭州是宜居城市,更是创业者的天堂。因为,这里将成为我国高新技术研究开发及产业化的重要基地和区域创新中心。

2012年9月,杭州举办了“市科技创新新锐人物网络评选”活动,这个活动被命名为“2012·城市的力量”。科技人才汇集杭州,创造出一个个创新创业的奇迹,这是杭州除了美丽风景之外最大的魅力所在,是这座城市的发展力量所在,也是这座城市的未来希望所在。

吴奔就是获奖者之一。2008年,他放弃了联想公司总裁助理的高薪工作,创办了龙焱能源有限公司,主要研发碲化镉薄膜电池。在龙焱能源出现之前,国内太阳能产业主要以硅晶电池为主导;而在国外,由美国“第一太阳能”生产的碲化镉薄膜电池则一直占据着行业的领先地位。吴奔觉得,必须自立,依赖外国技术必将失去前途。为此,吴奔率领着一支由海外归国的青年科学家和国内知名大学优秀毕业生组成的技术团队,在一般设备上,与厂商进行一次又一次的讨论和协商,在核心设备上,更是亲自上阵设计开发,寻找适合自身产品制造的最佳方式。通过自主创新,龙焱能源生产的碲化镉薄膜电池已基本与美国的“第一太阳能”打成平手,在国内同行业中占据了领先地位。

美国硅谷有一只“苹果”,影响了整个世界。中国杭州有“阿里巴巴”,更有海康威视、华三通信、中控科技等一批迅速成长壮大为行业一流的企业。

“十二五”期间,杭州人均GDP将从1万美元向2万美元跨越,科技创新成为杭州新一轮发展的迫切要求。2006年以来,杭州市先后制定了《关于进一步打造“天堂硅谷”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决定》、《关于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意见》等政策。2012年,杭州市通过了《关于实施创新强市战略,完善区域创新体系,发展创新型经济的若干意见》,共30条,内容涵盖了企业主导、智力支持、资金保障、平台支撑、组织保障等方面,这就是轰动一时的“杭州市科技创新30条”。从财政科技的经费要占到市本级财政经常性收入的6%,到允许大企业大集团利用原有土地自建人才公寓,杭州对发展创新型经济的扶持力度之大,政策覆盖范围之广,含金量之高,被许多媒体称为“空前之举”、“难得一见”。

在政策环境的大力支持下,自2005年以来,杭州市财政科技投入占财政支出比重连年上升,政策的倾斜促使实现政府资金对社会资本投向科研活动的引导和放大。2007年成立的杭州市创投服务中心创办创投中国网,本着“为项目找资本,为资本找项目”的宗旨,至2012年底已为240多家企业吸引投融资资金6.6亿元。2008年,杭州又设立市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至2012年底,累计签约投资项目78个,带动社会资本13亿元,放大倍数达8倍。2012年7月,杭州市正式成立了杭州市推进科技创新服务中心,为全市科技创新工作提供科技项目和科技成果管理、科技网络的建设与管理、知识产权咨询维权服务、推进国内外科技成果转化等服务。

2011年,杭州市政府正式下发了《杭州国家创新型城市总体规划(2011-2015年)》,根据规划,到2015年,杭州将建成我国高新技术研究开发及产业化的重要基地和区域创新中心,还要率先建成创新型城市。如今,“十二五”建设已经推进了一半,杭州的科技创新工作正在稳步踏上一个个新台阶,更是顺利拿到了“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的金字招牌。科技创新,续写传奇,杭州走上了从“天堂硅谷”到“创新型城市”的康庄大道。

从“经费扶持”到“科技金融”企业创新添底气

浙江是民营经济大省,杭州市在建设创新型城市的进程中,大力巩固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使得科技型中小企业异军突起,成为了一股不可忽视的创新发展的新力量。但想让科技企业进一步发展,必须解决“融资难”问题。

为此,杭州市科委以市高科技投资有限公司为基点,设立了杭州市创业投资服务中心这个综合性的投融资服务平台,通过市创业投资引导资金、政策性担保和科技银行作为服务平台的三个重要支撑,逐步形成了“四位一体”的服务、支撑企业自主创新的科技金融政策体系,探索了一条科技和金融协同创新促进科技企业发展之路。

“科技与金融结合”,这不仅仅是一个口号,对于企业、银行和政府来说有着更多的实际意义——这意味着,更多科技型企业可以获得资金支持,更多银行可以争取到潜在的大客户,而科技主管部门则可以集中精力做好服务与管理工作,科技结合金融,能开拓出科技创新工作的多赢局面。

以前,科技型中小企业可选的筹资方式主要有四种:自筹资金、直接融资、间接融资和政策性融资。看似融资渠道很多,实则不然。绝大多数科技型中小企业原始创业资本主要来自于个人积蓄、合伙人募资等自筹资金。直接融资指以债券或股票的形式公开向社会筹集资金,也包括引入风险投资资金,但我国资本市场还不成熟,企业进入股市门槛较高,科技型中小企业想上市,难。债券融资发行条件十分苛刻,科技型中小企业因为规模小和业绩不佳只能望而却步。间接融资主要来自商业银行贷款,但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主要以科学技术为立业支柱,员工少,场地小,可供抵押的资产少,破产风险高,商业银行就会谨慎对待,产生惜贷惧贷现象。而政府扶持资金往往有限,通常集中在国有大中型企业,政府拨款就像一块“大蛋糕”,科技型中小企业即使能分到一部分,也很有限。

然而,有了“科技金融”,一切就不同了。

杭州银行科技支行的成立就是杭州市“科技与金融结合”的重要环节。从2009年成立,到2012年6月末,杭州银行科技支行共有客户数440家,累计发放贷款超过50亿元;其中科技型中小企业414家,累计发放贷款48亿元。而且,到目前为止,不良贷款率为0。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战果”。

这是如何做到的?核心在于政府在银行建立了风险池,财政承担风险池80%的经费,银行只承担20%,并将有融资需求的优质科技型企业纳入该风险池,万一企业有“欠债不还”的情况,就先从风险池里支出。

除了杭州银行科技支行,杭州还有市高科技担保公司,通过政策性担保这一金融服务平台,发挥杠杆效应,将使原本有限的资金放大8倍甚至10倍,从而使受惠的科技型企业面可以迅速扩大。在这个过程中,那些符合政策导向、产业导向的优质科技型企业,还将获得连续性的金融支持。这在传统的财政拨款体制下是很难达到的效果,即用市场化的手段解决市场化的问题。

此外,市科委还提出了“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周转基金”,使得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大幅度提高20倍以上,这将大大降低银行随机性“收贷”和高利贷资金公司对企业发展的威胁,不仅完善了企业融资过程中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政府服务有效性、精准化提高的表现。

这些具有公益性、引导性的科技经费,从单一直接拨款支持企业转向结合间接支持企业,加强了企业利用金融的能力、促进了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以最大的效力放大了科技经费的支持作用,对优化企业生存环境至关重要。

在多方共同努力下,杭州市科技金融创新得到较大进展,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得到破冰,资本要素积极向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国家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城市”这张城市名片的取得,既是对杭州科技金融工作的认可,也是对杭州科技工作的认可,更是一种激励和鞭策。

从“杭州制造”到“杭州创造”城市名片更牛气

有一支神奇的手电筒,它有一个“酷炫”的名字:“光引卫士”——它是一个野外救灾可伸缩LED手电的创新设计。这支手电运用了可伸缩LED技术,与现有的任何手电筒都完全不一样。它的灯管既可以卷成弹簧型,凝聚亮光在野外照明,又可以拉伸成细长的“光剑”,挥舞着发出大面积的光斑,提高被困人员的获救概率。

这个既新潮漂亮、又创新实用的电筒创意,是由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的褚志华、章徐涛、张顺共同设计的,还获得了2012“市长杯”创意杭州工业设计大赛创意组“鸿雁杯”分赛场的特别奖。

创意杭州工业设计大赛是杭州市近年来举办得如火如荼的一项文化创意赛事,自从2007年夏天开办以来,至今已经举办了6届了,分赛场越办越多、报名参赛越来越火爆、参赛作品水平越来越高、大赛影响力越来越大。现在,“创意杭州”工业设计大赛形成了大赛信息发布、设计需求征集、校企对接活动、专利申请服务、获奖作品展示交易等活动组成的杭州办赛模式。2012年,“创意杭州”工业设计大赛开设了31家分赛场,吸引了北京、上海、香港、澳门、天津、重庆、广东、江苏、湖南等23个地区、省(直辖市)以及来自美国、德国、意大利、荷兰、澳大利亚、瑞士、新西兰、韩国等国家的120所高校、省内外200多家企业的参与。征集参赛产(作)品5326件,比2011年递增22.80%;大赛作品申请专利3500多件,比2011年递增11.67%。已有500多项参赛作品的专利权向分赛场承办企业转移;百孚、雅鼎、顿力、大天数控、王星记等多个分赛场的获奖作品已准备优化设计后产业化,将实现创意→产品→商品的华丽转身。“创意杭州”已在国内外树立起了品牌效应。这种由高校,企业和设计公司带动本地和外地设计资源、设计人才的集聚效应,为杭州市工业设计大市的建设搭建了一个良好的交流舞台。

文化创意产业是21世纪的“黄金产业”,是世界发达国家竞相发展的“朝阳产业”,已越来越成为先进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软实力”已越来越成为城市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形势下,抢抓发展机遇,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已成为杭州创新发展“新蓝海”,培育经济“新增点”的必然选择。

文化与科技如何融合?

杭州市科委主任楼健人曾经说过:“(产品)不应该停留在本身的生产价值,而应当将文化融入其中,提升产品的服务价值。”以工业设计创作为例,设计不能仅仅局限于现有产品的几何、色彩等问题,而要融合现代的科技、文化以及价值。高校培养设计人才,不能仅培养美术的功底,还应在教育中融入理念培育,以及结构、功能、工艺流程、材料等科学知识。

杭州素来以美丽的传说,深厚的文化积淀闻名于世,这些传说和积淀,赋予了这座城市神奇的创造力。如今,这样的创造力正在逐步地转化为一种产业文创产业。不仅如此,杭州还将这一产业插上了科技的翅膀。文化和科技在杭州有了新的融合,它也同时助推了文创企业的发展。

杭州的华数数字电视传媒集团,建成了国内最大的数字化节目库,并打通了互动电视、手机电视、互联网电视等全媒体业务链。

同样是杭州的中南卡通股份有限公司,对卡通数码科技的研发极其重视,分别与北京电影学院、中国美术学院、浙江传媒学院合作成立了动画研发中心,并投资在北京建立了研发实验基地。

杭州有30家文化企业、7家文化产业园区、8家助推上市企业入选了浙江省“122”工程,入选园区和企业数量都位居全省第一。

以后,杭州还将以现有的园区为基础,打造创意设计产业示范基地、动漫游戏产业示范基地、现代传媒产业示范基地等多个文创基地,并重点发展工业设计业、游戏娱乐业、数字出版、新媒体等产业。

文化与科技融合这张城市金名片,将推向全世界,成为组成杭州市核心竞争力的一块“硬板”。

一块块国字号的金字招牌,近年来纷纷落户杭州,除了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国家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城市、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还有国家低碳试点城市、国家高技术服务产业基地、云计算创新发展试点示范城市等。

拿到“牌子”绝不是科技工作的终点,反而是“扬帆起航”的新起点。杭州通过创新性的工作,给牌子不断注入新的内涵,服务于经济社会的转型升级,实实在在地化“面子”为“里子”。

正是杭州对金字招牌的不断拓展,对“里子”的不断夯筑,为城市赢得了更多的牌子,挣得了更多的“面子”,形成良性循环。截至2013年4月,杭州市已获得了69个国家级试点城市和产业基地称号,认定了44个国家级试点和基地拓展区。

杭州的目标是,通过若干年努力,培育一批有鲜明特色的产业集群,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和核心竞争优势的创新企业,集聚一批中高端创新人才,走出一条具有杭州特色的国家级试点和基地建设之路,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猜你喜欢

金字招牌科技型杭州市
中纺院品牌周擦亮金字招牌
云创新助推科技型中小企业构建持续性学习机制
2020金字招牌
新奔腾:一汽的新金字招牌
风景如画的杭州市卖鱼桥小学
《杭州市行道树修剪技术规范》编制的必要性探讨
杭州市城乡协调发展的薄弱环节与深化举措
民营科技型集团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实践
杭州市赴阿坝州开展交流考察
助力科技型中小企业铺天盖地顶天立地